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2009-2013年分娩的4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
作者 陈海清 张泽宇 +8 位作者 林维成 曹赛赛 李倩 华杰 张新羽 胡梦雨 刘贺 黄鹤 王月娇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5年第5期426-428,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近5年内分娩的常住4个月内婴儿的母乳喂养现状,分析影响喂养方式选择的因素。方法以北京市2009—2013年分娩的母亲为调查对象,调查4个月内婴儿的喂养方式、可能影响喂养方式的背景客观因素及母亲主观报告的因素,并... 目的:了解北京市近5年内分娩的常住4个月内婴儿的母乳喂养现状,分析影响喂养方式选择的因素。方法以北京市2009—2013年分娩的母亲为调查对象,调查4个月内婴儿的喂养方式、可能影响喂养方式的背景客观因素及母亲主观报告的因素,并进行分析。结果4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51.6%,混合喂养率为39.1%,人工喂养率为9.4%;农村户籍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城镇户籍(59.3%,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奶粉价格贵并不是主要原因;经阴道分娩的儿童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剖宫产(60.1%,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母乳量不足不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除了母乳能够提供更好的营养、提高孩子免疫力、更加方便、能够增进母子间的感情外,对于奶粉安全问题的担忧也成为了选择母乳喂养的一个重要原因;母乳量不足仍然是大部分母亲未进行纯母乳喂养的最主要原因。结论纯母乳喂养是北京市4个月内婴儿喂养的主要方式,户籍类型和分娩方式与喂养方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北京市 生后4个月 喂养方式
下载PDF
家族性自发性气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华杰 刘彦国 王俊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7年第2期123-125,共3页
家族性自发性气胸是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一种特殊类型,指家系亲属中≥2人患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少见的遗传病,具有不同于自发性气胸的一些临床特点。目前关于家族性自发性气胸的基因基础及遗传方式尚不清楚。本文就这一领域相关进展做... 家族性自发性气胸是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一种特殊类型,指家系亲属中≥2人患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少见的遗传病,具有不同于自发性气胸的一些临床特点。目前关于家族性自发性气胸的基因基础及遗传方式尚不清楚。本文就这一领域相关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自发性气胸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 临床特点 遗传方式 基因基础 遗传病
原文传递
神经干细胞分化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华杰 李梦桃 +1 位作者 宋青 白云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0-144,共5页
神经干细胞(NSC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方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可以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自从1992年Reynolds等从小鼠纹状体中分离到神经干细胞之后,相关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神... 神经干细胞(NSC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方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可以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自从1992年Reynolds等从小鼠纹状体中分离到神经干细胞之后,相关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干细胞数量较少,而神经系统损伤后移植的外源的神经干细胞大多分化为神经胶质细胞,进而形成瘢痕组织,限制了神经系统的恢复。因此,如何实现神经干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成为当前该领域的核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分化 机制
下载PDF
外科学总论教学中融入现代外科器械相关内容的初步尝试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彦国 杨帆 +4 位作者 华杰 韩尚荣 程琳 李大森 姜冠潮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5年第3期347-349,共3页
电刀、超声刀、自动缝合器、吻合器及腹腔镜等现代外科器械是外科手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以往外科学总论教学中这部分内容很少涉及.现代外科器械知识是培养适应当代及今后外科工作的创新型外科医师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外科学教学... 电刀、超声刀、自动缝合器、吻合器及腹腔镜等现代外科器械是外科手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以往外科学总论教学中这部分内容很少涉及.现代外科器械知识是培养适应当代及今后外科工作的创新型外科医师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外科学教学水平和远期效应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医学生外科学总论教学中融入现代外科器械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意义及方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采用自行设计现代外科器械知识与使用技能教学课件,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外科学总论教学中进行了尝试,并将讲座、观摩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组织学生兴趣小组深入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教学效果较为满意,对外科学的兴趣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学 教学 现代外科器械 尝试
原文传递
肺叶切除对比亚肺叶切除治疗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远期生存分析:一项基于数据库的倾向评分匹配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华杰 梁朝阳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1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比较肺叶切除和亚肺叶切除对于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预后的影响。方法从SEER数据库获得2010―2015年接受肺叶切除和亚肺叶切除的年龄≥70岁的Ⅰ期NSCLC患者的资料。使用倾向评分匹配法获得基线... 目的比较肺叶切除和亚肺叶切除对于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预后的影响。方法从SEER数据库获得2010―2015年接受肺叶切除和亚肺叶切除的年龄≥70岁的Ⅰ期NSCLC患者的资料。使用倾向评分匹配法获得基线资料均衡的肺叶切除和亚肺叶切除病例。使用Cox回归分析找到影响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手术方式患者的生存曲线并使用Log-Rank法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倾向评分匹配后,获得基线资料均衡的肺叶切除组和亚肺叶切除组病例各544例。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手术方式、切除淋巴结数量、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是否合并其他肿瘤均是影响老年早期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肺叶切除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和5年肺癌特异性生存率均显著高于亚肺叶切除组(均P<0.05)。亚组分析发现,在≥75岁、≥80岁以及肿瘤直径≤2 cm的亚组中,亚肺叶切除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均显著低于肺叶切除组。结论对于老年早期NSCLC患者,肺叶切除仍应作为首选术式,其较亚肺叶切除可以带来远期生存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肺叶切除 亚肺叶切除 预后 倾向评分匹配
下载PDF
登楼试验联合动脉血气分析对低肺功能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肖飞 邵为朋 +5 位作者 郝杨 韩宇 华杰 张真榕 梁朝阳 刘德若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45-749,共5页
目的探讨登楼试验联合动脉血气分析对低肺功能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自2012年8月至2020年8月总计1231例低肺功能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完成登楼试验并有数据记录者766例。按照一般状况、既... 目的探讨登楼试验联合动脉血气分析对低肺功能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自2012年8月至2020年8月总计1231例低肺功能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完成登楼试验并有数据记录者766例。按照一般状况、既往病史、手术情况、静态肺功能指标、登楼试验结果等进行分组,比较组间发生术后心肺相关并发症的比例,并筛选其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记录术后心肺相关并发症发生182例次,发生于144例患者,占入组病例数18.8%。围手术期死亡7例,占0.9%。不同性别、年龄、吸烟指数、静态肺功能指标(FEV1%,DLCO%)、登楼试验结果(登楼高度、登楼速度,登楼前后心率变化及动脉血氧饱和度变化)、ASA评分、手术方式(VATS/开胸)、切除范围(肺叶/亚肺叶)、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等的病例组间发生术后心肺相关并发症的比例显著不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只有登楼高度(P<0.001)、登楼前后心率变化(P<0.001)、动脉血氧饱和度变化(P=0.001)、切除范围(P=0.006)和麻醉时间(P=0.025)是低肺功能肺癌患者术后心肺相关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登楼试验与动脉血气分析联合,可以用作低肺功能肺癌患者的术前初筛手段,对术后发生心肺相关并发症有预测价值。对低肺功能肺癌患者而言,在登楼高度、登楼前后心率变化、动脉血氧饱和度变化等达标的前提下,选择以亚肺叶切除为主的术式,同时尽可能缩短麻醉时间,或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楼试验 血气分析 肺切除手术 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缺血性心肌病致全心扩大误诊报告
7
作者 华杰 李晓未 +2 位作者 陈红 陈江天 王鲁雁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5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误诊为扩张性心肌病的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因气短、活动后喘憋,伴全身水肿、少尿3年余,加重10 d入院。3年来多次在外院就诊,均误诊为扩张性心肌病,给予相应治...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误诊为扩张性心肌病的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因气短、活动后喘憋,伴全身水肿、少尿3年余,加重10 d入院。3年来多次在外院就诊,均误诊为扩张性心肌病,给予相应治疗症状可缓解。10 d前病情加重入我院,结合病史、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结果诊断为缺血性心肌病,给予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随访6个月,无急性加重。结论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性心肌病临床表现类似,易造成误诊。临床医师应提高二者的鉴别诊断水平,必要时可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缺血性 误诊 心肌病 扩张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