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犁河谷野果林传粉昆虫物种多样性及访花行为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欧彦 王晨日 +1 位作者 古丽奴尔·吐拉西 胡红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0-198,共9页
【目的】研究新疆伊犁河谷野果林传粉昆虫物种多样性及访花行为特征,分析传粉昆虫资源及昆虫访花行为,为伊犁河谷野果林传粉昆虫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新疆伊犁河谷野果林主要分布的4个县(新源县、巩留县、霍城县... 【目的】研究新疆伊犁河谷野果林传粉昆虫物种多样性及访花行为特征,分析传粉昆虫资源及昆虫访花行为,为伊犁河谷野果林传粉昆虫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新疆伊犁河谷野果林主要分布的4个县(新源县、巩留县、霍城县和伊宁县)为研究样地,采集并鉴定该地的传粉昆虫,并分析4个样地的传粉昆虫和春夏2个季节传粉昆虫的组成类型和物种多样性;其次,运用定点调查方法研究野苹果花和林下草地2种主要显花植物的传粉昆虫的访花行为,评价其传粉效率。【结果】发现并记录伊犁河谷野果林传粉昆虫1485头,155种,隶属6目39科110属,其中地蜂(Andrena sp.)、淡脉隧蜂(Lasioglossum sp.)和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为主要传粉昆虫,4个样地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存在显著差异,相似性指数表明伊宁县的传粉昆虫与其它3个样地均不同;意大利蜂的日访花节律最高值出现在13:00~13:30;野生地蜂和淡脉隧蜂的传粉效率明显高于家养的意大利蜂。【结论】新疆伊犁河谷野果林是重要的野生果树发源地,野生蜂的访花频率高于家养蜂,野生蜂淡脉隧蜂和地蜂传粉效率在家养蜂意大利蜂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野生蜜蜂 传粉效率 访花行为
下载PDF
中国新记录属安卵蜂属及2新记录种记述(膜翅目:缘腹细蜂科)
2
作者 王立 胡红英 +1 位作者 康宁 欧彦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35-1644,共10页
[目的]通过传统形态分类结合DNA条形码方法对重要天敌昆虫安卵蜂属(Anteris)进行分类研究,查明安卵蜂属在新疆伊犁河谷西天山野果林的资源情况,扩增其在NCBI的分子数据,为后续安卵蜂属的快速准确鉴定以及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生态学等... [目的]通过传统形态分类结合DNA条形码方法对重要天敌昆虫安卵蜂属(Anteris)进行分类研究,查明安卵蜂属在新疆伊犁河谷西天山野果林的资源情况,扩增其在NCBI的分子数据,为后续安卵蜂属的快速准确鉴定以及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生态学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整理2021-2023年在我国新疆伊犁河谷西天山野果林通过网扫和黄盘诱集获得的缘腹细蜂科标本,在数码体视显微镜下进行形态特征观察,挑选出安卵蜂属物种,在传统形态鉴定的基础上,利用无损伤提取法提取物种基因组DNA,用通用引物扩增COI序列和28S rDNA序列,将其序列作为物种的DNA条形码,并与NCBI网站上其他缘腹细蜂科物种COI序列分析比对,分析其碱基组成并计算其遗传距离;基于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发现一个中国新记录属--安卵蜂属(Anteris)及两个中国新记录种--拟安卵蜂(Anterissimulans)、塞式安卵蜂(A.szelényii),提供新记录属、种形态描述及形态特征图,获得两个新记录种的COI和28S rDNA序列,其中拟安卵蜂的种内遗传距离约0.000~0.003,拟安卵蜂与塞式安卵蜂、A.bilineata的种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092和0.019,均大于拟安卵蜂的种内最大遗传距离(0.003),拟安卵蜂与A.bilineata亲缘关系更近。[结论]本研究新发现的拟安卵蜂与塞式安卵蜂,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及世界缘腹细蜂的资源数据,对缘腹细蜂科类群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记录属、种 安卵蜂属 DNA条形码 寄生性天敌昆虫
下载PDF
杨树萤叶甲DNA条形码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欧彦 李晓 +3 位作者 郑飞 段新晨 唐秀丽 胡红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9-316,共8页
【目的】杨树萤叶甲(杨毛臀萤叶甲)(Agelastica alni orientalis Baly)主要分布于新疆,是杨、柳及苹果等林果的重要食叶害虫,对作物的严重危害期通常在幼虫期,难以对此做出准确鉴定。运用DNA条形码技术可以对害虫各龄期的标本进行快速... 【目的】杨树萤叶甲(杨毛臀萤叶甲)(Agelastica alni orientalis Baly)主要分布于新疆,是杨、柳及苹果等林果的重要食叶害虫,对作物的严重危害期通常在幼虫期,难以对此做出准确鉴定。运用DNA条形码技术可以对害虫各龄期的标本进行快速和准确的鉴定。【方法】通过提取杨树萤叶甲的基因组DNA,以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COⅠ)基因作为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最后获得准确的碱基序列作为杨树萤叶甲的DNA条形码。【结果】根据杨树萤叶甲在不同龄期的DNA序列一致的原理,运用DNA条形码研究技术,获得了杨树萤叶甲成虫和三龄幼虫的COⅠ基因序列,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相似性最高可达97.74%。获得的序列可以用于对杨树萤叶甲的禄步鉴定。【结论】DNA条形码技术可简单、快速、准确的鉴定不同龄期杨树萤叶甲的标本,为及时采取害虫防治措施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萤叶甲 DNA条形码 COⅠ基因 快速鉴定
下载PDF
抗人卵泡刺激素受体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对实验大鼠骨质疏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秦瑞坪 李玲霞 +4 位作者 马晓玲 欧彦 赵婷 邱玲玲 李江伟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6,共8页
近年来,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在骨质疏松中的作用得到了证实。卵泡刺激素受体(FSH receptor,FSHR)在成熟的人破骨细胞及破骨细胞前体即单核细胞表面表达,成为阻断FSH作用的潜在靶点。制备了高滴度的兔抗人FSHR... 近年来,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在骨质疏松中的作用得到了证实。卵泡刺激素受体(FSH receptor,FSHR)在成熟的人破骨细胞及破骨细胞前体即单核细胞表面表达,成为阻断FSH作用的潜在靶点。制备了高滴度的兔抗人FSHR多克隆抗体,采用双侧去卵巢手术方法建立SD(Sprague-Dawley)大鼠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观察抗FSHR抗体对大鼠实验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卵巢摘除(ovariectomized,OVX)大鼠经抗FSHR多抗和亮丙瑞林(leuprorelin,LE)治疗两周后,与PBS对照组相比,血清FSH和黄体酮(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雌二醇(estrogen,E2)水平有一定升高,但结果不显著(P>0.05)。另外,骨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多抗和LE治疗组大鼠骨小梁数目增加,断裂现象较少。这些结果初步表明,采用抗FSHR抗体对SD大鼠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SD大鼠 抗FSHR多克隆抗体 卵泡刺激素受体 亮丙瑞林
原文传递
朝鲜球坚蚧成虫寄生蜂资源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海涛 欧彦 +2 位作者 赵倩 曹竹君 胡红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273-2280,共8页
【目的】调查研究林果害虫朝鲜球坚蚧Didesmococcus koreanus Borchsenius的寄生性天敌昆虫资源,描述形态,确认优势寄生蜂,为朝鲜球坚蚧的生物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集朝鲜球坚蚧成虫于室内饲养获得寄生性天敌,在体视显微镜下进... 【目的】调查研究林果害虫朝鲜球坚蚧Didesmococcus koreanus Borchsenius的寄生性天敌昆虫资源,描述形态,确认优势寄生蜂,为朝鲜球坚蚧的生物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集朝鲜球坚蚧成虫于室内饲养获得寄生性天敌,在体视显微镜下进行物种鉴定及描述;室内饲养寄生蜂,比较不同寄生蜂的寿命及性比。【结果】室内饲养朝鲜球坚蚧成虫,获得4种寄生蜂,分别为球蚧跳小蜂Encyrtus infidus Rossi、球蚧花角跳小蜂Blastothrix sericea Dalman、赖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lycimnia Walker和松毛虫楔缘金小蜂Pachyneuron solitarium Hartig。4种寄生蜂的占比分别为65.14%、21.14%、13.14%、0.57%。球蚧跳小蜂和球蚧花角跳小蜂数量较多,为朝鲜球坚蚧优势寄生蜂,雌雄比分别为1.33∶1、1.31∶1。球蚧跳小蜂雌性最长能活18 d,雄性最长能活9 d;球蚧花角跳小蜂雌雄最长寿命均为17 d。【结论】朝鲜球坚蚧寄生蜂资源丰富,记录4种,其中球蚧跳小蜂和球蚧花角跳小蜂为其优势寄生蜂,雌雄比均为1.3∶1,并且2种优势寄生蜂雌性寿命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球坚蚧 球蚧跳小蜂 寄生性天敌 生物防治
下载PDF
抗CD47单链抗体制备及抗原结合活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欧彦 贾二坷 +3 位作者 赵婷 秦瑞坪 马晓玲 李江伟 《生物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0-377,共8页
[目的]研究旨在制备抗CD47小分子单链抗体,并分析其与抗原的结合能力和阻断作用的活性。[方法]采用DNA合成方法,将抗CD47的单克隆抗体B6H12的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通过短肽(Gly4Ser)3连接形成B6H12单链抗体(B6H12-scFv),在... [目的]研究旨在制备抗CD47小分子单链抗体,并分析其与抗原的结合能力和阻断作用的活性。[方法]采用DNA合成方法,将抗CD47的单克隆抗体B6H12的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通过短肽(Gly4Ser)3连接形成B6H12单链抗体(B6H12-scFv),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并纯化B6H12-scFv。ELISA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与人重组CD47的结合。检测EC9706和KYSE150两种食管癌细胞表面CD47的表达,细胞ELISA和流式细胞术分析B6H12-scFv与细胞表面CD47的结合。最后采用竞争ELISA分析B6H12-scFv对CD47与髓样细胞表面的信号调节蛋白α(SIRPα)结合的阻断能力。[结果]成功获得纯度达到90%以上的可溶性单链抗体。EC9706和KYSE150细胞均高表达CD47。细胞ELISA和流式检测B6H12-scFv浓度为50μg/m L可与EC9706表面CD47有较好结合。B6H12-scFv浓度为40μg/m L时也可以竞争性阻断CD47与SIRPα的结合。[结论]成功地构建了抗CD47单链抗体,浓度在20μg/m L具有EC9706的结合活性,也具有阻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7 SIRPα 单链抗体 抗原结合 阻断作用
原文传递
卵泡刺激素功能肽与受体胞外区不同片段结合作用的分析
7
作者 赵婷 欧彦 +3 位作者 秦瑞坪 邱玲玲 马晓玲 李江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84-1290,共7页
【目的】卵泡刺激素(FSH)33-53肽可以与FSH受体(FSHR)结合,并激活下游信号,被作为FSH功能肽。然而其在受体上的具体结合位置还不清楚。阐明FSH33-53肽在FSHR上的结合区域,为基于FSH的疫苗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重组的FSHR胞外区(E... 【目的】卵泡刺激素(FSH)33-53肽可以与FSH受体(FSHR)结合,并激活下游信号,被作为FSH功能肽。然而其在受体上的具体结合位置还不清楚。阐明FSH33-53肽在FSHR上的结合区域,为基于FSH的疫苗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重组的FSHR胞外区(ECD)和富含亮氨酸区(LRR)及合成的FSHR9-30区分析这些FSHR的功能区域与FSH33-53的结合作用。PCR扩增得到h FSHR ECD和h FSHR LRR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 ET22b-FSHR-ECD和p ET22b-FSHR-LRR,表达纯化获得蛋白FSHR-ECD和FSHR-LRR。采用多肽合成法获得FSHR9-30-KLH。通过ELISA方法检测受体片段与FSH33-53肽的结合和亲和力。【结果】获得FSHR-ECD和FSHR-LRR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Mr)分别为43和32k Da。在受体为0.5μgm L,配体为2.5μgm L时,三种蛋白均与FSH33-53肽结合。ELISA检测受体与配体的亲和力分别为0.21×10^(-6)、0.45×10^(-6)和0.056×10^(-6)mol/L。【结论】FSHR 9-30片段与FSH33-53肽的结合较其它两个片段结合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H33-53肽 LRR FSHR9-30肽 胞外区 亲和力
下载PDF
伊犁河谷西天山野果林苹果巢蛾重要寄生性天敌资源调查
8
作者 欧彦 朱丹 +2 位作者 钟问 王晨日 胡红英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1-139,共9页
【目的】苹果巢蛾是新疆伊犁河谷西天山野果林的主要害虫之一,查明其寄生性天敌资源可为该害虫的生物防治奠定基础。【方法】2016—2017年在苹果巢蛾的发生地采集其幼虫和蛹,进行人工饲养,观察记录该害虫的生活史和形态特点,对饲养获得... 【目的】苹果巢蛾是新疆伊犁河谷西天山野果林的主要害虫之一,查明其寄生性天敌资源可为该害虫的生物防治奠定基础。【方法】2016—2017年在苹果巢蛾的发生地采集其幼虫和蛹,进行人工饲养,观察记录该害虫的生活史和形态特点,对饲养获得的寄生性天敌进行分类鉴定,确定优势寄生蜂及其生物学特征。【结果】1)明确了西天山野果林苹果巢蛾的生活史,饲养获得5种寄生性天敌——4种寄生蜂和1种寄蝇,其中巢蛾多胚跳小蜂和选择盆地寄蝇是苹果巢蛾幼虫期寄生蜂,齿腿长尾小蜂、群瘤姬蜂和长尾啮小蜂为苹果巢蛾蛹期寄生蜂;获得了优势寄生蜂巢蛾多胚跳小蜂的COI基因序列。2)通过对寄生率的比较统计,确定巢蛾多胚跳小蜂为苹果巢蛾的优势寄生蜂,其平均寄生率为64.52%,雌雄性比约为3.5∶1,并对巢蛾多胚跳小蜂在寄主幼虫中的发育过程进行初步研究。3)首次记录了苹果巢蛾蛹期寄生蜂长尾啮小蜂。【结论】查明了西天山野果林重要害虫苹果巢蛾的本土寄生性天敌资源及优势寄生蜂巢蛾多胚跳小蜂的发育历期、寄生率、性比和COI基因序列等信息,可为野果林天敌昆虫多样性的保护以及利用本土天敌昆虫对苹果巢蛾进行生物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巢蛾 巢蛾多胚跳小蜂 长尾啮小蜂 寄生生物学 生物防治
下载PDF
采用CDR3亲和力转移方法快速获得抗FSHR抗体
9
作者 欧彦 邱玲玲 +3 位作者 马晓玲 秦瑞坪 赵婷 李江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98-1304,共7页
【目的】评价骆驼来源的纳米抗体c Ab BCII10作为非抗体亲和力转移骨架的潜能,采用亲和力转移的方法,将FSHR结合肽段移植到c Ab BCII10的抗原结合区以快速获得抗FSHR抗体。【方法】将FSHR结合肽FSH33-53编码序列,分别移植入纳米抗体c Ab... 【目的】评价骆驼来源的纳米抗体c Ab BCII10作为非抗体亲和力转移骨架的潜能,采用亲和力转移的方法,将FSHR结合肽段移植到c Ab BCII10的抗原结合区以快速获得抗FSHR抗体。【方法】将FSHR结合肽FSH33-53编码序列,分别移植入纳米抗体c Ab BCII10的CDR1和CDR3区域中,命名为VHH-h FSH1和VHH-h FSH3。采用DNA合成方法获得VHH-h FSH1,VHH-h FSH3和c Ab BCII10的DNA编码序列,把这些DNA序列克隆到p ET22b载体上,将其转化到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经过诱导和表达再用Ni离子亲和纯化获得纯的单域抗体。采取ELISA方法鉴定纯化的c Ab BCII10,VHH-h FSH1、VHH-h FSH3与FSHR的结合能力及特异性。【结果】通过框架移植获得的VHH-h FSH1,VHH-h FSH3和c Ab BCII10蛋白均在细菌胞间质可溶性表达。将FSHR结合肽FSH33-53移植到c Ab BCII10的CDR3获得的VHH-h FSH3具有特异结合FSHR活性。【结论】c Ab BCII10可以作为移植的框架,FSH和FSHR结合肽段移植到c Ab BCII10的CDR1和CDR3区可以获得亲和性较高的抗FSHR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力转移 FSHR FSH33-53 c Ab BCII10 纳米抗体
下载PDF
玉米叶蝉缨翅缨小蜂Anagrus dmitrievi(膜翅目,缨小蜂科)DNA条形码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努日耶·木合太尔 陈光辉 +5 位作者 彭杰 高滨 张晓东 欧彦 朱丽得孜·艾山 胡红英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35-346,共12页
【目的】玉米叶蝉缨翅缨小蜂Anagrus dmitrievi Triapitsyn&Hu是玉米三点斑叶蝉Zyginidia eremita Zachvatkin卵期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在玉米三点斑叶蝉生物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该寄生蜂个体微小,通过传统昆虫分类方法难... 【目的】玉米叶蝉缨翅缨小蜂Anagrus dmitrievi Triapitsyn&Hu是玉米三点斑叶蝉Zyginidia eremita Zachvatkin卵期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在玉米三点斑叶蝉生物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该寄生蜂个体微小,通过传统昆虫分类方法难以将其与同类卵寄生蜂准确分类。因此,本研究旨在为玉米叶蝉缨翅缨小蜂的快速准确鉴定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室内,采集玉米三点斑叶蝉卵饲养玉米叶蝉缨翅缨小蜂至成虫。根据玉米叶蝉缨翅缨小蜂成虫的体色、触角、翅等形态特征对标本进行鉴定,并利用无损伤法提取样本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和测序对COⅠ和ITS2基因进行DNA条形码分子标记试验。【结果】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饲养获得的寄生蜂标本为玉米叶蝉缨翅缨小蜂。获得了该寄生蜂COⅠ和ITS2的部分序列,相似比对、遗传距离和分子进化树结果表明,玉米叶蝉缨翅缨小蜂COⅠ和ITS2序列分别与NCBI数据库中的同属其他种的相关基因有较高相似性,但存在一定遗传差异,可明显区分。【结论】获得的玉米缨翅缨小蜂的COⅠ和ITS2基因序列可作为玉米叶蝉缨翅缨小蜂的DNA条形码,为后续该寄生蜂的快速准确鉴定提供了分子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叶蝉缨翅缨小蜂 无损伤提取DNA法 DNA条形码 COⅠ基因 ITS2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