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禹州瓦店遗址龙山文化壕沟的土壤微形态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海 +1 位作者 方燕明 王辉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6-95,I0009-I0014,共16页
本文采用土壤微形态分析方法对河南禹州瓦店遗址龙山文化壕沟采集的系列样品进行观察和分析,重建了壕沟从建造、使用、维护、废弃到再利用的完整生命周期。研究表明,瓦店龙山文化壕沟直接与古颍河河道相通,应为引水排灌的水利设施,在经... 本文采用土壤微形态分析方法对河南禹州瓦店遗址龙山文化壕沟采集的系列样品进行观察和分析,重建了壕沟从建造、使用、维护、废弃到再利用的完整生命周期。研究表明,瓦店龙山文化壕沟直接与古颍河河道相通,应为引水排灌的水利设施,在经过连续的维护和使用后进入废弃阶段,并很可能经历了再度开发利用的过程。土壤微形态研究为考古学探讨遗址堆积形成原因和过程提供了全新的方法与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形态分析 瓦店遗址 史前壕沟
原文传递
8000多年前淮河流域的水稻栽培与驯化——来自江苏韩井遗址的证据 被引量:6
2
作者 邱振威 丽娜 +2 位作者 饶慧芸 林留根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54-1064,共11页
通过分析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韩井遗址出土的大植物遗存、微体植物遗存、食物残留物以及稻田状遗迹的形态结构,文章揭示了江苏韩井遗址的早期水稻栽培行为.韩井遗址出土了非落粒性的水稻小穗轴基盘,水稻植硅体百分比也趋于增加,证实... 通过分析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韩井遗址出土的大植物遗存、微体植物遗存、食物残留物以及稻田状遗迹的形态结构,文章揭示了江苏韩井遗址的早期水稻栽培行为.韩井遗址出土了非落粒性的水稻小穗轴基盘,水稻植硅体百分比也趋于增加,证实水稻驯化正在进行.然而,水稻植硅体形态测量研究显示,水稻双峰型和水稻扇型鱼鳞状纹饰指征的水稻驯化速率在韩井遗址各文化阶段均有不同的表现,表明韩井遗址的水稻栽培应处于早期阶段.这些发现为淮河流域成为史前中国早期水稻栽培与驯化的又一重要中心提供了关键性的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形态 水稻扇型 水稻双峰型 水稻栽培 水稻驯化
原文传递
盘龙城遗址商代灰坑的土壤微形态观察
3
作者 李春霞 张海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5-132,共8页
本研究对盘龙城遗址王家嘴、杨家湾北坡两个地点灰坑内堆积进行了土壤微形态观察。通过薄片观察,我们确定研究涉及的灰坑均为倾倒废弃堆积的场所,但因所处功能区不同,坑内堆积在包含物和土壤发育程度上均存在差别。王家嘴居址区内的H15... 本研究对盘龙城遗址王家嘴、杨家湾北坡两个地点灰坑内堆积进行了土壤微形态观察。通过薄片观察,我们确定研究涉及的灰坑均为倾倒废弃堆积的场所,但因所处功能区不同,坑内堆积在包含物和土壤发育程度上均存在差别。王家嘴居址区内的H15、H16包含物杂,杨家湾北坡H63坑内堆积来自周边祭祀遗迹,其包含物以与燃烧相关的红烧土和炭屑为主,且土壤发育程度稍高,指示其低于居址区灰坑的使用频率。此外,薄片中观察到的细碎动物骨骼以及可能与灰烬相关的迹象为后续工作提供了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龙城遗址 土壤微形态 灰坑 废弃堆积 微观考古
原文传递
兴县碧村遗址土壤微形态初步研究
4
作者 李春霞 张海 +1 位作者 张光辉 《文物季刊》 2024年第2期96-103,130,共9页
碧村遗址是黄河东岸一处重要的石城聚落,发现了距今4000年前后一套布局规整结构严密的大型门址。本文对碧村遗址城门东门址处建筑的土构部分开展了土壤微形态研究。薄片观察显示,碧村先民对周边可利用的土料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有意采集... 碧村遗址是黄河东岸一处重要的石城聚落,发现了距今4000年前后一套布局规整结构严密的大型门址。本文对碧村遗址城门东门址处建筑的土构部分开展了土壤微形态研究。薄片观察显示,碧村先民对周边可利用的土料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有意采集黏土含量较高的褐土用于铺垫和制作土坯,并且对采集的土料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处理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村遗址 土壤微形态 生土建筑 土坯
下载PDF
Evolution of the historical polder landscape in the ancient Danyang wetland,lower Yangtze River,China,during the last 3000 years
5
作者 HU Xiaosi WU Li +7 位作者 ZHUANG Yijie WANG Xinyuan MA Chunmei LI Linying GUAN Houchun LU Shuguang LUO Wenjing XU Ziyi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24年第10期2053-2073,共21页
Polder is a type of irrigation field unique to the lower Yangtze River of China.It is a product of long-term and ingenuous human modifications of wetland landscapes.In the pre-Qin Period,3000 years ago,the poldered ar... Polder is a type of irrigation field unique to the lower Yangtze River of China.It is a product of long-term and ingenuous human modifications of wetland landscapes.In the pre-Qin Period,3000 years ago,the poldered area of eastern Wuhu city was once a large lake called the ancient Danyang wetland.The introduction of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and polder technology to the area during the Wu and Yue Kingdoms period gradually transformed it into an agricultural area.With an accelerating rate of land reclamation under a changing late-Holocene regional climate,the ancient Danyang wetland became an aquatic system strongly influenced by intensifying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In this study,based on field survey data,historical documents,and remote-sensing and archaeological data,we reconstruct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polder landscape over the last 3000 years and identified their structural diversity.We found that polder landscapes began to emerge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land reclamation intensified in the Three Kingdoms and developed rapidly in the Song Dynasty before eventually reaching the peak from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The relocation of historical sites to low-altitude areas also marked the expansion of poldered fields from the center of the wetland to the southeast and northwest.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polder landscape are related to regional climate conditions,changing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uses,and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succeeding peri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ient Danyang wetland polder landscape climate change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lower Yangtze River
原文传递
焦家遗址大汶口文化城墙与壕沟使用过程的地学考古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饶宗岳 王芬 +2 位作者 武昊 靳桂云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0-151,共12页
本文综合运用土壤微形态、粒度分析、植硅体研究等方法,重建了焦家遗址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城墙与壕沟”兴建-使用-废弃”的完整过程。结果表明,焦家壕沟开挖于河漫滩相粉砂质沉积物上,先民使用开挖壕沟所得的沉积物修筑了第一期城墙。在... 本文综合运用土壤微形态、粒度分析、植硅体研究等方法,重建了焦家遗址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城墙与壕沟”兴建-使用-废弃”的完整过程。结果表明,焦家壕沟开挖于河漫滩相粉砂质沉积物上,先民使用开挖壕沟所得的沉积物修筑了第一期城墙。在壕沟使用期间,降水为沟内带来短期流水,土壤侵蚀堆积构成了壕沟内沉积物的主要来源。人类在壕沟附近的活动较为频繁,并利用清淤所得的沉积物修筑第二期城墙。最终,随着壕沟内侧聚落功能变化,先民逐步放松了对壕沟的管理,城墙壕沟先后废弃。在其主要使用阶段,城墙、壕沟客观上发挥着阻挡来水、聚落防御的功能,其社会意义亦不应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家遗址 壕沟 地学考古 土壤微形态 使用过程
原文传递
公元九到十世纪唐与黑衣大食间的印度洋贸易:需求、距离与收益 被引量:4
7
作者 思鉴 刘歆益(译) (译) 《国家航海》 2014年第3期98-125,共28页
本文旨在研究公元九到十世纪间发生在广义印度洋区域直接或间接的海洋贸易。笔者所讨论的区域横跨印度洋。这是一片极大的海洋空间,西起地中海,东至中国、日本。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勾勒出一个比珍妮特·阿布-卢格霍德在《欧洲霸权之... 本文旨在研究公元九到十世纪间发生在广义印度洋区域直接或间接的海洋贸易。笔者所讨论的区域横跨印度洋。这是一片极大的海洋空间,西起地中海,东至中国、日本。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勾勒出一个比珍妮特·阿布-卢格霍德在《欧洲霸权之前》中所论述的前现代世界系统还要早300年的海洋网络。这一网络比费尔南·布罗代尔在其扛鼎之作《商业之轮》中勾画的早近代系统早500年。在笔者所论述的网络中,有两个互相关联的产业,它们在技术与利润上互动牵动着整个系统,使之区别于此前和此后的世界性贸易网络。这两个产业分别是中国晚唐龙窑制瓷业和黑衣大食的新炉玻璃工业。本文的一个基本前提是:这两种产品的贸易终端都不在本地,存在远方需求,所以其贸易有利可图。笔者的考古证据多来自遇难货船、古代港口、陶瓷窑口和玻璃窑炉。这些证据为考量该特殊时期的长途海上贸易提供了原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 海上贸易 遇难货船 长沙窑和越窑陶瓷业 伊斯兰玻璃业 中国盐税银
原文传递
中国长江下游茅山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水稻耕作的水资源管理及农业集约化 被引量:3
8
作者 (著/校) 丁品 +2 位作者 Charles French 宿凯(译) 靳桂云(译) 《东方考古》 2015年第1期398-422,共25页
加强水稻耕作的水资源管理及相关土地的利用需要增加劳力投入来改变当地的景观。在发掘长江下游茅山遗址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稻田时,应用地质考古调查研究获得了晚全新世关键时期的水资源管理、农业集约化、环境变迁和社会发展之... 加强水稻耕作的水资源管理及相关土地的利用需要增加劳力投入来改变当地的景观。在发掘长江下游茅山遗址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稻田时,应用地质考古调查研究获得了晚全新世关键时期的水资源管理、农业集约化、环境变迁和社会发展之间变化关系的详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 水稻 水资源 集约化 耕作
原文传递
河漫滩加积历史与文化活动:中国黄河下游月庄遗址的地质考古调查
9
作者 (著/校) 宝文博 +2 位作者 Charles French 宿凯(译) 靳桂云(译) 《东方考古》 2015年第1期369-397,共29页
黄河下游后李文化月庄遗址和西河遗址的植物考古研究,发现了比较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包括稻、粟、杂草种子和很多其他植物(7800~7000 cal.BP)。对后李人群的多种经济行为的研究已经开始,但对生态多样性、遗址形成过程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黄河下游后李文化月庄遗址和西河遗址的植物考古研究,发现了比较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包括稻、粟、杂草种子和很多其他植物(7800~7000 cal.BP)。对后李人群的多种经济行为的研究已经开始,但对生态多样性、遗址形成过程与环境变化的关系等仍了解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 黄河 植物 考古 文化 炭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