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图书馆社交媒体研究热点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7
1
作者 刘竟 张禄芬 《图书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17,82,共7页
基于R语言开发的Bibliometrix软件包,对WOS中近10年图书馆社交媒体相关文献进行了聚类分析,并从图书馆员认知与态度、图书馆社交媒体用户使用行为、社交媒体发布内容主题及服务等方面,对国外图书馆社交媒体的研究热点进行了归纳分析,进... 基于R语言开发的Bibliometrix软件包,对WOS中近10年图书馆社交媒体相关文献进行了聚类分析,并从图书馆员认知与态度、图书馆社交媒体用户使用行为、社交媒体发布内容主题及服务等方面,对国外图书馆社交媒体的研究热点进行了归纳分析,进而得出充分挖掘社交媒体平台功能、整体规划发布内容,保护用户隐私、加强用户需求及信息行为的研究,重视基于社交媒体的图书馆社区建设及服务等启示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图书馆 研究热点
原文传递
基于英文文献的赛珍珠研究学术传播模式与区域特色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竟 卢章平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3期54-62,72,共10页
赛珍珠的文学作品遍布世界各地,与之相关的学术研究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据英文文献记载,在20世纪后期涌现了众多传播机构和人员,包括以赛珍珠中心为主的公益机构、高校研究机构和出版社,受众群体来源于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赛珍珠的文学作品遍布世界各地,与之相关的学术研究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据英文文献记载,在20世纪后期涌现了众多传播机构和人员,包括以赛珍珠中心为主的公益机构、高校研究机构和出版社,受众群体来源于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文社科学者和医学者。传播渠道主要有会议、公益活动、课堂教学、讲座等形式,形成了众多专著、学术期刊、研究报告、论文集、学位论文、新闻报道等出版物传播于世界各地的局面。学术传播内容主要集中在对赛珍珠生平及其作品的研究上,形成了以北美、亚洲为代表的区域研究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珍珠 传播模式 区域特色
下载PDF
基于主题图的多元资源整合模型研究——以赛珍珠研究资源为例
3
作者 《中国集体经济》 2021年第2期63-65,共3页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起的信息技术驱动数字中国建设向纵深迈进,以数字媒介和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新兴文化形态和知识生产体系正日见雏形,并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提出一种基于主题图的多元资源整合模型,从资源收集到资源关联...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起的信息技术驱动数字中国建设向纵深迈进,以数字媒介和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新兴文化形态和知识生产体系正日见雏形,并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提出一种基于主题图的多元资源整合模型,从资源收集到资源关联可视化,构建了基于主题图的多元资源组织模型,并以赛珍珠研究资源为具体案例展示,为其他领域整合多元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图 多元资源
下载PDF
国内外互联网知识付费研究图谱分析
4
作者 刘竟 姜思凡 《图书情报研究》 2020年第4期84-91,共8页
[目的/意义]分析国内外互联网知识付费研究动态,为我国学者日后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过程]以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为数据源,从年代分布、学科分布、关键词分析了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就互联网知识付费的主体、运营模式... [目的/意义]分析国内外互联网知识付费研究动态,为我国学者日后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过程]以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为数据源,从年代分布、学科分布、关键词分析了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就互联网知识付费的主体、运营模式、用户行为等进行分类综述。[结果/结论]在研究论文数量方面,国外开展相关研究较早,近五年相关文献数量态势较平稳,而国内该领域的相关文献数量自2017年起迅速增长;在学科分布上,国内外研究主要涉及新闻学与传播学、经济管理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等3个学科;从研究层面和研究对象上来看,国内侧重于宏观层面的理论探讨,而国外较注重对该领域参与者的分析。针对我国学者在今后开展互联网知识付费研究提出几条建议:一是在研究对象方面,加强对知识付费用户行为因素的研究,尽可能地对不同用户群体进行分类调研,比较不同用户群体的差异性,不断提高研究的普适性;二是在研究理论方面,充分考虑互联网知识付费的跨学科性,多学科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交叉融合将能形成丰富的研究选题,提升研究的理论支撑度;三是在研究方法方面,积极引入多元的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焦点小组等),或利用相应的仪器设备(如眼动、脑电等生理测试设备),形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论体系,以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付费 知识图谱 跨学科 用户行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