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卟啉和镁卟啉分子溶剂效应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宪玺 +2 位作者 刘颖 郑锋 张修堂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2043-2051,共9页
采用溶剂场极化连续模型在密度泛函B3LYP/6-31G(D)水平上研究了氢卟啉和镁卟啉分子在四氢呋喃(THF)、二甲基亚砜(DMSO)、二氯甲烷(CH2Cl2)、氯仿(CHCl3)这四种不同极性的溶剂环境中的几何结构和分子轨道能级,从而研究了溶剂效应引起的... 采用溶剂场极化连续模型在密度泛函B3LYP/6-31G(D)水平上研究了氢卟啉和镁卟啉分子在四氢呋喃(THF)、二甲基亚砜(DMSO)、二氯甲烷(CH2Cl2)、氯仿(CHCl3)这四种不同极性的溶剂环境中的几何结构和分子轨道能级,从而研究了溶剂效应引起的分子几何构型和轨道能级的变化.然后采用上述溶剂环境下优化的几何结构在含时密度泛函水平上计算了它们的激发能、吸收波长、跃迁组成和振荡强度.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对比真空条件下的氢卟啉和镁卟啉分子的几何结构,溶剂场中两种卟啉分子的几何结构都发生了微弱的变化,这种变化随溶剂介电常数的增大而有所增强.计算结果表明溶剂环境中氢卟啉和镁卟啉分子的电子吸收光谱发生了普遍的红移,结合分子轨道理论对这种变化给出了可能的解释.在此基础上,对这种包含溶剂效应的理论分析方法用于检验卟啉类化合物作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敏剂的可行性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分子结构 分子轨道 电子吸收光谱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