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精准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92
1
作者 赵鹏 郑加生 +4 位作者 张洪海 袁春旺 杜宁 赵隶赢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8-145,共8页
目的分析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联合CT引导经皮精准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4年10月间行TACE联合cT引导经皮精准微波消融治疗的1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并发症和复... 目的分析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联合CT引导经皮精准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4年10月间行TACE联合cT引导经皮精准微波消融治疗的1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并发症和复发情况,分析影响患者生存和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126例患者201个肿瘤经过177次消融,其中113例患者185个肿瘤完全消融,肿瘤完全消融率为92.0%。全组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2%;治疗后复发转移37例,复发转移率为29.4%。126例患者随访10—65个月,死亡17例,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5.2%、88.1%和84.1%,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1.5%、62.7%和49.2%。单因素分析显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术前甲胎蛋白(AFP)水平、最大肿瘤直径和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与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联合CT引导经皮精准微波消融治疗后生存有关(均P〈0.05),术前AFP水平、内科治疗、肿瘤数目和最大肿瘤直径与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联合CT引导经皮精准微波消融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和BCLC分期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联合CT引导经皮精准微波消融治疗后生存的独立因素(均P〈0.05),肿瘤数目和最大肿瘤直径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联合CT引导经皮精准微波消融治疗后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TACE联合CT引导经皮精准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可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导管消融术 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 治疗结果 预后
原文传递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巴塞罗那B期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5
2
作者 孙玉 张洪海 +8 位作者 生守鹏 李聪 袁春旺 扈彩霞 刘博君 李星明 张永宏 郑加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8-824,共7页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肝癌射频消融(RFA)治疗巴塞罗那(BCLC) B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行TACE联合RFA治疗的BCLC-B期原发性肝癌患者15...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肝癌射频消融(RFA)治疗巴塞罗那(BCLC) B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行TACE联合RFA治疗的BCLC-B期原发性肝癌患者154例。收集所有患者基线实验室及影像检查资料,通过门诊、住院或电话随访所有病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生存曲线,将单因素分析中P <0. 05的指标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 154例BCLC-B期肝癌患者,中位生存期37个月,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 5%、59. 7%、50. 6%和36. 1%。将患者按照BCLC-B期亚分期分为B1、B2、B3、B4期,B1期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B2~B4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 881,P=0. 001); RFA后1个月达到完全消融、年龄<60岁、术前AFP <400 ng/ml、胆碱酯酶≥4000 U/L、TBil≤21μmol/L、Child-Pugh A级,肿瘤数目≤3个、肿瘤最大直径<3 cm组患者生存率分别高于不完全消融、年龄≥60岁、AFP≥400 ng/ml、胆碱酯酶<4000 U/L、TBil> 21μmol/L、ChildPugh B级、肿瘤数目> 3个、肿瘤最大直径> 5 c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3. 002,P <0. 001;χ~2=6. 336,P=0. 012;χ~2=10. 765,P=0. 001;χ~2=6. 933,P=0. 008;χ~2=4. 624,P=0. 032;χ~2=5. 570,P=0. 018;χ~2=6. 761,P=0. 009;χ~2=7. 430,P=0.024)。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消融评价[P <0. 001,比值比(OR)=21. 950,95%可信区间(95%CI):11. 817~40. 772]、ChildPugh分级(P=0. 002,OR=2. 190,95%CI:1. 329~3. 609)、AFP水平(P=0. 014,OR=1. 760,95%CI:1. 122~2. 760)、B期亚分期(P=0. 004,OR=2. 178,95%CI:1. 284~3. 694)是BCLC-B期肝癌患者RFA治疗后生存期的影响因素。结论 TACE联合RFA治疗BCLC-B期肝癌安全有效,不完全消融、AFP≥400 ng/ml、Child-Pugh B级、BCLC-B期亚分期越晚是影响BCLC-B期肝癌RFA治疗后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导管消融术 治疗结果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微波消融术后早期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扈彩霞 郑加生 +1 位作者 林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228-231,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微波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测和预防肝癌微波消融术后复发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行微波消融术治疗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可能对早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微波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测和预防肝癌微波消融术后复发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行微波消融术治疗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可能对早期复发有影响的因素,采用Logistic法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肝癌消融术后早期肝内复发的危险因素,鉴别高危人群,以指导术后抗复发治疗。结果所有入组患者,共有30例在术后6个月时出现复发,复发率为37.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病灶位置、肿瘤大小、肝癌家族史、饮酒史、肝癌手术切除史、术前甲胎蛋白水平、肝功能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肝癌相关病因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数目(≥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肿瘤数目是肝癌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通过研究肝癌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危险因素来预见高危人群,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期对于肿瘤复发达到早发现、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微波消融 肿瘤复发 局部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射频消融治疗肝尾状叶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14
4
作者 生守鹏 孙斌 +8 位作者 郑加生 雄伟 袁春旺 钱智玲 李建军 李聪 张洪海 马良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91-395,共5页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CT引导射频消融(RFA)治疗肝尾状叶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尾状叶原发性肝癌患者16例,均先行TACE治疗,再行CT引导下RFA治疗,随访患者的手术并发症、无瘤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结...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CT引导射频消融(RFA)治疗肝尾状叶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尾状叶原发性肝癌患者16例,均先行TACE治疗,再行CT引导下RFA治疗,随访患者的手术并发症、无瘤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结果 15例患者实现完全消融,完全消融率为93.75%(15/16)。完全消融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为19.35个月。16例患者的总生存时间为44.62个月,1、3、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8.23%、66.65%及33.18%。结论 TACE联合RFA治疗肝尾状叶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状叶 肝肿瘤 肝动脉化疗栓塞 导管消融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射频消融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绝对值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5
作者 扈彩霞 郑加生 +2 位作者 钱智玲 朱桐 《北京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451-453,共3页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治疗对肝癌患者外周血细胞T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0例行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分别于射频消融治疗前1d、治疗后14d和28d检查外周血CD4+、CD8+、CD3+、CD4+/CD8+比...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治疗对肝癌患者外周血细胞T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0例行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分别于射频消融治疗前1d、治疗后14d和28d检查外周血CD4+、CD8+、CD3+、CD4+/CD8+比值,观察射频消融前后水平变化。结果 RFA后14dCD4+为36.48±10.21,CD8+为24.58±11.08;28dCD4+为37.10±10.86,CD8+为23.69±11.47,与术前CD4+(27.58±9.53)、CD8+(31.25±10.32)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RFA治疗后患者免疫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可能对肝癌患者的预后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射频消融 免疫功能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肝癌介入进修医生消融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孙玉 张洪海 +4 位作者 刘博君 袁春旺 张永宏 郑加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0期70-73,共4页
目的研究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在肝癌介入进修生消融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与肿瘤微创介入中心进修医生65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进修医生分入试验组和... 目的研究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在肝癌介入进修生消融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与肿瘤微创介入中心进修医生65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进修医生分入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3名,接受PBL教学模式;对照组32名,接受传统教学模式。培训时间6个月,采用考试及问卷调查方法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理论、技能成绩、病例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学习能动性、文献检索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教学效果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BL教学在肝癌进修医生消融培训中应用效果显著,调动进修医师的学习积极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进修医生 消融 教学培训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中肿瘤位置与疼痛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京华 +4 位作者 孙健 房达 杜宁 郑加生 雄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903-906,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局部麻醉下CT引导肝癌微波消融(MWA)术中,肿瘤位置与患者疼痛程度的关系。方法 35例肝癌患者42个肿瘤病灶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实施CT引导经皮MWA治疗。临近肝包膜组16例患者、19个病灶,病灶临近肝包膜和(或)肝段...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局部麻醉下CT引导肝癌微波消融(MWA)术中,肿瘤位置与患者疼痛程度的关系。方法 35例肝癌患者42个肿瘤病灶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实施CT引导经皮MWA治疗。临近肝包膜组16例患者、19个病灶,病灶临近肝包膜和(或)肝段以上门静脉分支≤5 mm;远离肝包膜组19例患者、23个病灶,病灶距肝包膜及肝段以上门静脉分支均>5 mm。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大小、基础VAS评分、术中VAS评分(MWA中最大痛觉评分)、相对VAS评分(术中VAS评分减去基础VAS评分)、可耐受最大功率、消融时间、哌替啶用量。组间各参数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16例临近肝包膜组患者的术中VAS评分、相对VAS评分(3.25±0.68和3.00±0.52)明显高于19例远离肝包膜组患者(2.74±0.73和2.47±0.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2和0.009),即消融治疗时临近肝包膜组患者的疼痛比远离肝包膜组患者更明显。临近肝包膜组患者的哌替啶用量[(78.1±20.2)mg]亦高于远离肝包膜组患者[(64.5±17.3)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给予高剂量哌替啶治疗后,可耐受最大功率和消融时间在临近肝包膜组[(73.8±15.4)W、(6.6±1.8)min]与远离肝包膜组[(75.8±17.7)W、(6.4±2.1)min]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临近肝包膜及门静脉分支的肝癌病灶行MWA治疗时,患者疼痛更明显。追加用哌替啶剂量后,可完成MWA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微波消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疼痛测定
下载PDF
肝肿瘤CT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术后胆道并发症防治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建军 郑加生 +2 位作者 雄伟 孙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84-987,共4页
目的分析肝肿瘤CT引导经皮射频消融(RFA)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1 136例肝肿瘤患者共行RFA 1 944例次。其中35例次(35/1 944,1.80%)出现胆道并发症,观察胆道并发症类型及治疗方法。结果 35例次胆道并发症中无症状胆管分支扩张12例... 目的分析肝肿瘤CT引导经皮射频消融(RFA)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1 136例肝肿瘤患者共行RFA 1 944例次。其中35例次(35/1 944,1.80%)出现胆道并发症,观察胆道并发症类型及治疗方法。结果 35例次胆道并发症中无症状胆管分支扩张12例,未予特殊治疗。梗阻性黄疸2例,均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结合内支架植入治疗。胆汁瘤18例,其中7例胆汁瘤继发感染形成肝脓肿。均行经皮肝穿胆汁瘤引流术(PTBD)。梗阻性黄疸合并胆汁瘤1例,同时行PTCD和PTBD结合内支架植入治疗。梗阻性黄疸继发胆汁瘤1例,先行PTCD,然后行PTBD治疗。胆汁瘤继发梗阻性黄疸1例,先行PTBD,然后行PTCD治疗。结论梗阻性黄疸和胆汁瘤是CT引导肝肿瘤经皮RFA后症状较重的胆道并发症,应及时行PTCD/PTBD术治疗,治疗后症状可缓解或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射频消融 胆道 并发症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热消融治疗肝内胆管癌 被引量:8
9
作者 生守鹏 郑加生 +6 位作者 雄伟 钱智龄 李建军 张洪海 杨晓珍 马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18-621,共4页
目的探讨TACE联合CT引导热消融(射频/微波)治疗肝内胆管癌(IC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9月至2013年7月用TACE序贯CT引导下RFA/MWA治疗病理诊断的ICC患者14例,18个病灶,病灶最大径(多个病灶取最大径之和)2.2~7.2 cm,平均(4.2... 目的探讨TACE联合CT引导热消融(射频/微波)治疗肝内胆管癌(IC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9月至2013年7月用TACE序贯CT引导下RFA/MWA治疗病理诊断的ICC患者14例,18个病灶,病灶最大径(多个病灶取最大径之和)2.2~7.2 cm,平均(4.2±1.4)cm。TACE随访病灶的完全消融率、手术并发症、无瘤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结果 15个病灶实现了完全消融,肿瘤的完全消融率为83.3%(15/18),中度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2%,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患者。术后随访6~44个月,平均(16.0±10.3)个月。至随访结束,死亡6例(42.9%,6/14)。完全消融患者的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17个月,全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1、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2.5%、41.3%及20.6%。结论TACE联合CT引导热消融可作为ICC治疗的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细胞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射频消融 微波消融
下载PDF
经皮胆道射频消融术在治疗恶性胆道梗阻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雄伟 朱桐 +1 位作者 钱智玲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89-393,共5页
目的 分析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33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接受胆道射频消融联合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治疗,评价术后1、2、3个月支架通畅率和患者的生存率。结果 对33例患者均完成胆道射频消... 目的 分析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联合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33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接受胆道射频消融联合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治疗,评价术后1、2、3个月支架通畅率和患者的生存率。结果 对33例患者均完成胆道射频消融联合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治疗。术后患者肝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随访期内,中位支架通畅时间103天(9-578天)。术后1、2、3个月支架通畅率分别为78.79%(26/33)、66.67%(22/33)、54.55%(18/33)。随访期内,28例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时间193天(19-578天)。患者术后1、2、3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6.97%(32/33)、81.82%(27/33)、75.76%(25/33)。9例患者术后出现胆道感染,其中1例严重肝病患者死于胆道感染引起的感染性休克,8例患者恢复;13例患者出现无症状淀粉酶升高。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胆道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联合金属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 导管消融 支架 胆道梗阻
下载PDF
CT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肝癌中CT剂量的优化控制 被引量:7
11
作者 房达 +3 位作者 李京华 赵隶嬴 郑加生 雄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10期1837-1840,共4页
目的探讨在微波消融治疗肝癌中,采用低剂量CT进行引导的可行性。方法 100例次经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后的患者,按照引导CT剂量分为常规组(管电流100m A)50例和低剂量组(管电流50m A)50例,进行微波消融治疗。分别记录和比较容积CT剂量指数(... 目的探讨在微波消融治疗肝癌中,采用低剂量CT进行引导的可行性。方法 100例次经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后的患者,按照引导CT剂量分为常规组(管电流100m A)50例和低剂量组(管电流50m A)50例,进行微波消融治疗。分别记录和比较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结果两组患者的CT图像均能满足微波消融治疗要求,均顺利完成治疗。低剂量组患者总辐射剂量(10477±4120)m As vs(5459±933)m As,P<0.01、CTDIvol(229±98)m Gy vs(78±14)m Gy,P<0.01、DLP(2094±891)m Gycm vs(78±14)m Gycm,P<0.01、ED(31.4±13.4)m Gy vs(16.4±2.8)m Gy,P<0.01,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结论对于经肝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肝癌患者进行微波消融治疗,可以采用50m A管电流低剂量CT引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微波 消融 低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肝癌组织中nm23-H1、PTEN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的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世杰 +1 位作者 宋晨朝 钱智玲 《北京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958-960,共3页
目的探讨nm23-H1、PTEN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50例肝癌组织中nm23-H1、PTEN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 nm23-H1、PTEN蛋白阳性表达为棕黄色,定位于细胞浆。10... 目的探讨nm23-H1、PTEN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50例肝癌组织中nm23-H1、PTEN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 nm23-H1、PTEN蛋白阳性表达为棕黄色,定位于细胞浆。10例正常肝组织和50例癌旁肝组织均可见阳性表达。肝癌组织nm23-H1、PTEN阳性率表达分别为60%(30/50)、54%(27/50),明显低于癌旁肝细胞阳性率表达100%(50/50,P<0.001,P<0.001)。nm23-H1和PTEN表达与肝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肝内转移密切相关,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肝癌癌灶大小、肝包膜有无、甲胎蛋白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肝癌组织中nm23-H1、PTEN表达减低与肝癌发生发展有相关性。检测nm23-H1、PTEN两种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能反映肝癌的恶性程度及侵袭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NM23-H1 PTEN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表达 转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建军 郑加生 +4 位作者 雄伟 孙斌 袁春旺 房达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14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间在我科行微波消融治疗的15例肺癌患者,男11例,女4例,年龄35~81岁,平均(62±11)岁。均在CT引导下行微波消融治疗,术后定期复查胸部增强CT,观察远期疗...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间在我科行微波消融治疗的15例肺癌患者,男11例,女4例,年龄35~81岁,平均(62±11)岁。均在CT引导下行微波消融治疗,术后定期复查胸部增强CT,观察远期疗效及并发症,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价生存率。结果 15例肺癌患者共有18个肿瘤,直径1.0~13.7 cm,平均(4.9±3.0)cm。其中腺癌10例,鳞状细胞癌4例,小细胞肺癌1例。共行20人次微波消融治疗。消融术后120d死亡率为0。5例患者术后出现胸腔积液,3例术中出现气胸。中位生存时间为18.5个月,1年生存率60.00%,2年生存率27.00%。结论 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肺癌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融 肺肿瘤 生存率
原文传递
肝癌放射介入治疗患者辐射剂量的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房达 赵乾 +3 位作者 杜宁 赵隶嬴 马良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54-457,共4页
目的分析放射介入治疗肝癌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方法 261例肝癌患者分为肝叶超选择介入组和肝段超-超选择介入组,分析随机记录的辐射参数。结果介入治疗患者接受的透视时间为(9.67±6.44)min、造影次数(4.29±1.68)次、造影时间... 目的分析放射介入治疗肝癌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方法 261例肝癌患者分为肝叶超选择介入组和肝段超-超选择介入组,分析随机记录的辐射参数。结果介入治疗患者接受的透视时间为(9.67±6.44)min、造影次数(4.29±1.68)次、造影时间为(48.3±19.1)s、面积剂量乘积(dose area product,DAP)为(29 531±10 798)μGym^2、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为(4.43±1.62) mSv、累积剂量(cumulative dose,CD)为(1 029.6±526.8) mGy、最高皮肤剂量(peak skin dose,PSD)为(864.9±442.5)mGy。肝段超-超选择组的透视时间、造影次数、造影时间、DAP、ED、CD和PSD均高于肝叶超选择组。117例(44.8%)患者的CD值>1 Gy。结论接受放射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接受了较高剂量的辐射,术者应优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参数减少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放射介入治疗 面积剂量乘积 累积剂量 有效剂量 最高皮肤剂量
下载PDF
新形势下经典传染病教学改革的探索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海燕 《医学教育管理》 2016年第S2期83-85,共3页
针对新形势下经典传染病临床教学中出现的临床教学病例不足、医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师资队伍断层、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等新问题,提出调整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改进考试模式等创新... 针对新形势下经典传染病临床教学中出现的临床教学病例不足、医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师资队伍断层、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等新问题,提出调整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改进考试模式等创新改革举措,以进一步提高经典传染病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学 经典传染病 教学 改革
下载PDF
CT引导肝癌介入中患者有效辐射剂量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房达 雄伟 +3 位作者 李京华 赵隶嬴 郑加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在5种CT引导介入操作中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肿瘤介入治疗中心进行CT引导介入诊断和治疗的390次肝癌患者的检查资料。介入操作包括肝穿刺、化学消融...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在5种CT引导介入操作中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肿瘤介入治疗中心进行CT引导介入诊断和治疗的390次肝癌患者的检查资料。介入操作包括肝穿刺、化学消融、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5种方法。记录患者所接受的介入操作方式、扫描时间、照射量、容积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有效辐射剂量根据转换公式进行计算。结果肝穿刺、化学消融、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平均扫描时间分别为(49.7±23.4)s、(88.9±21.3)s、(89.5±40.6)s、(106.0±43.5)s和(87.7±27.6)s;平均有效辐射剂量分别(19.5±14.9)m Sv、(30.0±10.2)m Sv、(34.2±17.6)m Sv、(38.1±19.9)m Sv和(33.1±13.1)m Sv。肝穿刺组患者的有效剂量明显低于消融治疗组。有效剂量与管电流、扫描时间、照射量、容积CT剂量指数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结论 CT引导下单次介入操作有效辐射剂量相对较小,引起辐射损伤及后续合并症的危险小,是相对安全的;但多次介入治疗累积的有效辐射剂量可能会较大,需要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摄影 介入治疗 辐射剂量 有效剂量
下载PDF
强化营养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扈彩霞 郑加生 +1 位作者 钱智玲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569-572,共4页
目的探讨短期营养干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北京佑安医院2012年1月-10月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行TACE治疗患者60例,平行、非随机分为2组:营养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2组患者均进行营养指导。营养... 目的探讨短期营养干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北京佑安医院2012年1月-10月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行TACE治疗患者60例,平行、非随机分为2组:营养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2组患者均进行营养指导。营养组患者介入术后口服肝营养素,早晚各1次,15 g/次,持续营养治疗4周。对照组常规饮食。2组间指标变化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持续治疗4周后,2组患者体质量、上臂肌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较治疗前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总蛋白均增加,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13)g/L vs(72±9)g/L、(66±10)g/L vs(74±8)g/L;P值分别为0.04、0.02)],两组间总蛋白治疗前后差值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4);营养组白蛋白和胆碱酯酶较治疗前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7±2.9)g/L vs(39.9±3.5)g/L、(3342±415)U/L vs(4600±459)U/L;P值分别为0.03、0.01)],两组间白蛋白和胆碱酯酶治疗前后差值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3)。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治疗后增加口服肝营养素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有效改善肝功能,增加患者对后续治疗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肠道营养 化学栓塞 治疗性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微RNA-758/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信号通路调控肝癌细胞转移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聪 王宏光 +10 位作者 吕俊生 龙江 扈彩霞 尹甜 张雯雯 王勋 生守鹏 张洪海 孙玉 郑加生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89-693,共5页
目的探讨微RNA(miR)-758对肝癌细胞转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miR-758对促癌基因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EG-1)的调控作用。方法用miR-758瞬时转染HepG2细胞,通过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观察miR-758对肿瘤细胞转移的影响。利用C... 目的探讨微RNA(miR)-758对肝癌细胞转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miR-758对促癌基因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EG-1)的调控作用。方法用miR-758瞬时转染HepG2细胞,通过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观察miR-758对肿瘤细胞转移的影响。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观察miR-758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使用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细胞周期,观察miR-758对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实验,观察miR-758是否影响肝癌细胞EMT。用miR-758瞬时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观察miR-758对管腔形成的影响。软件预测显示miR-758的靶基因为AEG-1。将含miR-758结合位点的AEG-1 3′UTR构建到荧光素酶表达载体中,用miR-758和AEG-1基因3′UTR载体共同转染HepG2细胞,验证miR-758的靶基因是否为AEG-1。用miR-758瞬时转染HepG2细胞,检测AEG-1蛋白的表达量变化。结果miR-758过表达可抑制HepG2细胞的迁移、侵袭,抑制细胞增殖和周期,抑制HepG2细胞EMT,抑制HUVEC细胞管腔形成。miR-758和AEG-1基因3′UTR质粒共同转染HepG2细胞后,荧光素酶的表达量降低。miR-758靶点AEG-1 3′UTR突变后,荧光素酶的表达量恢复。另外,细胞中miR-758含量升高时,Western Blot检测到AEG-1蛋白水平的表达量降低。结论miR-758负调控癌症转移的多个步骤,包括细胞迁移、侵袭、增殖、EMT以及血管新生等。miR-758下游靶基因为AE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 miR-758 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 肝癌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肝细胞癌患者微波消融治疗前后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玉 张洪海 +5 位作者 袁春旺 李聪 扈彩霞 张永宏 郑加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42-546,共5页
目的 研究肝细胞癌(HCC)患者微波消融治疗前后血清异常凝血酶原(DCP)及AFP水平变化,并对HCC复发进行监测,探讨血清DCP、AFP水平与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8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治疗并经肝穿刺活组织病... 目的 研究肝细胞癌(HCC)患者微波消融治疗前后血清异常凝血酶原(DCP)及AFP水平变化,并对HCC复发进行监测,探讨血清DCP、AFP水平与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8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治疗并经肝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HCC的患者76例,检测患者微波消融术前、术后、复发时血清DCP及AFP水平并进行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之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3组之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2组样本的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HCC患者微波消融术后1周血清DCP及AFP与术前相比明显下降(Z值分别为6.854、6.246,P值均<0.01),术后1个月血清DCP及AFP相比术前及术后1周进一步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CP:Z值分别为11.639、4.786,AFP:Z值分别为10.058、3.812,P值均<0.01)。76例HCC患者中59例出现肿瘤复发,复发时其血清DCP及AFP水平均高于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CP:Z值分别为-4.671、-8.521,AFP:Z值分别为-3.423、-6.311,P值均<0.01)。复发组患者微波消融术前血清DCP及AFP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患者(Z=-3.010,P=0.003;Z=-2.387,P=0.017)。复发组患者微波消融术后1个月血清DCP水平高于未复发组(Z=-3.498,P<0.001)。伴有肝外远处转移或血管侵犯的复发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血清DCP水平均高于单纯肝内肿瘤复发组(χ2值分别为23.597、18.228,P值均<0.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CC复发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血清DCP水平均与复发时间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00、-0.651,P值均<0.01)。结论HCC患者微波消融前后血清DCP水平监测有助于判断微波消融疗效及预测复发,并对判断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导管消融术 甲胎蛋白类 异常凝血酶原
下载PDF
肝细胞癌射频消融术后局部复发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建军 郑加生 +2 位作者 朱桐 杨晓珍 《北京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697-699,共3页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发病隐匿性高,肝癌发现时手术切除率低于30%。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已成为肝癌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部分学者已将RFA治疗应用于〉30 mm的...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发病隐匿性高,肝癌发现时手术切除率低于30%。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已成为肝癌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部分学者已将RFA治疗应用于〉30 mm的中至大肝癌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消融术后局部复发是影响术后疗效及生存期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对5-70mm的HCC单纯行RFA术后局部复发的因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射频消融术后 复发因素分析 CARCINOMA 术后局部复发 大肝癌 恶性肿瘤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