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家数值产品沿海大暴雨预报性能检验 被引量:14
1
作者 粉娥 王勇 李慧君 《气象科技》 2013年第4期696-702,共7页
2010年8月4—5日和2010年8月21—22日两次天气过程都是在副热带高压外围产生的沿海大暴雨天气,利用多种资料,重点针对基层气象台(站)常用的几家数值模式产品,对两次暴雨过程从环流形势、影响系统、降水量要素等方面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 2010年8月4—5日和2010年8月21—22日两次天气过程都是在副热带高压外围产生的沿海大暴雨天气,利用多种资料,重点针对基层气象台(站)常用的几家数值模式产品,对两次暴雨过程从环流形势、影响系统、降水量要素等方面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各家数值模式产品对暴雨定量预报有一定的预报能力,但降雨量级普遍偏小,对强降水中心的预报稳定性较差;在降水量级上,EC模式预报较准确,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对产生暴雨天气影响系统位置和强度的预报,不同的数值模式有所差异;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预报,T639模式和EC模式各时效预报脊点位置跟实况场一致,但强度较实况偏弱;但对高空槽和切变线的预报跟实况都有一定的偏差。因此在暴雨预报中需要在参考数值预报的基础上,结合强对流工具、实况加密资料、物理量场、相似个例和经验外推等其他辅助手段提高暴雨站点预报准确率,从而提升灾害性天气服务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预报 模式检验 大暴雨
下载PDF
两次东北冷涡天气异同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云川 张迎新 粉娥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4-62,共9页
2006年7月5日和2006年6月16日是两次冷涡位置相似,造成的天气不尽相同的东北冷涡天气过程。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自动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1°×1°,一天4次),对两次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场、云图演... 2006年7月5日和2006年6月16日是两次冷涡位置相似,造成的天气不尽相同的东北冷涡天气过程。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云图、自动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1°×1°,一天4次),对两次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场、云图演变、能量场、动力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同在东北冷涡天气背景下,由于中低层温度场配置不同、上下游系统强弱不同,导致天气不同;东北冷涡云带尾部的云团以"前消后长"的传播形式向前传播;强对流天气与θse高能区的密集带、SI指数场的负值区、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的偏南气流、水汽能量的大值区及CAPE的高值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冷涡 强对流天气 诊断分析
下载PDF
“麦莎”远距离台风暴雨的排熵指数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春虎 罗哲贤 +2 位作者 张颖娴 王咏青 粉娥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1-388,共8页
对2005年8月5日山东省一次远距离台风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从引起远距离台风暴雨的几个因素,分析此次山东地区强降水过程与台风"麦莎"及中纬度西风带系统的关系,判别台风暴雨的类型;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排熵指数与远... 对2005年8月5日山东省一次远距离台风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从引起远距离台风暴雨的几个因素,分析此次山东地区强降水过程与台风"麦莎"及中纬度西风带系统的关系,判别台风暴雨的类型;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排熵指数与远距离台风暴雨区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次暴雨过程是在远距离台风(0509号"麦莎"台风)和西风槽相互作用下产生的;非纬向的高、低空急流对本次暴雨过程起着重要作用;负熵变区(IRE<0)对应着暴雨区,负熵变区的汇合反映远距离台风暴雨的落区,排熵指数对远距离台风暴雨分析预报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距离台风暴雨 排熵指数 诊断分析
下载PDF
2016-2019年唐山市臭氧污染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晓东 王冠 +2 位作者 王秀玲 粉娥 郑艳萍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2年第2期62-69,共8页
利用2016—2019年唐山市逐时O_(3)浓度和气象数据,分析了O_(3)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2016年唐山市O_(3)超标天数为53 d,2017—2019年O_(3)超标天数每年在70 d以上,污染程度偏重。O_(3)月平均浓度值呈双峰型分布,6月O_... 利用2016—2019年唐山市逐时O_(3)浓度和气象数据,分析了O_(3)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2016年唐山市O_(3)超标天数为53 d,2017—2019年O_(3)超标天数每年在70 d以上,污染程度偏重。O_(3)月平均浓度值呈双峰型分布,6月O_(3)平均浓度值最大,达112.26μg·m^(-3),9月次之。O_(3)浓度超标日分布在3—10月,夏季超标天数最多,其他依次为春季、秋季,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O_(3)日均浓度为15:00最大,日变化呈单峰型分布。O_(3)浓度与温度、风速正相关,与相对湿度负相关。气温高是导致O_(3)浓度超标的重要因素,日最高温度超过25℃时要考虑O_(3)浓度出现超标现象。相对湿度在50%左右及60%—80%时,O_(3)浓度超标率均大于30%,在60%—70%时O_(3)-8h浓度平均值达到最大。夏秋季O_(3)浓度超标率高与地面小风、较低的混合层高度有关。当日均风速1<V≤4 m·s^(-1)时,O_(3)浓度超标率较高。容易产生中度以上O_(3)污染的天气形势场为500 hPa高空受西北气流或高压脊影响,850 hPa有西南或偏南气流经过,地面大多处在高压后部、低压前部或低压辐合区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浓度超标 臭氧污染 气象条件
下载PDF
基于WebService接口的秦皇岛气象数据查询和服务系统 被引量:8
5
作者 畅巨峥 粉娥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19年第4期65-68,共4页
为了能够及时获取并查看秦皇岛市的自动气象站数据,文章开发了基于WebService接口的新数据查询和服务系统。该系统所有数据均通过省局共享平台接口获取,在实现数据查询显示等基本功能基础上,根据秦皇岛市业务工作的实际需求,添加了任意... 为了能够及时获取并查看秦皇岛市的自动气象站数据,文章开发了基于WebService接口的新数据查询和服务系统。该系统所有数据均通过省局共享平台接口获取,在实现数据查询显示等基本功能基础上,根据秦皇岛市业务工作的实际需求,添加了任意时段降水量、区域平均降水量、小时雨强等要素的统计,这些统计信息可以进一步生成服务短信或雨情快递等服务材料,并可以通过插值生成色斑图。在进行数据统计的过程中,还可以将明显有误的数据剔除或用对应的国家站数据代替,以更直观、更精确、更科学的数据提供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Service接口 气象数据 数据查询
下载PDF
山西一次低涡暴雨过程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粉娥 王咏青 狄利华 《暴雨灾害》 2009年第3期241-245,共5页
采用地面、高空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空间分辨率1°×1°),对2005年7月1日20时至2日20时(北京时)发生在山西的一次低涡暴雨过程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发现这次暴雨过程是受5OOhPa高空槽... 采用地面、高空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空间分辨率1°×1°),对2005年7月1日20时至2日20时(北京时)发生在山西的一次低涡暴雨过程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发现这次暴雨过程是受5OOhPa高空槽、副热带高压以及中尺度低涡等天气系统共同作用产生的。利用数值模拟输出的高时空分辨率资料探讨了此次暴雨过程的发生发展特征和机理,指出中低层中尺度涡旋是造成这次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低涡的时空演变与暴雨中心的移动和雨强的变化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湿位涡诊断表明:强降水发生时,暴雨区上空低层是不稳定区,湿位涡负中心出现在暴雨中心附近,且对流不稳定性远大于湿斜压性。地形的敏感试验进一步揭示了地形对暴雨的增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涡暴雨 数值模拟 形成机制
下载PDF
2005年7月1—2日山西大暴雨中排熵指数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粉娥 王咏青 李勋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41-848,共8页
利用美国新一代中尺度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采用双向二重嵌套网格技术,对2005年7月1—2日山西的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利用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动力协调资料进行了初步诊断分析,着重分析了排熵指数与暴雨... 利用美国新一代中尺度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采用双向二重嵌套网格技术,对2005年7月1—2日山西的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利用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动力协调资料进行了初步诊断分析,着重分析了排熵指数与暴雨区的关系。结果表明:活跃的副高是造成此次强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低空西南风急流为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及动力条件;大气排熵指数由高值向低值的演变有利于对流的发展,从而导致对流暴雨形成;负熵变区(IRE<0)对应着暴雨区,负熵变区的汇合反映了暴雨的落区;排熵指数与暴雨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过程 数值模拟 诊断分析 排熵指数
下载PDF
秦皇岛市两次极端最低气温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燕成玉 闵锦忠 +1 位作者 粉娥 张宝贵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年第3期39-43,共5页
利用MICAPS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秦皇岛市2001年1月15日和2010年1月6日两次最低气温极值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的垂直结构、温度方程的平流项、垂直项与非绝热项等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 利用MICAPS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秦皇岛市2001年1月15日和2010年1月6日两次最低气温极值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的垂直结构、温度方程的平流项、垂直项与非绝热项等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环流形势基本相似,均自西北路径直接影响华北,冷平流由水平方向移动并在垂直方向下传;通过对局地温度变化中各项因子的定量估算,发现当空气干燥且从低到高空均为下沉气流时,下沉增温的影响不容忽视;2010年1月6日出现的最低气温极值主要是非绝热因子影响。2010年1月3—4日秦皇岛降暴雪,积雪深度在10 cm以上,2010年1月6日非绝热项为-0.907℃.h-1,2001年1月15日非绝热项为-0.301℃.h-1,下垫面性质的改变对局地气温的影响可为最低气温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最低气温天气过程 对比分析 定量估算 局地温度
下载PDF
Python在秦皇岛大雾气候特征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9
作者 畅巨峥 李飏 +1 位作者 粉娥 李宝珍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24年第2期122-125,共4页
为了系统分析秦皇岛大雾天气特征,文章以Python为工具,对北戴河观测站1954—2020年大雾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并用matplotlib绘制秦皇岛大雾年、小时变化曲线,以及大雾持续时间统计表等统计产品,为业务人员进行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其程序... 为了系统分析秦皇岛大雾天气特征,文章以Python为工具,对北戴河观测站1954—2020年大雾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并用matplotlib绘制秦皇岛大雾年、小时变化曲线,以及大雾持续时间统计表等统计产品,为业务人员进行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其程序设计思路和实现过程对处理其他气象数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THON PANDAS matplotlib 数据处理
下载PDF
2020-2022年夏季北戴河近岸海域环境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婧美 徐晨曦 +3 位作者 赵春龙 赵吉 周会文 粉娥 《河北渔业》 2023年第4期22-26,共5页
为了解北戴河近岸海域夏季水质状况,2020—2022年7、8月份对北戴河近岸海域进行了海洋环境监测分析,数据表明,近三年北戴河海域生态环境总体良好,pH值、COD、油类、磷酸盐、无机氮基本维持在一类水质标准。文章分析了北戴河近岸海域海... 为了解北戴河近岸海域夏季水质状况,2020—2022年7、8月份对北戴河近岸海域进行了海洋环境监测分析,数据表明,近三年北戴河海域生态环境总体良好,pH值、COD、油类、磷酸盐、无机氮基本维持在一类水质标准。文章分析了北戴河近岸海域海洋环境污染来源主要有人为污染、海洋生物污染和陆域污染等,并对该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控制污染与开发、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和防治水母灾害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戴河 海域环境 监测
下载PDF
秦皇岛市一次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11
作者 尹碧文 毛智政 +2 位作者 宋金妹 燕成玉 粉娥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6期70-72,共3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秦皇岛市2019年5月15日出现的一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此次过程为典型冷涡影响下的强对流天气,大气层结处于不稳定状态,且不稳定、能量较大,地面冷锋和辐合线触发了此次冰...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秦皇岛市2019年5月15日出现的一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此次过程为典型冷涡影响下的强对流天气,大气层结处于不稳定状态,且不稳定、能量较大,地面冷锋和辐合线触发了此次冰雹天气;前倾形势明显,CAPE为743.2 J/kg,K指数为33.4,SI指数为-3.19。0℃层所在高度为3 576.7 m,-20℃层所在高度为6 316.4 m,有利于冰雹的增长,并且垂直风切变较强,环境条件有利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出现。对于冷涡后的强对流天气预报需要精心研讨,多参考一些地方性指标,分析物理量场的变化;同时要注重短临监视,加强对加密观测数据、多普勒雷达的监视,加强临近预报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天气过程 强对流
下载PDF
秦皇岛春季一次臭氧污染特征及气象影响研究
12
作者 靳甜甜 张一博 +1 位作者 粉娥 王磊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3年第4期18-21,共4页
利用秦皇岛市环境监测站和气象站数据、NCEP2.5*2.5再分析资料,对秦皇岛市2021年5月21日—23日一次臭氧污染过程的污染特征、天气形势、气象条件、与细颗粒物的关系、减排措施及管控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污染天气过程500hPa形势... 利用秦皇岛市环境监测站和气象站数据、NCEP2.5*2.5再分析资料,对秦皇岛市2021年5月21日—23日一次臭氧污染过程的污染特征、天气形势、气象条件、与细颗粒物的关系、减排措施及管控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污染天气过程500hPa形势场为暖脊控制,地面位于低中心底部,高温高湿、持续的西南风、较长的日照时数、较高的太阳辐射、较高的静稳指数等均有利于增强光化学反应,致使臭氧浓度升高。较高的臭氧浓度,大气的氧化性增强,将促进二次细颗粒物的生成。5月21日—23日在臭氧达到峰值一段时间后,细颗粒物浓度逐渐升高,约滞后1—2小时。针对此次污染过程,5月18日7时—22日19时采取污染应对管控措施,要求强化工业企业VOCs排放管控,加强夜间NO_(x)管控,尽量降低污染影响。此次污染为本地贡献加上风向污染传输,臭氧开始出现超标,随着大面积启动应急管控措施,减排效果明显,低于上风向曹妃甸、滦南及滦县(均在250μg/m^(3)左右),表明本地污染管控起到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特征 气象条件 减排管控 秦皇岛
下载PDF
秦皇岛市区域站数据查询与显示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被引量:3
13
作者 畅巨峥 粉娥 +1 位作者 杨佳 吴明浩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3期290-292,共3页
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区域站在山洪气象灾害监测中的作用,秦皇岛市开发了新的区域站数据查询显示系统,该系统能够监控各雨量点雨量信息并根据雨量达到的量级进行声音报警;能进行历史数据查询,并将结果导出为Word文档、Web文档或普通文本文件... 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区域站在山洪气象灾害监测中的作用,秦皇岛市开发了新的区域站数据查询显示系统,该系统能够监控各雨量点雨量信息并根据雨量达到的量级进行声音报警;能进行历史数据查询,并将结果导出为Word文档、Web文档或普通文本文件;还能根据已有雨量点信息通过插值和填色生成秦皇岛市降水分布图,便于以更直观的方式为地方政府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象站 数据查询 显示 系统设计 实现 河北秦皇岛
下载PDF
两次副热带高压外围沿海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粉娥 李飏 +1 位作者 畅巨峥 李卫敏 《气象科技进展》 2015年第6期42-47,共6页
2010年8月4—5日和8月21—22日两次天气过程都是在副热带高压外围产生的沿海大暴雨天气。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降水资料、NCEP再分析等资料,从大尺度环流场、物理量场、数值预报产品等方面对这两次过程进行综合诊断分析,以为河北海... 2010年8月4—5日和8月21—22日两次天气过程都是在副热带高压外围产生的沿海大暴雨天气。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降水资料、NCEP再分析等资料,从大尺度环流场、物理量场、数值预报产品等方面对这两次过程进行综合诊断分析,以为河北海岸带暴雨提供一定的依据。结果表明,这两次暴雨过程均具有河北海岸带夏季暴雨的特征,是典型的副热带高压边缘大暴雨天气。水汽通量辐合区与暴雨的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边界层附近水汽的输送对降水起增大作用,两次过程的不同点在于影响系统和对流稳定度。当T639模式降水产品预报秦皇岛有大到暴雨,且秦皇岛位于副热带高压边缘,此时应重点分析水汽通量辐合区、高能舌和上升速度大值中心叠加区域;如果该区域存在中尺度系统触发机制,则该区域可能是沿海暴雨到大暴雨的落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热带高压 暴雨 物理量场 对比分析
下载PDF
秦皇岛臭氧污染现状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宝贵 杜建双 +2 位作者 孙丽华 李卫敏 粉娥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49-53,58,共6页
根据秦皇岛生态环境局官方臭氧监测数据,分析2014—2020年秦皇岛地区臭氧1 h平均浓度的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臭氧浓度总体呈逐年增长趋势,臭氧浓度超标日趋严重,其7 a平均值为61μg/m^(3)。超标时数沿海地带为839 h,北部县区为1402 h... 根据秦皇岛生态环境局官方臭氧监测数据,分析2014—2020年秦皇岛地区臭氧1 h平均浓度的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臭氧浓度总体呈逐年增长趋势,臭氧浓度超标日趋严重,其7 a平均值为61μg/m^(3)。超标时数沿海地带为839 h,北部县区为1402 h,沿海地带臭氧1 h均值为57.6μg/m^(3),北部县区为65.8μg/m^(3),2017年超标最多,为1728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污染 平均浓度 沿海地带 分析
下载PDF
一次燕山南麓局地大暴雨的成因分析及数值预报检验 被引量:2
16
作者 粉娥 畅巨峥 +1 位作者 燕成玉 张晨宇 《气象科技进展》 2019年第6期53-60,共8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卫星云图及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3年6月28-29日发生在秦皇岛地区一次局地大暴雨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从环流形势、影响系统、降水强度和落区等方面对多种数值预报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尺度对流复...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卫星云图及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3年6月28-29日发生在秦皇岛地区一次局地大暴雨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从环流形势、影响系统、降水强度和落区等方面对多种数值预报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尺度对流复合体和线状回波中的超级单体,造成了北部山区的短时强降水,强降水区域位于黑体亮度温度TBB度最大处,燕山山脉地形抬升作用和中尺度风场辐合是本次过程的触发机制。多种数值模式产品对暴雨有一定的预报能力,但强降水中心都偏北,且未能体现出大于100?mm的大暴雨区域。对产生暴雨天气影响系统位置和强度的预报,不同的数值模式有所差异,ECMWF模式对亚洲地区中高空环流预报的结果更为准确,对弱高空槽系统预报偏差较大。冷涡天气形势下,当各种数值预报模式均预报有降水时,降水量级一致或相差不多,并且日本传真图在秦皇岛附近预报有25?mm左右降水中心时,考虑地形作用,秦皇岛北部山区降水量级可增加一个量级或稍大一些。由于各家数值预报对地形作用难以准确把握,从而对地形诱发的中小尺度系统容易漏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涡 模式检验 大暴雨
下载PDF
台风“安比”暴雨天气物理量诊断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昊野 靳甜甜 粉娥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第4期95-96,共2页
利用Micaps分析资料、常规地面站雨量观测资料和区域中尺度自动站雨量资料,综合分析了“安比”台风的环流背景及物理诊断量,探讨本次登陆秦皇岛市的台风的特征和降水机制。此次降水由于台风引起的高低层系统相配合,水汽、动力、热力条... 利用Micaps分析资料、常规地面站雨量观测资料和区域中尺度自动站雨量资料,综合分析了“安比”台风的环流背景及物理诊断量,探讨本次登陆秦皇岛市的台风的特征和降水机制。此次降水由于台风引起的高低层系统相配合,水汽、动力、热力条件都较好,但由于登陆后台风环流逐渐表现出一种不对称结构特征,引起暴雨落区不对称分布。由于地形的抬升作用造成此次我市北部山区地区降水量大。低层的湿位涡分布与暴雨中心对应较好,对暴雨落区和暴雨中心有一定的指向作用。湿位涡负值中心的移动方向对台风的移向及登陆点有很好的指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暴雨 诊断分析
下载PDF
ENSO事件对吕梁汛期降水的影响
18
作者 吴学玲 申建华 +2 位作者 冯志亮 粉娥 张雁平 《山西气象》 2004年第1期33-35,共3页
本文利用ENSO事件资料,结合吕梁地区1957年至2000年汛期(6月至8月)降水资料,分析了ENSO事件影响年的汛期降水特征,得出了ENSO事件起始季节、强度、持续时间与吕梁汛期降水的关系是密切的。
关键词 ENSO事件 起始季节 强度 持续时间 汛期旱涝
下载PDF
地面气象观测岗考题题库的建立及应用
19
作者 畅巨峥 粉娥 杨龙飞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17年第3期108-112,共5页
随着时间的积累,各地地面气象观测人员和主管部门都积累了大量的上岗考题和比武考试试题,但由于业务体制的改革和观测规范的改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已经过时的考题,不能拿来直接使用。为了正确又高效地使用这些试题,有必要建立试题库。... 随着时间的积累,各地地面气象观测人员和主管部门都积累了大量的上岗考题和比武考试试题,但由于业务体制的改革和观测规范的改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已经过时的考题,不能拿来直接使用。为了正确又高效地使用这些试题,有必要建立试题库。文章在收集考题和对考题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以最新地面观测规范为依据,对其进行筛查,建立考题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在线考试系统,前者用于考点管理、考题入库及系统管理,后者用于在线考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气象观测 题库 在线考试平台
下载PDF
秦皇岛市一次持续污染过程气象条件分析
20
作者 燕成玉 吴杰 +1 位作者 粉娥 李飏 《环境与发展》 2018年第4期206-207,共2页
2014年2月22日~26日,秦皇岛出现了罕见的高污染天气,首要污染物为PM_(2.5)。利用Micapes资料、环保监测站的每日污染物资料对此次持续污染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高污染期间,秦皇岛高空以纬向环流为主,没有冷空气活动,地面为不利于... 2014年2月22日~26日,秦皇岛出现了罕见的高污染天气,首要污染物为PM_(2.5)。利用Micapes资料、环保监测站的每日污染物资料对此次持续污染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高污染期间,秦皇岛高空以纬向环流为主,没有冷空气活动,地面为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弱气压场;大气层结稳定,空气湿度大、风速小,边界层内污染物的水平和垂直能力差;但当空气湿度达到90%以上时,对PM_(2.5)浓度有一定的稀释作用。PM_(2.5)浓度与能见度有负相关。秦皇岛东临渤海湾,22-23日低层为偏东风,主要为秦皇岛本地污染源导致的高污染天气;24-26日低层风为西到西南风时,上游的污染物输送至秦皇岛,与秦皇岛本地污染物一起造成此次秦皇岛罕见的持续高污染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边界层 逆温层 污染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