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画家以霖
- 1
-
-
作者
屠生楷
-
机构
不详
-
出处
《铁军》
2024年第4期28-29,共2页
-
文摘
以霖折断了画笔,扔掉了砚台,撕碎了仅剩下的几页画纸,满腔悲愤地离开了黄山。此刻老师说过的话又在耳边回响:“国家有难,何以家为!民族不保,龙人何生?”是的,国运蹇滞,大厦将倾,哪还有山水可言?老师曾8次上过黄山,做到了胸中有丘壑,笔下有乾坤。老师说过:“画山水,一是要师古人,知取其长而弃其短;二是要师造化,知其变化而山水气韵自当了然于胸。”因此,他重走了老师走过的路。
-
关键词
老师
了然于胸
师造化
黄山
师古人
-
分类号
G6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英雄犬
- 2
-
-
作者
屠生楷
-
机构
不详
-
出处
《铁军》
2023年第6期32-33,共2页
-
文摘
大白和小灰是石头洼村的两条狗。大白是石轴爷家的一条大白狗,小灰是石碌爷家的一只小灰狗。大白全身雪白,面部俊朗,四肢修长,身形矫健,处处都显得英气逼人。尤其是藏在它眼神里的那种骄傲,还有它一抬首、一投足间的那种神采,用一个现代词来形容,那就叫作“酷”。
-
关键词
眼神
身形
大白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朱老闩心事
- 3
-
-
作者
屠生楷
-
机构
不详
-
出处
《铁军》
2023年第10期26-27,共2页
-
文摘
朱老闩狠狠地扔下一块木料,口中骂道:“妈的,挑了半天咋还挑出一块夹皮料!”朱老闩口中骂的是夹皮料,心里想着的却是他那“不争气”的儿子朱伯。朱伯是朱老门的长子,面相憨实,做事板扎,在手艺人眼中当是一个做手艺的好苗子。朱老闩曾对他抱有很大希望。
-
关键词
皮料
手艺人
长子
心事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神钓手”严亮
- 4
-
-
作者
屠生楷
-
机构
不详
-
出处
《铁军》
2022年第7期25-26,共2页
-
文摘
20世纪40年代,滁河湾一带有一支新四军的抗日武工队,队长是一位垂钓高手,叫严亮,当地人,人称“神钓手”。严亮自幼生活在水乡,父母早亡。生活的艰辛让他早早练就了一身水上功夫,周围百里无人能及。滁河边上的人多以打鱼为生,严亮也不例外,但他打鱼与旁人不同,他从不用渔网,只靠一只木船,一根鱼竿,从早到晚,端坐在木船上,不急不躁,等鱼上钩。
-
关键词
不急不躁
木船
新四军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竹舟
- 5
-
-
作者
屠生楷
-
机构
不详
-
出处
《铁军》
2022年第5期27-28,共2页
-
文摘
1943年3月,春寒料峭,北风依然凛冽。大街上,日军三步两哨,日伪政府清乡委员会秘书长李士群签署的布告贴的到处都是。伪军军车上,清乡队队长拿着一个大喇叭扯破了喉咙死命地叫喊:“肃清共匪,保境安民!”“篱笆打成功,清乡便成功!”“篱笆打好了,新四军跑不了!”身着便装去集市上办事的警卫班班长王昌保听见了忍不住“呸”的一声,急冲冲赶回了20多里外的竹园村。
-
关键词
李士群
大喇叭
清乡委员会
竹园村
新四军
篱笆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送窑爷”就想有把“盒子炮”
- 6
-
-
作者
屠生楷
-
机构
不详
-
出处
《铁军》
2022年第2期26-27,共2页
-
文摘
"送窑爷"大名松尧,是我父亲的堂叔。听父亲说,这位堂叔身材高大,两只手大得像他家掘地的耙;皮肤黝黑,一张脸黑的好似他家窑里的砖。他自小孔武有力,能像大人一样挥舞一把大洋铲往他家烧砖窑里送炭。村里人便说这小子恐怕生来就是个送窑炭的,不然张秀才给他取名,咋就取了个"送窑"的名呢。其实,"松尧"这两个字咋写,又是啥意思,大多村里人是搞不清的,"送窑"倒是人人都说的明白,于是便"送窑、送窑"的叫开了。
-
关键词
身材高大
窑
父亲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将军庙
- 7
-
-
作者
屠生楷
-
机构
不详
-
出处
《铁军》
2022年第9期33-34,共2页
-
文摘
江水怒吼着,咆哮着,不停地拍向岸边。静卧于江北岸的遮浪山被脚下的巨浪和初露的晨曦唤醒。松涛声、浪涛声,声声叠合,遥相呼应,映衬出山川江河的宏美与壮丽。云雾缭绕的山坡上,一座庙宇时隐时现,恍若仙境一般。古庙始建于南宋年间,因岳家军北伐中原时路过此地而修建,故称“将军庙”。据说当年的岳武穆就曾站在遮浪山的峰顶,遥望着北方,写下了那首脍灸人口、壮怀激烈的《满江红》。
-
关键词
《满江红》
岳武穆
将军庙
云雾缭绕
岳家军
遮浪
仙境
壮怀激烈
-
分类号
I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杨保长的那杆秤
- 8
-
-
作者
屠生楷
-
机构
不详
-
出处
《铁军》
2021年第11期22-23,共2页
-
文摘
1939年冬,寒风呼啸,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纷飞飘落,林家巷的田野、村舍笼罩在一片白蒙蒙的大雪之中。村中央的那棵古树根脉遒劲,枝干粗壮,圆形的树冠像一把巨伞擎住了上方的积雪,遮出一方约有五六个簸箕大的稍干一些的地块。杨保长急促地敲打挂在树上的铜锣。自从日本人打进南京城后,林家巷的村民都是听着杨保长的铜锣声集中疏散,使得日军的"扫荡"回回都扑空。
-
关键词
南京城
回回
古树根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