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0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3K-AKT信号通路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抗凋亡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庄宗 赵旭东 +4 位作者 吴颐 戴嵬 黄仁强 王笑亮 史继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579-582,共4页
目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病理生理机制复杂,其中神经元的凋亡及其影响逐渐被重视,实验探讨大鼠SAH后海马神经元的凋亡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抗凋亡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枕大池2次注血模型,给药方法为枕大池注血... 目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病理生理机制复杂,其中神经元的凋亡及其影响逐渐被重视,实验探讨大鼠SAH后海马神经元的凋亡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抗凋亡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枕大池2次注血模型,给药方法为枕大池注血前20 min经脑室注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AH模型组、SAH+去离子水处理组、SAH+DMSO(二甲基亚砜,有机溶剂)处理组、SAH+IGF-1(PI3K-AKT通路激动剂)处理组、SAH+Ly294002(PI3K-AKT通路抑制剂)处理组。分别于2次注血后1 d、3 d甲醛灌注取脑,通过免疫组化观察PI3K-AKT通路活化后P-AKT的表达,通过凋亡细胞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海马区神经元凋亡。结果 IGF-1激活PI3K-AKT通路后P-AKT表达增加可抑制神经元凋亡,而Ly294002阻断PI3K-AKT通路后P-AKT水平下降神经元凋亡明显增加。结论 PI3K-AKT通路激活后可明显减少SAH后神经元的凋亡,具有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PI3K-AKT 凋亡
下载PDF
西维来司钠对小鼠颅脑创伤后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凌海平 杭春华 +2 位作者 李伟 庄宗 唐勇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31-235,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特异性抑制剂西维来司钠(ONO-5046)在小鼠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的抗凋亡作用。方法 6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BI组、TBI+ONO-5046低剂量组(30 mg/kg)以及TBI+ONO-5046高剂量组(50 mg/kg),所...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特异性抑制剂西维来司钠(ONO-5046)在小鼠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的抗凋亡作用。方法 6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TBI组、TBI+ONO-5046低剂量组(30 mg/kg)以及TBI+ONO-5046高剂量组(50 mg/kg),所有小鼠均于致伤后24h处死,分别应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PCR)、Western blot检测挫伤灶周围皮层caspase3、bcl-2、bcl-xl的表达水平。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脱氧尿嘧啶核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皮层神经元凋亡。结果 TBI后损伤灶周围皮层caspase3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bcl-2、bcl-xl的mRNA表达水平有轻度升高;TUNEL阳性细胞显著增多。施加ONO-5046治疗后,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bcl-2、bcl-xl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UNEL阳性细胞显著减少,其中50 mg/kg剂量组阳性细胞数减少更为明显(P<0.05)。结论 ONO-5046能够明显抑制TBI后脑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并且促进bcl-2、bcl-xl的表达,有效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减轻TBI后的继发性脑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抑制剂 创伤性脑损伤 凋亡 西维来司钠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颅内动脉瘤破裂铁死亡相关特征基因的综合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晓健 彭铮 +3 位作者 庞骢 庄宗 李伟 杭春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3-83,共11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综合分析颅内动脉瘤(IA)破裂特征基因,构建IA破裂风险的基因预测模型及药物调控靶点预测。方法自美国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中下载GSE13353和GSE122897数据集,分别用于筛选IA破裂的特征基因和...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综合分析颅内动脉瘤(IA)破裂特征基因,构建IA破裂风险的基因预测模型及药物调控靶点预测。方法自美国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中下载GSE13353和GSE122897数据集,分别用于筛选IA破裂的特征基因和验证。对IA破裂铁死亡相关的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通过LASSO回归和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算法筛选出IA破裂的特征基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特征基因模型对IA破裂预测的准确性;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量化特征基因和相关通路活性;对IA组织中免疫细胞的浸润情况以及与特征基因相关性进行分析;使用药物基因相互作用数据库(DGIDB)和Cytoscape软件构建IA破裂特征基因的药物调控网络。结果自GEO数据库中下载了GSE13353数据集,其中未破裂IA患者8例,破裂IA患者11例。从FerrDb数据库下载铁死亡相关基因731个,去除非人类种属335个,最终获得铁死亡相关基因396个,对其进行差异分析后得到90个差异基因(P<0.05),其中58个表达上调,32个表达下调。铁死亡相关的IA破裂差异基因在氧化应激等生物学过程显著富集(P<0.05);对LASSO回归和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算法筛选出特征基因取交集,最终获得G6PD、MTOR、NF2、POR、SMPD15个IA破裂特征基因,将其联合对GSE122897数据集中IA破裂预测进行ROC分析,结果显示,AUC为0.884(95%CI:0.773~0.973,P<0.05)。GSEA分析获得了特征基因相关的富集通路;免疫浸润分析发现,滤泡辅助性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激活、M0型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激活在IA未破裂与IA破裂中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构建特征基因-药物调控网路显示,多种药物与5个IA破裂特征基因有相互作用。结论成功构建铁死亡相关特征基因的IA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破裂 铁死亡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微透析技术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庄宗 赵旭东 史继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880-883,共4页
微透析技术(microdialysis)是一种微创且能连续监测活体内完整细胞间液物质,如神经递质及其他活性物质动态的方法,特别适合于深部组织和重要器官的活体生化研究;目前,已成为实验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化学的重要研究工具之一。文中就微透析... 微透析技术(microdialysis)是一种微创且能连续监测活体内完整细胞间液物质,如神经递质及其他活性物质动态的方法,特别适合于深部组织和重要器官的活体生化研究;目前,已成为实验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化学的重要研究工具之一。文中就微透析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透析 神经外科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外伤
下载PDF
3D打印联合PBL教学法在脑血管疾病住培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高永月 曹博强 +2 位作者 庄宗 李伟 杭春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0期46-50,共5页
目的研究3D打印技术联合基于问题导向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住培轮转的52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研究3D打印技术联合基于问题导向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住培轮转的52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PBL教学模式,仅接受PBL教学,观察组接受3D打印技术联合PBL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对两组住院医师进行教学效果评估,考核指标分为:理论知识、临床实践、专业技能、病例分析,并设计调查问卷评估学员对教学模式的学习兴趣、理解程度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培学员的理论知识、临床实践、专业技能及病例分析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观察组学员对学习兴趣、理解程度及教学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联合PBL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教学中获得较好的效果,为提升临床教学质量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PBL教学模式 脑血管疾病 临床教学 神经外科 教育
下载PDF
内镜下经鼻入路显微切除侵袭海绵窦垂体瘤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开东 杭春华 +3 位作者 丛子翔 庄宗 戴嵬 张庆荣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21-124,129,共5页
目的探讨侵袭海绵窦垂体瘤的诊断、内镜下切除的技巧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9例侵袭海绵窦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结果9例患者术前均... 目的探讨侵袭海绵窦垂体瘤的诊断、内镜下切除的技巧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9例侵袭海绵窦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结果9例患者术前均表现为头痛伴视力、视野受损及相应的内分泌功能异常。均行内镜下经鼻入路切除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3例。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9例患者的视力、视野均改善。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1例,处理后治愈;眼球外展障碍1例,术后6个月自愈。2例功能性腺瘤全切患者术后即内分泌功能缓解,2例次全切除患者经辅助治疗后亦缓解。结论内镜下经鼻入路是显微切除侵袭海绵窦垂体瘤的有效方法,为海绵窦肿瘤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显微切除 海绵窦 垂体瘤
下载PDF
脑出血继发吉兰-巴雷综合征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7
作者 鲁悦 李伟 +3 位作者 庄宗 王娟 赵鹏来 杭春华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2期120-123,共4页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CBS)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外周神经炎症性疾病,常继发于感染,空肠弯曲菌是最常见的感染病原。CBS常以对称性肢体肌力下降为首发症状,重者累及呼吸肌,导致呼吸衰竭。本研究总结了2例重症脑...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CBS)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外周神经炎症性疾病,常继发于感染,空肠弯曲菌是最常见的感染病原。CBS常以对称性肢体肌力下降为首发症状,重者累及呼吸肌,导致呼吸衰竭。本研究总结了2例重症脑出血继发GBS合并有严重意识障碍和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的诊治经验,结合既往文献报道,分析重症脑出血继发CBS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的可行性和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吉兰-巴雷综合征 早期诊断 神经重症监护
原文传递
经不同路径应用Onyx-18胶栓塞治疗前颅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玉华 那世杰 +4 位作者 刘涛 庄宗 凌海平 杭春华 张庆荣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6-461,共6页
目的 初步探讨经不同路径应用Onyx-18胶栓塞治疗前颅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ACF-DAV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11月至2022年1月应用Onyx-18胶栓塞治疗的11例ACF-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所... 目的 初步探讨经不同路径应用Onyx-18胶栓塞治疗前颅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ACF-DAV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11月至2022年1月应用Onyx-18胶栓塞治疗的11例ACF-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ACF-DAVF均为Cognard Ⅳ型,根据其供血动脉、引流静脉情况个体化选择经眼动脉、脑膜中动脉镰前支、脑膜中动脉镰前支联合眼动脉及经静脉4种路径进行栓塞治疗,术后即刻行DSA复查并行Class分级评估栓塞效果;分析经不同路径栓塞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 11例患者共进行11次栓塞,均顺利完成.其中,经眼动脉入路栓塞5例,Class分级Ⅰ级4例、Ⅱ级1例,1例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经脑膜中动脉镰前支入路栓塞3例,Class分级均为Ⅰ级,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经脑膜中动脉镰前支联合眼动脉入路栓塞1例,Class分级为Ⅰ级,术后出现左侧眼眶区疼痛,2 d后症状消失;经静脉入路栓塞2例,Class分级均为Ⅰ级,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11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1.3±6.1)个月(3~23个月),其中10例行DSA复查,均显示瘘口完全闭塞;1例行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复查,显示前颅窝底已无异常血管影;末次随访显示,患者术前存在的头痛、头晕、癫痫等临床症状均消失或减轻.结论 初步观察发现,根据ACF-DAVF的供血动脉、引流静脉情况个体化选择不同路径应用Onyx-18胶栓塞治疗,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瘘 血管内操作 治疗结果 硬膜 颅窝 Onyx-18胶
原文传递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在颅内动脉瘤外科治疗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鲁悦 陶涛 +2 位作者 庄宗 李伟 杭春华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12期1302-1304,共3页
目的探究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robl em-based learning,PBL)在颅内动脉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PBL教学法和以授课... 目的探究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robl em-based learning,PBL)在颅内动脉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PBL教学法和以授课为基础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进行1个月的基础知识、临床实践和手术策略教学。教学完成后统一组织考核,比较两组学员以上3门课程的平均成绩。结果共纳入32名规培生,PBL组和LBL组各16人。PBL组与LBL组的基础知识考核成绩无显著差异(77.3±1.2分vs.76.9±1.0分,P=0.310);PBL组临床实践(84.7±3.1分vs.81.8±2.9分,P=0.011)和手术策略(73.0±2.6分vs.70.5±2.9分,P=0.015)的考核成绩较LBL组增高。结论对于颅内动脉瘤外科治疗的临床教学,PBL教学法更有利于提高规培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培养手术策略选择的辩证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 颅内动脉瘤 规培生 临床教学
下载PDF
Pipeline Flex栓塞装置治疗伴有海绵窦综合征的巨大动脉瘤二例
10
作者 刘涛 那世杰 +3 位作者 张庆荣 凌海平 庄宗 张玉华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4期417-421,共5页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于2015年开始应用Pipeline栓塞装置(Pipeline embolization device,PED)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至眼动脉段动脉瘤,先后使用1、2代支架治疗患者共53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37例。2例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患...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于2015年开始应用Pipeline栓塞装置(Pipeline embolization device,PED)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至眼动脉段动脉瘤,先后使用1、2代支架治疗患者共53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37例。2例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患者术后出现海绵窦综合征(cavernous sinus syndrome,CSS),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动脉瘤 海绵窦综合征 海绵窦段 支架治疗 FLEX 南京大学医学院 神经外科 鼓楼医院
原文传递
脑实质内神经鞘瘤一例报告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庆宝 王汉东 +2 位作者 马驰原 孙康健 庄宗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8-88,92,共2页
颅内神经鞘瘤的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8.4%。12对颅神经中除视神经外均可发生神经鞘瘤,但以第5对和第7对颅神经多见,而脑实质内神经鞘瘤非常罕见。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近期收治1例脑实质内神经鞘瘤患者.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神经鞘瘤 脑实质 雪旺氏细胞
原文传递
MRI与DSA三维影像融合联合术前栓塞对颅内动静脉畸形显微手术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茅磊 杭春华 +7 位作者 王汉东 张鑫 吴伟 张庆荣 文立利 李桃 庄宗 张力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491-494,共4页
目的探讨MRI与DSA三维影像数据融合联合术前栓塞对颅内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颅内AVM的病例资料,其中Spetzler-Martin分级Ⅳ级12例,Ⅴ级2例。术前将DSA三维影像与MRI三维断层... 目的探讨MRI与DSA三维影像数据融合联合术前栓塞对颅内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颅内AVM的病例资料,其中Spetzler-Martin分级Ⅳ级12例,Ⅴ级2例。术前将DSA三维影像与MRI三维断层影像进行融合。在术前1 d均采用Onyx胶行AVM部分栓塞术,然后在显微镜下行病变切除手术,术后复查DSA。随访3个月,评估疗效。结果 14例颅内AVM均顺利进行术前部分栓塞,无栓塞相关并发症。AVM切除术后复查头颅DSA显示血管畸形切除完全,全切率100%。随访3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GOS为4.36±0.5,KPS为90.0±5.55),术后3个月时GOS (4.93±0.27)和KPS (95.0±5.19)均有明显改善(P分别为0.005和0.008)。结论在颅内AVM显微切除手术中使用MRI与DSA三维影像融合,结合术前栓塞,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根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静脉畸形 影像融合 三维 磁共振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栓塞 治疗性
下载PDF
胼胝体动静脉畸形的血管内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凌海平 杭春华 +4 位作者 那世杰 庄宗 刘涛 戴嵬 张庆荣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1期28-30,50,共4页
目的探讨胼胝体动静脉畸形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接受血管内治疗的6例胼胝体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均有脑室出血,伴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伴胼胝体血肿3例。Spetzler-Ma... 目的探讨胼胝体动静脉畸形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接受血管内治疗的6例胼胝体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均有脑室出血,伴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伴胼胝体血肿3例。Spetzler-Martin分级Ⅰ级1例,Ⅱ级3例,Ⅲ级2例。1例仅由胼周动脉供血,5例合并存在胼周动脉及大脑后动脉分支供血;6例均向大脑内静脉的深部引流,其中1例合并存在上矢状窦引流。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大部分栓塞3例,完全栓塞3例。围手术期未发生颅内出血,1例出现拔管困难而体内留管,1例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2例术后出现短时记忆下降。DSA随访71~292 d,平均(178.3±76.15)d;1例畸形复发,行立体定向放疗;1例畸形团少量残留,复查造影显示畸形团无进展;其余4例畸形团均消失。出院后半年,6例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1分。结论胼胝体动静脉畸形临床少见,但出血风险较高,因此需要积极干预。由于胼胝体的特殊解剖位置,血管内治疗具有良好的适应证。术前充分评估并选择合适的栓塞方案是一种非常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胼胝体动静脉畸形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液态栓塞剂治疗出血性周围型颅内动脉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庄宗 那世杰 +5 位作者 刘涛 凌海平 张玉华 鲁悦 杭春华 张庆荣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89-697,共9页
目的探讨液态栓塞剂治疗不同类型出血性周围型颅内动脉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液态栓塞剂治疗的23例出血性周围型颅内动脉瘤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和出血类型(... 目的探讨液态栓塞剂治疗不同类型出血性周围型颅内动脉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液态栓塞剂治疗的23例出血性周围型颅内动脉瘤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和出血类型(单纯出血性周围型、烟雾病合并出血性周围型、脑血管畸形合并出血性周围型颅内动脉瘤)]及临床资料(包括动脉瘤分布、大小和治疗方式、结果以及随访时间、方式及随访结果),所有患者使用液态栓塞剂栓塞动脉瘤和(或)载瘤动脉,脑动静脉畸形合并周围型颅内动脉瘤患者同时部分或全部栓塞畸形团。术后3、6个月进行临床随访(门诊就诊或电话形式),并于术后6个月行DSA影像随访。采用改良Raymond-Roy(RR)分级评估动脉瘤DSA随访结果[治愈(RR分级Ⅰ级,动脉瘤完全不显影)、瘤颈残留(RR分级Ⅱ级,仅瘤颈显影)、栓塞不全(RR分级Ⅲ级,动脉瘤残留)]。动脉瘤复发为动脉瘤显影较术后即刻增多。临床预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其中6分为死亡)。结果23例患者中,单纯出血性周围型颅内动脉瘤5例,烟雾病合并出血性周围型颅内动脉瘤5例,脑动静脉畸形合并出血性周围型颅内动脉瘤13例(根据Redekop分型:Ⅰ型8例,Ⅱ型5例,其中Ⅱa型2例,Ⅱb型3例)。5例单纯出血性周围型颅内动脉瘤患者载瘤动脉和动脉瘤均成功闭塞,无新发神经功能障碍;5例烟雾病合并出血性周围型颅内动脉瘤患者中,1例超选失败,余4例栓塞顺利,术后有2例新发神经功能障碍,其中1例术前危重,术后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亡,1例出现肢体偏瘫;13例脑动静脉畸形合并出血性周围型颅内动脉瘤,目标动脉瘤均顺利栓塞,其中动静脉畸形完全栓塞6例,不完全栓塞7例(其中栓塞后随访3例,栓塞后外科切除4例)。共3例(13.0%)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栓塞剂 介入治疗 周围型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经对侧入路显微切除偏一侧鞍结节脑膜瘤15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开东 杭春华 +2 位作者 丛子翔 庄宗 戴嵬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6-208,共3页
目的:探讨经对侧入路切除偏一侧鞍结节脑膜瘤的解剖学基础、优点及术中注意事项。方法: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共收治15例偏侧鞍结节脑膜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15例患者中7例选择对侧翼点入路、6例对侧眶上外侧入路、... 目的:探讨经对侧入路切除偏一侧鞍结节脑膜瘤的解剖学基础、优点及术中注意事项。方法: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共收治15例偏侧鞍结节脑膜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手术效果。15例患者中7例选择对侧翼点入路、6例对侧眶上外侧入路、2例对侧眉弓入路,其中2例肿瘤部分突入视神经管。采用电话及门诊随访了解患者状态。结果:本组15例患者均达到肿瘤全切除(Simpson II级)。术后随访6.5~36.0个月,无肿瘤复发,视力均较术前有所恢复。结论:经对侧入路显微切除偏一侧鞍结节脑膜瘤,可提供良好的手术视野,减少手术操作对视神经的骚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鞍结节 对侧入路 显微切除术 神经显微外科
原文传递
颅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重度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18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涛 袁晨 +5 位作者 张庆荣 凌海平 许天助 杭春华 庄宗 那世杰 《江苏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336-340,共5页
目的分析颅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重度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行颅内支架置入术的重度ICAS患者182例,入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138例,>2分44例。术后6个月行影像学随访观察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情况... 目的分析颅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重度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行颅内支架置入术的重度ICAS患者182例,入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138例,>2分44例。术后6个月行影像学随访观察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情况。术后1年再次行mRS评分。记录患者术后30 d及1年的临床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82例患者共置入198枚颅内支架;其中,Wingspan支架61枚,Solitaire AB支架135枚,Neuroform EZ支架2枚。手术成功率为100%。1处术后残余狭窄25%,149处术后残余狭窄10%~15%,48处术后残余狭窄<10%。对137例患者随访1年,术后30 d发生临床终点事件6例,术后1年发生累积临床终点事件15例。56例患者(61处狭窄)接受影像学随访,51例行DSA,5例行CT血管造影;其中,14例患者18处发生支架内再狭窄,12处为轻度狭窄,4处为中度狭窄,2处为重度狭窄。术后1年mRS评分≤2分126例,>2分11例。结论颅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重度ICAS安全、有效,临床终点事件和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较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颅内支架置入术
原文传递
TAK1抑制剂5Z-7-oxozeaenol对大鼠脑外伤海马CA1区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17
作者 张顶顶 杭春华 +4 位作者 胡阳春 孙青 庄宗 陈振瑞 申伟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27-331,共5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TAK1)选择性抑制剂5Z-7-oxozeaenol在创伤性颅脑损伤中对伤侧海马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72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外伤+二甲基亚砜组,外伤+5Z-7-oxozeaenol组,按照改良的Fe...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TAK1)选择性抑制剂5Z-7-oxozeaenol在创伤性颅脑损伤中对伤侧海马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72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外伤+二甲基亚砜组,外伤+5Z-7-oxozeaenol组,按照改良的Feeney法制作大鼠颅脑外伤模型,外伤后10 min通过左侧侧脑室给药,24 h后取标本,Western blot检测TAK1和磷酸化TAK1的表达,并用凝胶迁移实验检测其下游核因子κB和活化蛋白-1的活性,采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脱氧尿嘧啶核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凋亡情况,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结果与溶剂组相比,治疗组伤侧海马TAK1和磷酸化TAK1的表达量、核因子κB和活化蛋白-1的DNA结合活性显著降低,同时海马CA1区TUNEL和GFAP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5)。结论 5Z-7-oxozeaenol通过抑制TAK1信号通路降低海马组织中NF-κB和AP-1的活性起到抗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Z-7-oxozeaenol 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 创伤性脑损伤 凋亡
下载PDF
Pipeline栓塞装置治疗海绵窦段和眼动脉段动脉瘤初步随访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涛 那世杰 +3 位作者 庄宗 凌海平 张庆荣 杭春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27-1132,共6页
目的探讨Pipeline栓塞装置(PED)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CCA)和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CO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经DSA确诊为CCA、COA及多发动脉瘤并接受PED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 目的探讨Pipeline栓塞装置(PED)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CCA)和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CO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经DSA确诊为CCA、COA及多发动脉瘤并接受PED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21例患者(27枚动脉瘤),其中男4例,女17例;年龄27~74岁,平均(57±17)岁;大型/巨大型CCA、COA 15例,多发性COA 5例,微小型COA 1例;平均瘤体直径10.2 mm(2.5~25.3 mm)。术中共植入24枚PED(3例各植入2枚);18例PED结合弹簧圈疏松栓塞,3例仅植入PED。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瘤腔内对比剂不同程度滞留,大型/巨大型动脉瘤可见典型"半月征",载瘤动脉均通畅。术后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动脉瘤完全闭塞率为88.9%(24/27)。结论 PED治疗CCA、COA及多发动脉瘤安全有效,随访结果满意。但仍需大样本远期前瞻性随访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peline栓塞装置 海绵窦段动脉瘤 眼动脉段动脉瘤 动脉瘤闭塞率
下载PDF
前床突脑膜瘤早期硬膜外磨除前床突对视神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开东 李劲松 +2 位作者 庄宗 戴嵬 杭春华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5期273-276,共4页
目的探讨前床突脑膜瘤术中早期显微硬膜外磨除前床突的方法、禁忌证及其对视神经保护的解剖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6例前床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手术方法及手... 目的探讨前床突脑膜瘤术中早期显微硬膜外磨除前床突的方法、禁忌证及其对视神经保护的解剖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6例前床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手术方法及手术前后视力的恢复情况。16例患者术前均以视力下降为最明显症状,视力水平:光感3例、眼前手动2例、眼前指数3例、0.12例、0.23例、0.42例、0.51例。结果本组患者中SimpsonⅡ级切除12例,Ⅲ级切除4例;平均随访15个月,无死亡及新生症状,术前3例光感者、1例眼前手动者术后视力水平无变化,其余患者术后视力水平均有改善,无视力恶化者。结论前床突脑膜瘤患者术前视力普遍受损,术中早期显微硬膜外磨除前床突对术中视神经保护和术后视力恢复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床突脑膜瘤 硬膜外 前床突磨除 视神经 显微手术
原文传递
介入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硬脑膜动脉参与供血的高级别脑动静脉畸形单中心临床疗效
20
作者 凌海平 杭春华 +4 位作者 那世杰 庄宗 刘涛 张玉华 张庆荣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3期266-271,277,共7页
目的分析硬脑膜动脉供血的高级别脑动静脉畸形(AVM)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介入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合并硬脑膜动脉供血的高级别脑AV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首发症状表现为头痛4例,意识障碍1例,肢体无力1... 目的分析硬脑膜动脉供血的高级别脑动静脉畸形(AVM)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介入栓塞联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合并硬脑膜动脉供血的高级别脑AV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首发症状表现为头痛4例,意识障碍1例,肢体无力1例,顽固性癫痫1例。Spetzler-Martin分级Ⅳ6例,Ⅴ级1例。所有患者均Onyx-18胶栓塞硬脑膜供血动脉和/或部分高流量的颅内供血动脉、深部供血动脉,栓塞术后48 h内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脑AVM,术后1周复查脑血管造影评估手术切除效果。结果6例患者成功栓塞10支硬脑膜动脉及其对应的畸形团,1例患者仅栓塞供血动脉近端,同时栓塞4例大脑后动脉(其中1例有血流动力学相关性动脉瘤),2例大脑前动脉分支(1例有血流动力学相关性动脉瘤),1例小脑上动脉。所有患者AVM均被完全切除。1例患者肌力较术前下降,2例出现颅内感染。临床随访7例,改良Rank评分0~1分7例,6例血管造影复查AVM未显影。结论硬脑膜动脉供血的脑AVM以高级别多见,同时兼备脑AVM和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显微外科手术前行介入栓塞治疗能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动静脉畸形 硬脑膜动脉供血 栓塞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