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目标理论为指导的心脏康复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
作者 徐伟卫 润华 张洪霞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第6期1136-1139,共4页
目的探讨以目标理论为指导的心脏康复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该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8例,使用便利抽样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分别进行传统心脏康复干预与以目标理论为指导... 目的探讨以目标理论为指导的心脏康复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该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8例,使用便利抽样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分别进行传统心脏康复干预与以目标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心脏康复指标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自我管理能力观察组干预4 w、干预24 w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量(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干预前、干预4 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干预24 w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目标理论为指导下的心脏康复干预模式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心脏康复指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理论 心脏康复干预 冠心病
原文传递
基于心衰单元理论构建的医疗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润华 徐伟卫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15期2578-2581,共4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基于心衰单元理论构建的医疗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及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新型医疗干预组,每组46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与分析基于心衰单元理论构建的医疗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及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新型医疗干预组,每组46例。对照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监测指标、用药指导、并发症预处理、健康教育等,新型医疗干预组在其基础上实施基于心衰单元理论构建的医疗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自我管理、出院后随访半年的生活质量及随访1年再住院的情况。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药物管理、饮食管理、心理和社会适应及症状管理评分分别为(15.78±2.11)分、(12.74±2.24)分、(13.96±2.55)分、(13.69±2.36)分,观察组分别为(18.96±1.85)分、(15.97±1.87)分、(17.86±2.76)分、(17.41±2.58)分;两组患者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各指标评分均升高(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均P<0.05)。对照组干预后躯体症状、体力限制、经济问题及情绪变化评分分别为(25.63±5.21)分、(26.51±3.85)分、(13.77±2.26)分、(23.87±4.21)分,观察组分别为(21.47±6.3)分、(21.42±6.88)分、(10.35±2.39)分、(18.87±3.54)分;两组患者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各指标评分均降低(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均P<0.05)。对照组随访1年再住院率为39.13%,观察组为8.70%,观察组随访1年再住院率较低(χ^2=7.01,P<0.05)。结论 基于心衰单元理论构建的医疗干预能够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对出院后的生活质量也产生了正面积极影响,降低了再入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心衰单元理论构建 医疗干预 慢性心力衰竭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