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颈电环切除术对20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10
1
作者 钱德英 坚敏 +2 位作者 黄志宏 曾仁海 洪淡华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73-475,共3页
目的 探讨宫颈电环切除术 (LEEP)手术方法和有关术后并发症的关系及其预防措施 ,手术后标本的观察处理原则。方法  1995年 5月至 2 0 0 2年 4月采用LEEP对 2 0 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患者进行治疗 ,对其疗效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 目的 探讨宫颈电环切除术 (LEEP)手术方法和有关术后并发症的关系及其预防措施 ,手术后标本的观察处理原则。方法  1995年 5月至 2 0 0 2年 4月采用LEEP对 2 0 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患者进行治疗 ,对其疗效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术后病理诊断一致占 4 0 39% (82 / 2 0 3) ;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下降占 5 3 2 0 %(10 8/ 2 0 3) ,其中下降一级占 2 5 6 2 % ,下降两级占 19 2 1% ,下降三级占 8 37% ;术后病理诊断级别上升占6 4 0 % (13/ 2 0 3) ,其中上升一级占 5 4 2 % ,上升两级占 0 98%。宫颈管受累占 5 91% (12 / 2 0 3)。合并单纯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占 2 3 15 % (47/ 2 0 3)。手术切缘阳性 5例 ,其中CINⅠ 3例 ,CINⅡ、Ⅲ各 1例。术后 3个月细胞学检查为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占 12 32 % (2 5 / 2 0 3) ,其余均为正常。术中出血达 10mL仅 2例 ,94 0 9% (190 / 2 0 3)的患者术后第 2 18天出现少量阴道血性分泌物。术后子宫颈管解剖狭窄 7例 ,术后盆腔痛 16例。术后半年无CIN占 193例 ,治愈率为 95 0 7% ;宫颈CIN残留 5例 ,占 2 4 6 % ;第 1年内复查发现CINⅡ持续 1例。术后妊娠2 0例次 ,足月阴道分娩 4例 ,剖宫产同时绝育 1例 ,7例现继续妊娠已达中晚期。早期妊娠人工流产 4例 ,宫外孕2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电环切除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疗效 研究
原文传递
阴道镜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31
2
作者 坚敏 钱德英 +2 位作者 黄志宏 曾仁海 洪淡华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5-218,共4页
目的 评价阴道镜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991年5月至2002年4月进行阴道镜检查的患者1407例,行镜下定位取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近4年来CIN的发病例数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在30-39岁的病例占80.29%。经病理确... 目的 评价阴道镜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991年5月至2002年4月进行阴道镜检查的患者1407例,行镜下定位取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近4年来CIN的发病例数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在30-39岁的病例占80.29%。经病理确诊CIN 406例,包括CIN Ⅰ 209例、CINⅡ104例和CINⅢ(包括CIS)93例;慢性宫颈炎625例,湿疣187例,息肉139例,其他50例(包括宫颈纳氏囊肿2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3例,乳头状瘤9例)。阴道镜检查对CIN的诊断准确性为79.67%,敏感性为96.06%,特异性为73.03%,阳性预测值为59.09%,阴性预测值为97.86%。CIN在阴道镜下的图像以醋酸白色上皮的出现率最高为83.50%,对CIN诊断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高;与点状区和(或)镶嵌同时存在时,对CIN诊断的敏感性下降,特异性升高。结论 阴道镜检查对CIN的诊断价值在于其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高,在国内适合作为CIN的筛查方法。统一阴道镜的评分标准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检查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诊断
原文传递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DNA检测与细胞学联合检查对子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研究 被引量:168
3
作者 钱德英 坚敏 +5 位作者 王丁 曾仁海 林爱华 舒焰红 洪淡华 黄志宏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联合宫颈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效果。方法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对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门诊5210名妇女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检测高危型HPV DNA联合细...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联合宫颈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效果。方法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对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门诊5210名妇女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检测高危型HPV DNA联合细胞学检查,同时进行阴道镜检查,并以宫颈活检的组织病理学结果为确诊标准。结果受检者平均年龄(34±9)岁,筛查并最后经病理诊断为HPV感染89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83例,CINⅡ73例,CINⅢ80例,宫颈浸润癌54例,子宫内膜癌5例,阴道上皮内瘤样病变1例,宫颈结核1例。以组织病理学为确诊标准,高危型HPV DNA检测CINⅡ、Ⅲ的敏感度是92·22%,特异度是74·71%,阳性预测值5·19%,阴性预测值99·84%。宫颈细胞学筛查CINⅡ、Ⅲ,以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为分界点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0·00%、80·34%、11·94%和99·63%;以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为分界点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70·13%、91·58%、11·11%和99·51%;以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为分界点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48·05%、98·46%、31·90%和99·21%。高危型HPV DNA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查筛查CINⅡ、Ⅲ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8·70%、73·08%、5·21%和100·00%。高危型HPV DNA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阳性率分别是:宫颈癌85·2%(46/54),CINⅢ92·5%(74/80),CINⅡ86·3%(63/73)和CINⅠ45·8%(38/83)。结论高危型HPV DNA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中有很高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高危型HPV DNA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查可使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有提高,但特异度未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病毒 DNA 病毒 活组织检查 阴道镜检查 宫颈肿瘤 宫颈 上皮内瘤变
原文传递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宫颈环切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16
4
作者 钱德英 曾仁海 +1 位作者 洪淡华 坚敏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26-328,共3页
目的 探讨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宫颈环切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5月-2002年4月因宫颈上皮内瘤变行官颈环切术27例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占同期官颈环切术手术的13.3%(27/203),患者年龄为23—40岁,中位年龄为30.3岁... 目的 探讨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宫颈环切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5月-2002年4月因宫颈上皮内瘤变行官颈环切术27例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占同期官颈环切术手术的13.3%(27/203),患者年龄为23—40岁,中位年龄为30.3岁。27例中,10例因计划生育行人工流产术,1例异位妊娠,2例妊娠6~8周自然流产。14例足月分娩,其中阴道分娩9例,剖宫产5例。所有分娩孕妇的分娩孕周均大于38周,胎儿体重2905—4000g。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9分2例;10分12例,无新生儿窒息。结论宫颈环切术是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安全有效方法,只要掌握手术指征和手术切除范围,对其后的妊娠生育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环切术 妊娠结局 异位妊娠 自然流产
原文传递
阴道镜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作用 被引量:44
5
作者 坚敏 钱德英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06-507,共2页
关键词 宫颈癌前病变 阴道镜检查 筛查 低倍显微镜 生殖道病变 宫颈细胞学 临床医生 宫颈病变
原文传递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4
6
作者 坚敏 钱德英 +4 位作者 曾仁海 王丁 林爱华 赵杨 舒焰红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33-535,共3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CIN)的关系。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04年7月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宫颈疾病专科门诊就诊的妇女5584例,采用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进行高危型HPVDNA的半定量检测,阴道...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CIN)的关系。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04年7月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宫颈疾病专科门诊就诊的妇女5584例,采用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进行高危型HPVDNA的半定量检测,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病理学结果为确诊标准。结果高危型HPV检测阳性1590例,阳性率28.47%,各种病理类型的宫颈病变中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宫颈鳞癌88.89%,宫颈腺癌66.67%,CINⅢ92.77%,CINⅡ86.30%,CINⅠ44.58%,宫颈扁平型湿疣86.69%,慢性宫颈炎9.59%。随着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高危型HPV的病毒负荷量也增高,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有显著意义(H=1984.714,P<0.01),其中慢性宫颈炎与宫颈癌及CIN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CINⅠ与宫颈腺癌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与宫颈扁平型湿疣、CINⅡ、CINⅢ及宫颈鳞癌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宫颈扁平型湿疣、CINⅡ、CINⅢ与宫颈鳞癌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用ROC曲线分析HC-Ⅱ检测宫颈高度病变,最能平衡敏感度和特异度的阳性分界点是3.7pg/mL,Youden指数为0.72,敏感度为92%,特异度为80%。结论高危型HPV的病毒负荷量增高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密切相关;合理设置阳性分界点,可提高HC-Ⅱ检测宫颈高度病变的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病毒负荷量 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
原文传递
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治疗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消退规律 被引量:34
7
作者 陈观娣 钱德英 +3 位作者 坚敏 舒焰红 欧阳云雁 郑有为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治疗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消退规律,了解术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与病变残留或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因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行宫颈电环切除术的502例妇... 目的探讨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治疗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消退规律,了解术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与病变残留或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因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行宫颈电环切除术的502例妇女的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存在高危型HPV感染的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进行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后,术后6、12、18、24个月HPV清除率分别为83.63%、94.39%、97.31%、98.88%。术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人群病变残留或复发率达26.85%。结论宫颈电环切除术后6个月高危型HPV己大部分消退,术后2年基本完全消退。术后宫危型HPV持续感染是病变残留或复发的高危因素,术后HPV阳性妇女,宜严密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人乳头瘤病毒
原文传递
宫颈转化区类型不同对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影响 被引量:24
8
作者 何裕 钱德英 +2 位作者 陈观娣 坚敏 舒焰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18-1920,共3页
目的:分析宫颈转化区类型不同对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影响。方法:回顾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因宫颈上皮内瘤变行宫颈电环锥切(LEEP)手术患者资料,比较阴道镜诊断、阴道镜指引下宫颈活检、LEEP术组织病理学诊断之... 目的:分析宫颈转化区类型不同对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影响。方法:回顾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因宫颈上皮内瘤变行宫颈电环锥切(LEEP)手术患者资料,比较阴道镜诊断、阴道镜指引下宫颈活检、LEEP术组织病理学诊断之间的关系。结果:阴道镜诊断为高度病变、低度病变或正常时,比较Ⅰ、Ⅱ、Ⅲ型转化区患者阴道镜指引下宫颈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符合率(χ2=8.763 vsχ2=6.2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类型转化区的阴道镜诊断不同时,Ⅰ、Ⅱ型术前活检与锥切病理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Ⅲ型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终诊断高级别病变1 020例,Ⅰ、Ⅱ、Ⅲ型患者颈管锥切物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39,P<0.05)。结论:宫颈转化区类型影响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准确性。Ⅲ型转化区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准确性降低,应谨防颈管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转化区 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指引活检 LEEP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黄志宏 钱德英 +3 位作者 王丁 洪淡华 坚敏 舒焰红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557-1559,共3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负荷量与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2003年3月~2003年12月在我院行宫颈癌筛查的2 65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杂交捕获2代(HCⅡ)方法定量检测宫颈HPV DNA的含量(以此表示宫颈HPV负荷量).按HP...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负荷量与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2003年3月~2003年12月在我院行宫颈癌筛查的2 65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杂交捕获2代(HCⅡ)方法定量检测宫颈HPV DNA的含量(以此表示宫颈HPV负荷量).按HPV DNA含量分成5组,分别为:HPV<1,1≤HPV≤100,101≤HPV≤500,501≤HPV≤1 000,HPV>1 000.对其中HPV DNA阳性妇女,随后进行阴道镜检查、宫颈多点活检和颈管诊刮术.结果:794例阳性患者中的783例进行了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和细胞学诊断,其中子宫颈炎650例(83.23%),CIN 102例(13.47%),宫颈癌26例(3.3%).650例对照组、102例癌前病变组和26例宫颈癌组中,3组的HPV DNA定量总体分布有显著差别(P<0.005).在HPV-DNA定量>100时,宫颈癌前病变的阳性率显著升高(P<0.005);当HPV-DNA的定量>500时,宫颈癌的阳性率显著升高(P<0.001).CINⅡ、CINⅢ及宫颈癌在HPV DNA定量>1时的诊断阳性率较显著<1时显著高(P<0.01).结论:HCⅡ方法是检测宫颈HPV感染的有效手段,HPV DNA含量随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而增加,可作为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筛查及病情追踪监测的1项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病毒载量 宫颈癌 癌前病变
下载PDF
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对不典型鳞状细胞分流监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1
10
作者 坚敏 钱德英 +5 位作者 王丁 曾仁海 林爱华 舒焰红 洪淡华 黄志宏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06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对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分流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54例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的患者,进行高危型HPV检测和阴道镜检查,镜下定...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对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分流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54例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的患者,进行高危型HPV检测和阴道镜检查,镜下定位活检可疑病灶,以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结果 654例中,高危型HPV检测呈阳性的病例为411例,阳性率为62.8%。经病理学确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病例为58例,占总数的8.9%(58/654),其中CINⅡ和CINⅢ共计43例,占CIN的 74.1%(43/58);CINⅡ,CINⅢ的高危型HPV阳性率分别为80.8%及94.1%。ASCUS患者中以高危型 HPV检测、直接选择阴道镜检查,检出CIN的敏感度分别为88.9%和65.5%;对诊断CINⅡ和CINⅢ,高危型HPV的敏感度为94.1%,阴道镜的敏感度为65.1%。结论 ASCUS患者中高危型HPV的CINⅡ和 CINⅢ检出有较高的敏感度,对ASCUS可有效地进行分流监测,患者可不必再做阴道镜检查和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榆测 不典型鳞状细胞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阴道镜检查 诊断
原文传递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准确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陈观娣 何裕 +3 位作者 钱德英 李志刚 坚敏 舒焰红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51-953,共3页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准确度的常见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阴道镜门诊行宫颈电环锥切术或宫颈冷刀锥切术的1148例患者,回顾其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或细胞学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统计,根据锥切病...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准确度的常见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阴道镜门诊行宫颈电环锥切术或宫颈冷刀锥切术的1148例患者,回顾其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或细胞学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统计,根据锥切病理结果判断活检病理结果的准确度,分析影响活检结果准确度的因素。结果:〈40岁与≥40岁患者宫颈活检准确度分别为76.97%和88.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34,P〈0.001)。≤2个部位活检患者的准确度为79.72%,≥3个部位活检患者的准确度为9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7,P〈0.001)。宫颈转化区为Ⅰ型、Ⅱ型、Ⅲ型患者活检准确度分别为89.50%、85.35%和6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6,P〈0.001)。结论:年龄、活检点数、转化区类型是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准确度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检查 宫颈活检 宫颈锥切 宫颈癌筛查
下载PDF
不同LEEP术式对年轻CINⅡ~Ⅲ患者术后病变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阳霞 钱德英 +1 位作者 陈观娣 坚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16-1818,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宫颈电环锥切术(LEEP)术式对残留/复发、生育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为LEEP术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3-2006年因CINⅡ~Ⅲ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接受LEEP手术,且有生育要求,术后定期随访的患者共84例,根据接受的LEEP... 目的:研究不同宫颈电环锥切术(LEEP)术式对残留/复发、生育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为LEEP术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3-2006年因CINⅡ~Ⅲ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接受LEEP手术,且有生育要求,术后定期随访的患者共84例,根据接受的LEEP术式将其分为"一刀法"和"两刀法"组,比较两组的锥切范围及预后。结果:"一刀法"的锥切深度小于"两刀法"[(1.572±0.380)cmvs.(1.842±0.490)cm,P=0.033],前者的术后残留/复发率明显高于后者(22.2%vs.4.5%,P=0.035);"一刀法"和"两刀法"的锥切宽度[(2.111±0.631)cmvs.(2.223±0.460)cm,P=0.366]、术后自然受孕率(94.4%vs.98.5%,P=0.385)及不良妊娠事件发生率(22.2%vs.13.6%,P=0.462)无明显差异。结论:"两刀法"LEEP术不仅有效降低了术后病变残留/复发率,也不增加不良妊娠事件的发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LEEP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电环锥切术 CINⅡ~Ⅲ 残留 复发 妊娠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负荷量结合年龄在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分流中的作用 被引量:17
13
作者 钱德英 黄惠英 +1 位作者 坚敏 陈观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3期2280-2281,共2页
目的: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DNA,HR-HPV DNA)负荷量在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ASC)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年龄在其分流中的意义。方法:对44例细胞涂片诊断为ASC的患者进行年龄分析和HR... 目的: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DNA,HR-HPV DNA)负荷量在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ASC)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年龄在其分流中的意义。方法:对44例细胞涂片诊断为ASC的患者进行年龄分析和HR-HPV DNA负荷量检测,并在阴道镜下进行活检,以病理结果为最终确诊依据。结果:ASC的病理确诊中包含各级宫颈病变甚至宫颈癌。年龄与ASC最后病理诊断的病变级别成正相关(r=0.373,P=0.000),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较严重的可能性越高。HR-HPV DNA负荷量与病变级别也成正相关(r=0.528,P=0.000),HR-HPV DNA负荷量随着病变的加重也相应增加。HR-HPV DNA负荷量结合年龄对ASC不同病理级别有很高的预测价值,年龄<30岁ASC患者HR-HPV DNA负荷量在0~0.9 pg/mL间预测只有3.2%几率患CIN 2或以上病变,年龄>50岁HR-HPV DNA负荷量>100 pg/mL的患者患CIN 2或以上病变的几率可高达96.0%。结论:HR-HPV DNA负荷量结合年龄在ASC分流中有重要的意义,可指导其临床干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病毒 年龄因素 DNA负荷量 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分流
下载PDF
免疫组化P16蛋白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表达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黄惠英 钱德英 坚敏 《现代医院》 2008年第3期14-15,共2页
目的检测p16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表达情况,探索p16表达在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的差异,以指导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治疗。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16在55例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和20例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目的检测p16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表达情况,探索p16表达在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的差异,以指导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治疗。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16在55例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和20例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病人的病理变化和p16的表达关系正相关,p16的表达强度CIN1<CIN2<CIN3<CC;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p16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16在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分流诊断中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 宫颈病变 宫颈癌 诊断
下载PDF
宫颈电环切除术后妊娠结局的临床相关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舒焰红 肖小敏 +3 位作者 钱德英 坚敏 陈观娣 阳霞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2年第10期768-770,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电环切除术对CIN患者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0年至2007年因宫颈高度病变行LEEP术、术后成功受孕并已终止妊娠的妇女102例作为病例组。其中,按电切深度分为10~20mm组(76例)和21~25mm组(26例);按电切宽度分为15... 目的:探讨宫颈电环切除术对CIN患者术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0年至2007年因宫颈高度病变行LEEP术、术后成功受孕并已终止妊娠的妇女102例作为病例组。其中,按电切深度分为10~20mm组(76例)和21~25mm组(26例);按电切宽度分为15~20mm组(30例)和21~40mm组(72例)。随机抽取同期门诊无宫颈治疗史的健康孕产妇104例为对照组。追踪并比较各组自然流产率、早产率、胎膜早破率、低出生体重率以及剖宫产率。结果:病例组及对照组分娩孕周均>28周;两组自然流产率、早产率、胎膜早破率、剖宫产率和分娩孕周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病例组新生儿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3.45±0.29)kg vs(3.32±0.35)kg,P<0.05]。宫颈电切深度为10~20mm组的妊娠结局与21~25mm组无显著差异(P>0.05);宫颈电切宽度为15~20mm组的妊娠结局与21~40mm组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宫颈电环切除术对术后妊娠妇女的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宫颈电环切除深度<25mm、宽度<40mm时,患者术后妊娠的自然流产、早产、胎膜早破、小于胎龄儿等不良结局发生率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电环切除术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影视阴道镜下RCI评分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6
作者 坚敏 钱德英 +1 位作者 曾仁海 洪淡华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1290-1292,共3页
目的 评价影视阴道镜下RCI(ReidColposcopicIndex)评分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的诊断价值。方法 在影视阴道镜的动态观察下 ,对分别涂 5 %醋酸及复方碘溶液后宫颈上皮和血管的改变 ,运用RCI评分 ,作出阴道镜诊断并取活检 ,以病理... 目的 评价影视阴道镜下RCI(ReidColposcopicIndex)评分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的诊断价值。方法 在影视阴道镜的动态观察下 ,对分别涂 5 %醋酸及复方碘溶液后宫颈上皮和血管的改变 ,运用RCI评分 ,作出阴道镜诊断并取活检 ,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结果 每项阴道镜图像特征的评分越高 ,与CINⅡ及CINⅢ的关系越紧密。RCI评分对诊断CINⅡ及CINⅢ的价值各有不同 :总分≥ 3分的诊断敏感性 96 39% ;总分≥ 5分的诊断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明显升高 ;醋酸白色上皮的程度≥ 1分的诊断敏感性 95 88% ,阴性预测值 96 88% ;碘试验 =2分的诊断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93 87%和 83 12 %。结论 RCI评分法对诊断CIN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是规范而客观评估阴道镜图像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 诊断价值 RCI评分 CIN 诊断敏感性 宫颈上皮内瘤变 阳性 影视 结论 必要条件
下载PDF
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涛 钱德英 +1 位作者 坚敏 陈观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05-1807,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2008年5月至2010年8月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宫颈专科做宫颈病理检查的共594例,其中病理结果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376例(病例组),病理结果... 目的:探讨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2008年5月至2010年8月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宫颈专科做宫颈病理检查的共594例,其中病理结果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376例(病例组),病理结果正常的218例妇女(对照组),进行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危险因素包括了:性生活情况、婚姻生育状况、吸烟、家族史、口服避孕药、感染性传播疾病、社会经济因素、教育水平、是否做筛查对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HSIL的Logistic多因回归分析结果:高危型HPV感染,性伴侣个数,产次,教育水平是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高危因素,P≤0.05,OR值分别为2.967,1.702,1.384,1.496;初次性生活年龄较晚,行宫颈细胞学筛查为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保护性因素,P≤0.05,OR值分别为-0.903,-0.165。结论:高危型HPV感染,性伴侣较多,多产,教育水平较低为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危险因素,宫颈细胞学筛查和初次性生活年龄较晚为保护性因素,提示防癌工作应有所侧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高危因素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在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治疗后随访中的价值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观娣 钱德英 +2 位作者 李志刚 坚敏 欧阳云雁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08-710,共3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在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治疗后随访中的作用。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因宫颈癌前病变行宫颈电环切除术的502例妇女的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组织病理学证实28例存...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在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治疗后随访中的作用。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因宫颈癌前病变行宫颈电环切除术的502例妇女的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组织病理学证实28例存在病变残留或复发,高危型HPV-DNA检测诊断病变残留或复发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86%,84.18%,25.74%,99.50%。术前HPV负荷量与病变复发或残留之间不存在相关性(P=0.7163)。术后HPV负荷量与病变残留或复发之间存在等级相关(P=0.010)。结论高危型HPV-DNA检测诊断宫颈癌前病变治疗后残留或复发的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高。术前HPV负荷量与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无相关性。术后HPV负荷量越高,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残留 复发 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原文传递
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徐嘉文 杨春艳 +4 位作者 林芸 坚敏 王海英 叶海燕 陈建国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22期2758-2762,共5页
目的本研究拟探索新辅助化疗fneoadjuvantchemotherapy,NACT)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方法,评价其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及对根治性手术的价值。方法选择1997年1月-2006年2月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通过病理及临床确诊为IB2~Ⅱ... 目的本研究拟探索新辅助化疗fneoadjuvantchemotherapy,NACT)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方法,评价其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及对根治性手术的价值。方法选择1997年1月-2006年2月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妇科通过病理及临床确诊为IB2~ⅡA期、局部肿瘤直径〉4cm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79例,应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组41例、对照组38例。新辅助化疗组患者,术前采用顺铂+氟脲嘧啶静脉化疗方案(PF方案),化疗2。3个疗程后再行Ⅲ型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仅行Ⅲ型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新辅助化疗组41例患者中31例完成2个疗程化疗,10例患者完成3个疗程化疗,无一例患者因化疗副作用而停止化疗,其中完全缓解16例(39.02%),部分缓解18例(43.91%),稳定7例(17.07%),没有患者发生疾病进展,总有效率为82.93%。化疗后宫颈局部肿瘤平均直径缩小为2.71cm,与化疗前的肿瘤平均直径5.14cm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79例患者均进行Ⅲ型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新辅助化疗组的手术时间为(123.7±47.9)分钟,与对照组的(154.2±83.7)分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k新辅助化疗组的术中出血量为(361.4±173.6)ml,与对照组的(547.8±295.3)m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病理检查发现,新辅助化疗组患者平均淋巴结转移率为2.75%(13/4721,与对照组的21.53%(96/446)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宫旁浸润与脉管癌栓的发生率分别为4.88%(2/41)和7.32%(3/4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68%(9/38)和31.58%(12/38),差异有极显著性垆〈0.01)。结论应用PF方案行新辅助化疗可明显缩小局部晚期宫颈癌病灶、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术中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宫颈癌 治疗
下载PDF
P16和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坚敏 钱德英 +3 位作者 骆新兰 林爱华 赵杨 舒焰红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49-751,共3页
目的研究P16和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05年9月至2007年8月间广东省人民医院40例正常宫颈组织、10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56例宫颈浸润癌中P1... 目的研究P16和Ki-6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05年9月至2007年8月间广东省人民医院40例正常宫颈组织、10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56例宫颈浸润癌中P16和Ki-67的表达,并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检测高危型HPVDNA。结果P16和Ki-67的表达强度与CIN的严重程度分别呈正相关(P<0.01)。P16和Ki-67在CINⅡ、CINⅢ、宫颈鳞癌及腺癌中表达呈阳性至强阳性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及CIN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88.9%(177/199),其中正常宫颈42.5%、CINⅠ87.5%、CINⅡ与CINⅢ均100%、宫颈鳞癌98.0%、腺癌60.0%。高危型HPVDNA负荷量与P16、Ki-67的表达强度分别呈正相关(P<0.01)。结论P16和Ki-67的表达强度与CIN的严重程度以及高危型HPVDNA负荷量密切相关;P16和Ki-67可作为诊断CINⅡ及CINⅢ的重要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P16 KI-67 人乳头瘤病毒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