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蚕茧草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吕奉菊 陈明林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6-203,共8页
首次详细报道了蚕茧草的异型花柱现象,研究表明,除了其雄蕊、柱头高度有二型性外,其花瓣大小、柱头形态、花粉粒大小、数量和种子质量也表现出明显的二态性。与短柱花相比,长柱花有较大的花瓣,其柱头有稀而高的柱头突起,其花药产生较多... 首次详细报道了蚕茧草的异型花柱现象,研究表明,除了其雄蕊、柱头高度有二型性外,其花瓣大小、柱头形态、花粉粒大小、数量和种子质量也表现出明显的二态性。与短柱花相比,长柱花有较大的花瓣,其柱头有稀而高的柱头突起,其花药产生较多而直径较小的花粉粒。扫描电镜显示,长、短柱花的种子均卵形,无喙突,具有拟脑状纹饰;长、短柱花的花粉均为球形,具散孔,孔近圆形,边缘不规则,通过其花粉和种子微形态的观察,可将其划分为春蓼组。野外调查发现蚂蚁常常是其访花者。通过对其野生居群的型比调查发现在野外蚕茧草往往为单型居群,并通过对不同居群座果率的统计发现长柱花的结实率较大。根据其繁育系统特征,对其传粉适应方式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茧草 异型花柱 微形态 访花者
下载PDF
二型花柱植物愉悦蓼的繁殖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吕奉菊 陈明林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9-434,共6页
愉悦蓼具有典型的二型花柱现象。通过统计安徽部分地区愉悦蓼长、短柱花花型数量、柱头和花药高度差及结实率;观察愉悦蓼的长、短柱花的型比;结合苯胺蓝染色鉴定愉悦蓼长、短柱花的花粉与柱头的亲和性。结果表明,愉悦蓼长、短柱花的型... 愉悦蓼具有典型的二型花柱现象。通过统计安徽部分地区愉悦蓼长、短柱花花型数量、柱头和花药高度差及结实率;观察愉悦蓼的长、短柱花的型比;结合苯胺蓝染色鉴定愉悦蓼长、短柱花的花粉与柱头的亲和性。结果表明,愉悦蓼长、短柱花的型比符合1:1;长柱花的结实率较大;自花授粉组合中的花粉在柱头上也能萌发出花粉管,但不能到达子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愉悦蓼 长柱花 短柱花 型比 繁殖
下载PDF
金荞麦和荞麦的形态解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游亚丽 陈明林 +1 位作者 吕奉菊 《植物学研究》 2012年第2期41-45,共5页
以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 (D. Don.) Hara.)和荞麦(F. esculentum Moench)为研究对象,利用石蜡切片法比较研究了两种植物的叶、叶柄、茎和根的解剖结构特征,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其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测定,并探讨了金荞麦的结构特征... 以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 (D. Don.) Hara.)和荞麦(F. esculentum Moench)为研究对象,利用石蜡切片法比较研究了两种植物的叶、叶柄、茎和根的解剖结构特征,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其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测定,并探讨了金荞麦的结构特征对其濒危的影响。观察显示,金荞麦和荞麦为典型的异面叶植物,荞麦叶上表皮与叶肉接触紧密,而金荞麦叶上表皮与叶肉之间具有空隙。叶柄外形马蹄状,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束组成;荞麦叶柄中央为由3~5层薄壁细胞隔开的2束维管束,而金荞麦叶柄中央为导管连成H状的2束维管束。茎中维管组织比例较小,韧皮纤维发达;中央为髓腔,髓腔随茎的年龄增大而增大。根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初生维管束四原型;金荞麦根的髓部由含有多种晶体的薄壁细胞组成。研究表明,金荞麦部分结构特征不利于其在逆境中生存,但这不能构成金荞麦濒危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荞麦 荞麦 解剖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