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手术方式对糖尿病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7
1
作者 楚艳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71-974,共4页
目的:比较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对糖尿病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7/2017-12于我院就诊的128例128眼糖尿病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 目的:比较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对糖尿病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7/2017-12于我院就诊的128例128眼糖尿病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手法小切口组及超声组。观察术前及术后1、6wk患者视力和散光度以及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及功能。结果:手法小切口组及超声组患者术前LogMAR视力为0.75±0.30、0.80±0.29,术后6wk为0.14±0.05及0.15±0.04(P<0.05),散光度术前为0.87±0.28、0.84±0.27D,术后1wk升高至1.64±0.52、1.52±0.42D,术后6wk降至1.33±0.44及1.23±0.38D(P<0.05);术前角膜厚度为529.15±42.51、528.17±39.64μm,术后1wk升高至548.14±36.54、544.56±40.14μm,术后6wk降至531.01±42.15、529.64±44.12μm;内皮细胞密度术前为2948.14±335.45、2894.17±365.21个/mm2,术后6wk降至2714.15±431.01、2689.22±333.45个/mm2;六角形细胞比例术前为52.16%±10.11%、49.51%±11.07%,术后6wk降至37.48%±11.24%、39.31%±10.47%;角膜变异系数由术前的38.45±5.64及40.17±5.69升高至43.27±4.85及44.01±4.91;角膜厚度、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例及角膜变异系数等指标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均有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手法小切口白内障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均可改善糖尿病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视力,在术后视力恢复、角膜内皮细胞损伤方面无明显差异,疗效及安全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术 糖尿病 白内障 角膜内皮细胞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4
2
作者 丁庆和 李占平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5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2例疑似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采用CLIA方法、ELISA方法进行乙肝病毒...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2例疑似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采用CLIA方法、ELISA方法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结果作为参照,比较CLIA、ELISA两种免疫分析技术对诊断乙型肝炎的效果。结果:ELISA方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灵敏度为93.54%,特异性为95.00%,准确率为94.12%;CLIA方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灵敏度为95.16%,特异性为97.50%,准确率为96.08%,两种免疫分析技术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IA方法、ELISA方法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效果结果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验结果比较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分别为0.733、0.709);CLIA方法对HBsAg、HBsAb、HBeAg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3.55%、95.16%、93.55%,明显高于ELISA方法的80.65%、79.03%、80.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sAg、HBsAb、HBeAg的检出效率,CLIA方法优于ELISA方法。CLIA法对HBeAb、HBcAb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0.32%和93.55%,与ELISA法的87.10%、91.9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LIA和ELISA在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中均具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CLIA的HBsAg、HBeAg、HBeAb阳性检出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
下载PDF
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凝血四项与C肽、IR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楚艳玲 李占平 《检验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327-329,共3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C肽、胰岛素抵抗(IR)水平与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观察组)及100例T2DM...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C肽、胰岛素抵抗(IR)水平与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的关系。方法选取100例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观察组)及100例T2DM未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PT、APTT、TT、Fib与C肽、IR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凝血四项与C肽、IR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PT、APTT、TT及C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Fib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C肽水平与PT和APTT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02、0.224,P<0.05),IR水平与PT和APTT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13、-0.253,P<0.05)。结论 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凝血功能障碍与C肽水平下降和IR水平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 凝血四项 C肽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卒中后抑郁患者粪便标本的微生物种群分布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郭艳梅 +3 位作者 贾伟萍 陈金喜 陈爽 吴冬青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9年第6期1052-1055,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粪便标本的微生物种群分布变化。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64例,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人员6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样品的Good’s Coverage指数、OTU种类、chao I指数...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粪便标本的微生物种群分布变化。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64例,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人员6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样品的Good’s Coverage指数、OTU种类、chao I指数、ACE指数、Simpion指数、Shannon指数、Evenness指数、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相对丰度在门、科、属水平上比较。结果研究组样品的OTU种类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chao I指数、ACE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相对丰度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梭杆菌门水平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厚壁菌门水平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氨基酸球菌科、理研菌科、灯盏花科、梭杆菌科、紫单胞菌科、肠杆菌科水平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瘤胃菌科、普雷沃氏菌科、毛螺菌科、单毒丝菌科水平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相炭疽杆菌属、昔梭菌属、大肠杆菌/志贺菌属、罗氏菌属、内腔腔隙属、布罗蒂亚属、副鞭毛虫类属、泽泻属、副翅类属、巨单胞菌属水平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普氏菌属、普拉梭菌属、瘤胃球菌属、小杆菌属水平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粪便标本的微生物种群分布变化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症 粪便标本 微生物种群
原文传递
眼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因素的调查与预防控制措施 被引量:4
5
作者 楚艳玲 《中国医药导刊》 2010年第9期1639-1640,共2页
目的:分析眼科住院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调查2008年1月~2009年12月眼科43例医院感染患者情况。结果:43例发生医院感染的眼科住院患者中,上呼吸道感染最高25例,占58.1%,胃肠道感染14例,占32.6%,切口感染1例,... 目的:分析眼科住院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调查2008年1月~2009年12月眼科43例医院感染患者情况。结果:43例发生医院感染的眼科住院患者中,上呼吸道感染最高25例,占58.1%,胃肠道感染14例,占32.6%,切口感染1例,占2.3%;危险因素包括环境卫生、年龄、并发症、住院天数、手术等。结论:调查结果显示,眼科以呼吸道感染多见,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是降低眼科感染发病率的措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医院感染 易感因素 调查分析
下载PDF
尿路感染患者320例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医药论坛杂志》 2010年第13期162-163,共2页
关键词 尿路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血清CA153、CA125、转化生长因子β1联合检测对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丽娜 刘贾斌 《临床研究》 2019年第2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究血清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联合检测对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本院妇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60例,设为恶性组,选取同期妇科收治良性肿瘤患者30例,设为良性组,并选取同... 目的探究血清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联合检测对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本院妇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60例,设为恶性组,选取同期妇科收治良性肿瘤患者30例,设为良性组,并选取同期的健康体检者3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三组受检者的CA153、CA125、TGF-β1水平差异,并分别对比三种指标单项检测、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三组受检者的CA153、CA125、TGF-β1水平对比显示,恶性组>良性组>对照组,各组间差异均显著(P <0.05);CA153、CA125检测的敏感性明显高于TGF-β1,但TGF-β1的特异性显著高于CA153、CA125,差异均显著(P <0.05);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均显著高于单项检查,差异显著(P <0.05)。结论血清CA153、CA125、TGF-β1检测对于妇科恶性肿瘤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三者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检验敏感性及特异性,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恶性肿瘤 检验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643株临床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楚艳玲 《中国医药导刊》 2010年第7期1217-1218,共2页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标本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对我院2009年1~12月各类感染标本中分离的643株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同时进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超广谱β-内酰内...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标本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对我院2009年1~12月各类感染标本中分离的643株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同时进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超广谱β-内酰内酰胺酶(ESBLs)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检测。结果:医院分离的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属和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ESBLs检出率分别为32.6%和28.8%,产ESBLs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明显降低;亚胺培南是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最强的一种抗菌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也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是32.1%和39.2%;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最好,来检出耐万古霉索肠球菌VRE。结论:重视病原菌耐药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超广谱内酰内酰胺酶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耐药性
下载PDF
ICU126株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
9
作者 《中国医药导刊》 2010年第9期1591-1591,1607,共2页
目的: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氏不动杆菌(ABA)医院感染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2月,从医院ICU患者感染性标本中分离出126株ABA;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依据CLSI2... 目的: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鲍氏不动杆菌(ABA)医院感染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2月,从医院ICU患者感染性标本中分离出126株ABA;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依据CLSI2007~2009年折点判读结果。结果:ABA在呼吸道标本中检出率最高,达74.6%,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均为20.6%,ABA泛耐药菌株检出率为5.6%。结论:应重视ICU中ABA耐药性监控工作,预防多重耐药ABA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鲍氏不动杆菌 医院感染 细菌耐药性 监测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对青光眼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和视野损害的影响
10
作者 楚艳玲 刘惠聪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0年第4期316-320,共5页
目的:观察颈动脉狭窄对原发性青光眼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和视野损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以新郑市人民医院门诊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原发性青光眼30例(30眼)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健康体检的眼部正常者30例(30眼)为对照组。对比两组颈动脉... 目的:观察颈动脉狭窄对原发性青光眼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和视野损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以新郑市人民医院门诊2015年9月至2017年10月原发性青光眼30例(30眼)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健康体检的眼部正常者30例(30眼)为对照组。对比两组颈动脉狭窄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和视野损害程度。结果:对照组颈动脉无狭窄或轻度狭窄者29例(96.67%),中度狭窄者1例(3.33%),观察组颈动脉中度狭窄者16例(53.33%),严重狭窄者10例(33.33%),极严重狭窄者4例(13.33%),两组血管狭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040,P=0.000);观察组患眼各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均低于对照组(均P=0.000)。观察组视力(logMA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模式标准差和全视野青光眼干预研究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观察组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呈负相关(r=-0.615,P=0.008),与平均视力、模式标准差和全视野青光眼干预研究评分均呈正相关(r=0.626、0.593、0.714,P=0.005,0.014,0.000)。结论:颈动脉狭窄程度可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及视野损害产生显著影响,其病理机制可能存在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窄 颈动脉 青光眼 原发性 厚度 视神经纤维层 视野
原文传递
加强县市级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 被引量:1
11
作者 楚艳玲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767-2767,共1页
关键词 实验室 生物安全
原文传递
角膜异物186例临床分析
12
作者 楚伟玲 楚艳玲 《中原医刊》 2001年第6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角膜异物 临床分析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