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巧用能量求简谐振动的周期——以一道竞赛复赛试题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物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9-60,55,共3页
本文介绍了用简谐振动能量形式相同求解简谐振动周期的方法,列举了四种情况,并以一道高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为例进行应用。
关键词 简谐振动 能量形式 小量近似
原文传递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一维二体碰撞问题
2
作者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24年第14期50-52,共3页
从深度学习的视角讨论一维碰撞的二体问题,引导学生深度理解一维碰撞的二体碰撞前后的速度关系、能量关系、动量关系,从而理解物理规律的本质,并能利用这些规律快速解决实际问题。以超级球碰撞的解释和一道高考压轴题的解答为例,验证规... 从深度学习的视角讨论一维碰撞的二体问题,引导学生深度理解一维碰撞的二体碰撞前后的速度关系、能量关系、动量关系,从而理解物理规律的本质,并能利用这些规律快速解决实际问题。以超级球碰撞的解释和一道高考压轴题的解答为例,验证规律的便捷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体问题 动量守恒 能量守恒 运动对称性 关键能力
下载PDF
应用洛伦兹力冲量的“正交分解”解答高考物理压轴题 被引量:3
3
作者 《物理教学》 2017年第5期64-67,共4页
本文首先推导出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所受洛伦兹力的冲量在互相垂直(正交)方向上(x轴和y轴方向)的分量分别与其(y轴和x轴方向)的位置变化成正比,应用此特点可以方便地解决有关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或电场磁场复合场中运动的相关问题... 本文首先推导出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所受洛伦兹力的冲量在互相垂直(正交)方向上(x轴和y轴方向)的分量分别与其(y轴和x轴方向)的位置变化成正比,应用此特点可以方便地解决有关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或电场磁场复合场中运动的相关问题,本文以三个高考压轴题为例进行应用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伦兹力的冲量 动量定理 高考试题解答
原文传递
I=U/R、U=IR、R=U/I是欧姆定律的3种表达式吗? 被引量:3
4
作者 《物理教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2-53,共2页
欧姆定律是电磁学中的重要规律,欧姆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归纳得出的,表达式为I=U/R,只适用于线性元件.而U=IR、R=U/I是不是欧姆定律的变化后的形式?为什么对于非线性元件也适用?本文对I=U/R、U=IR、R=U/I进行分析比较,藉此回答以... 欧姆定律是电磁学中的重要规律,欧姆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归纳得出的,表达式为I=U/R,只适用于线性元件.而U=IR、R=U/I是不是欧姆定律的变化后的形式?为什么对于非线性元件也适用?本文对I=U/R、U=IR、R=U/I进行分析比较,藉此回答以上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姆定律 表达式 物理规律 理解
原文传递
物理教学中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教学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0年第4期22-24,共3页
一、设计理念 物理教学中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是要做到“教学活动,既是科学活动,同时也是人文艺术活动.学生对教材的掌握,不仅通过系统严谨的逻辑思维方式,也通过形象感觉、情感体验的方式,即不仅‘知道了’,并能‘言传’,
关键词 物理教学 人文性 科学性 波粒二象性 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教学活动 科学活动
原文传递
函数平均值的理解及在其高考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物理教学》 2015年第3期64-65,74,共3页
本文介绍函数平均值,区分物理量在一维空间上的平均值和物理量在时间上的平均值,以及高中阶段如何理解和应用物理量的函数平均值,并以用物理量的函数平均值解答近两年全国高考新课标物理压轴题为例加以分析。
关键词 函数平均值 空间平均 时间平均 高考物理
原文传递
浅谈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教育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05年第6期11-12,共2页
作家斯诺(C.P.Snow)认为,对于任何受到过良好教育的人,热力学第二定律无疑是其应具备知识的一部分.他在《两种文化》一书中这样描写过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好多次我曾同这些按照传统文化标准衡量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在一起,他... 作家斯诺(C.P.Snow)认为,对于任何受到过良好教育的人,热力学第二定律无疑是其应具备知识的一部分.他在《两种文化》一书中这样描写过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好多次我曾同这些按照传统文化标准衡量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在一起,他们对科学家不屑一顾,有一两次.我问他们有多少人能够形容一下热力学第二定律,反应是冷淡的,也是消极的,而这只不过是相当于问一个科学家‘你读过莎士比亚的作品吗’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第二定律 熵增加原理 统计物理学 物理教学 高中
原文传递
巧用电量作桥梁解答的一类题 被引量:1
8
作者 《物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4-45,共2页
无论安培力是变力还是恒力,安培力的冲量都可以用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来表达。设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导体有效长为L,某个过程中通过导体的平均电流^-I,安培力作用时间△t,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Q,
关键词 用电量 解答 桥梁 磁感应强度 安培力 匀强磁场 横截面 导体
原文传递
浅谈高考“物理分析”试题的解答方法
9
作者 《物理通报》 2012年第10期50-51,54,共3页
近年来北京、福建等地的高考物理试题中出现了一类“物理分析”特色试题,这类试题的特点是高中生无法或难以直接解答,只有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通过一定的分析、判断来确定问题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对于这类问题往往要进行合理地近似... 近年来北京、福建等地的高考物理试题中出现了一类“物理分析”特色试题,这类试题的特点是高中生无法或难以直接解答,只有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通过一定的分析、判断来确定问题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对于这类问题往往要进行合理地近似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物理试题 解答方法 物理分析 物理知识 近似处理 高中生
下载PDF
浅析2012年高考物理的几个特色选择题
10
作者 《物理教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8-78,80,共2页
2012年高考刚刚落下帷幕,物理高考试题中涌现好些有特色的新颖试题.笔者研究发现在全国卷以及一些自主命题省份的物理试题中有一些很有特色的选择题,试题中提供一些学生在高中阶段没学习过的或没遇见过的物理学中的热点或重要的概念... 2012年高考刚刚落下帷幕,物理高考试题中涌现好些有特色的新颖试题.笔者研究发现在全国卷以及一些自主命题省份的物理试题中有一些很有特色的选择题,试题中提供一些学生在高中阶段没学习过的或没遇见过的物理学中的热点或重要的概念、规律的信息,学生要分析这些信息并找到与高中物理的联系来解答这类试题.这类特色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也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试题 高考试题 选择题 应用信息 创新能力 高中物理 学生 物理学
原文传递
巧用一次函数解答物理高考实验试题
11
作者 《湖南中学物理》 2012年第2期71-73,共3页
一次函数y=kx+b,它反映了因变量y随自变量x线性变化的关系.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若已知(x<sub>1</sub>,y<sub>1</sub>)、(x<sub>2</sub>,y<sub>2</sub>)为图像上的两点... 一次函数y=kx+b,它反映了因变量y随自变量x线性变化的关系.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若已知(x<sub>1</sub>,y<sub>1</sub>)、(x<sub>2</sub>,y<sub>2</sub>)为图像上的两点,则斜率k=(y<sub>2</sub>-y<sub>1</sub>)/(x<sub>2</sub>-x<sub>1</sub>),b为截距.由于支配物理世界的规律具有简单性,根据物理规律建立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有很多都是线性关系,即使不是线性关系,恰当选取变量也能"化曲为直"将其转化为线性关系.近年来全国各地的物理高考实验试题中多次出现对物理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的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关系 光电门 定值电阻 截距 滑动变阻器 坐标纸 比用 图线 三一 匀加速直线运动
原文传递
变化电场产生磁场方向的判断
12
作者 《物理教学》 2007年第2期58-59,共2页
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的方向根据楞次定律加上右手螺旋定则(安培定则)就能很容易地判断出来,而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的方向的判断,教材未给出判断方法,这部分知识又不是高考的重点,所以多数教师没有讲授,即使讲授也没有具体的讲授办... 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的方向根据楞次定律加上右手螺旋定则(安培定则)就能很容易地判断出来,而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的方向的判断,教材未给出判断方法,这部分知识又不是高考的重点,所以多数教师没有讲授,即使讲授也没有具体的讲授办法。笔者认为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法教会学生判断,对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物理很有好处,因此,谨借此文把笔者讲授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的方向的理论依据和做法作一介绍,以便与各位同仁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断方法 磁场方向 电场 右手螺旋定则 安培定则 楞次定律
原文传递
函数图像的“切线斜率”的理解及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13
作者 《湖南中学物理》 2016年第2期67-69,共3页
本文介绍了函数图像的"切线斜率"的意义的理解以及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并以解答高考物理试题为例进行应用。
关键词 切线斜率 物理量的平均变化率 物理量的变化率
原文传递
两个不等式在高考物理试题求极值中的应用
14
作者 《湖南中学物理》 2014年第2期93-94,共2页
以对高考试题的解析为例,介绍数学中两个基本不等式在物理高考试题求极值中的应用,旨在加强数理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不等式 高考物理试题 极值 数理联系
原文传递
理想变压器的阻抗(电阻)变换在高考试题解题中的应用
15
作者 《湖南中学物理》 2017年第2期82-85,共4页
理想变压器的阻抗变换可以用等效的思想把理想变压器的相关电路简化,帮助学生快速找出相关电压、电流、功率的关系.本文首先介绍了理想变压器复阻抗变换,然后介绍高中理想变压器的电阻变换并以近年几个高考试题为例应用电阻变换的规律.
关键词 理想变压器 阻抗变换 高考试题解答
原文传递
基于傅立叶变换的超分辨率快速谱估计算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潘明海 刘永坦 +1 位作者 赵淑清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49-50,共2页
将基于傅立叶变换(FFT)的“迭代清除算法”用于相互临近的多线谱估计,这种算法计算简单快速,并具有超分辨率、高精度的特性。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了它在多线谱估计方面的优良性能。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 超分辨率 谱估计 信号处理 算法
下载PDF
基于ADSP2106X的并行数字信号处理系统 被引量:4
17
作者 潘明海 刘永坦 +1 位作者 赵淑清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6-60,共5页
多处理器并行系统是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最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讨论了基于ADSP2 1 0 6X的四种多处理器并行处理器的实现方法 ,并给出了在快速付里叶变换中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 ADSP2106X 并行系统 多处理器
下载PDF
一种高分辨率谱估计与数据外推的快速算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明海 刘永坦 +2 位作者 赵淑清 徐佳祥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2000年第12期9-10,44,共3页
利用信号频谱幅度分布的先验信息 ,对短时数据序列信号提出了一种实现高分辨率谱估计和数据序列外推的快速算法。该算法利用了算子矩阵的特殊结构 ,采用简单、快速的矩阵求逆算法 ,使算法的运算量和数据存储容量大幅度下降。给出了算法... 利用信号频谱幅度分布的先验信息 ,对短时数据序列信号提出了一种实现高分辨率谱估计和数据序列外推的快速算法。该算法利用了算子矩阵的特殊结构 ,采用简单、快速的矩阵求逆算法 ,使算法的运算量和数据存储容量大幅度下降。给出了算法在高分辨率谱估计及数据序列外推中的应用实例和仿真结果 ,证实了该算法的优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信号处理 高分辨率 数据外推 算法 谱估计
下载PDF
ADSP-2106X在高速并行信号处理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潘明海 刘永坦 +2 位作者 赵淑清 徐佳祥 《电子器件》 CAS 1999年第4期234-239,共6页
ADSP-2106X是当前性能最高的浮点DSP处理器之一,利用它可方便地构成多处理器并行数字信号处理器,统一的地址空间允许处理器间直接存取每一片ADSP-2106X的片内SRAM,片内分布总线总裁逻辑允许直接把六片A... ADSP-2106X是当前性能最高的浮点DSP处理器之一,利用它可方便地构成多处理器并行数字信号处理器,统一的地址空间允许处理器间直接存取每一片ADSP-2106X的片内SRAM,片内分布总线总裁逻辑允许直接把六片ADSP-2106X和一个主机组成一个多机并行系统。本文讨论了基于ADSP-2106X的数字信号处理器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它在“移位付立叶变换”算法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信号处理 并行系统 信号处理系统
下载PDF
雷达多径信号分辨的小波变换方法
20
作者 潘明海 《航空兵器》 2000年第6期1-4,共4页
雷达多径回波信号(多径干扰信号)对雷达系统的检测性能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抑制多径干扰的关键是准确分辨多径回波信号(检测并确定其部分参数)。小波变换在时、频域具有良好的局部化特性并对信号的奇异性非常敏感,在不同的尺度下(频带)... 雷达多径回波信号(多径干扰信号)对雷达系统的检测性能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抑制多径干扰的关键是准确分辨多径回波信号(检测并确定其部分参数)。小波变换在时、频域具有良好的局部化特性并对信号的奇异性非常敏感,在不同的尺度下(频带)奇异信号的小波变换模局部极大值点不变。雷达多径回波信号可用小波变换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检测,根据信号与白噪声的小波变换局部模极大值的传播特性差异来抑制背景白噪声。本文通过正交二进制小波变换算法估计雷达多径回波信号的数目和信号时延,达到分辨多径信号的目的。文中的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多径回波 奇异性检测 时延估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