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丹参联合清胰汤、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8
1
作者 张杰伟 曾仕平 +2 位作者 李淑萍 张全鹏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751-1753,共3页
目的观察清胰汤联合复方丹参、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疗效。方法选取56例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治疗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静脉泵注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复方丹参静脉滴注及... 目的观察清胰汤联合复方丹参、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疗效。方法选取56例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治疗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静脉泵注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复方丹参静脉滴注及清胰汤鼻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尿淀粉酶,血钙等生化指标检查,及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中转手术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 (1)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3.33%、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19.23%的痊愈率和80.77%的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经过治疗,所有患者血淀粉酶水平降低,血钙水平升高,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尤以治疗后3~7d更为明显;(3)治疗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和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P<0.05);(4)治疗组患者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中转手术率和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复方丹参联合清胰汤、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能减轻胰腺损伤,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降低手术率和病死率,疗效优于生长抑素单独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生长抑素 复方丹参 清胰汤
下载PDF
加味茵陈五苓散治疗湿热蕴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56
2
作者 徐立 符晶 +2 位作者 方芳 陈良臻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7-132,共6页
目的:观察加味茵陈五苓散治疗湿热蕴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功能、血脂和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13例患者按SAS软件生成,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非药物干预。对照组口... 目的:观察加味茵陈五苓散治疗湿热蕴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肝功能、血脂和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13例患者按SAS软件生成,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非药物干预。对照组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2粒/次,3次/d;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2粒/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茵陈五苓散内服,1剂/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进行治疗前后腹部CT和B超检查;检测治疗前后肠道菌群;进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肝/脾CT均高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患者实验室指标疗效优于对照组(Z=1. 955,P <0. 05);观察组患者腹部CT疗效优于对照组(Z=2. 002,P <0. 05);观察组患者腹部B超疗效优于对照组(Z=1. 961,P <0. 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NAFLD患者的肠杆菌、葡萄球菌均明显增多,拟杆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均明显减少(P <0. 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肠杆菌、葡萄球菌数量均少于对照组,拟杆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均多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加味茵陈五苓散能保护NAFLD的肝功能,调节脂代谢,改善肠道菌群紊乱状态,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临床上治疗NAFLD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湿热蕴结证 茵陈五苓散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胰蛋白酶原激活肽、淀粉样蛋白A及血清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5
3
作者 何书典 杨远征 +1 位作者 吴国平 《中国综合临床》 2018年第5期416-421,共6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 )、血清中淀粉样蛋白A(SAA)及血清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 )、血清中淀粉样蛋白A(SAA)及血清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1例和观察组9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0.50 mg奥曲肽+0.9%氯化钠注射液,以20 mg/h持续静脉泵入,1次/d,共3 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10万U+250 ml 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2次/d,共3 d。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TAP、SAA及血清炎性反应因子,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TAP、SAA、脂肪酶及淀粉酶水平分别为(45.21±9.64) nmol/L、(458.62±75.41) mg/L、(14 731.7±812.5) U/L、(9 341.3±831.3) U/L,治疗后分别为(26.38±7.13) nmol/L、(201.23±64.31 )mg/L、(10 321.4±762.8) U/L、(5 416.7±306.8) U/L;对照组治疗前分别为(43.14±8.53) nmol/L、(463.71±62.83) mg/L、(13 826.2±731.3) U/L、(9 126.4±835.1) U/L,治疗后分别为(37.41±8.32) nmol/L、(316.42±68.71 ) mg/L、(12 318.5±797.3) U/L、(7 423.1±752.3) U/L;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降低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甘油三酯水平分别为(6.04±1.25) μg/L、(237.3±13.2) mg/L、(32.18±1.32) mmol/L,治疗后分别为(2.37±0.96) μg/L、(48.9±11.2) mg/L、(12.73±3.61) mmol/L;对照组治疗前分别为(5.72±1.43) μg/L、(213.1±16.2) mg/L、(30.76±1.94) mmol/L,治疗后分别为(4.21±1.32) μg/L、(156.2±14.7) mg/L、(24.69±1.26) mmol/L;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降低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奥曲肽 急性胰腺炎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胃复春和瑞巴派特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杰伟 曾仕平 +2 位作者 李淑萍 张全鹏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2年第4期696-698,共3页
目的:观察胃复春和瑞巴派特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以探索更好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方法。方法:选择经胃镜检查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瑞巴派特组、胃复春组和联合治疗组各50例,联合治疗组给予胃... 目的:观察胃复春和瑞巴派特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以探索更好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方法。方法:选择经胃镜检查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瑞巴派特组、胃复春组和联合治疗组各50例,联合治疗组给予胃复春和瑞巴派特,疗程均为l2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变化,并复查胃镜及活检进行组织病理学改善的评估。并考察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组织病理学改善方面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明显优于各组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方面联合治疗组优于瑞巴派特组和胃复春组,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应用胃复春和瑞巴派特可有效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复春 瑞巴派特 联合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
原文传递
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甲磺酸加贝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8
5
作者 何书典 杨远征 +1 位作者 吴国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8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AP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处理及连续性血液净化,观察组再静滴甲磺酸加贝酯,两组均连续治疗5天。疗程...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AP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处理及连续性血液净化,观察组再静滴甲磺酸加贝酯,两组均连续治疗5天。疗程结束时统计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评价临床疗效,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淀粉酶(AMY)、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统计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发热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55%,高于对照组的70.97%(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AMY、ICAM-1及DAO、D-乳酸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1),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均<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35%,对照组为12.90%,两组比较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SAP效果优于单独连续性血液净化;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肠黏膜功能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甲磺酸加贝酯 连续性血液净化 淀粉酶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胃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人组织激肽释放酶7和E-钙粘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谭琰 +4 位作者 杨远征 张杰伟 汤净 曾仕平 覃西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816-81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MMPS、KLK7、E-cad在胃癌患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并探讨二者相关性。方法:胃癌患者50例以及50例胃良性疾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命名为实验组、胃部良性疾患组和健康体检组。实验组中有24例符合手术条件... 目的:探讨血清中MMPS、KLK7、E-cad在胃癌患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并探讨二者相关性。方法:胃癌患者50例以及50例胃良性疾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命名为实验组、胃部良性疾患组和健康体检组。实验组中有24例符合手术条件同意行胃切除术的患者,细分为术前组和术后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1月)、胃良性疾患者组、健康体检组血清中MMP-2、MMP-9、KLK7及E-cad水平,分析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血清KLK7及E-cad水平高于胃良性疾患组及正常体检组,差异均显著(P<0.05);实验组术后术前比较,MMP-2、MMP-9均较术前减少,KLK7及E-cad术后分别明显下降和升高,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Ⅰ~Ⅳ期血清KLK7水平及E-cad水平随癌症的进展分别呈现升高和下降趋势,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P<0.05;实验组中胃癌有无微血管转移与血清KLK7及E-cad表达水平有关(P均<0.05)。实验组的年龄分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等不同病理特征的血清KLK7及E-cad水平的比较显示,KLK7及E-cad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血清KLK7及E-cad水平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386,P<0.01)。结论:KLK7和E-cad的表达上调或者下调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两者在胃癌患者血清中表达呈负相关,在胃癌发展及转移中可能存在拮抗效应。联合检测KLK7与E-cad可能对监测胃癌患者的病情及估计预后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MMP-2 MMP-9 KLK7 E-CAD ELISA
下载PDF
亮菌甲素治疗肝硬化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淑萍 郑海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46-947,共2页
目的探索亮菌甲素治疗肝硬化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71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全部病人均给予常规保肝,调节免疫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35例加用亮菌甲素注射液20mL/d静脉滴注,对照组36例用茵栀黄注射液20mL/d静脉滴注... 目的探索亮菌甲素治疗肝硬化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71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全部病人均给予常规保肝,调节免疫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35例加用亮菌甲素注射液20mL/d静脉滴注,对照组36例用茵栀黄注射液20mL/d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69.4%,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经用药后ALT、AST、血清总胆红素(TB)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亮菌甲素治疗肝硬化高胆红素血症,有一定的利胆、退黄及改善肝功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菌甲素 肝硬化 高胆红素血症
下载PDF
肝源性糖尿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杰伟 曾仕平 《中国医药》 2012年第9期1105-1106,共2页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27例(39.7%),酒精性肝硬化1...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27例(39.7%),酒精性肝硬化15例(22.1%),丙型肝炎后肝硬化7例(10.3%),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硬化9例(13.2%),丙肝合并酒精性肝硬化3例(4.4%),不明原因肝硬化5例(7.3%),自身免疫性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例(1.5%)。乏力率、纳差率、腹胀率分别为82.4%(56例)、85.3%(58例)、91.2%(62例),多饮、多食、多尿率及消瘦率分别为2.9%(2例)、4.4%(3例)。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6.8%(25例),16.2%(11例),22.1%(15例),38.2%(26例),无糖尿病神经或血管并发症。27例患者(39.7%)随着肝功能好转血糖控制理想;21例(30.8%)加用胰岛素治疗,血糖得到满意控制;10例(14.7%)血糖控制较好,5例(7.4%)血糖控制较差;死亡5例(7.4%)。结论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临床表现以乏力、纳差、腹胀等肝硬化症状为主,通过临床综合治疗,大部分患者血糖可随肝功能改善而得到较好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源性糖尿病
下载PDF
埃索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IL-6、VI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吴乾学 林尤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1242-1243,1246,共3页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进行治疗,健康体检者38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清晨空腹,观...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方法: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进行治疗,健康体检者38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清晨空腹,观察组分别于用药前和用药8周后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中IL-6、VIP水平,并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IL-6、VI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L-6、VI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前、后IL-6与VIP的表达均有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能够降低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血清中IL-6、VIP的水平,疗效较好。IL-6、VIP可作为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效果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索美拉唑 胆汁反流性胃炎 白细胞介素-6(IL-6) 血管活性肠肽(VIP)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肝脏损害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淑萍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4年第12期1482-1483,共2页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脏损害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 2 3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3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肝脏损害 5 6例 (2 3 8% ) ;病程与肝损害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配合保肝等治疗后 ,肝功能均恢复正...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脏损害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 2 3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3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肝脏损害 5 6例 (2 3 8% ) ;病程与肝损害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配合保肝等治疗后 ,肝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肝损害有较高的发生率 ,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肝脏损害 治疗 发生率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PLC患者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雪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462-465,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的心电图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01/2014-01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0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therapy embolization,TACE)治...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的心电图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01/2014-01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0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therapy embolization,TACE)治疗,对患者手术前后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108例患者TACE治疗前心电图均未出现异常表现,TACE治疗后有14(12.93%)例患者心电图异常,所有患者均经对症治疗后复查心电图恢复正常.对可能影响患者心电图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其中患者肿瘤直径≥10 cm、术中碘油用量≥10 m L、血压升高、肝功能分级较差、术后体温≥38℃等因素与心电图异常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会导致患者术后发生心肌损害、心肌缺血而发生心电图异常因此临床应当加强对心电的监测,降低心肌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心电图变化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胰性脑病30例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雄芳 +3 位作者 周海燕 苗新普 陈华飞 吴文博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胰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出现时间与血尿淀粉酶、脑脊液、脑电图以及颅脑CT变化的关系。方法根据1992年亚特兰大国际胰腺病会议制定“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定义和中华消化学会胰腺病学组2003年上海会议制定的“急...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胰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出现时间与血尿淀粉酶、脑脊液、脑电图以及颅脑CT变化的关系。方法根据1992年亚特兰大国际胰腺病会议制定“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定义和中华消化学会胰腺病学组2003年上海会议制定的“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作为诊断标准,并排除Wernicke脑病后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0例胰性脑病中,合并消化道出血16例,胸腹水14例,ARDS3例,感染性休克2例,低钙血症10例,胰周脓肿2例,中毒性心肌炎9例,并发症发生率占86.3%;始发病因以胆源性疾患居多,出现精神神经症状的中位时间为8d;PE组72hBA、PEBA水平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胰性脑病发病高峰期多为病发后1周内,常与其他并发症并存;病人症状为反应迟钝、定向力障碍、意识模糊、幻觉及昏迷等;但脑脊液、脑电图及颅脑CT均正常;血中淀粉酶增高是PE发生的关键环节,其它并发症是促发因素;及时采用药物控制PLA2的释放及胰腺实质的广泛坏死,对于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抢救成功率,减轻胰性脑病发生,降低死亡率很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胰性脑病 淀粉酶
原文传递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7和E-钙粘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谭琰 +4 位作者 杨远征 张杰伟 汤净 曾仕平 覃西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A01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 KLK7、E-cad在胃癌患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并探讨二者相关性.方法胃癌患者 50例以及 50 例胃良性疾患者和 50 例健康体检者,分别命名为实验组、胃部良性疾患组和健康体检组.实验组中有24例符合手术条件同意... 目的探讨血清中 KLK7、E-cad在胃癌患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并探讨二者相关性.方法胃癌患者 50例以及 50 例胃良性疾患者和 50 例健康体检者,分别命名为实验组、胃部良性疾患组和健康体检组.实验组中有24例符合手术条件同意行胃切除术的患者,细分为术前组和术后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1月)、胃良性疾患者组、健康体检组血清中KLK7及E-cad水平,分析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血清KLK7及E-cad水平高于胃良性疾患组及正常体检组,差异均显著(P〈0.05);实验组术后术前比较,KLK7 及E-cad 术后分别明显下降和升高,差异显著(P〈0.05); 实验组Ⅰ~Ⅳ期血清KLK7 水平及E-cad水平随癌症的进展分别呈现升高和下降趋势,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P〈0.05; 实验组中胃癌有无微血管转移与血清KLK7 及E-cad表达水平有关,P均 〈0.05. 实验组的年龄分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等不同病理特征的血清KLK7及E-cad水平的比较显示,KLK7及E-cad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胃癌患者血清KLK7及E-cad水平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386,P〈0.01).结论 KLK7和E-cad 的表达上调或者下调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两者在胃癌患者血清中表达呈负相关, 在胃癌发展及转移中可能存在拮抗效应.联合检测KLK7与E-cad可能对监测胃癌患者的病情及估计预后有-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KLK7 E-CAD ELISA
下载PDF
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临床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蔡笃雄 吴雄芳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8年第10期1719-1719,1724,共2页
目的分析丙型肝炎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预后,以进一步加强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择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患者各72例,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输血感染、临床表现和并发症。结果丙型肝炎的输血感染... 目的分析丙型肝炎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及预后,以进一步加强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择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患者各72例,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输血感染、临床表现和并发症。结果丙型肝炎的输血感染占比率较乙型肝炎明显高(P<0.05),丙型肝炎症状大多轻微或无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多为正常或轻度异常,肝硬化的发生率较乙型肝炎明显高(P<0.05)。结论血液传播是引起丙型肝炎的主要原因,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丙型肝炎的预防极为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乙型肝炎
下载PDF
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18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淑萍 曾俊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35-136,共2页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肝硬化合并 临床分析 肝源性溃疡 肝硬化患者 临床特点
下载PDF
胰腺癌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雄芳 +4 位作者 陈少兴 李晓仙 张建辉 陈华飞 吴海棠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6年第9期1642-1643,1619,共3页
目的分析胰腺癌诊断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改变,漏诊、误诊原因。方法通过对60例经过实验室、影像学检查、手术探查和病理活检证实的胰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中,术前误诊21例(30%),漏诊12例(20%),误漏诊率(50%);STB增高27例、B... 目的分析胰腺癌诊断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改变,漏诊、误诊原因。方法通过对60例经过实验室、影像学检查、手术探查和病理活检证实的胰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中,术前误诊21例(30%),漏诊12例(20%),误漏诊率(50%);STB增高27例、BS增高46例、CA199增高43例、CA125增高36例;胰腺癌与难治性糖尿病、血糖持续增高、总胆红素、CA199、CA125增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胰腺癌TNMIII期32例,81%病人有血糖、总胆红素、CA199、CA125增高,P<0.05;肿瘤转移与血糖、总胆红素、CA199、CA12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胰腺癌早期症状和体征的认识,并采用B超、CT、超声胃镜、ERCP、B超引导下胰腺组织细针活检穿刺术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能提高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诊断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血清骨桥蛋白和甲胎蛋白及甲胎蛋白异质体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琪 陈垂这 +3 位作者 张杰伟 高飞 汤净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655-659,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骨桥蛋白(OPN)、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共纳入120例研究对象,分为4个研究小组,分别是肝癌组、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每组各30例。采外周血分别应用化学发光法... 目的:研究血清骨桥蛋白(OPN)、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共纳入120例研究对象,分为4个研究小组,分别是肝癌组、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每组各30例。采外周血分别应用化学发光法、微量离心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AFP和AFP-L3以及OPN的浓度,计算AFP-L3在总AFP中的比例(AFP-L3%)。对比各组间血清OPN、AFP、AFP-L3%的表达差异情况,评价AFP、AFP-L3%、OPN单独以及联合应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1)血清AFP、AFP-L3%、OPN 3种指标的浓度在肝癌组中最高,其次是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健康对照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血清AFP、AFP-L3%、OPN对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分别为70.0%、53.3%和96.7%,特异度分别为97.8%、91.1%和60.0%;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1(95%CI 0.810~0.971)、0.777(95%CI 0.679~0.841)、0.874(95%CI 0.807~0.941)。将3项指标联合检测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时,其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88.9%,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1(95%CI 0.844~0.958)。结论:(1)血清AFP、AFP-L3%、OPN均可以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辅助诊断,3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早期发现率;(2)OPN有可能成为原发性肝癌的早期预警指标,检测高风险患者的血清OPN水平,可能会提高早期肝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异质体-L3 骨桥蛋白
原文传递
老年人无痛性消化性溃疡并出血60例分析
18
作者 吴雄芳 +1 位作者 陈华飞 吴海棠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 2004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无痛性溃疡伴出血的临床症状,溃疡部位及形态,胃内Hp感染;伴随疾病对治疗的影响因素,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治疗策略。方法收集1990~2003年住院病人中60岁以上老年经手术/胃镜证实的无痛性消化性溃疡并出...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无痛性溃疡伴出血的临床症状,溃疡部位及形态,胃内Hp感染;伴随疾病对治疗的影响因素,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治疗策略。方法收集1990~2003年住院病人中60岁以上老年经手术/胃镜证实的无痛性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病例资料,分析发病相关5个因素与溃疡出血的相关性。结果经过统计学处理显示老年人无痛性消化性溃疡并出血与溃疡部位、形态、Hp感染、高龄因素,伴随疾病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老年人无痛性消化性溃疡病的临床症状、发病部位、并发症、伴随疾病及病死率等方面均具一定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无痛性 消化性 溃疡 出血症
下载PDF
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及胃癌的关系
19
作者 曾仕平 《海南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152-153,共2页
自从1983年从胃粘膜标本中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ellcobacter pylori,Hp)以来,大量研究表明Hp与慢性胃炎及胃癌有密切关系,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就有关内容综述如下。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慢性胃炎 胃癌 胃粘膜标本
下载PDF
巨大Brunner腺瘤合并出血一例
20
作者 徐琪 王嫣 +3 位作者 汤净 高飞 张杰伟 《新医学》 CAS 2022年第12期935-939,共5页
Brunner腺瘤(BGA)是十二指肠的一种良性肿瘤,临床上极其罕见。该文报道1例巨大BGA的诊治过程,该患者既往有贫血病史4年,从未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此次因头晕首诊于神经内科,住院期间因发现消化道出血转至消化科,治疗过程中出现失血性休... Brunner腺瘤(BGA)是十二指肠的一种良性肿瘤,临床上极其罕见。该文报道1例巨大BGA的诊治过程,该患者既往有贫血病史4年,从未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此次因头晕首诊于神经内科,住院期间因发现消化道出血转至消化科,治疗过程中出现失血性休克、一过性晕厥表现,经药物治疗病情好转后立即行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降段隆起性病变,最终经内镜下切除病理诊断为BGA。该文提示消化内科/内镜医师应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 BRUNNER腺瘤 胃镜 内镜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