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84例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特点 被引量:21
1
作者 杜华 永红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6-90,共5页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寻找可以作为HNL诊断依据的生物分子标志物,为进一步研究HNL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对2005年至2014年间收集的84例HNL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进...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寻找可以作为HNL诊断依据的生物分子标志物,为进一步研究HNL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对2005年至2014年间收集的84例HNL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CD20、PAX5、CD3、CD45RO、CD4、CD8、CD56、CD68、CD123、颗粒酶B、T细胞胞质内抗原1(TIA1)和髓过氧化酶(MPO)等蛋白质表达水平;同时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B病毒在HNL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病变区增生细胞主要为组织细胞(CD68+)、浆样树突状细胞(CD123+)和T淋巴细胞(CD3和CD45RO+)。其中CD68阳性的组织细胞成簇聚集,弥漫且强表达MPO;浆样树突状细胞呈CDl23阳性表达;在增生的T淋巴细胞中,CD4和CD8阳性的T淋巴细胞均有表达,且两者表达量在增生型和坏死型HNL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56标记的NK细胞和CD20、PAX5标记的B细胞则在病变区内很少见。在HNL的T淋巴细胞胞质内可见到与凋亡有关物质,如TIM、颗粒酶B等;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B病毒,阳性检出率仅为10.0%。结论HNL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缺乏特异性,淋巴结活检特征性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是诊断HNL的主要依据。病变区域的细胞呈CD20、PAX5、CD56阴性和CD3、CD4(或CD8)、MPO、CD123、颗粒酶B及TIA1阳性的免疫表型对HNL鉴别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炎 病理学 临床 免疫表型
原文传递
医学教学模式改革与“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16
2
作者 杜华 翁立新 +1 位作者 云芬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第18期86-88,共3页
目前,我国各学科,包括病理学的医学教学模式主要是沿袭20世纪50年代苏联"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存在学习内容重复、与临床脱节等不足;"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综合型教学模式是1993年在爱丁堡世界医学教... 目前,我国各学科,包括病理学的医学教学模式主要是沿袭20世纪50年代苏联"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存在学习内容重复、与临床脱节等不足;"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综合型教学模式是1993年在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上推荐的医学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是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中心,根据临床需要综合和重组医学基础各学科知识,强调基础和临床课程之间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教学模式,应根据具体的校情、人力及财力状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 “以学科为中心”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军 李凯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6期96-99,共4页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对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接受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治疗方案的晚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近期疗效、毒副反应、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及总生存(OS)...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对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接受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治疗方案的晚期胃癌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近期疗效、毒副反应、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及总生存(OS)时间。结果 62例患者中,部分缓解17例,病情稳定32例,疾病进展13例,总有效率为27.42%,疾病控制率为79.03%。中位随访14.2个月,中位PFS为5.7个月(95%CI 3.31~7.90),中位OS为13.7个月(95%CI 2.2~22.6)。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多因素COX分析提示,近期疗效是PFS与OS的独立预后因素,治疗前患者的CA19-9水平是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晚期胃癌接受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的治疗方案,可耐受毒副反应,可作为晚期胃癌的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多西他赛 奥沙利铂 5-氟尿嘧啶
下载PDF
临床病理学融入病理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杜华 张海峰 +2 位作者 海玲 刘霞 《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6期5-8,共4页
病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一门桥梁性学科,临床病理学是利用病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对送检的人体标本做出最终疾病诊断的一门病理学分支学科。在临床医学本科病理学教学实践中,将临床病理学与多学科病例讨论(multiple disciplinary ... 病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一门桥梁性学科,临床病理学是利用病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对送检的人体标本做出最终疾病诊断的一门病理学分支学科。在临床医学本科病理学教学实践中,将临床病理学与多学科病例讨论(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MDT)结合运用于其中,可以更加有效地整合基础和临床各种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养成对疾病整体和全面认识的理念,认识疾病本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深化和巩固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满意度,从而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临床病理学知识,尽快协助医学生树立并提高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为临床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期望能在今后的病理学教学中进一步优化、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教学 教学改革 临床病理学 MDT 教学方法 临床医学生
下载PDF
胃癌干细胞表面标记物的研究与最新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杜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1期6225-6232,共8页
背景:最近人们研究发现,肿瘤的复发与肿瘤干细胞密切相关。肿瘤干细胞理论为研究胃癌的发病机制以及诊治开辟了新的途径,确定的表型有利于锁定胃癌干细胞,这有助于探讨胃癌干细胞在自我更新和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并为治疗胃癌提供新思路,... 背景:最近人们研究发现,肿瘤的复发与肿瘤干细胞密切相关。肿瘤干细胞理论为研究胃癌的发病机制以及诊治开辟了新的途径,确定的表型有利于锁定胃癌干细胞,这有助于探讨胃癌干细胞在自我更新和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并为治疗胃癌提供新思路,但其表型仍存在争议。目的:综述胃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分别以"Gastric Cancer Stem Cells"为英文关键词检索PubM ed英文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中1965年1月至2015年10月的文献,共保留68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通过分析整理,传统上的肿瘤干细胞表型不适合于标记胃癌干细胞。研究发现CD90在胃癌原发性肿瘤中有表达,分离后经无血清肿瘤球培养法培养可获得肿瘤球。CD24的表达有助于提高胃癌细胞的黏附、侵袭、迁移能力。此外研究证实CD44及CD54共表达的细胞会大量出现在胃癌复发早期患者的体内而不是晚期,表达CD44及CD54的肿瘤细胞很可能是导致胃癌发生以及复发的重要原因。综上所述,CD44^+CD24^+CD90^+CD54^+很可能是胃癌干细胞的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肿瘤干细胞 胃癌干细胞 表型
下载PDF
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核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杜华 韩艳秋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5年第19期3283-3285,共3页
目的对于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TB-IGRA)在临床应用中的诊断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接诊的所有结核病疑似患者793人、同时期在内蒙古胸科医院被确诊为肺内结核的患者8例,采用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结核分枝杆... 目的对于特异性T细胞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TB-IGRA)在临床应用中的诊断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接诊的所有结核病疑似患者793人、同时期在内蒙古胸科医院被确诊为肺内结核的患者8例,采用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相关IFN-γ,判断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结果 TB-IGRA的阳性检出率与抗酸染色的结果完全一致。结核病患者的感染率与性别无关;老年患者(>60岁)中感染结核的人数较多,约为未感染患者的2倍;疑似肺内结核的科室(呼吸内)的阳性检出率较高,约为63.2%。结论 TB-IGRA是一种很有效地检测肺结核以及菌阴肺结核、肺外结核、潜伏性结核的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原文传递
p53、PUMA、MCL-1对于凋亡途径的调控 被引量:6
7
作者 苏秀兰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1期1923-1926,共4页
p53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肿瘤抑制基因,目前的研究表明,其在控制细胞周期动力学、细胞凋亡和肿瘤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53的诱导凋亡作用对抑制肿瘤发生至关重要,其能激活多种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但其决定性作用的机制尚不明确。p53上调... p53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肿瘤抑制基因,目前的研究表明,其在控制细胞周期动力学、细胞凋亡和肿瘤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53的诱导凋亡作用对抑制肿瘤发生至关重要,其能激活多种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但其决定性作用的机制尚不明确。p53上调凋亡调控因子(PUMA)与髓细胞白血病基因1(MCL-1)作为p53的靶分子,在决定细胞是否凋亡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该文对细胞凋亡过程中p53基因的激活及其对下游PUMA、MCL-1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受p53基因上调表达的凋亡调控蛋白 髓细胞白血病基因1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整合素-β1、PKC与胶质瘤细胞骨架结构改变及侵袭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杜华 钟延丰 +3 位作者 袁宏伟 海玲 赵静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0期1543-1548,共6页
目的:探讨整合素β1(β1-integrin)、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与细胞骨架结构改变的关系及其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以U251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为研究模型,应用抗Inβ1抗体抑制内源性Inβ1作用,应用... 目的:探讨整合素β1(β1-integrin)、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与细胞骨架结构改变的关系及其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以U251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为研究模型,应用抗Inβ1抗体抑制内源性Inβ1作用,应用PKC激活剂PMA、PKC抑制剂Calphostin C干扰PKC的功能,通过细胞黏附实验、迁移实验和体外侵袭实验,检测及PKC对人恶性胶质瘤细胞黏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免疫荧光化学染色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方法,观察细胞微丝F-acti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等骨架蛋白数量、分布和细胞表面伪足情况,比较整合素β1、PKC对微丝、GFAP等骨架蛋白的影响。结果:PKC激活剂PMA增加U251MG细胞在FN上的黏附能力(P<0.05),但PKC抑制剂Calphostin C及抗整合素β1抗体对细胞黏附能力无明显影响。PKC激活剂PMA增加U251MG细胞在FN的运动、迁移能力(P<0.01),PKC抑制剂Calphostin C及抗整合素β1抗体减弱U251MG细胞在FN上的运动、迁移能力(P<0.01)。PMA可促进U251MG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P<0.01),Calphostin C及抗整合素β1抗体可减弱此作用(P<0.01)。U251MG细胞内可见散在的微丝结构,在PKC激活剂PMA处理的细胞内,难以见到清晰的细胞微丝骨架,并常见大量絮团状的F-actin小体,但对GFAP的表达和结构并无影响。PKC抑制剂Calphostin C使微丝沿细胞膜成簇状排列,而抗整合素β1抗体可使细胞内F-actin微丝形成束状纤维(应力纤维),粗壮而密集,且GFAP表达增强。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加入PMA后,U251细胞表面的伪足数量明显增加,而PKC抑制剂Calphostin C及抗整合素β1抗体处理的细胞内,伪足数量明显减少,甚至消失。结论:整合素β1与FN协同作用,可改变U251MG细胞微丝骨架结构、数量和排列分布,以及细胞表面伪足结构和数量,从而影响肿瘤细胞的运动、迁移及体外侵袭能力,激活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Β1 纤黏连蛋白 蛋白激酶C 胶质瘤 侵袭性
下载PDF
乳腺癌研究中常用细胞系的特征及选择
9
作者 杜华 徐晓艳 +5 位作者 孙微 海玲 刘霞 曹颖 苏畅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19-123,共5页
乳腺癌是一种复杂且具有异质性的疾病。乳腺癌细胞系被广泛用于乳腺癌的建模研究,及分析不同表型的乳腺癌亚型生物学特征。尽管细胞系为肿瘤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同质材料,相对容易培养,但连续细胞传代培养后会积累突变。因此,在研究之前确... 乳腺癌是一种复杂且具有异质性的疾病。乳腺癌细胞系被广泛用于乳腺癌的建模研究,及分析不同表型的乳腺癌亚型生物学特征。尽管细胞系为肿瘤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同质材料,相对容易培养,但连续细胞传代培养后会积累突变。因此,在研究之前确认细胞系的表型能否正确体现目标肿瘤自身的特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乳腺癌细胞系虽具有较高的突变频率和诸多不确定性,不能完全体现乳腺癌原发灶的异质性,但对于同亚型乳腺肿瘤仍然是目前可及的最常规的体外实验模型。目前乳腺癌细胞系分型的命名较为繁杂,乳腺癌细胞系与乳腺肿瘤分类及亚型之间难以直接匹配。因此,笔者根据修订的乳腺癌临床分类,讨论了如何选择不同的乳腺癌细胞系作为实验模型,并对其在乳腺癌转化研究中的应用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细胞系 分子分型 细胞培养技术
原文传递
槲皮素增敏阿霉素治疗难治耐药急性白血病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杜华 +1 位作者 苏晓甜 韩艳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94-1103,共10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增敏阿霉素的化疗效果。方法:应用CCK-8检测不同剂量阿霉素、槲皮素及槲皮素联合阿霉素对临床难治耐药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原代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槲皮素、阿霉素及二者联合用药作用于非照射T-ALL白血病小鼠,观察... 目的:探讨槲皮素增敏阿霉素的化疗效果。方法:应用CCK-8检测不同剂量阿霉素、槲皮素及槲皮素联合阿霉素对临床难治耐药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原代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槲皮素、阿霉素及二者联合用药作用于非照射T-ALL白血病小鼠,观察小鼠生存期的变化,以及对于心肌损伤的程度。结果:在3个不同时间点24、48和72h,不同阿霉素浓度组(6、0.6和0.06μg/ml)与阿霉素半剂量组(3、0.3和0.03μg/ml)+槲皮素浓度0.25mmol/L组两两比较发现,对原代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率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药物浓度组中原代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率组间比较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原代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r24h,a\c\e=0.995、r48h,a\c\e=1.000、r72h,a\c\e=0.984、r24h,b\d\f=0.993、r48h,b\d\f=0.999、r72h,b\d\f=0.960)。体内实验显示,经低剂量阿霉素联合槲皮素作用的非照射T-ALL白血病小鼠生存期无明显延长,高剂量阿霉素联合槲皮素作用的非照射T-ALL白血病小鼠生存期明显延长(P<0.05)。阿霉素联合槲皮素组相对于阿霉素组SOD活性明显提高并降低MDA含量。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并经验证发现,阿霉素联合槲皮素组和槲皮素组相对于阿霉素组小鼠,Ighv1-84与Igkv6-14均低表达。阿霉素联合槲皮素组和阿霉素组相对于槲皮素组小鼠,Ms4a1、Podx1、Mecom、Sh3bgr12、Bex4、Tdrp高表达,而Crabp1低表达。结论:槲皮素对原代白血病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其抑制细胞增殖效应表现时间依赖性;槲皮素联合阿霉素后对原代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对原代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抑制具有协同和相加作用,且其抑制细胞增殖效应表现为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槲皮素联合高剂量阿霉素可显著延长非照射T-ALL白血病小鼠的生存期并降低阿霉素对于心肌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耐药白血病 槲皮素 阿霉素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杜华 施琳 +1 位作者 永红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第11期54-55,共2页
目前,我国各学科,包括病理学的医学教学模式主要是沿袭50年代苏联"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该课程模式存在学习内容重复、与临床脱节等不足;"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综合型课程模式是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中心,根据临床... 目前,我国各学科,包括病理学的医学教学模式主要是沿袭50年代苏联"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该课程模式存在学习内容重复、与临床脱节等不足;"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综合型课程模式是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中心,根据临床需要综合和重组医学基础各学科知识,淡化了学科意识,强调了基础和临床课程之间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从而实现了机能与形态、微观与宏观、正常与异常、生理和病理等多种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 病理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下载PDF
临床外科诊断病理学在实验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及体会 被引量:4
12
作者 杜华 永红 +7 位作者 郝兴霞 徐晓艳 翁立新 袁宏伟 张子英 海玲 赵静 《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5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外科诊断病理学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将临床外科诊断病理学结合病案教学、PBL教学、显微数码互动多媒体教学、病理学互动教学、第二课堂等内容融入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结果采用新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后,... 目的探讨临床外科诊断病理学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将临床外科诊断病理学结合病案教学、PBL教学、显微数码互动多媒体教学、病理学互动教学、第二课堂等内容融入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结果采用新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后,实验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结论通过教学实践,探索了诊断病理学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建立临床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开拓视野,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外科病理学 病理学实验教学 病案教学 第二课堂
下载PDF
miR-14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研究
13
作者 王凤辉 杜华 +1 位作者 张彩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63-69,共7页
MicroRNA(miRNAs)是一类小的非编码RNA,通过结合靶基因的3'UTR区域抑制其转录和翻译从而减少蛋白质合成,在基因的表达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miRNAs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有许多的研究发现相对于正... MicroRNA(miRNAs)是一类小的非编码RNA,通过结合靶基因的3'UTR区域抑制其转录和翻译从而减少蛋白质合成,在基因的表达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miRNAs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有许多的研究发现相对于正常组织,miR-14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有明显差异,并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目前关于miR-146在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凋亡等方面的作用逐步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miR-146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靶向治疗、改善预后等方面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iR-146 分子机制
下载PDF
多重PCR结合毛细管电泳检测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JAK2V617F及CALR基因突变 被引量:4
14
作者 袁建龙 +4 位作者 杜华 王颖君 赵子玲 李歌 韩艳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98-2003,共6页
目的:应用多重PCR与毛细管DNA电泳法检测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主要致病基因中的JAK2V617F及CALR第九外显子突变,并对该方法的检测性能进行评价。方法:同时设计特异性的JAK2617F等位基因突变PCR引物以及CALR基因第九外显子扩增引物,对引... 目的:应用多重PCR与毛细管DNA电泳法检测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主要致病基因中的JAK2V617F及CALR第九外显子突变,并对该方法的检测性能进行评价。方法:同时设计特异性的JAK2617F等位基因突变PCR引物以及CALR基因第九外显子扩增引物,对引物进行Cy5荧光标记,所有引物在同一PCR反应管中进行扩增,并将PCR产物进行毛细管电泳分析,同时验证该方法的检测限、灵敏度,并与商品化试剂盒进行对比。结果:多重PCR与毛细管电泳技术结合可在一个PCR反应中同时检测JAK2V617F与CALR基因突变,可以在0.01 ng的基因组DNA中检测出JAK2V617F突变,可在0.1 ng的基因组DNA检测出JAK2V617F与CALR双阳性突变,至少可检测出0.1%的JAK2V617F阳性突变,该方法与商品化诊断试剂盒进行对比结果相一致。结论:基于多重PCR与毛细管电泳技术,可在外周血中同时检测JAK2V617F与CLAR基因第九外显子突变,该方法为MPN的诊断提供了新的分子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毛细管电泳 骨髓增殖性肿瘤 JAK2V617F CALR
下载PDF
骨髓造血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韩雅玲 杜华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期15-18,共4页
造血干细胞(HSCs)的微环境(Niche)是一类特化的结构,HSCs驻留在其内并受其调控。HSCs Niche主要由基质细胞和非细胞成分组成。目前,根据位置和功能不同可将HSCs Niche分为骨内膜HSCs Niche和血管HSCs Niche。研究表明骨内膜表面的细胞... 造血干细胞(HSCs)的微环境(Niche)是一类特化的结构,HSCs驻留在其内并受其调控。HSCs Niche主要由基质细胞和非细胞成分组成。目前,根据位置和功能不同可将HSCs Niche分为骨内膜HSCs Niche和血管HSCs Niche。研究表明骨内膜表面的细胞参与形成Niche,但不能肯定这些细胞确实参与构成了Niche,还是通过分泌HSCs相关细胞因子或生物大分子在骨内膜附近参与Niche的调控。血管及血管周围同样也可能具有Niche,因为大量的HSCs驻留其中。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骨髓中可能存在非骨内膜Niche或脉管Niche的其他HSCs Nic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微环境 骨内膜微环境 脉管微环境
下载PDF
骨髓微环境对造血干细胞命运的调控 被引量:3
16
作者 杜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283-2290,共8页
背景:研究表明造血微环境主要通过细胞-细胞、细胞-可溶性因子、细胞-细胞外基质3种模式对造血干细胞进行调控。目的:针对细胞-细胞、细胞-可溶性因子、细胞-细胞外基质3种模式调控过程中的几类信号通路和分子进行综述。方法:由第一作... 背景:研究表明造血微环境主要通过细胞-细胞、细胞-可溶性因子、细胞-细胞外基质3种模式对造血干细胞进行调控。目的:针对细胞-细胞、细胞-可溶性因子、细胞-细胞外基质3种模式调控过程中的几类信号通路和分子进行综述。方法:由第一作者分别以"Niche,HSC,VCAM-1,VLA-4,TPO,MPL,ECM,Integrin,N-cadherin,ANG-1,Tie2,ECM,VLA-5,Jagged-1,Notch,CXCL12,CXCR4,SCF,Kit,BMPs/TGF-β,TGF-βR,IFNα,IFNαR"为英文关键词,检索PubM ed英文数据库。通过阅读摘要,初步了解文献的大致内容,排除与本文无关或重复性研究以及观点陈旧的文献,共保留80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骨内膜表面的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周围细胞及骨髓腔内某些或某类未知的细胞或小分子,参与构成特化的造血干细胞微环境。造血干细胞驻留在造血微环境内并受其调控维持相对稳态。这一稳定状态的维持需要造血干细胞与造血微环境相互接触,并通过存在于细胞-细胞间黏附、细胞间可溶性细胞因子、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分子通路以及其他的一些重要分子例如Pten、骨桥蛋白来进行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培养 干细胞龛(Niche) 造血干细胞 可溶性细胞因子 细胞外基质
下载PDF
人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艳秋 +1 位作者 谢印良 杜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68-875,共8页
背景: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与肿瘤干细胞的发生过程极其相似,而且具有的干细胞特性极其接近人胚胎干细胞。因此,研究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有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并了解人类发育以及肿瘤的发生过程。目的:掌握建立人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系的技... 背景: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与肿瘤干细胞的发生过程极其相似,而且具有的干细胞特性极其接近人胚胎干细胞。因此,研究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有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并了解人类发育以及肿瘤的发生过程。目的:掌握建立人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系的技术,以便为特异性疾病细胞的重编程建立技术平台,从而利用重编程技术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将含有Oct4、Sox2、Klf-4和c-Myc 4个转录因子的反转录病毒感染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27细胞),在人胚胎干细胞培养条件下诱导产生人胚胎干细胞样的克隆。挑取并进一步扩增,通过克隆形态、碱性磷酸酶活性、免疫荧光检测是否有人胚胎干细胞标记物Oct4、Sox2、c-Myc、Klf-4的表达,悬滴法检测HS27细胞来源的克隆形成畸胎瘤的能力和验证向3个胚层的分化能力。结果与结论:经病毒感染诱导产生的胚胎干细胞样克隆呈绿色荧光蛋白阴性,克隆在细胞形态方面与人胚胎干细胞克隆相似,进一步扩增经碱性磷酸酶检测克隆呈阳性,免疫荧光检测克隆表达Oct4、Sox2、c-Myc、Klf-4,并且HS27细胞来源的克隆注入免疫缺陷小鼠体内可以形成畸胎瘤并经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具有向三胚层分化能力。实验成功构建了人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系,为下一步开展疾病细胞特异性重编程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 畸胎瘤 干细胞 培养 人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 人胚胎干细胞 三胚层分化 OCT4 SOX2 c-Myc Klf-4
下载PDF
5例晚发型糖原贮积症Ⅱ型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杜华 钟延丰 +6 位作者 郑丹枫 永红 徐晓艳 翁立新 马秀梅 于慧玲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0年第3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糖原贮积症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5例晚发型糖原贮积症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病理形态学、特殊染色及电镜观察。结果:本组5例患者体格检查显示四肢远近端、躯体肌肉均匀萎缩;四肢肌张力不同程度降低,颈... 目的:探讨糖原贮积症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5例晚发型糖原贮积症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病理形态学、特殊染色及电镜观察。结果:本组5例患者体格检查显示四肢远近端、躯体肌肉均匀萎缩;四肢肌张力不同程度降低,颈肌力量稍差,Gewer征阳性。实验室检查血清肌酸激酶(CK)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肌电图显示多呈肌源性损害表现,其中3例伴强直样放电及飞机俯冲声。光镜下肌纤维束膜基本完整,染色不均,肌原纤维结构破坏,肌浆内空泡形成,部分肌纤维内见大量颗粒状物质堆积,HE染色表现为颗粒蓝染,GMR红染,PAS深染,NADH-TR染色显示脱失。电镜观察部分肌原纤维间见糖原颗粒聚集,聚集的糖原颗粒部分游离分散,但大多形成膜包绕的空腔结构。结论:糖原贮积症Ⅱ型是一种罕见的进展性溶酶体贮积病,由位于第17号染色体上的酸性α-葡糖苷酶(GAA)基因突变所致,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晚发型GSDⅡ型患者临床多隐匿起病,对于疑似患者,可根据病理形态学主要受累肌肉内糖原沉积并结合电镜观察及临床表现而得出,确诊及分型则需依靠GAA酶的测定或缺陷酶热点基因突变分析。人重组α-葡糖苷酶治疗该病,使患者预后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贮积症 临床 病理 肌肉活检
下载PDF
ADAR1同工型基因在小鼠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模型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翠花 田晨 +5 位作者 种靖慧 王金宏 林永敏 许静 郑国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566-569,共4页
本研究探讨RNA编辑酶ADAR1的2种同工型P110和P150在小鼠白血病发展中的表达变化规律。采用Notch1过表达小鼠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移植模型,在发病不同阶段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并在发病晚期用流式细胞术分选CD45.2+GFP+白血病细胞,用实时... 本研究探讨RNA编辑酶ADAR1的2种同工型P110和P150在小鼠白血病发展中的表达变化规律。采用Notch1过表达小鼠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移植模型,在发病不同阶段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并在发病晚期用流式细胞术分选CD45.2+GFP+白血病细胞,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ADAR1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对照组和白血病组小鼠骨髓细胞均表达ADAR1的2种同工型P110和P150mRNA;Notch1过表达导致的小鼠白血病发展过程中2种同工型的表达水平变化不同;随着白血病的发展,P110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而P150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在移植后的第14天降至对照组的1/4。分选后的CD45.2+GFP+白血病细胞高表达P110而低表达P150。结论 :ADAR1的亚型P110和P150mRNA在小鼠白血病中的表达变化规律存在差异,提示二者介导的RNA编辑可能在白血病发展中发挥不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编辑 ADAR1 P110P150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白血病模型
下载PDF
人胚胎肺成纤维细胞复制性衰老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华 郑国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71-2173,共3页
目的建立人胚肺成纤维(HEL)细胞,复制性衰老模型,模拟正常细胞的衰老过程。方法利用HEL细胞的复制性衰老特性,通过细胞传代培养的办法,将获得的原代HEL细胞培养直至其衰老,冻存不同代的HEL细胞备用。然后利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端粒长... 目的建立人胚肺成纤维(HEL)细胞,复制性衰老模型,模拟正常细胞的衰老过程。方法利用HEL细胞的复制性衰老特性,通过细胞传代培养的办法,将获得的原代HEL细胞培养直至其衰老,冻存不同代的HEL细胞备用。然后利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端粒长度的检测以及p21蛋白的表达变化检测细胞的衰老状态。结果培养HEL细胞,按1∶2分瓶传代直至其衰老,最终细胞代龄为64。通过染色与分子检测证实细胞随着传代逐渐衰老。结论成功建立了HEL衰老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正常细胞复制性衰老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制性衰老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衰老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