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I-C、Zero-P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叶永胜 黄雄飞 +3 位作者 邓方跃 庄沙斌 吴显奎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329-332,共4页
目的比较ROI-C、Zero-P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行单节段颈椎零切迹椎间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ROI-C组(36例)和Zero-P组(28例),分别以ROI-C、Zero-P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 目的比较ROI-C、Zero-P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行单节段颈椎零切迹椎间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ROI-C组(36例)和Zero-P组(28例),分别以ROI-C、Zero-P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及植骨融合、椎体间高度、Cobb角变化。结果两组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ROI-C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Zero-P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的VAS、JOA评分、椎间高度、Cobb角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但两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Zero-P相比,ROI-C颈椎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颈椎病具有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零切迹 融合 内固定
下载PDF
经皮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其疼痛和脊柱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罗林峰 +1 位作者 叶永胜 黎立荣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956-959,共4页
目的探究经皮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手术(PEI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其疼痛程度和脊柱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东莞市中医院收治的96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究经皮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手术(PEI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其疼痛程度和脊柱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东莞市中医院收治的96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传统手术组(n=48)和PEID组(n=48)。传统手术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PEID组给予PEID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治疗效果,手术前、手术后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se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椎活动度[日本矫形学学会(JOA)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PEID组的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传统手术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个月,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手术前,JOA评分均高于手术前,PEID组手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ODI评分分别为(1.98±0.46)、(12.46±1.62)分,均低于传统手术组[(2.53±0.65)、(18.12±2.13)分],JOA评分为(19.67±2.98)分,高于传统手术组[(15.12±1.7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手术组和PEID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12.50%vs.4.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ID手术对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较好,减轻患者疼痛感,改善患者脊柱功能,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手术 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 疼痛 脊柱功能
下载PDF
探讨侧后方入路、椎板间隙入路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罗林峰 庄沙斌 +1 位作者 黄雄飞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4期426-428,共3页
目的:探讨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centr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CLDH)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时不同入路方式(侧后方与椎板间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20年12月东莞市中医院收治的106例C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 目的:探讨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centr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CLDH)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时不同入路方式(侧后方与椎板间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20年12月东莞市中医院收治的106例C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侧后方入路,观察组予以椎板间隙入路。两组患者均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疗效以及术前与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腰椎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5、2.604、3.004,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4,P<0.05)。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评价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97,P>0.05)。结论:CLDH患者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不同的入路取得的疗效相当,而且对腰椎功能影响并无明显差异,但是经椎板间隙入路相比侧后方入路,可显著减少手术时间与手术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缓解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侧后方 椎板间隙 不同入路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 腰椎功能
下载PDF
Mimics虚拟手术规划在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博来 李永津 +3 位作者 林涌鹏 王羽丰 杜炎鑫 《脊柱外科杂志》 2015年第6期333-336,共4页
目的评价Mimics虚拟手术规划在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8月-2015年4月,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将符合研究条件的7... 目的评价Mimics虚拟手术规划在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8月-2015年4月,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将符合研究条件的72例病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试验组采用Mimics软件重建腰椎三维模型,术前在计算机上模拟L5/S1PETD穿刺置管,寻找最佳穿刺路径;对照组采用经验式穿刺方法。比较2组术中通道建立时间、镜下操作时间、X线透视次数。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手术并发症。结果试验组的通道建立时间、镜下操作时间和术中X线透视次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后1 d和术后6个月的VAS和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之间手术前后各时间点VAS和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神经损伤、硬膜囊撕裂、血肿及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Mimics虚拟手术规划有助于提高PETD的穿刺置管成功率,有效缩短穿刺置管时间及镜下操作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内窥镜检查 计算机辅助设计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固定结合伤椎植入注射用人工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黄雄飞 +5 位作者 叶永胜 罗林峰 吴文仁 庄沙斌 李贺年 邓方跃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9期101-103,共3页
目的研究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固定结合伤椎植入注射用人工骨(商品名:固骼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行单纯后路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 目的研究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固定结合伤椎植入注射用人工骨(商品名:固骼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行单纯后路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行后路复位短节段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伤椎椎体内植入人工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伤椎前缘平均高度、伤椎Cobb角、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正中央矢状位和经伤椎椎弓根正中横断位CT片伤椎缺损程度,临床疗效、治疗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及术后1周、术后12个月、内固定拆除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伤椎前缘平均高度和伤椎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正中央矢状位和经伤椎椎弓根正中横断位CT片伤椎缺损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的JOA评分(22.75±5.48)分及VAS评分(2.95±0.75)分均优于对照组的(20.95±5.34)、(3.29±0.84)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优良率为88.89%,对照组优良率为91.18%;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2, P>0.05)。两组的治疗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椎爆裂骨折临床治疗中,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固定结合伤椎植入注射用人工骨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但疗效并不肯定,部分患者仍有缺损存在,故不推荐固骼生作为首选植骨材料,新型植骨材料有待进一步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椎弓根钉系统 注射用人工骨 胸腰椎爆裂骨折 伤椎缺损程度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后路钉棒固定联合人工骨植骨术后“空壳”现象Los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叶永胜 +3 位作者 黄雄飞 邓方跃 庄沙斌 吴文仁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20期2516-2519,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后路钉棒固定植骨术后椎体“空壳”现象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行后路钉棒复位内固定联合人工骨植骨术治疗的60例胸腰椎单节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至...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后路钉棒固定植骨术后椎体“空壳”现象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行后路钉棒复位内固定联合人工骨植骨术治疗的60例胸腰椎单节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类型、伤椎前缘压缩程度、矢状面Cobb角,骨密度值,术前是否伴终板塌陷、复位程度等相关因素,观察患者术后椎体“空壳”现象的发生情况,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各因素与椎体“空壳”现象发生的相互关系。结果60例患者中有28例出现术后椎体“空壳”,发生率46.7%。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骨密度、术前椎体压缩程度、术前伴终板塌陷为出现“空壳”现象的相关因素(P<0.05),术前Cobb角、椎体复位程度为非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骨密度、术前椎体压缩程度,均是术后发生椎体“空壳”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后路钉棒固定植骨术后出现椎体“空壳”现象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骨密度和椎体压缩程度可能是造成“空壳”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骨折 植骨 空壳现象 LOGISTIC
下载PDF
减压融合经皮椎弓根螺钉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的系统评价
7
作者 叶永胜 张雪飞 +3 位作者 吴显奎 庄沙斌 黄雄飞 《中医正骨》 2018年第12期40-43,49,共5页
目的:评价减压融合经皮椎弓根螺钉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维普网建库至2018年5月10日收录的所有减压融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目的:评价减压融合经皮椎弓根螺钉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维普网建库至2018年5月10日收录的所有减压融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经皮组)和减压融合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开放组)治疗腰椎滑脱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 3版)进行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初共检索到57篇文献,经筛选后最终纳入9篇文献,其中7篇为中文文献、2篇为英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开放组相比,经皮组的手术时间短[MD=-26. 16,95%CI(-42. 14,-10. 17)]、术中出血量少[MD=-176. 66,95%CI(-252. 92,-100. 39)]; 2组的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2. 49,95%CI(0. 52,11. 86)]。8篇文献描述了并发症发生情况,各文献中2组的并发症均较少,但具体并发症不一致,无法进行合并分析。利用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发表偏倚分析,漏斗图显示分布基本对称,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减压融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和减压融合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均是治疗腰椎滑脱的有效方法,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2种手术方法的融合率相当,但前者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滑脱 腰椎 脊柱融合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下载PDF
单边穿刺粗通道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研究
8
作者 叶永胜 黄雄飞 +3 位作者 邓方跃 庄沙斌 吴文仁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289-291,共3页
目的探讨单边穿刺粗通道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7月—2016年7月,对24例椎体压缩程度>75%的重度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实施单边穿刺粗通道椎体成形术。根据椎体压缩骨折程度,筛选出重度压缩骨... 目的探讨单边穿刺粗通道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7月—2016年7月,对24例椎体压缩程度>75%的重度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实施单边穿刺粗通道椎体成形术。根据椎体压缩骨折程度,筛选出重度压缩骨折施行单边穿刺粗通道椎体成形术。记录手术时间,骨水泥渗漏、临近椎体再骨折,测量术前、术后椎体前缘高度、伤椎后凸Cobb角度、术后1天及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综合评估手术疗效。结果随访12~36个月,平均18.2个月,VAS及ODI评分术前分别为(8.2±1.1)分、(75.4±4.8)分,术后分别为(2.2±1.1)分、(21.4±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时分别为(2.8±1.0)分、(25.4±3.6)分,VAS与术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DI与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天及末次随访时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8.6±1.3)分、(10.1±1.4)分、(9.6±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天与末次随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天及末次随访时椎体后凸Cobb角分别为(20.8±4.9)分、(19.8±5.2)分、(21.8±5.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与末次随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7个椎体术中发生骨水泥外漏。3例术后发生邻近椎体骨折。结论单边穿刺粗通道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安全、可行、有效、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边穿刺 椎体成形术 重度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