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根型颈椎病椎间孔内神经根受压的原因分析及减压方式选择 被引量:75
1
作者 陈学明 冯世庆 +5 位作者 许崧杰 袁鑫 刘亚东 赵鹏 于振山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3-108,共6页
目的:分析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椎间孔内神经根受压的原因,选择合理的减压方式。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8月,我院共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78例,其中56例为椎间孔内神经根受压所致的单侧神经根型颈椎病,术前VAS评分为8.99±1.01分... 目的:分析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椎间孔内神经根受压的原因,选择合理的减压方式。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8月,我院共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78例,其中56例为椎间孔内神经根受压所致的单侧神经根型颈椎病,术前VAS评分为8.99±1.01分(7-10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为41.15±7.12分(37-49分)。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判断椎间孔内神经根受压的原因分为3组:单纯椎间盘压迫,14例(A组);单纯骨性压迫,22例(B组);混合压迫(椎间盘+骨性压迫),20例(C组)。A组切除椎间盘至钩椎关节,适当扩大椎间孔,取出突出髓核;B、C组切除椎间盘至钩椎关节后,将钩突基底部内侧磨平,充分显露钩突后部、上位椎体后下角及钩椎关节间隙,刮除上位椎体后下角及部分增生的钩突。减压后均行椎间植骨内固定。使用Surgimap软件测量患者术前颈椎双斜位X线片上病变节段的双侧椎间孔面积,将健侧与患侧的椎间孔面积进行对比。比较3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和NDI,同时比较3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3组患者术前健侧椎间孔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和C组的患侧椎间孔面积均较A组明显狭窄(P〈0.05);B组和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和C组的患侧椎间孔面积均较各自的对侧椎间孔面积明显狭窄(P〈0.05);而A组患侧椎间孔面积较对侧无明显狭窄(P〉0.05)。3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B、C组与A组相比术中出血量较多,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较长(P〈0.05);B组与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组患者均无神经症状加重、感染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5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7.2±8.9个月(12-52个月),3组术前VAS评分和NDI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均有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椎间孔 前路减压
下载PDF
年龄≥80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3
2
作者 唐本强 +5 位作者 王彦辉 许崧杰 袁鑫 刘亚东 赵鹏 陈学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0-538,共9页
目的:探讨年龄≥80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5年11月~2019年6月收治的236例(344节椎体)年龄≥80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 目的:探讨年龄≥80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5年11月~2019年6月收治的236例(344节椎体)年龄≥80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急性、亚急性、慢性)、有无外伤、伤椎位置(中胸段、下胸段、腰椎)、有无椎体皮质连续性中断、有无裂隙征、骨折形态(楔形、双凹、压缩)、骨折程度(轻度、中度、重度)、椎体后壁皮质是否突入椎管、是否发现椎基底静脉孔、穿刺方式(单侧、双侧)、骨水泥形态(弥散样、团块样)、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类型。骨水泥渗漏类型分为:经椎基底静脉型(B型),经骨皮质型(C型)、经椎体节段静脉型(S型)。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各因素与各骨水泥渗漏类型的关系。结果:B型渗漏率28.5%(98/344);C型渗漏率24.4%(84/344);S型渗漏率34.3%(118/3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B型渗漏相关的因素(P<0.05)为骨水泥形态、是否发现椎基底静脉孔;与C型渗漏相关的因素(P<0.05)为有无椎体皮质连续性中断;与S型渗漏相关的因素(P<0.05)为骨水泥形态、是否发现椎基底静脉孔、裂隙征、骨折程度、椎体后壁皮质是否突入椎管、性别。结论:年龄≥80岁患者,不同类型骨水泥渗漏有各自的危险因素;分析骨水泥渗漏危险因素,或有助于降低渗漏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渗漏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永杰 +1 位作者 袁鑫 陈学明 《医学教育管理》 2021年第1期73-77,共5页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虚拟仿真技术,通过计算机模拟呈现出一个非实体的虚幻世界。对于医学生、住院医师、专科医生而言,无论他们处于何种级别,无论他们以前是否接受过专业培训,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我们都可以对他们进行教育与培训。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虚拟仿真技术,通过计算机模拟呈现出一个非实体的虚幻世界。对于医学生、住院医师、专科医生而言,无论他们处于何种级别,无论他们以前是否接受过专业培训,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我们都可以对他们进行教育与培训。虚拟现实等教学模式正在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及教育水平。通过对虚拟现实技术概述,就其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前景予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仿真技术 医学教育
下载PDF
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单纯髓核摘除术后10年以上随诊观察 被引量:23
4
作者 陈学明 刘亚东 +5 位作者 许崧杰 朱旭 于振山 沈秀芝 关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44-649,共6页
目的:观察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及影像学改变。方法:1990~1998年我院经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0例,对其中术后10年以上来门诊随访且资料完整的35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观察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及影像学改变。方法:1990~1998年我院经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0例,对其中术后10年以上来门诊随访且资料完整的35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10例,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25例。随访内容包括:询问病史、骨科查体、摄腰椎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位X线片、行腰椎MRI检查及ODI评分,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时5例无腰腿疼痛症状,26例偶有腰痛及下肢酸痛,4例有明显腰腿痛。X线检查手术节段椎间隙变窄22例,占62.9%,手术节段残存活动度5.0°±3.2°,均未显示脊柱不稳定,依据U-CLA标准8例(22.9%)手术节段头侧相邻节段存在退变。MRI检查6例患者原手术节段可见椎间盘突出(占17.1%),其中4例有明显腰腿痛症状;依据改良Pfirrmann椎间盘退变分级,头侧椎间盘1~5级27例,6级及以上8例;12例手术节段存在终板信号改变,占34.3%,其中ModicⅠ型4例,Ⅱ型8例。随访时手术节段椎间隙狭窄与无狭窄患者的ODI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术式患者ODI、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和手术节段活动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单纯髓核摘除术后10年以上手术节段能保留一定活动度,无脊柱不稳发生,但手术椎间隙变窄、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较高,其与腰部功能障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髓核摘除术 磁共振成像 远期 随访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脊髓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5
作者 孔超 陈学明 +5 位作者 关骅 于振山 王彦辉 许崧杰 袁鑫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77-983,共7页
目的:观察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的特点.探讨DTI在评价颈脊髓慢性损伤的价值。方法:纳入2011年2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20例CSM患者(CSM组... 目的:观察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的特点.探讨DTI在评价颈脊髓慢性损伤的价值。方法:纳入2011年2月~2015年2月间收治的20例CSM患者(CSM组),并选择年龄匹配的4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行颈椎磁共振DTI,测量CSM组病变节段以及对照组C2/3-C6/7节段颈脊髓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ostropv,FA)。比较对照组不同节段颈脊髓的ADC值和FA值,将CSM组和对照组颈脊髓的ADC值和FA值分别进行比较,并对CSM患者颈脊髓ADC、FA评分和颈椎改良JOA(mJOA)评分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颈脊髓的ADC值自C2/3~C6/7节段呈上升趋势,而FA值呈下降趋势。C2/3节段颈脊髓的ADC值较C5/6和C6/7节段明显低,而FA值明显高(ADC:F=3.546,P=0.008;FA:肚13.82,P〈0.001)。CSM组颈脊髓的FA值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性减小(P〈0.001),而ADC值则显著性增加(P〈0.001)。CSM组颈脊髓的ADC值与mJOA评分无显著相关性(r=-0.287,P=0.220),而颈脊髓的FA值与mJOA评分存在显著性正相关(r=0.359.P=0.005)。结论:CSM患者颈脊髓DTI与正常人群存在差异,其ADC值较正常人群升高,而FA值则明昆降低:mJOA评分与FA值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脊髓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下载PDF
北京市通州区中学生脊柱侧凸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彦辉 陈学明 +5 位作者 袁鑫 王永杰 刘亚东 祁文龙 于振山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67-669,共3页
脊柱侧凸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在冠状面上偏离中线,伴有水平面椎体旋转和矢状面上后凸或前凸的增加或减少的一种复杂的三维平面畸形。由于青少年骨骼正处于快速生长期,脊柱侧凸的发生率是极高的,脊柱侧凸的发生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 脊柱侧凸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在冠状面上偏离中线,伴有水平面椎体旋转和矢状面上后凸或前凸的增加或减少的一种复杂的三维平面畸形。由于青少年骨骼正处于快速生长期,脊柱侧凸的发生率是极高的,脊柱侧凸的发生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如果不及时治疗,随着脊柱侧凸的不断加重,会对肺功能、心脏功能造成不可预计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流行病学调查 中学生 通州区 北京市 椎体旋转 身心健康 心脏功能
下载PDF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治疗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6
7
作者 陈学明 许崧杰 +4 位作者 刘亚东 朱旭 于振山 王德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34-636,共3页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63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脊髓损伤功能障碍程度分为轻度损伤组(Ⅰ)与重度损伤组(Ⅱ),其中轻度损伤组分为Ⅰa与Ⅰb两组。重度损伤组分为...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63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脊髓损伤功能障碍程度分为轻度损伤组(Ⅰ)与重度损伤组(Ⅱ),其中轻度损伤组分为Ⅰa与Ⅰb两组。重度损伤组分为Ⅱa(非手术组)与Ⅱb(手术组)两组。应用ASIA残损分级及JOA评分对治疗前、后脊髓功能进行评定并计算其改善率;分析脊髓损伤程度及不同治疗方法与神经功能改善的关系。[结果]治疗前后脊髓损伤ASIA残损分级结果显示轻度损伤组非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而重度损伤组手术治疗效果优于非手术治疗。治疗前后JOA评分其改善率Ⅰa与Ⅰb之间无显著性差异;Ⅰa、Ⅰb与Ⅱa之间改善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Ⅱa与Ⅱb之间改善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于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轻度脊髓损伤经保守治疗后可得到满意的效果,重度脊髓损伤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但手术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保守治疗。依据脊髓损伤功能障碍程度来选择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可能会得到更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髓损伤 JOA评分 ASIA残损分级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痹祺胶囊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8
作者 许崧杰 陈学明 +3 位作者 刘亚东 袁鑫 于振山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58-959,共2页
目的:观察痹祺胶囊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以口服痹祺胶囊治疗,对照组予口服复方氯唑沙宗治疗。4周后对两组病例的综合疗效进行总结。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目的:观察痹祺胶囊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以口服痹祺胶囊治疗,对照组予口服复方氯唑沙宗治疗。4周后对两组病例的综合疗效进行总结。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4%,对照组为79.6%,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6),治疗后VAS评分治疗组为(0.95±1.63),对照组为(1.83±2.3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痹祺胶囊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明显,优于服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祺胶囊 腰肌劳损 临床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与经椎间孔入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9
作者 祁文龙 陈学明 +6 位作者 刘亮 王彦辉 袁鑫 唐本强 赵鹏 许崧杰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96-100,共5页
目的:对比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ELD)与经椎间孔入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2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TLIF组(n=144)和PELD组(n=78)。两组均随访... 目的:对比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PELD)与经椎间孔入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2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TLIF组(n=144)和PELD组(n=78)。两组均随访至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治疗前后腰腿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Oswes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及随访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PELD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TLIF组,术中出血量少于TLIF组(P<0.05),切口长度短于TLIF组(P<0.05)。术后,两组下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均随着时间推移而减轻,且各时间点PELD组下腰痛VAS评分均低于TLIF组(P<0.05);出院时,PELD组腿痛VAS评分低于TLIF组(P<0.05)。相较于TLIF组,PELD组术后6个月ODI及Cobb角更低(P<0.05),腰椎前屈及腰椎后伸更高(P<0.05)。PELD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LIF组(P<0.05)。结论:相比TLIF,PELD治疗LDH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有利于腰腿疼痛缓解和腰椎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髓核摘除 经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 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强化术后椎体内骨水泥分布类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唐本强 王彦辉 +4 位作者 许崧杰 袁鑫 刘亚东 陈学明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20-330,共11页
经皮椎体强化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有效且安全的方法,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椎体强化术通过将骨水泥注入骨折椎体内以增加椎体强度,从而减轻症状。术中注入的骨水泥根据位置可分为椎体外(渗漏)和椎体... 经皮椎体强化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有效且安全的方法,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椎体强化术通过将骨水泥注入骨折椎体内以增加椎体强度,从而减轻症状。术中注入的骨水泥根据位置可分为椎体外(渗漏)和椎体内两部分。椎体外骨水泥(渗漏)或可导致肺栓塞、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椎体内骨水泥分布情况,或与临床结果、影像学结果、手术并发症及生物力学性能等密切相关。截止目前,椎体内骨水泥分布类型的研究数量众多、分类标准不一,尚缺乏系统归纳。骨水泥分布类型是经皮椎体强化术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几乎不可忽视;根据术后X线片分类居多,根据术后CT扫描分类次之,根据术后MR检查分类少见;根据骨水泥形态的分类标准趋于一致,而根据骨水泥范围的分类标准趋于混乱;无论是形态分类还是范围分类,不同研究者的结论均有相同、相似或相佐;单一现有的分类方法,尚不能完好的描述骨水泥分布情况。对分类系统进行综述,总结分类系统的临床意义及生物力学相关结论,归纳分类系统的可靠性和局限性,以期为骨水泥椎体分布情况分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分布 脊髓神经损伤 椎体内 临床结果 经皮椎体强化术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Kümmell病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唐本强 陈学明 +3 位作者 袁鑫 刘亚东 王永杰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592-1600,共9页
目的探讨Kümmell病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9年6月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309例(351节椎体)Kümmell病患者资料,男80例,女229例;年龄(75.1±7.5)岁(范围60~94岁)。记录患者年... 目的探讨Kümmell病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9年6月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309例(351节椎体)Kümmell病患者资料,男80例,女229例;年龄(75.1±7.5)岁(范围60~94岁)。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症状时间、Kümmell病分期、骨折位置(胸椎、腰椎)、有无椎体皮质连续性中断、骨折形态(楔形、双凹、压缩)、骨折程度(轻度、中度、重度)、椎体后壁皮质是否突入椎管、是否发现椎基底静脉孔、穿刺方式(单侧、双侧)、骨水泥形态(团块样、海绵样)、骨水泥量、渗漏(是、否)、骨水泥渗漏类型。骨水泥渗漏类型分为:经椎基底静脉型、经骨皮质型、经椎体节段静脉型。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临床因素与骨水泥渗漏的关系。结果351节椎体,总渗漏发生率65.8%(231/351)。经椎基底静脉型渗漏率21.4%(75/351),经骨皮质型渗漏率37.6%(132/351),经椎体节段静脉型渗漏率22.8%(80/35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渗漏相关的因素包括:椎体皮质连续性中断、存在椎基底静脉孔、骨水泥形态;与椎基底静脉型渗漏相关的因素包括:存在椎基底静脉孔、骨水泥形态;与骨皮质型渗漏相关的因素包括:椎体皮质连续性中断、骨水泥形态;与椎体节段静脉型渗漏相关的因素包括:存在椎基底静脉孔、骨水泥形态、骨水泥量、骨折位置。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Kümmell病时发生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包括椎体皮质连续性中断、存在椎基底静脉孔、骨水泥形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骨质疏松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骨黏合剂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术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8
12
作者 袁鑫 +2 位作者 鲁世保 陈学明 张衍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1期92-95,99,共5页
目的比较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术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术在胸腰段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手术治疗的60例连续的具备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条件的胸腰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比较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术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术在胸腰段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手术治疗的60例连续的具备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条件的胸腰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接受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术,对照组接受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术,分别于术后3 d开始进行至少12个月的随访,随访指标包括患者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评分、伤椎椎体压缩率、矢状面Cobb角,比较两种手术的临床疗效和矫正度保持方面。结果随访结束后试验组有28例,对照组有25例。末次随访时,试验组和对照组椎体压缩率、矢状面Cobb角与术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前、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末次随访VAS评分及ODI评分均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和平均住院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伤口感染,迟发神经功能损害等严重并发症。试验组无螺钉及钛棒弯曲断裂,有2例出现螺钉松动。对照组有1例出现螺钉断裂,3例出现螺钉松动。结论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术及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术在治疗AO分型A1型及A3.1型胸腰段骨折时均可使椎体高度和矢状面Cobb角得到满意恢复。经伤椎单节段固定术在治疗AO分型A1型及A3.1型胸腰段骨折时在术后畸形矫正、保持及手术时间方面优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伤椎 单节段固定 短节段固定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应用斜面外套管的临床效果分析
13
作者 王永杰 王彦辉 +4 位作者 袁鑫 刘亚东 路茜 陈学明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97-603,共7页
目的:与应用传统平面外套管对比,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应用斜面外套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189例接受PVP治疗的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5... 目的:与应用传统平面外套管对比,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应用斜面外套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189例接受PVP治疗的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5例患者术中使用斜面外套管(斜面外套管组),94例患者术中使用平面外套管(平面外套管组)。术后第1天行CT检查,观察两组患者骨水泥渗漏及弥散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和住院时间,以及术前、术后1 d及术后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骨水泥渗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斜面外套管组患者骨水泥皮质性渗漏率为13.7%(13/95),静脉性渗漏率为12.6%(12/95),均低于平面外套管组患者的24.5%(23/94)和51.1%(48/94)(P均<0.05)。斜面外套管组患者骨水泥弥散良好率为82.1%(78/95),优于平面外套管组患者的69.1%(65/94)(P<0.05)。斜面外套管组患者手术时间少于平面外套管组患者(P<0.05);而两组患者骨水泥注入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前、术后1d及术后6个月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应用斜面外套管[比值比(OR)=0.173,95%置信区间(95%CI):0.068~0.439,P=0.000]和轻度骨折(OR=0.176,95%CI:0.066~0.475,P=0.001)是骨水泥皮质性渗漏发生的保护性因素;存在骨皮质破裂(OR=5.294,95%CI:1.094~25.617,P=0.038)是骨水泥皮质性渗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应用斜面外套管(OR=0.068,95%CI:0.029~0.159,P=0.000)是骨水泥静脉性渗漏发生的保护因素,性别为男性(OR=2.701,95%CI:1.071~6.817,P=0.035)是骨水泥静脉性渗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OVCF PVP术中应用斜面外套管能够更有效地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并且能够达到更好的骨水泥弥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面外套管 骨水泥渗漏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下载PDF
腰椎管狭窄症术后D-二聚体动态变化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6
14
作者 袁鑫 王彦辉 +5 位作者 陈学明 于振山 许崧杰 刘亚东 祁文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2期89-93,共5页
目的 探讨腰椎管狭窄症术后D-二聚体动态变化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行标准后正中入路减压融合手术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84例,在术前、术后即刻、术后第1天、第3天和第... 目的 探讨腰椎管狭窄症术后D-二聚体动态变化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行标准后正中入路减压融合手术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84例,在术前、术后即刻、术后第1天、第3天和第7天采集所有患者的静脉血液,离心后取上清液测定其D-二聚体含量,于术后第7天对所有患者进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根据患者的静脉彩超结果是否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将患者分成血栓组(13例)和对照组(271例),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D-二聚体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血栓均为无症状血栓。在术前和术后的不同时间点内,血栓组血清D-二聚体含量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84,95%CI为0.77-0.90,D-二聚体诊断腰椎管狭窄症术后即刻出现下肢深静脉的临界值为0.63μg/m L,灵敏性为92.31%,特异性为68.27%,准确性为72.6%。结论 在术后即刻以0.63μg/m L含量的D-二聚体作为腰椎管狭窄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和诊断手段,其灵敏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均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D-二聚体 下肢深静脉血栓 关系
下载PDF
椎间孔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 被引量:6
15
作者 袁鑫 王彦辉 +5 位作者 陈学明 于振山 许崧杰 刘亚东 祁文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1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椎间孔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2年9月~2014年5月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实施诊治的84例椎间孔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椎间孔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2年9月~2014年5月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实施诊治的84例椎间孔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实施椎间孔减压治疗,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疼痛评分及ODI评分。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为(90.3±25.4)min,住院时间为(9.3±3.4)d,术中出血量为(200.3±20.4)m L,切口疼痛评分为(7.41±1.47)分,术前ODI评分为(31.68±9.26)分,术后ODI评分为(19.44±2.61)分;研究组手术时间为(60.3±15.4)min,住院时间为(4.3±1.4)d,术中出血量为(12.6±5.6)m L,切口疼痛评分为(2.08±1.03)分,术前ODI评分为(29.34±11.56)分,术后ODI评分为(11.05±3.59)分。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切口疼痛评分和术后ODI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椎间孔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对于脊柱稳定结构所产生的破坏小,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减压 腰椎管狭窄症 疼痛
下载PDF
颈椎前路手术减压程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亚东 孔超 +2 位作者 王彦辉 陈学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8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的减压程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响。方法 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完成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根据术后随访时患者对手术疗效的主观缓解程度分为完全缓解组(73例...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的减压程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响。方法 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完成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根据术后随访时患者对手术疗效的主观缓解程度分为完全缓解组(73例)和未完全缓解组(11例)。分别记录测量每位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时手术节段MRI轴位像上致压物的面积、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记录每位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观察围术期及近中期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31.45±9.4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51.23±31.16)mL。两组术后VAS及N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致压物面积较术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完全缓解组术后VAS及NDI评分均较未完全缓解组降低,致压物面积较未完全缓解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患者中无椎动脉损伤,围术期无术后血肿形成。结论颈椎前路手术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手段,但部分患者术后症状的残留可能与术中减压不彻底有关,彻底减压不会明显增加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前路 减压程度 临床症状
下载PDF
Wallis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对相邻节段椎体退变的中长期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袁鑫 孔超 +3 位作者 陈学明 许崧杰 刘亚东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14-918,共5页
目的:探讨 Wallis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对相邻节段椎体退变的中长期影响。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0年6月北京潞河医院骨科采用腰椎后路减压合并Wallis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的24例L4.5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随访研究。采... 目的:探讨 Wallis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对相邻节段椎体退变的中长期影响。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0年6月北京潞河医院骨科采用腰椎后路减压合并Wallis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的24例L4.5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随访研究。采用腰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腿痛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DI)评分评定临床疗效。在术前及末次随访腰椎X线片上测量手术节段上、下邻近节段( L3.4和L5/S1)的椎间隙高度、椎间活动度;在MRI上对于手术节段上、下邻近节段的椎间盘退变情况进行评分。对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评分、手术上下相邻节段的椎间隙高度、椎间活动度及椎间盘退变程度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20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5.2±4.7)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以及ODI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分别为t=7.373、t=14.127、t=24.293,P值均<0.01)。手术节段上、下位邻近节段的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均无明显改变(分别为t=1.453、P=0.163和t=1.218、P=0.214);手术节段上位邻近节段的椎间活动度较术前显著增加(t=-2.321,P=0.031),而下位邻近节段的椎间活动度较术前无明显变化( t=-0.915,P=0.298);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上、下位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程度均无明显变化(分别为 t=1.312、P=0.168和 t=-1.247、P=0.174)。结论腰椎后路减压结合Wallis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长期临床疗效满意,Wallis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不会加速邻近节段椎体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 相邻节段退变
原文传递
骨折程度对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渗漏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唐本强 +2 位作者 陈学明 王彦辉 张衍军 《实用骨科杂志》 2020年第11期961-965,共5页
目的探讨骨折程度对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渗漏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9年6月101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骨折程度分为:轻度783例,中度164例,重度68例。三组基线数据比较差异无... 目的探讨骨折程度对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渗漏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9年6月101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骨折程度分为:轻度783例,中度164例,重度68例。三组基线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渗漏后果分为:经椎基底静脉型(B型)、经节段静脉型(S型)、经骨皮质型(C型)、椎间盘内渗漏型(D型)。根据渗漏机制分为:静脉渗漏(B型和/或S型)、皮质渗漏(C型和/或D型)。比较三组各类渗漏率、总渗漏率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三组的渗漏类型及渗漏率分别为:B型34.7%、25.6%、11.8%,S型47.9%、34.1%、19.1%,C型12.5%、20.7%、30.9%,D型8.3%、17.1%、29.4%;静脉渗漏61.4%、45.7%、25.0%;皮质渗漏19.4%、35.4%、5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总渗漏率分别为74.3%、68.9%、6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程度越重,骨水泥经血管途径渗漏风险越低,经皮质途径渗漏风险越高。骨折程度对总渗漏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渗漏 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下载PDF
关节镜监视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星火 于振山 +9 位作者 张亚奎 高家义 曾纪州 王雪飞 刘亮 吕振刚 葛双雷 朱旭 赵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717-721,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胫骨平台骨折的复位和支撑钢板内固定方法的可行性并作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北京通州区潞河医院骨科自2006年5月至2007年2月行关节镜下复位固定塌陷及分离移位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18例。其中男8例,女10例。平均年龄32.5岁...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胫骨平台骨折的复位和支撑钢板内固定方法的可行性并作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北京通州区潞河医院骨科自2006年5月至2007年2月行关节镜下复位固定塌陷及分离移位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18例。其中男8例,女10例。平均年龄32.5岁(20~54岁)。患者中合并半月板损伤6例,内侧副韧带损伤3例。Schatzker分型:Ⅰ型7例,Ⅱ型5例,Ⅲ型4例,Ⅳ型2例。结果18例骨折患者均在3~8个月达骨性愈合,未出现关节内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合并症。随访时间平均12个月(9~18个月)。采用Sanders等膝关节评分法评估疗效,18例患者中有14例为优,3例为良,1例为尚可。未观察到创伤性膝关节炎、膝关节内翻和外翻畸形。结论关节镜监视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通常不需切开关节,具有损伤小、操作安全、能同时发现和处理关节内合并损伤、术后康复效果好等特点。应用该法对于SchatzkerⅠ~Ⅲ型和部分Ⅳ型骨折的治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股骨头坏死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启超 许崧杰 +4 位作者 袁鑫 刘亚东 张衍军 陈学明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12期1123-1125,共3页
目的分析股骨头坏死(femoral head necrosis,FHN)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原因,提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方法本研究回顾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科将FHN误诊为LDH的15例患者,男9例,女6... 目的分析股骨头坏死(femoral head necrosis,FHN)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原因,提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方法本研究回顾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科将FHN误诊为LDH的15例患者,男9例,女6例。对15例误诊患者的病史采集、查体及影像学检查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误诊的原因。结果 15例首诊为LDH的患者均出现疼痛侧髋关节活动受限:内旋受限者15例,外旋受限者10例;内收受限者5例,外展受限者8例;屈伸受限者5例。复诊时,15例患者行髋部X线、MRI或/和CT检查,诊断为股骨头坏死,按国际骨循环研究会(the ass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use,ARCO)分期,Ⅰ期6例,Ⅱ期6例,Ⅲ期2例,Ⅳ期1例。结论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正确的影像学评估、广泛的收集临床资料是避免股骨头坏死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误诊 原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