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护一体化护理对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睡眠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样样 张志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2期2275-2278,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对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睡眠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就医的78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39例)。对照组患者施治...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对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睡眠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就医的78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39例)。对照组患者施治期间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医护一体化护理。分别于施护前、施护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结果施护后,观察组SAS、SDS、PSQI评分较对照组低,观察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将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应用于肿瘤患者治疗期间,可得到确切的施护价值,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医护一体化护理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满意度 心理状况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治疗胃癌的效果及预后观察
2
作者 张志红 样样 周小钿 《中国实用医刊》 2024年第21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1/PD-L1)抑制剂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对胃癌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115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59例)...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1/PD-L1)抑制剂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对胃癌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115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给予PD-1/PD-L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联合奥沙利铂,对照组给予单纯奥沙利铂化疗治疗,治疗周期为12周。观察两组疗效、血清学变化、预后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1.36%,48/59)高于对照组(58.93%,33/56),P<0.05。治疗后,观察组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724、癌胚抗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期[(11.96±3.69)个月]、总生存期[(19.64±5.67)个月]均高于对照组[(8.12±1.54)、(13.47±4.79)个月],P均<0.05。结论相比于单独奥沙利铂化疗,PD-1/PD-L1抑制剂联合奥沙利铂更有利于治疗胃癌,可改善患者血清癌症标志物水平和预后情况,提高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抑制剂 信迪利单抗 胃癌 疗效 预后
原文传递
老年晚期肺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3
作者 张志红 样样 王粉 《癌症进展》 2024年第20期2277-2281,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晚期肺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构建化疗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将156例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按化疗过程中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分为不良反应(AR)组59例和无不良反应(NAR)组97例。分析老年晚期肺癌患者化疗不... 目的分析老年晚期肺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构建化疗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将156例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按化疗过程中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分为不良反应(AR)组59例和无不良反应(NAR)组97例。分析老年晚期肺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或保护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分析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化疗不良反应的准确度与临床应用价值。结果AR组与NAR组患者年龄、化疗方案、化疗周期、肿瘤直径、微血管密度(MVD)、化疗后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较大、联合化疗、化疗周期﹥2个、肿瘤直径较大、MVD较多均为老年晚期肺癌患者发生化疗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OR﹥1,P﹤0.01),化疗后白蛋白水平较高为老年晚期肺癌患者发生化疗不良反应的保护因素(OR﹤1,P﹤0.01)。列线图预测模型校正曲线与工作曲线贴合度理想,内部校正曲线C指数=0.997;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化疗不良反应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97。结论基于老年晚期肺癌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能够量化性分析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度,以指导临床尽早开展相应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晚期 老年 不良反应 列线图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蒙药沙参四味汤联合化疗治疗肺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样样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1年第4期79-80,共2页
目的:对接受蒙药沙参四味汤联合化疗治疗的肺部肿瘤患者予以循证护理,并对其临床护理效果加以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72例肺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蒙药沙参四味汤联合化疗治疗,在此基础上,按随机双盲法... 目的:对接受蒙药沙参四味汤联合化疗治疗的肺部肿瘤患者予以循证护理,并对其临床护理效果加以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72例肺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蒙药沙参四味汤联合化疗治疗,在此基础上,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基础组和循证组,各36例。分别予以常规基础护理、循证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循证组治疗及护理后的有效率(72.2%,26/36)显著高于基础组(47.2%,1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7,P<0.05);循证组干预后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等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及基础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蒙药沙参四味汤联合化疗治疗的肺部肿瘤患者予以循证护理,疗效甚佳,且可提高生活质量,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肿瘤 蒙药沙参四味汤 化疗 循证护理
下载PDF
肠内免疫营养制剂应用于食管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样样 《医药论坛杂志》 2021年第18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肠内免疫营养制剂应用于食管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6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术后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患者营养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应用肠内免疫营养制剂。对比两组患者在... 目的探讨肠内免疫营养制剂应用于食管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6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术后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患者营养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应用肠内免疫营养制剂。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相关干预后机体状况,包括欧洲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得分、血清清蛋白、血红蛋白、前清蛋白等。比较两组的恢复时间。比较两组的体液免疫指标IgG、IgA和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指标CD^(3+)和CD^(4+)。比较两组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欧洲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得分、血清清蛋白、血红蛋白、前清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欧洲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得分低于对照组,血清清蛋白、血红蛋白、前清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体液免疫指标IgG、IgA和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指标CD^(3+)和CD^(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干预后观察组体液免疫指标IgG、IgA和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指标CD^(3+)和CD^(4+)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免疫营养制剂应用于食管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的机体营养和免疫功能,促使胃肠道更好更快恢复,促使并发症风险大大降低,并缩短了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免疫营养制剂 食管癌术后患者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