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林冠层降雨截留特征
1
作者 邓雅丽 赵新宇 +3 位作者 冯英 张卫强 刘效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81-2992,共12页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发达的林冠层通过调节降水量、改变降水强度等深刻影响着流域全过程水文通量及水分输出。以中国广泛开展的典型森林降雨再分配过程的年尺度监测数据为基础,揭示中国不同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的降雨再...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发达的林冠层通过调节降水量、改变降水强度等深刻影响着流域全过程水文通量及水分输出。以中国广泛开展的典型森林降雨再分配过程的年尺度监测数据为基础,揭示中国不同类型森林生态系统的降雨再分配及林冠层降雨截留特征,阐明森林生态系统林冠层截留特征与降雨、植被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不同森林生态系统年穿透雨量处于141.4—2450.0 mm之间,年穿透雨率为36.3%—92.3%。5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多年平均穿透雨量((445.3±252.9)—(1230.6±479.6)mm)占同期多年平均降雨量的(72.6±9.2)%—(77.4±8.9)%。不同森林生态系统年树干茎流量介于0—508.2 mm之间,占同期年降雨量的0—25.8%。5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树干茎流量多年平均值((9.8±17.3)—(87.8±81.6)mm)占同期多年平均降雨量的(1.4±1.9)%—(5.4±4.6)%。不同森林生态系统林冠层年降雨截留范围在25.7—812.9 mm之间,占年降雨量的4.2%—55.6%。5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多年平均林冠截留量((154.2±81.6)—(392.2±203.5)mm)占同期年平均降雨量的(18.7±7.4)%—(25.9±8.3)%。进一步分析表明,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和林冠层截留量随观测区年降雨量的增加而呈显著增大(P<0.05),年穿透雨率、年树干茎流率随年降雨量的增加呈显著线性上升趋势(P<0.05),而年林冠截留率与年降雨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降雨量、叶面积指数是深刻影响森林生态系统林冠层降雨截留率等特征的重要因素。整体上,不同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林冠截留降雨能力存在明显差异,林冠层截留率突出表现为:落叶林大于常绿林、针叶林大于阔叶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类型 冠层截留 穿透雨 水源涵养 服务功能
下载PDF
中国大径材人工林培育研究进展
2
作者 任雲雲 李雪 +4 位作者 刘嘉欣 何茜 曾曙才 刘效东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93,共8页
大径材人工林对保障木材供给安全、生态环境建设以及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径材人工林的高效培育一直是人工林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由于我国大径材人工林研究起步较晚,大径材人工林高质量培育的关键技术有待进一步的突破、提升... 大径材人工林对保障木材供给安全、生态环境建设以及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径材人工林的高效培育一直是人工林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由于我国大径材人工林研究起步较晚,大径材人工林高质量培育的关键技术有待进一步的突破、提升和集成。文中基于我国大径材人工林培育的现状,对大径材人工林培育的立地选择与调控、树种选择与遗传改良、林分结构调控、抚育管理等关键环节及其技术措施进行梳理,综述中国大径材人工林培育的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并针对性提出未来应加强研究的关键技术,以期为我国人工林资源的高效培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径材 人工林 木材供给 森林培育 中国
原文传递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的问题与对策--以河南省“十三五”教师培训实施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15-20,共6页
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院校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虽然有了一定的制度基础,但目前仍存在系统性培训规划欠缺,培训实效性和针对性有待加强,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评价机制有待完善,资格制度实施有效执行力有待加强等... 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院校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虽然有了一定的制度基础,但目前仍存在系统性培训规划欠缺,培训实效性和针对性有待加强,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评价机制有待完善,资格制度实施有效执行力有待加强等问题。“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仍需政府、企业、学校、培训机构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努力,在顶层设计、细节设计、机制优化等方面打造协同顺畅、规划合理、运转优良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 培养培训 机制
下载PDF
对中职师资培训工作的调研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 2020年第7期106-109,共4页
为有效提升中职教师职业素养和能力,积极探索"互联网+"职教师资培训新模式,2019年6月,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师资和培训基地相关人员,开展了主题为"河南省中职师资线上线下混合培训... 为有效提升中职教师职业素养和能力,积极探索"互联网+"职教师资培训新模式,2019年6月,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师资和培训基地相关人员,开展了主题为"河南省中职师资线上线下混合培训模式研究"的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研究。项目研究立足职业教育发展,重点围绕中职师资培训工作的现状、培训模式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分析,旨在找出中职师资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整理、统计、归纳和分析调研数据的基础上,给出有效的对策建议,解决规模受限、质量不高、效果不佳等师资培训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师资培训 中等职业学校 中职教师 中职师资 混合培训模式 项目管理办公室 线上线下 培训基地
下载PDF
职业院校如何全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被引量:1
5
作者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 2021年第9期46-47,共2页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为扩大就业,教育部等十四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使职业院校成为就业创业培训的重要阵地,职业院校年承担...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为扩大就业,教育部等十四部门联合印发的《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使职业院校成为就业创业培训的重要阵地,职业院校年承担补贴性培训达到较大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计划》 职业院校 就业创业 扩大就业 职业技能培训 职业培训 民生之本 全面开展
下载PDF
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6
作者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 2018年第2期21-22,共2页
校企合作产生于职业教育实际,是职业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内在需要,其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因此,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清除体制上的障碍和突破传统... 校企合作产生于职业教育实际,是职业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内在需要,其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因此,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清除体制上的障碍和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中职教育 职业教育 教育服务 职业学校 区域经济 教学实践 研究成果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7
作者 李雪 +4 位作者 李玉峰 冯英 张卫强 甘先华 刘效东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4期120-131,共12页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的主体,其水源涵养功能及其价值的研究一直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为探究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的发展脉络、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文章基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核...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的主体,其水源涵养功能及其价值的研究一直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为探究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的发展脉络、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文章基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利用可视化工具CiteSpace和VOSviewer绘制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研究的知识结构图谱,分析该领域论文发表的数量动态、国家与机构合作关系、热点问题及前沿动态等。结果表明:全球范围内,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领域的发文量稳步上升,尤其是中国在该领域研究的国际影响力逐年提升;从发文量来看我国居第一位,但美国与其他国家间的合作更为密切;该领域的发文机构中,中国科学院在CNKI数据库和WOS数据库收录的文献量均是最多。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的中、英文文献研究热点分别为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对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等;从发展趋势来看,中文文献在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领域研究侧重于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文效应,而英文文献侧重于干旱条件、空间变异及景观格局变化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整体上,未来我国应进一步注重变化情景下(如气候变化、森林结构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等)不同时空尺度水源涵养功能变化及其评估等研究,以期更加有力服务于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及风险防范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 水文功能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 文献计量
下载PDF
浅析信息技术下学生隐性知识的学习 被引量:3
8
作者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76-176,共1页
文章从教学角度研究隐性知识。从隐性知识的内涵与特点、形成过程转化过程,和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隐性知识三个方面出发,详细而有渐进性的阐述促进学生学习的特点。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隐性知识 学生学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