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文化振兴短视频的媒介景观特征分析——以微信视频号“守护苏东坡云村联盟”为例
1
作者 王姝祺 布玛丽亚木·买买提 《新媒体研究》 2024年第19期90-94,100,共6页
在数字乡村建设的背景下,短视频作为新兴的数字媒介,正推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研究以微信视频号“守护苏东坡云村联盟”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学中的文化景观基因理论,将媒介景观划分为影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三个维度。研究... 在数字乡村建设的背景下,短视频作为新兴的数字媒介,正推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研究以微信视频号“守护苏东坡云村联盟”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学中的文化景观基因理论,将媒介景观划分为影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三个维度。研究发现,通过微信视频号这一平台,对当地文化景观基因的精准识别和有效转化,成为了整合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古村落的有力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文化振兴 文化景观基因 乡村短视频 传统古村落 苏东坡 媒介景观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淮北市红色文化新媒体传播路径研究
2
作者 布玛丽亚木·买买提 郑涵琼 《今传媒》 2024年第11期16-20,共5页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精神资源。本文采用线上参与式观察法和文本分析法,对于孕育出“小推车精神”的淮北市的红色文化新媒体传播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得益于新媒体...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精神资源。本文采用线上参与式观察法和文本分析法,对于孕育出“小推车精神”的淮北市的红色文化新媒体传播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得益于新媒体的优势,新时代淮北市红色文化的传播渠道有所拓展,传播主体的范围有所泛化,传播形式得以丰富,并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红色文化的新媒体传播能够在铸牢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起到弥合数字鸿沟、缩小代际信息差距、搭建场景及协作生产、共同建构集体记忆等作用,旨在为红色文化新媒体传播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媒体传播
下载PDF
我国边疆地区县级融媒体中心对地域红色文化的传播实践研究——以云南省勐腊县融媒体中心为例
3
作者 布玛丽亚木·买买提 贾艺 《新媒体研究》 2024年第19期1-6,11,共7页
地域红色文化的融媒体传播与教育将红色文化精神带入当地群众的日常媒介实践中,对于增强民众的“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采用线上参与式观察法、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对云南省勐腊县融媒体中心... 地域红色文化的融媒体传播与教育将红色文化精神带入当地群众的日常媒介实践中,对于增强民众的“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采用线上参与式观察法、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对云南省勐腊县融媒体中心关于当地红色文化的传播实践进行探索,考察地域红色文化融媒体传播的叙事特征与效果,以及地域红色文化在融媒体传播过程的意义,并从内容生产、技术赋能、受众需求、人才培养四方面总结出传播优化路径,进而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融媒体中心 红色文化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融媒体传播 内容分析法
下载PDF
乡村传播对我国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认同感的建构——以新疆南疆地区依克萨克村调研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布玛丽亚木.买买提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0-112,共3页
培养和增强少数民族公民的国家认同感,是党和国家在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过程中高度重视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基于笔者在新疆南疆地区的依克萨克村做的田野调查,探析乡村传播的政府主导的组织传播模式对少数民族农村民众国家认同感的... 培养和增强少数民族公民的国家认同感,是党和国家在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过程中高度重视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基于笔者在新疆南疆地区的依克萨克村做的田野调查,探析乡村传播的政府主导的组织传播模式对少数民族农村民众国家认同感的建构。研究发现,组织结构的多级传播形式和贴近村民生活的农村传统大众传播,让村民感受到国家在身边,进一步培养和增强村民的公民意识和爱国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传播 国家认同感 组织传播
下载PDF
新闻电视摄像实践问题研究
5
作者 张伟 布玛丽亚木·买买提 李光鹏 《传媒论坛》 2021年第23期77-78,81,共3页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行业转型升级给摄像课程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同时新时代大学生生活在智能化设备和无线网络的包围中,学生的思维认知、日常拍摄习惯受到网络视频同质化内容的影响,如何将学生碎片化专业知识进行整合、贯穿怎样将学生所学...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行业转型升级给摄像课程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同时新时代大学生生活在智能化设备和无线网络的包围中,学生的思维认知、日常拍摄习惯受到网络视频同质化内容的影响,如何将学生碎片化专业知识进行整合、贯穿怎样将学生所学习碎片化的专业知识进行整合、贯穿,使学生形成完整的摄像拍摄知识链条是我们课程教学要探讨的重要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像 采访拍摄 网络
下载PDF
大众传播对新疆农村家庭生活的消解与重构研究——基于新疆Y村的民族志研究
6
作者 布玛丽亚木·买买提 再依乃普古丽·伊敏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第16期88-90,共3页
本文以笔者在新疆Y村进行的为期四个月的田野调查为基础,结合通过参与式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收集的第一手调研资料,对大众传播给新疆农村家庭生活带来的各类变化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在电视等大众传媒宣扬的现代家庭观念的刺激下,村民“... 本文以笔者在新疆Y村进行的为期四个月的田野调查为基础,结合通过参与式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收集的第一手调研资料,对大众传播给新疆农村家庭生活带来的各类变化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在电视等大众传媒宣扬的现代家庭观念的刺激下,村民“多子多福”的传统家庭观念受到冲击,家庭规模逐渐缩小,家庭类型向核心化的轨迹变迁。家庭关系方面,电视进入家庭后,娱乐功能起到“陪伴”的作用,填补了家庭成员的空缺,维系着家庭的情感联结。同时,电视产生“娱乐至死”的社会效应,逐渐成为家庭娱乐生活的中心,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渐渐变得淡漠,导致了家人之间的疏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传播 新疆农村 家庭生活 家庭结构
下载PDF
跨文化传播对现代大学生文化意识的影响
7
作者 布玛丽亚木·买买提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71-173,共3页
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和大众媒介跨文化传播的日益发展,现代大学生的文化意识也多样化了。基于此,文章对于跨文化传播给现代大学生服饰、饮食、节日、娱乐文化意识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现代大学生 文化意识
下载PDF
媒介化时代南疆地区维吾尔乡村的大众传媒形态探析——基于维吾尔村庄“Y”的田野调查
8
作者 布玛丽亚木.买买提 《今传媒》 2017年第10期57-59,共3页
大众传媒是南疆地区维吾尔农村了解外面世界的重要信息窗口。本文基于对于南疆地区一个维吾尔村庄的田野调查,试图较完整地描述该村庄的大众传媒形态和媒介生活图景。调查结果表明,"Y村"的大众传媒形态存在"电视独大&quo... 大众传媒是南疆地区维吾尔农村了解外面世界的重要信息窗口。本文基于对于南疆地区一个维吾尔村庄的田野调查,试图较完整地描述该村庄的大众传媒形态和媒介生活图景。调查结果表明,"Y村"的大众传媒形态存在"电视独大""报纸受众有限"、广播和电影也深受村民喜欢的媒介局面。研究南疆维吾尔农村大众传媒形态和村民媒介生活状态是准确把握南疆维吾尔农村大众传播的特征,进一步优化南疆维吾尔农村信息传播形态方面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化社会 大众传媒 媒介形态
下载PDF
我国维吾尔文少儿期刊的发展特征及思路
9
作者 阿塔吾拉.吐尔逊托乎 布玛丽亚木.买买提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6-28,共3页
本文梳理了维吾尔文少儿期刊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特征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维吾尔文少儿期刊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维文少儿期刊 《塔里木花朵》 《小学生时空》(维吾尔文版)
下载PDF
《新疆少年报》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10
作者 布玛丽亚木.买买提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53-54,共2页
1956年6月1日创刊的《新疆少年报》,作为全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用维吾尔文字出版的少年报刊,填补了我国新疆维吾尔文少年儿童课外读物的空白,丰富了新疆维吾尔族少年的课余生活,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关键词 少年报 陈子才 课余生活 文字出版 课外读物 东风工程 新闻出版事业 汉文版 哈萨克文 出版业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