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8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小学生足球学习兴趣的提高策略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林艳飞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第20期144-144,150,共2页
兴趣是一切的老师,是新事物发现的开端。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的基础性工作,尤其对于中小学生的足球学习而言,兴趣对于足球运动的开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我国中小学生的足球学习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和... 兴趣是一切的老师,是新事物发现的开端。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的基础性工作,尤其对于中小学生的足球学习而言,兴趣对于足球运动的开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我国中小学生的足球学习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和探讨了提高中小学生足球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足球学习 兴趣提高
下载PDF
中继蜂窝网络中动态无线资源分配方案
2
作者 戎蒙恬 刘涛 《信息技术》 2011年第8期10-12,19,共4页
提出一种中继蜂窝网络中基于动态复用分割的无线资源分配方案。该方案在所设计的帧结构基础上,从时间域和频率域进行联合的资源分配。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小区间的协作使频带资源可以最有效的复用来提高系统性能。仿真结果论证了该方案在... 提出一种中继蜂窝网络中基于动态复用分割的无线资源分配方案。该方案在所设计的帧结构基础上,从时间域和频率域进行联合的资源分配。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小区间的协作使频带资源可以最有效的复用来提高系统性能。仿真结果论证了该方案在小区容量方面可以获得较大的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继蜂窝网络 复用分割 无线资源管理
下载PDF
“引咎辞职”——让官员对民众负责
3
作者 周士君 陆建华 +1 位作者 王怡 《法治与社会》 2004年第7期54-55,共2页
话题背景 2004年4月14日,原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总公司总经理马富才,因重庆市开县天然气井喷事故引咎辞职.
关键词 “引咎辞职” 2004年4月 负责 民众 官员 集团总公司 石油天然气 井喷事故 重庆市 马富才 总经理
下载PDF
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完成 被引量:171
4
作者 张绍祥 刘正津 +17 位作者 谭立文 邱明国 李七渝 李恺 郭燕丽 杨晓萍 张伟国 陈现红 陈金华 丁仕义 陈伟 陆明 游箭 许忠信 王欲甦 邓俊辉 唐泽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231-1232,共2页
目的 建立中国的数字化可视人体 (Digitizedvisiblehuman)。方法 选择经肉眼观察、CT和MRI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的中等身材、中年男性人体标本 1例 ,经外形测量、血管灌注后 ,用 5 %明胶包埋 ,置入 -3 0℃盐水池中冰冻 1周 ,然后在 -2 5... 目的 建立中国的数字化可视人体 (Digitizedvisiblehuman)。方法 选择经肉眼观察、CT和MRI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的中等身材、中年男性人体标本 1例 ,经外形测量、血管灌注后 ,用 5 %明胶包埋 ,置入 -3 0℃盐水池中冰冻 1周 ,然后在 -2 5℃低温实验室中用TK 63 5 0型数控铣床 (铣切精度为 0 .0 0 1mm)从头至足逐层铣切。逐层用高清晰度数码相机摄影 ,完成人体模型数据获取 ,得到人体结构数据集。利用连续断层图像数据 ,在SGI图像工作站上 ,利用本课题组自主开发的三维重建软件包进行人体结构的三维重建和立体显示。结果 所选用标本为男性 ,3 5岁 ,身高 170 0mm ,体重 65kg ,重庆人 ,非器质性疾病死亡。CT扫描层厚 :头颈部为 1.0mm ,其他部位为 2 .0mm。MRI扫描层厚为 1.5mm。连续横断面层厚 :头部和颈部为 0 .5mm ,其中颅底部为 0 .1mm ,其他部位为 1.0mm ,全身共计 2 5 18个断面。数字化摄影分辨率为 62 914 5 6(3 0 72× 2 0 48)像素 ,每个断面图像文件大小为 3 6MB ,整个数据集数据量为 90 .64 8GB。结论 ①本文报道的研究结果为首例中国可视化人体 (ChineseVisibleHuman)的正式报道 ,使我国成为第三个拥有本国可视化人体数据集的国家。其研究结果同时在国际互联网站发布 ,网站为 :http : www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数字化可视人体 可视化人体 断面解剖 计算机三维重建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 被引量:177
5
作者 盛茂银 熊康宁 +1 位作者 刘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34-448,共15页
以贵州典型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环境为研究对象,运用野外取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分析方法,研究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及其相关性;运用空间替代时间方法,探讨石漠化演替过程中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 以贵州典型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环境为研究对象,运用野外取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分析方法,研究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及其相关性;运用空间替代时间方法,探讨石漠化演替过程中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旨在为贵州乃至整个中国西南喀斯特森林生态保护和石漠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1)石漠化环境植物群路组成简单,物种丰富度也很低,且随着石漠化程度增加,植被物种组成呈递减趋势;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植物多样性具有显著差异,均匀度指数变化与石漠化等级演替明显耦合,显示了随石漠化程度增加而减小的变化趋势。2)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土壤理化性质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石漠化程度增加,土壤理化性质显示了先退化后改善的响应过程。土壤有机质、氮素、毛管持水量、容重和孔隙度与植物多样性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促进植物多样性恢复方面起着关键作用。3)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氮素、钾素、持水状况、孔隙度和植物多样性均匀度指数等是基于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多样性评价石漠化程度的关键指标。基于上述结果,进一步阐述了石漠化演替过程中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和响应机制。研究结果对我国西南喀斯特森林生态保护和石漠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石漠化 植物多样性 土壤理化性质 演变规律
下载PDF
区块链技术在电力辅助服务领域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74
6
作者 李彬 曹望璋 +4 位作者 祁兵 孙毅 郭乃网 苏运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36-744,共9页
售电市场放开后,参与交易的主体数量、类型、业务类别逐渐增多。为应对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多实体参与的辅助服务市场交易安全可信问题,提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解决方案。首先阐明了区块链技术基本原理,剖析了区块链技术在辅助服务市场... 售电市场放开后,参与交易的主体数量、类型、业务类别逐渐增多。为应对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多实体参与的辅助服务市场交易安全可信问题,提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解决方案。首先阐明了区块链技术基本原理,剖析了区块链技术在辅助服务市场中应用的关键性技术,分别从工作量证明、共识记账、智能合约、业务交互、密钥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同时,还结合辅助服务中涉及资金流监管、智能合约业务的应用需求,提出了辅助服务系统从集中式管理向分布式智能管理的发展思路。最后,从商业模式、协议兼容性、安全信息快速处理、资源耗费等方面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在我国目前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中应用的局限性,并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辅助服务 自动需求响应 区块链 安全交易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自动需求响应系统应用初探 被引量:67
7
作者 李彬 卢超 +4 位作者 曹望璋 祁兵 李德智 陈宋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3691-3702,共12页
自动需求响应业务在售电侧放开下各类业务主体的运行规则、业务流程趋向于复杂化,在补贴结算、违约惩罚等方面又涉及大量的资金流操作,从安全性、操作行为公证等方面亟需响应的技术手段保障。该文基于对现有自动需求响应业务的需求分析... 自动需求响应业务在售电侧放开下各类业务主体的运行规则、业务流程趋向于复杂化,在补贴结算、违约惩罚等方面又涉及大量的资金流操作,从安全性、操作行为公证等方面亟需响应的技术手段保障。该文基于对现有自动需求响应业务的需求分析,提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方案,并从工作量证明机制、互联共识、智能合约、信息安全等方面剖析了区块链在自动需求响应系统中的关键问题。最后,针对现有的技术水平分析了区块链目前应用与自动需求响应系统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自动需求响应 能源交易:信息安全 能合约
下载PDF
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与分流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4
8
作者 孟辉 冯华 +6 位作者 王宪荣 伯元 朱刚 林江凯 李飞 张礼均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11-413,共3页
目的比较梗阻性脑积水的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采用经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35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63例。结果造瘘组:平均用时35min,症状缓解34例(97.1%),复发1例(2.9%),并发症3例(8.6%),... 目的比较梗阻性脑积水的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采用经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35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63例。结果造瘘组:平均用时35min,症状缓解34例(97.1%),复发1例(2.9%),并发症3例(8.6%),为非感染性发热;分流组:平均用时78min,症状缓解63例(100%),复发16例(25.4%),并发症18例(28.6%),为分流管堵塞、感染、颅内血肿及分流管外露等。两组均无死亡。结论经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较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疗效相当,并发症及复发率明显降低,手术时间缩短,应作为梗阻性脑积水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脑室底造瘘术 手术治疗 梗阻性脑积水 分流术 手术并发症
原文传递
负荷聚合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54
9
作者 孙玲玲 赐威 +1 位作者 谈健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9-167,共9页
用户侧可控负荷调度灵活且对用户舒适度影响较小,经聚合其参与系统调度潜力巨大,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文中从负荷聚合目的出发,阐述了负荷聚合的必要性,介绍了4种被动负荷聚合方法,着重对主动负荷聚合对象分类及控制方式、主动负荷... 用户侧可控负荷调度灵活且对用户舒适度影响较小,经聚合其参与系统调度潜力巨大,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文中从负荷聚合目的出发,阐述了负荷聚合的必要性,介绍了4种被动负荷聚合方法,着重对主动负荷聚合对象分类及控制方式、主动负荷聚合建模,以及主动负荷聚合应用场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从负荷聚合的不确定性量化、负荷动态聚合建模和负荷聚合模型控制指令分解3个方面探讨了负荷聚合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目的 被动聚合方法 主动聚合对象 主动聚合建模 应用场景
下载PDF
计及用户参与不确定性的需求响应策略优化方法 被引量:54
10
作者 彭文昊 陆俊 +3 位作者 冯勇军 王星星 祁兵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88-1594,共7页
针对智能电网环境下,各类不确定因素对电网需求响应调度策略的实施效果存在较大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计及用户参与不确定性的用户响应模型,将用户参与度和电网侧激励间的关系用不确定性模型来表征。考虑到电网侧对负荷削峰填谷的要求,构... 针对智能电网环境下,各类不确定因素对电网需求响应调度策略的实施效果存在较大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计及用户参与不确定性的用户响应模型,将用户参与度和电网侧激励间的关系用不确定性模型来表征。考虑到电网侧对负荷削峰填谷的要求,构造了基于负荷波动程度的需求响应目标函数。对于参与响应的用户部分,其调度策略采用有序用电调度,无响应用户部分采用无序用电。算例通过实验仿真,分析验证了在计及参与不确定性的需求响应模型下,用户侧存在着使得电网侧调度策略实施最优的日最佳参与率,也即电网侧对应存在着最优激励政策。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了计及用户参与不确定性的需求响应优化策略具有有效性和实际优越性,能为电网侧提供更全面的用电信息,电网公司从而能够针对性提高需求响应策略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响应 不确定性模型 参与率 优化调度策略
下载PDF
基于高斯核函数改进的电力用户用电数据离群点检测方法 被引量:52
11
作者 孙毅 李世豪 +3 位作者 李彬 陈宋宋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95-1604,共10页
针对智能配用电大数据背景下用电数据离群点检测方法的适用性以及实际数据集中异常用电样本获取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核函数改进的电力用户用电数据离群点检测方法。首先通过模糊聚类的方法将用户分类;然后提取每一类用户的... 针对智能配用电大数据背景下用电数据离群点检测方法的适用性以及实际数据集中异常用电样本获取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核函数改进的电力用户用电数据离群点检测方法。首先通过模糊聚类的方法将用户分类;然后提取每一类用户的用电行为特征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特征集进行降维;最后利用高斯核函数改进局部离群因子算法,提出高斯核密度局部离群因子(Gaussian kernel densitybased local outlier factor,GKLOF)算法,通过理论推导与仿真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GKLOF算法的特性。选取了5000个用户真实的用电数据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准确率以及较为稳定的判定阈值,并且受局部数据分布的影响较小,更加适用于用户用电行为复杂多样以及实际数据集中所有用户用电行为类型信息未知情况下的离群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大数据 数据挖掘 离群点检测 高斯核密度局部离群因子 用电行为分析
下载PDF
基于动态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的非侵入式家居负荷分解方法 被引量:52
12
作者 孙毅 张璐 +4 位作者 赵洪磊 刘耀先 李彬 李德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19-1826,共8页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可以在保证用户隐私的前提下深入分析用户独立负荷的用电信息,是智能用电技术体系的关键内容。为提高负荷辨识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自适应粒子群算法(dynamic adap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DAPSO)的非...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可以在保证用户隐私的前提下深入分析用户独立负荷的用电信息,是智能用电技术体系的关键内容。为提高负荷辨识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自适应粒子群算法(dynamic adap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DAPSO)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方法。在传统功率特征的基础上,将总谐波失真系数(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kTHD)作为负荷新特征引入目标函数,采用DAPSO算法对实测用电数据进行负荷分解。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噪声背景下,DAPSO算法的负荷辨识率和收敛速度均得到一定提高,从而验证了DAPSO算法对家居负荷分解具有更优的可靠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 动态自适应粒子群算法 特征提取 总谐波失真系数
下载PDF
基于DTW算法与稳态电流波形的非侵入式负荷辨识方法 被引量:48
13
作者 祁兵 董超 +1 位作者 武昕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0-76,共7页
非侵入家用负荷识别技术可以指导家庭用户合理安排用电,提高用能效率,同时也为电力部门提供家庭用电的数据支持,有利于了解负荷用电规律及趋势,完善电力规划。由于家庭用户用电负荷的稳态特征值存在相似和无规律的问题,现有的方法多采... 非侵入家用负荷识别技术可以指导家庭用户合理安排用电,提高用能效率,同时也为电力部门提供家庭用电的数据支持,有利于了解负荷用电规律及趋势,完善电力规划。由于家庭用户用电负荷的稳态特征值存在相似和无规律的问题,现有的方法多采用高级算法对所有的用电负荷组合进行训练。针对现有采用负荷稳态特征值方法进行识别所存在的不足,考虑到家用负荷稳态波形具有独特性和叠加性,提出了一种利用动态时间弯曲(DTW)算法计算与模版库波形的距离来识别家用负荷的辨识方法。首先,建立负荷稳态波形模版库;然后,在电压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测量家庭用户电流的稳态波形;最后,利用DTW算法计算出最小距离进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式负荷辨识 负荷电流稳态波形 动态时间弯曲算法 电流稳态波形库
下载PDF
首例中国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采集与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34
14
作者 张绍祥 刘正津 +20 位作者 谭立文 邱明国 李七渝 李恺 郭燕丽 刘光久 单锦露 刘继军 张伟国 陈金华 王健 陈伟 陆明 游箭 庞学利 肖红 许忠信 王欲甦 邓俊辉 唐泽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94-396,共3页
目的 建立中国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 (Chinesedigitizedvisiblehumanfemale)。方法 选择经肉眼观察、CT和MRI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的中等身材、青年女性人体标本 1例 ,经外形测量、血管灌注后 ,用 5 %明胶包埋 ,置入 -3 0℃冰库中冰冻 1周 ... 目的 建立中国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 (Chinesedigitizedvisiblehumanfemale)。方法 选择经肉眼观察、CT和MRI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的中等身材、青年女性人体标本 1例 ,经外形测量、血管灌注后 ,用 5 %明胶包埋 ,置入 -3 0℃冰库中冰冻 1周 ,然后在 -2 5℃低温实验室中用TK 63 5 0型数控铣床 (铣切精度为 0 0 0 1mm)从头至足逐层铣切。逐层用高清晰度数码相机摄影 ,完成人体模型数据获取 ,得到人体结构数据集。利用连续断层图像数据 ,在SGI图像工作站上 ,利用本课题组自主开发的三维重建软件包进行人体结构的三维重建和立体显示。结果 所选用标本为女性 ,2 2岁 ,身高 162 0mm ,体质量 5 4kg ,非器质性疾病死亡。CT扫描层厚 :头颈部为 1 0mm ,其他部位为 2 0mm。MRI扫描层厚头部为 1 5mm ,其余部位为 3 0mm。连续横断面层厚 :头部为 0 2 5mm ,其他部位为 0 5mm ,全身共计 3 64 0个断面。数字化摄影分辨率为 62 914 5 6(3 0 72× 2 0 48)像素 ,每个断面图像文件大小为 3 6MB ,整个数据集数据量为 13 1 0 4GB。结论 ①经文献检索和查新 ,仅见美国Colorado大学于 1995年 12月完成了 1例女性人体标本的数据采集。本研究结果增添了新的一例女性可视化人体的数据资料 ,其研究结果同时在国际互联网站发布 ,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女性 数字化可视人体 可视化 断面解剖 计算机三维重建
下载PDF
智能用电用户行为分析的聚类优选策略 被引量:46
15
作者 龚钢军 陈志敏 +3 位作者 陆俊 王朝亮 祁兵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8-63,共6页
针对大数据背景下用户智能用电行为最佳聚类数目的选择问题,提出一种用户用电行为分析的聚类优选策略。在前期智能用电用户行为分析的特征优选策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特征优选策略提取负荷曲线的最佳特征集对用户用电数据进行聚类分析;... 针对大数据背景下用户智能用电行为最佳聚类数目的选择问题,提出一种用户用电行为分析的聚类优选策略。在前期智能用电用户行为分析的特征优选策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特征优选策略提取负荷曲线的最佳特征集对用户用电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然后提出聚类数优选策略,通过综合考虑准确度评价指标和有效度评价指标确定最佳聚类数目。以国内外的用电数据为数据源,仿真验证了所述策略可以选择合理的聚类数目,有效提高用电行为分析的数据聚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行为分析 智能用电 聚类优选 准确度 有效度
下载PDF
首套中国男、女数字化可视人体结构数据的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张绍祥 王平安 +22 位作者 刘正津 谭立文 邱明国 李七渝 李恺 郭燕丽 刘光久 单锦露 刘继军 张伟国 陈金华 王健 陈伟 陆明 游箭 庞学利 肖红 谢永明 许忠信 王欲甦 邓俊辉 唐泽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63-565,共3页
目的 实现首套中国男、女数字化可视人体结构数据的计算机可视化。方法 在获得首套 (包括 1例男性和1例女性 )数字化可视人体结构数据集 (男性为 2 5 18个横断面 ,总数据量为 90 64 8GB ;女性为 3 64 0个横断面 ,总数据量为13 0 0 4... 目的 实现首套中国男、女数字化可视人体结构数据的计算机可视化。方法 在获得首套 (包括 1例男性和1例女性 )数字化可视人体结构数据集 (男性为 2 5 18个横断面 ,总数据量为 90 64 8GB ;女性为 3 64 0个横断面 ,总数据量为13 0 0 4GB)后 ,分别在SGI图像工作站和P4微机上 ,先对二维图像进行处理 ,然后经过在每幅图像上预留的定标点进行对位配准。重建时采用了两种方法 ,一是体绘制 (Volumerendering)重建 ;二是面绘制 (Surfacerendering)重建。结果 在SGI工作站和微机上分别实现了男、女数字化可视人体的整体和局部可视化。并且 ,通过革新三维重建和数据处理技术 ,实现了中国首套数字化人体数据的交互式三维可视化。结论 ①经过可视化研究检验 ,本研究组采集的首套中国男、女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符合三维可视化的要求。②本研究建立起来的中国男、女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的交互式三维可视化平台 ,形成了数字人体解剖学和虚拟外科手术的雏形。③经过数据分割、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人体 数字化 可视化 断向解剖 三维重建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介入时机对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2
17
作者 张杨 李翠红 +6 位作者 杜晓芹 谢全 张加莉 李帅明 冯华 储卫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3-527,共5页
目的探讨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首次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时机及其对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高压氧治疗中心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对满足中毒在24 h以内、未在其他医院行高压氧... 目的探讨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首次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时机及其对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高压氧治疗中心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对满足中毒在24 h以内、未在其他医院行高压氧治疗、中毒程度为中重度者按首次治疗时间分3组:超早期组(中毒后6 h内)、早期组(中毒后6~12 h)和普通组(中毒后>12~24 h)。比较3组治疗后的症状恢复程度(完全恢复、部分恢复、未恢复)、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Barthel指数(BI)、迟发性脑病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36例患者,其中超早期组39例、早期组51例、普通组46例。各组在年龄、性别分布及总治疗次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压氧治疗结束时,超早期组、早期组及普通组中患者症状完全恢复的比例分别为43.5%、31.4%、17.4%;GCS评分改善值分别为4.85、3.87、3.01;MMSE评分改善值分别为19.01、14.05、12.34;BI指数改善值分别为75.48、68.24、54.58。治疗后1年随访显示,超早期组发生迟发性脑病2例(5.1%),早期组发生7例(13.7%),普通组发生14例(30.4%)。所有指标超早期组显著优于普通组,在症状完全恢复的比例、MMSE评分、迟发脑病发生率3项指标上也显著优于早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毒后6 h内实施高压氧治疗可使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预后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高压氧治疗 介入时机 预后
下载PDF
需求响应下的变频空调群组削峰方法 被引量:37
18
作者 杨济如 石坤 +3 位作者 秀清 赐威 杨建林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44-52,共9页
通过对变频空调负荷特性的研究,建立变频空调负荷模型;结合温度控制和频率控制两种方法的优点,在约定需求响应激励方案并满足用户舒适度要求的情况下,确定了一种考虑时间约束的变频空调频率控制方法;并以空调群组的削峰优化模型为基础,... 通过对变频空调负荷特性的研究,建立变频空调负荷模型;结合温度控制和频率控制两种方法的优点,在约定需求响应激励方案并满足用户舒适度要求的情况下,确定了一种考虑时间约束的变频空调频率控制方法;并以空调群组的削峰优化模型为基础,设计了一种直接易行的空调群组削峰控制算法。根据空调调控顺序的不同,分别达到充分利用负荷削减潜力或经济性最优两种目标,通过算例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正确性和优越性,并分析比较了不同目标或因素影响下的削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响应 变频空调 削峰方法 负荷调控
下载PDF
区块链:需求侧资源参与电网互动的支撑技术 被引量:35
19
作者 李彬 张洁 +3 位作者 祁兵 李德智 石坤 《电力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共8页
需求侧资源参与电网互动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源-网-荷"的两端调节,保障电网的实时平衡,区块链技术通过全网记账的方式及高冗余的信息架构实现安全信息的再现。为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考虑在智能电网概念模型中的互动方式下... 需求侧资源参与电网互动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源-网-荷"的两端调节,保障电网的实时平衡,区块链技术通过全网记账的方式及高冗余的信息架构实现安全信息的再现。为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考虑在智能电网概念模型中的互动方式下,设计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供需互动系统架构,提出了一个以区块链协议标准为支撑,以信息监控、采集、录入、统计为中心,以需求响应服务器(demand response automation server,DRAS)、负荷集成商、用户群为框架的一体化信息平台设计思路。结果表明基于区块链的架构系统能实现信息的不可篡改性,使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不受限于某个中心故障点,从而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需求侧 供需互动 信息安全
原文传递
计及用电行为聚类的智能小区互动化需求响应方法 被引量:32
20
作者 陆俊 朱炎平 +2 位作者 彭文昊 祁兵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13-120,共8页
针对复杂智能用电环境下智能用电小区的多用户日负荷需求响应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用户用电行为聚类的互动需求响应方法。首先,以智能小区用户的基本负荷、可调度负荷、电动车负荷和储能装置负荷为约束条件,建立电网负荷波动最小优化目标... 针对复杂智能用电环境下智能用电小区的多用户日负荷需求响应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用户用电行为聚类的互动需求响应方法。首先,以智能小区用户的基本负荷、可调度负荷、电动车负荷和储能装置负荷为约束条件,建立电网负荷波动最小优化目标的需求响应模型;然后,阐述了提出的智能小区互动化需求响应方法,将需求响应模型求解过程分解为电网侧子响应和用户侧子响应的协作互动过程;最后,基于用户侧用电行为聚类分析,采用行为矫正的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实现需求响应模型的互动化方法求解。实验中与分时电价下的响应算法及无用户聚类的集中响应算法对比,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通过聚类分析与互动化策略能够在优化结果和算法性能方面优于对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化需求响应 智能小区 聚类分析 需求响应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