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犁地块北缘别珍套山中泥盆统汗吉尕组物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有炘 裴先治 +5 位作者 王盟 赵军 布龙巴特 关力伟 朱永胜 刘雷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9-486,共18页
天山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西南缘,是探索中亚造山带增生造山过程的重要窗口。西北天山是伊犁地块与准噶尔地块的结合部位,保存了两者之间构造演化的重要地质信息。出露于伊犁地块北缘别珍套山的泥盆系是记录西北天山晚古生代早期构造演... 天山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西南缘,是探索中亚造山带增生造山过程的重要窗口。西北天山是伊犁地块与准噶尔地块的结合部位,保存了两者之间构造演化的重要地质信息。出露于伊犁地块北缘别珍套山的泥盆系是记录西北天山晚古生代早期构造演化过程的重要载体。基于此,对中泥盆统汗吉尕组砂岩进行岩相学和LA-ICP-MS碎屑锆石U-Pb定年与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表明:碎屑锆石U-Pb年龄介于500~370 Ma,并可以分为两期,主峰年龄为386 Ma,次峰年龄为490 Ma,结合岩相学和锆石微量元素特征,汗吉尕组砂岩的物源主要为晚古生代早期中酸性岩浆岩和早古生代早—中期中基性岩浆岩。综合分析认为,汗吉尕组于中泥盆世晚期沉积于弧前盆地沉积构造环境,物源主要为伊犁地块北缘的古生代岩浆弧,暗示伊犁地块北缘在晚古生代早期受准噶尔洋向南俯冲作用影响,为活动大陆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特征 微量元素 碎屑锆石U-PB年龄 中泥盆统 汗吉尕组 伊犁地块 中亚造山带
下载PDF
新疆戈壁荒漠区典型露天煤矿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及空间分布 被引量:3
2
作者 杜古尔·卫卫 石海涛 +3 位作者 邢浩 娄雪聪 胡宏利 布龙巴特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90-800,共11页
查明戈壁荒漠区典型露天煤矿土壤重金属来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是准确判断和制定土壤污染治理方案的前提,然而系统的研究工作依然薄弱。本文以新疆戈壁荒漠区典型煤矿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系统的布设和采集了266件土壤样品,测试分析了As、C... 查明戈壁荒漠区典型露天煤矿土壤重金属来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是准确判断和制定土壤污染治理方案的前提,然而系统的研究工作依然薄弱。本文以新疆戈壁荒漠区典型煤矿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系统的布设和采集了266件土壤样品,测试分析了As、Cd、Co、Cu、Cr、Hg、Ni、Pb、Zn共9种元素含量及土壤pH值。通过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等多元地学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研究了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并初步识别了土壤重金属来源,使用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受体模型(APCS-MLR)和反距离加权法定量分析各污染源贡献率和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pH平均值为8.31,9种元素含量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农业用地、建设用地筛选值,同时也低于新疆土壤重金属背景值;从各功能分区来看,仅废污水排放区As、Cd、Cu、Ni和Pb元素含量高于新疆背景值;(2)Cr、Ni、Zn、Co、Cu、As、Cd元素两两之间具有中等以上相关性,Cd与Pb具有中等程度相关性,Hg与其他8种元素相关性较弱;(3)聚类分析结果将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分为Cr-Ni-Zn-Co-Cu-As、Cd-Pb和Hg三类;(4)源解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主要来源为成土母质源(50.902%)、废污水与煤尘源(31.5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受体模型 源解析 空间分布 戈壁荒漠区
下载PDF
伊犁地块北缘早志留世辉绿岩脉岩石成因与构造启示: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制约
3
作者 陈有炘 王盟 +5 位作者 马晓伟 魏星 裴先治 朱生强 曹明 布龙巴特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429-2444,共16页
伊犁地块北缘发育新元古代、石炭纪等多期基性岩脉,记录了区域构造体制转换过程的重要信息。本文报道了在伊犁地块北缘温泉县乌斯图一带出露的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中新识别出早志留世辉绿岩脉及其围岩锆石U-Pb年龄与Hf同位素、岩石地球化... 伊犁地块北缘发育新元古代、石炭纪等多期基性岩脉,记录了区域构造体制转换过程的重要信息。本文报道了在伊犁地块北缘温泉县乌斯图一带出露的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中新识别出早志留世辉绿岩脉及其围岩锆石U-Pb年龄与Hf同位素、岩石地球化学及全岩Sr-Nd同位素组成,并探讨了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辉绿岩锆石U-Pb年龄为442±7Ma,形成于早志留世;围岩(淡色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901±3Ma,形成于新元古代早期。辉绿岩样品具有较高的Fe_(2)O_(3)T(8.34%~9.81%)、全碱含量(K_(2)O+Na_(2)O=5.72%~6.86%)和较低的MgO(3.69%~4.38%)和TiO2(1.69%~2.00%)含量,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如Rb、Th、U、K),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如Nb、Ta、Ti),具有较低的Nb/Th比值(0.13~1.16)、Nb/La比值(0.42~0.45)及较高的Zr/Hf比值(39.6~42.2),锆石εHf(t)值介于+3.0~+9.1,全岩εNd(t)值介于+1.9~+3.6,暗示其来源于受俯冲流体改造的岩石圈地幔,源区岩石主要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和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同时,岩石具有较低的Mg#值(49.6~52.5)和Cr(39.8×10^(-6))、Ni(17.1×10^(-6))含量,表明岩浆的演化过程中经历了镁铁质矿物的分离结晶,受地壳混染作用不明显。岩石Zr(212×10^(-6)~242×10^(-6))、Hf(5.16×10^(-6)~6.02×10^(-6))、Nb(6.69×10^(-6)~9.24×10^(-6))、Ta(0.60×10^(-6)~0.81×10^(-6))元素含量及Zr/Y(5.21~6.82)、Hf/Th(0.69~0.91)比值等指示辉绿岩脉形成于伸展环境,可能与奥陶纪末阿克陶-温泉微地块拼贴到伊犁地块后诱发的俯冲板片角度变化或构造体制转换而导致的伸展构造背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泉县 基性岩脉 早古生代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岩石地球化学 全岩Sr-Nd同位素 板内伸展环境
下载PDF
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及土壤对胡杨林长势的影响
4
作者 何亮 韩风 +4 位作者 郭帅 蒋磊 布龙巴特 王浪 杜清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3-39,共7页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是塔里木河重要的物种之一,也是抑制荒漠化进程的“绿色守卫者”。采用样方调查结合取样测试的方法,获取了塔里木河下游恰拉水库至英苏段16个样方的林分因子及水土理化参数。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级、相...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是塔里木河重要的物种之一,也是抑制荒漠化进程的“绿色守卫者”。采用样方调查结合取样测试的方法,获取了塔里木河下游恰拉水库至英苏段16个样方的林分因子及水土理化参数。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级、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地下水及土壤因子对胡杨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下游不同长势胡杨的林分因子差异显著,长势良好的胡杨平均胸径22.51 cm、树高7.26 m、冠幅3.44 m,均明显高于长势极差、较差的样方。受塔里木河影响,林分因子随河道距离增加呈波浪递减的趋势。古河道附近的胡杨通常拥有较大的树高及冠幅,但长势较差,若不加以治理将很快枯萎。地下水理化性质对胡杨长势的影响均显著高于土壤化学性质,其中地下水埋深、距河道的距离对胡杨长势的影响最为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922、0.898,80 cm<h≤120 cm土层土壤全盐量对胡杨长势的影响次之,相关系数为0.8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下游 胡杨长势 水土理化性质
下载PDF
新疆库布苏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海滨 布龙巴特 +2 位作者 李杰美 王勇 朝银银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4年第5期25-29,共5页
库布苏金矿床位于新疆准噶尔褶皱系东准噶尔褶皱带中部,野马泉地块南缘晚古生代火山岩浆弧带,产于一大型韧—脆性剪切变形带——库布苏强应变构造带中。区内构造极为发育,以N WW向断裂为主,并已发生强烈挤压片理化和糜棱岩化;区内出露... 库布苏金矿床位于新疆准噶尔褶皱系东准噶尔褶皱带中部,野马泉地块南缘晚古生代火山岩浆弧带,产于一大型韧—脆性剪切变形带——库布苏强应变构造带中。区内构造极为发育,以N WW向断裂为主,并已发生强烈挤压片理化和糜棱岩化;区内出露含金背景值较高的志留系库布苏群海相火山碎屑岩系;岩浆活动频繁,主要为超浅成侵入的脉岩,岩性为闪长玢岩、石英闪长斑岩和霏细斑岩等。金矿床受岩脉内韧—脆性剪切形成的构造扩容、糜棱岩化带控制,构成赋矿围岩。矿床类型为破碎蚀变岩型,矿体的形成经历了2个期次脉岩(闪长玢岩、石英闪长斑岩)侵入造成的成矿元素迁移富集阶段,矿化富集程度与脉岩内构造扩容、变形及蚀变糜棱岩化程度密切相关。通过对其地质背景与成矿特征的论述,分析了矿床的成矿规律、成矿期次及区内大量脉岩与金成矿的物质成分与空间联系,初步建立了矿床综合找矿模式,以期对深部找矿提供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剪切变形带 糜棱岩化 找矿模式 东准噶尔地区
下载PDF
新疆金山西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海滨 布龙巴特 +3 位作者 王勇 刘亚宁 李永胜 顾红 《黄金》 CAS 2015年第3期19-23,共5页
金山西金矿床产于新疆清水—金山金及多金属成矿亚带东端一蚀变糜棱岩化闪长岩脉与南明水组浅变质岩系之内接触带中。通过采用化探剖面测量在该区发现了具线状异常的金矿化体,进一步施工地表、深部工程揭露定位,金矿体赋存于蚀变糜棱岩... 金山西金矿床产于新疆清水—金山金及多金属成矿亚带东端一蚀变糜棱岩化闪长岩脉与南明水组浅变质岩系之内接触带中。通过采用化探剖面测量在该区发现了具线状异常的金矿化体,进一步施工地表、深部工程揭露定位,金矿体赋存于蚀变糜棱岩化带及与之小角度斜交的羽状剪切裂隙中。矿床类型为蚀变碎裂岩夹石英脉型,由多条石英细脉构成呈透镜状延伸的脉群。其成矿时代约在早石炭世中晚期至二叠世早期,强烈的构造碎裂、剪切变形等动力变质及岩浆、脉岩侵入造成成矿物质的迁移、富集、沉淀的不断叠加是矿床形成就位的重要机制。归纳总结了找矿标志,区内金矿找矿的主要标志为岩体接触带部位与多序次断裂发育、地表石英脉出露、多元素组合异常及强烈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等围岩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山西金矿床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新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