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施氮量对不同强筋小麦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7
1
作者 赵广才 +4 位作者 刘利华 杨玉双 池忠志 杨丽珍 李振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3-727,共5页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以强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肥料运筹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0~300 kg/hm^2施氮范围内,随施氮量增加产量逐渐提高,处理间差异显著,但每公...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以强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肥料运筹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0~300 kg/hm^2施氮范围内,随施氮量增加产量逐渐提高,处理间差异显著,但每公顷施用300 kg氮素仅比施225 kg的处理增产3.1%,因此,中产条件下施用氮素以225 kg/hm^2左右较为适宜.施氮处理对清蛋白和球蛋白(可溶性蛋白)影响小,对醇溶蛋白和谷蛋白(贮藏蛋白)影响大.施氮可显著提高贮藏蛋白和总蛋白含量,进而改善加工品质.在一定范围内,小麦的主要加工品质性状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改善,与对照相比,湿面筋、沉降值、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延伸性等重要烘焙品质指标均有改善.但品种之间有一定差异,有些品种的某些指标差别较大,但其面包体积和评分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强筋小麦 产量:加工品质
下载PDF
小麦生产概况及其发展 被引量:133
2
作者 赵广才 +4 位作者 王德梅 陶志强 王艳杰 杨玉双 朱英杰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共7页
小麦是世界第一大口粮作物,是人类生活所依赖的重要食物来源,全球约35%~40%的人口以小麦为主要粮食。2016年世界小麦种植面积约22 010.76万hm2,约占全球谷物种植面积的30.7%,远超过玉米、水稻、大豆,居世界谷物种植面积之首。本文论述... 小麦是世界第一大口粮作物,是人类生活所依赖的重要食物来源,全球约35%~40%的人口以小麦为主要粮食。2016年世界小麦种植面积约22 010.76万hm2,约占全球谷物种植面积的30.7%,远超过玉米、水稻、大豆,居世界谷物种植面积之首。本文论述了世界小麦生产概况,包括小麦的种类、分布及主要生产国的基本情况,重点论述了中国小麦的生产和发展情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的小麦生产能力逐步发展,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种植面积起伏变化大,二是单产稳步提升,三是总产持续增长。无论是冬小麦还是春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和优良品种对产量的提升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小麦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生产 粮食作物 种植区域 小麦单产
原文传递
中国小麦生产发展潜力研究报告 被引量:92
3
作者 赵广才 +2 位作者 王德梅 杨玉双 冯金凤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共5页
通过深入考察和生产实践,科学分析相关资料,阐述了中国小麦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了中国小麦的发展潜力及实现途径,探讨了中国小麦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小麦生产的发展目标及主攻方向,制定了实现发展目标的主要技... 通过深入考察和生产实践,科学分析相关资料,阐述了中国小麦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了中国小麦的发展潜力及实现途径,探讨了中国小麦的发展思路;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小麦生产的发展目标及主攻方向,制定了实现发展目标的主要技术措施;根据生产实际和农民关心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本研究旨在为"十二五"期间中国小麦的生产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生产现状 发展潜力 增产途径
原文传递
施氮量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7
4
作者 徐凤娇 赵广才 +4 位作者 田奇卓 杨玉双 王德梅 刘鑫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0-306,共7页
为了明确施氮量与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的关系,选用强筋小麦济麦20、皖麦38和中筋小麦京冬8、中麦8共2种品质类型4个小麦品种,研究了施氮量对其产量性状和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N 0~360 kg/hm2的范围内,增加氮肥... 为了明确施氮量与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的关系,选用强筋小麦济麦20、皖麦38和中筋小麦京冬8、中麦8共2种品质类型4个小麦品种,研究了施氮量对其产量性状和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N 0~360 kg/hm2的范围内,增加氮肥用量可以有效缓解叶绿素降解,抑制旗叶全氮含量降低,缓解叶片衰老,延长旗叶功能期;强筋小麦品种比中筋小麦品种旗叶叶绿素含量和氮素含量下降缓慢。子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逐渐提高,施氮N 27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增加到360 kg/hm2时子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均开始下降。强筋小麦蛋白质产量和子粒产量高,中筋小麦穗数、穗粒数多,千粒重高。施氮有利于子粒出粉率、硬度、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的提高。施氮N 180 kg/hm2时可以显著延长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降低吸水率,面包总体评分最高。强筋小麦硬度大,蛋白质含量、出粉率和沉降值高,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长,面包体积大、评分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冬小麦 品种 产量 加工品质
下载PDF
播期和密度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营养品质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5
5
作者 杨桂霞 赵广才 +5 位作者 许轲 杨玉双 马少康 丰明 徐凤娇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87-692,共6页
为了研究播期和密度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营养品质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中筋小麦中任1号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进行不同播期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旗叶展开后0~28 d,早播和适播的小麦叶绿素含量高于晚播,生育后期晚播比早播和适播叶绿素含量... 为了研究播期和密度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营养品质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中筋小麦中任1号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进行不同播期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旗叶展开后0~28 d,早播和适播的小麦叶绿素含量高于晚播,生育后期晚播比早播和适播叶绿素含量高,叶绿素含量在不同密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晚播比早播和适播旗叶平均含氮量分别高7%和4%,旗叶含氮量在不同密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播期对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显著影响,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以适播处理最高,在不同密度处理间除穗粒数差异显著外,其余均不显著。播期对清蛋白、醇溶蛋白和总蛋白含量有显著影响,对球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影响不显著,总蛋白含量以A2播期处理最高。除球蛋白外,总蛋白及其他组分含量在密度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以B1处理最高。研究结果说明,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以A2B2处理最高,营养品质以A2B1处理最佳。旗叶展开后21 d时,旗叶叶绿素含量与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r=0.73**,r=0.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播期 密度 产量 营养品质 生理指标
下载PDF
作物残茬对农田土壤风蚀的影响 被引量:48
6
作者 赵广才 +3 位作者 张雯 侯立白 孟祥云 袁宝龙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31,共4页
通过对不同留茬高度对地表风速的影响以及留残茬(保护性耕作主要方式)、旋耕和常规翻耕3种耕作方式对土壤风蚀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如下结果:留茬高度对地表风速的影响程度不明显,仅与地面有无留茬有关,留茬20cm左右即可有效降低地... 通过对不同留茬高度对地表风速的影响以及留残茬(保护性耕作主要方式)、旋耕和常规翻耕3种耕作方式对土壤风蚀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如下结果:留茬高度对地表风速的影响程度不明显,仅与地面有无留茬有关,留茬20cm左右即可有效降低地表风速,减少田间扬沙,抵抗土壤风蚀,是比较适宜的留茬高度;留茬(保护性耕作)、旋耕和常规翻耕3种耕作方式对田间扬沙情况的影响差异明显,其中在60cm高度以内,留茬比常规翻耕减少田间扬沙量34.9%,比旋耕方式减少61.5%,因此,留茬(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有效防止农田土壤风蚀的耕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耕 留茬高度 残茬 旋耕 保护性耕作 耕作方式 风蚀 扬沙 风速 地表
下载PDF
施肥和密度对小麦产量及加工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8
7
作者 赵广才 张艳 +2 位作者 刘利华 杨玉双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59,共4页
为了探讨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的合理栽培措施,试验采用不同氮肥和密度处理,研究其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苗为225万~450万/hm2时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比150万/hm2基本苗处理显著提高了产量.施氮270 kg/hm2比135 kg/hm2显著提... 为了探讨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的合理栽培措施,试验采用不同氮肥和密度处理,研究其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苗为225万~450万/hm2时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比150万/hm2基本苗处理显著提高了产量.施氮270 kg/hm2比135 kg/hm2显著提高了产量.不同基本苗处理对蛋白质含量和加工品质指标影响较小,但不同施氮量对各蛋白组分、总蛋白质含量及加工品质指标有显著影响,高氮处理比低氮处理显著提高了总蛋白质和各蛋白组分含量,并显著增加了沉淀值、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吸水率、形成时间和面包体积.结论认为:基本苗对产量影响较大,对品质影响较小,施氮处理对产量和品质均有重要影响,适当增施氮肥可以使籽粒产量、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同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施肥 密度 加工品质
下载PDF
小麦一喷三防技术 被引量:54
8
作者 赵广才 +3 位作者 王德梅 杨玉双 马少康 杨万深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0-122,共3页
小麦生长中后期进行一喷三防是多年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技术。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要点、注意事项、适宜地区等,以期为基层农业干部、农技人员及广大种麦农民正确应用此项技术,积极应对和减轻小麦生长中后期病虫害和干热风的... 小麦生长中后期进行一喷三防是多年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技术。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要点、注意事项、适宜地区等,以期为基层农业干部、农技人员及广大种麦农民正确应用此项技术,积极应对和减轻小麦生长中后期病虫害和干热风的危害,实现小麦增产增收增效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一喷三防 管理技术
原文传递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效益和应用前景分析 被引量:41
9
作者 《耕作与栽培》 2004年第1期1-3,44,共4页
对保护性耕作在社会、生态、经济三方面的优势效益进行了系统分析 ,并针对保护性耕作技术在研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技术 效益分析 应用前景 土壤PH值 病虫草害防治 环境污染 免耕机械 灌溉方式
下载PDF
小麦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 被引量:52
10
作者 亓振 赵广才 +9 位作者 王德梅 陶志强 杨玉双 王美 范仲卿 郭明明 王雨 孙通 刘孝成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5-50,共6页
以23个小麦品系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3个重复,对不同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相关性和通径分析,分析参试品系的农艺指标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产量三要素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和通径系数都为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穗数与产量之... 以23个小麦品系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3个重复,对不同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相关性和通径分析,分析参试品系的农艺指标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产量三要素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和通径系数都为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穗数与产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穗粒数、千粒重与产量之间关系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收获指数、生物产量与子粒产量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所有品系都有较高的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供试品系的产量与株高和株高构成指数呈正相关,穗长、单穗重与产量之间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子粒产量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原文传递
不同灌水处理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8
11
作者 赵广才 +5 位作者 刘利华 杨玉双 李振华 周双月 郭庆侠 刘月洁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28-1833,共6页
在小麦全生育期降水47.9 mm的条件下,对7个强筋小麦品种,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灌水处理对籽粒产量、蛋白质组分和沉降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籽粒产量和千粒重均以春季灌3水(春2叶露尖、春5叶露尖和开花期分别灌水40 m3)处理最高... 在小麦全生育期降水47.9 mm的条件下,对7个强筋小麦品种,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灌水处理对籽粒产量、蛋白质组分和沉降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籽粒产量和千粒重均以春季灌3水(春2叶露尖、春5叶露尖和开花期分别灌水40 m3)处理最高,与灌1水(春5叶露尖灌水40 m3)处理差异显著。烟农19的产量最高,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不同灌水处理对醇溶蛋白含量的影响较大,以灌3水处理最高,与灌1水和2水(春5叶露尖和开花期分别灌水40 m3)处理差异显著。不同品种各蛋白质组分差异均显著,品种间谷蛋白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不同品种在不同灌水条件下均表现为谷蛋白含量>醇溶蛋白>清蛋白>球蛋白,其比例约为3.6∶2.7∶1.7∶1。不同灌水处理间沉降值差异不显著,品种间差异极显著。综合考虑小麦产量和品质,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春季灌3次水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 强筋小麦 籽粒产量 蛋白质组分
下载PDF
冬小麦高产高效应变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46
12
作者 赵广才 +3 位作者 杨玉双 李振华 于广军 李辉利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90-695,共6页
为探讨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小麦生产的影响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针对当前中国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搜集整理中国北京1951-2007年小麦越冬前的气温数据,以及河北省赵县、高邑县、任丘市,河南省郑州市、新乡县,山东省济南市、兖州市... 为探讨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小麦生产的影响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针对当前中国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搜集整理中国北京1951-2007年小麦越冬前的气温数据,以及河北省赵县、高邑县、任丘市,河南省郑州市、新乡县,山东省济南市、兖州市等三省7地近年来小麦越冬前的气温数据,研究分析中国北方冬麦区小麦越冬前积温变化规律,提出根据气温变化调整播种期的理论依据和具体措施。结合多年试验结果和生产实践,研究提出根据优势蘖理论调整基本苗,根据小麦水肥高效利用原理和节本增效原则节省返青水和节省氮肥用量。结果表明,应在传统播期基础上推迟播期5-7 d,基本苗应控制在12万-20万株/666.7m^2,一般年份不灌返青水,在习惯施氮量的基础上减少氮素1-3 kg/666.7m^2,建立以调整播期、调整基本苗和省水、省肥为核心内容的冬小麦高产高效应变栽培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高产 高效 应变栽培技术
下载PDF
追氮时期对强筋小麦产量、品质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4
13
作者 李姗姗 赵广才 +3 位作者 刘利华 杨玉双 丰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1-465,共5页
为研究追氮时期对强筋小麦产量、品质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强筋小麦济麦20为材料在大田进行不同追氮时期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总施纯氮量270kg/ha、基追比为5:5的条件下,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籽粒产量以及旗... 为研究追氮时期对强筋小麦产量、品质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强筋小麦济麦20为材料在大田进行不同追氮时期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总施纯氮量270kg/ha、基追比为5:5的条件下,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籽粒产量以及旗叶的生理指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后期追施氮肥有利于抑制旗叶叶绿素的降解,提高旗叶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延长旗叶的功能期,且以开花期追氮最为显著。旗叶展开21~28d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与粒重和籽粒蛋白含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籽粒总蛋白质含量随着追氮时期的后移而增加,并于开花期达到最大值。籽粒蛋白组分的含量有随追氮时期的后移而增加的趋势,最大值集中出现在春5叶~开花这一时期。开花期追施氮肥有利于籽粒产量和籽粒蛋白质产量的协同提高。为实现高产和优质的统一,强筋小麦在开花期追施氮肥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筋小麦 追肥时期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叶面喷施不同营养元素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3
14
作者 赵广才 +5 位作者 杨玉双 李振华 丰明 马少康 杨桂霞 徐凤娇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89-694,共6页
为给叶面施肥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以不同品质类型的2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品种和叶面喷施不同营养元素(硼、锌、锰、铁、磷、钾、氮)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底肥和追肥相同的... 为给叶面施肥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以不同品质类型的2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品种和叶面喷施不同营养元素(硼、锌、锰、铁、磷、钾、氮)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底肥和追肥相同的条件下,品种间产量和品质差异显著。喷施不同营养元素处理的千粒重均比对照有所提高,喷施营养元素处理间产量差异显著,其中叶面喷施硼肥产量最高。叶面喷施营养元素对面团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面包体积、面包评分有显著影响,对籽粒蛋白质含量影响不显著,但对不同蛋白组分有显著影响。叶面喷施铁和锌分别提高了籽粒中铁和锌的含量,但喷锰并未增加籽粒中锰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品种 叶面喷施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冬小麦产量、蛋白组分和加工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2
15
作者 赵广才 张艳 +2 位作者 刘利华 杨玉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72-776,共5页
试验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供试品种为强筋面包小麦品种中优9701,试验地土质为壤土。试验设不同肥料组合处理,研究对面包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肥量相同条件下,氮肥底施和追施各半的处理产量最高,... 试验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供试品种为强筋面包小麦品种中优9701,试验地土质为壤土。试验设不同肥料组合处理,研究对面包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肥量相同条件下,氮肥底施和追施各半的处理产量最高,与氮肥全部底施和70%底施的处理相比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各施肥处理产量均比对照显著提高。所有施肥处理均比对照(不施肥)极显著提高了籽粒蛋白质总量和谷蛋白含量,清蛋白、球蛋白和醇溶蛋白也有所提高。各施肥处理均比对照极显著提高了沉降值、湿面筋、干面筋和吸水率及面包体积,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也有所延长。氮肥底施比例在50%以上的处理对改善品质性状更为有利。适当增施氮肥可以增加沉降值、湿面筋、干面筋、吸水率、形成时间和面包体积,对产量也有正向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包小麦 施肥 蛋白组分 加工品质
下载PDF
农业隐性灾害对小麦生产的影响与对策 被引量:37
16
作者 赵广才 +2 位作者 王德梅 杨玉双 徐凤娇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共7页
综合论述了农业隐性灾害对农业生产特别是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和对策。重点讨论了农业生产与环境的关系,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农业生产更能适应和利用环境。分析了农业生产中主要隐性灾害的形式和内容,指出了农业隐性灾害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综合论述了农业隐性灾害对农业生产特别是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和对策。重点讨论了农业生产与环境的关系,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农业生产更能适应和利用环境。分析了农业生产中主要隐性灾害的形式和内容,指出了农业隐性灾害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探讨了农业隐性灾害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指出隐性灾害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大,涉及的范围广,常对小麦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最终都会导致减产,降低农民收益。针对不同类型的农业隐性灾害的具体特点,提出了预防或减轻农业隐性灾害的研发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隐性灾害 小麦生产 影响 对策
下载PDF
追氮时期和施钾量对小麦氮素吸收运转的调控 被引量:34
17
作者 郭明明 赵广才 +10 位作者 郭文善 王德梅 杨玉双 王美 亓振 王雨 代丹丹 魏星 李银银 刘孝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90-597,共8页
【目的】氮肥追施时期和钾肥用量是影响小麦高产高效的重要因素,研究这两个营养元素的相交效应,为小麦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强筋小麦‘济麦20’为供试品种,设置盆栽试验。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研究。氮肥用15N标记,追施氮... 【目的】氮肥追施时期和钾肥用量是影响小麦高产高效的重要因素,研究这两个营养元素的相交效应,为小麦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强筋小麦‘济麦20’为供试品种,设置盆栽试验。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研究。氮肥用15N标记,追施氮肥时期设返青期和拔节期两个施肥时期。施钾量设K2O 0(K0)、50(K1)、100 kg/hm2(K2)三个水平。于开花期采集全株样本,成熟期将植株分为籽粒和植株两部分,分析氮素含量,计算氮素吸收、分配以及氮素利用率。【结果】虽然追氮时期和施钾量互作对‘济麦20’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但钾肥对小麦氮素吸收、运转及分配的影响因追氮时期不同而有所差异。不施钾(K0)返青期追氮处理,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氮素转移量及贡献率均达到最高;在施用K2O 50 kg/hm^2处理(K1)下,拔节期追施氮肥能有效提高小麦开花期植株氮素积累量、成熟期植株和籽粒来自土壤的氮积累量、氮素转移量及贡献率,并最终显著提高产量。由此,提高了小麦氮素积累量、转移量、籽粒产量、氮肥生产效率及收获指数,在施用钾肥100 kg/hm^2(K2)条件下,两个追氮时期处理均不利于‘济麦20’氮素利用效率及籽粒产量的提高。【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在K_2O 50 kg/hm^2施用量、拔节期追施氮肥条件下更有利于强筋小麦‘济麦20’对氮素的吸收、利用和高产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氮素 钾素 氮素吸收 氮素运转
下载PDF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26
18
作者 赵广才 +4 位作者 孟祥云 杨丽珍 皮福忠 毕玉强 刘秀全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8-332,共5页
试验比较了保护性耕作与常规翻耕处理土壤的含水量和温度。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土壤含水量比常规翻耕处理有所增加,整个生长季表现为:秸秆覆盖>留茬>常规翻耕;0-40 cm土层,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含水量逐渐增加,其中留茬处理较常规... 试验比较了保护性耕作与常规翻耕处理土壤的含水量和温度。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土壤含水量比常规翻耕处理有所增加,整个生长季表现为:秸秆覆盖>留茬>常规翻耕;0-40 cm土层,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含水量逐渐增加,其中留茬处理较常规翻耕处理增加11.8 g/kg,秸秆覆盖较常规翻耕处理增加23.2 g/kg。地温的变化规律表现为玉米大喇叭口期以前保护性耕作各土层地温均低于常规翻耕处理,即常规翻耕>留茬>秸秆覆盖;0-20cm耕作层内,播种时留茬处理土壤温度比常规翻耕处理低0.5℃,秸秆覆盖处理比常规翻耕处理低6.6 ℃;出苗时,留茬处理的土壤温度较常规翻耕处理低0.8℃,秸秆覆盖处理较常规翻耕处理低413℃;大喇叭口期以后,各处理地温逐渐降低并趋于一致。保护性耕作土层的含水量增加,有利于作物生长;而早春地温低则不利于出苗,易对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两者有一定的补偿效果,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克服其早春地温低回升慢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区 保护性耕作 土壤含水量 土壤温度
下载PDF
小麦立体匀播技术 被引量:32
19
作者 赵广才 郝德有 +2 位作者 王德梅 杨玉双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7期184-186,共3页
小麦立体匀播是指使小麦种子均匀合理的分布在土壤的立体空间内。立体匀播是基于小麦生长发育特性,充分发挥小麦个体均匀健壮和群体充足合理的协调机制,实现小麦苗匀、蘖壮、穗多、高产。这一过程需要相应的播种机械来完成。为此中国农... 小麦立体匀播是指使小麦种子均匀合理的分布在土壤的立体空间内。立体匀播是基于小麦生长发育特性,充分发挥小麦个体均匀健壮和群体充足合理的协调机制,实现小麦苗匀、蘖壮、穗多、高产。这一过程需要相应的播种机械来完成。为此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中衡金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制了小麦立体匀播机,集施肥、旋耕、播种、一次镇压、覆土、二次镇压于一体,6道工序一次作业全部完成,省工、省时、节本、增产、增效。文章介绍的内容包括:立体匀播的概念及特点;立体匀播技术的理论依据;立体匀播技术的主要优势;立体匀播技术模式的关键技术路线及操作规程;可供选择的常见农机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立体匀播 技术
下载PDF
灌水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2
20
作者 赵广才 万富世 +4 位作者 杨玉双 李姗姗 丰明 李乃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47-1252,共6页
2005—2006年小麦生长季,利用7个强筋品种,按统一设计方案分别在7个省进行田间试验,研究灌水在不同生态环境下对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及其稳定性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在小麦生育期平均降水量低于常年的情况下,各试验点的平均产量以灌3... 2005—2006年小麦生长季,利用7个强筋品种,按统一设计方案分别在7个省进行田间试验,研究灌水在不同生态环境下对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及其稳定性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在小麦生育期平均降水量低于常年的情况下,各试验点的平均产量以灌3次水(灌水时期分别为春2叶露尖、春5叶露尖和开花期,每次灌水量均为600m3hm-2)的处理最高,显著高于灌2次水(灌水时期为春5叶露尖和开花期,每次灌水量均为600m3hm-2)和灌1次水(灌水时期为春5叶露尖期,灌水量为600m3hm-2)的处理,但与灌4次水(灌水时期分别为春2叶露尖、春5叶露尖、开花期和灌浆期,每次灌水量均为600m3hm-2)的处理差异不显著。随着灌水次数和灌水量的增加,各试验点总体呈现产量提高和试验点间差异缩小的趋势,产量环境指数越低的试验点,灌水处理的增产效果越好。说明灌水可使不同生态环境下强筋小麦产量的稳定性增强。平均产量越高的品种,在各试验点间的产量变异越小,即稳定性越好;产量的环境指数越高,品种间产量变异系数越小。不同灌水处理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差异显著,随灌水次数增加,平均蛋白质含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但在降水过少的河北任丘试验点,增加灌水使蛋白质含量有所提高。同一品种在不同试验点的蛋白质含量有较大变化。在各试验点间变异系数小的品种,其蛋白质含量静态稳定性较好;而变异系数大的品种则对生态环境变化有较大反应,说明其品质的栽培可塑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筋小麦 灌水 籽粒产量 蛋白质含量 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