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芦林兽吼——以狮子为“贡献”之中西亚与明的交往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颋 广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6-147,共12页
在明代的对外关系中,中西亚以狮子为“贡献”的交往显得格外的突出。今阿富汗赫拉特市的“哈烈”城首开记录,以后,朱氏皇帝相继从今乌兹别克撒马尔罕市之“撒马儿罕”,今伊朗设拉子市之“失刺思”、伊思法罕市之“亦思弗罕”、阿巴... 在明代的对外关系中,中西亚以狮子为“贡献”的交往显得格外的突出。今阿富汗赫拉特市的“哈烈”城首开记录,以后,朱氏皇帝相继从今乌兹别克撒马尔罕市之“撒马儿罕”,今伊朗设拉子市之“失刺思”、伊思法罕市之“亦思弗罕”、阿巴斯港市之“忽鲁谟厮”,土耳其科尼亚市之“鲁迷”,也门亚丁市之“阿丹”,沙特阿拉伯麦加市之“天方”等国得到狮子。狮子数量之多以及输入的频繁,在中国中世纪的历史上名列前茅。缘于亲眼目睹,明代士人对于这种猛兽的外形、特征的描述,可谓亦细亦微、惟妙惟肖。随着狮子“贡献”而带来的日益严重的财政和外事问题的出现,永乐、宣德之际朝臣的歌颂变成了天顺、嘉靖期间朝臣的劝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 西亚 明朝 文化交流 朝贡方式 狮子 象征意义
原文传递
朝鲜王朝的西湖诗文及其内涵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广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7年第2期24-29,共6页
受明清西湖文化热潮东传以及万历壬辰年浙兵入朝抗倭的影响,朝鲜文人创作了大量西湖诗文,其内涵不仅限于对名胜的赞咏,还包含着对明清易代的感慨。由于交往限制,朝鲜文人鲜有游历中国江南的机会,始终停留在纸上西湖的认知状态,为了弥补... 受明清西湖文化热潮东传以及万历壬辰年浙兵入朝抗倭的影响,朝鲜文人创作了大量西湖诗文,其内涵不仅限于对名胜的赞咏,还包含着对明清易代的感慨。由于交往限制,朝鲜文人鲜有游历中国江南的机会,始终停留在纸上西湖的认知状态,为了弥补不能身临其境的遗憾,他们将西湖典故及内涵转移至本国景物,从而营造出一番异域西湖文化景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文化 壬辰倭乱 浙兵集团 明清易代 汉江西湖
下载PDF
明朝前期与朝鲜半岛马匹和买贸易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广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54,共10页
由于战争及恢复生产的需要,明朝前期曾向周边国家及少数民族大量购买马匹。明朝与朝鲜半岛的马匹和买贸易始自洪武十九年,止于景泰元年,跨越高丽、朝鲜两个王朝。这项贸易只是明政府一种临时性的买卖措施,并未发展得像茶马贸易那样完备... 由于战争及恢复生产的需要,明朝前期曾向周边国家及少数民族大量购买马匹。明朝与朝鲜半岛的马匹和买贸易始自洪武十九年,止于景泰元年,跨越高丽、朝鲜两个王朝。这项贸易只是明政府一种临时性的买卖措施,并未发展得像茶马贸易那样完备,但也形成了一种较为固定的模式。本文拟就明朝与高丽、朝鲜马匹和买贸易的交易过程、定价原则、价格变动及对双方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揭示这一特殊贸易形态所体现的国家间政治关系,说明马匹贸易既是两国朝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朝贡关系得以维系的有力筹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朝鲜 马匹和买贸易 朝贡关系 事大主义
原文传递
甲午前清政府对朝鲜贷款问题浅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广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60,共12页
19世纪中后期,清、鲜宗藩关系不断受到冲击,清政府不得不改变"统而不治"的传统,采用近代通商手段,通过加强对朝鲜经济的控制力度,进而影响其内政外交,其中贷款举措颇具时代特色。清政府利用宗主国之影响力,在与各国争夺朝鲜... 19世纪中后期,清、鲜宗藩关系不断受到冲击,清政府不得不改变"统而不治"的传统,采用近代通商手段,通过加强对朝鲜经济的控制力度,进而影响其内政外交,其中贷款举措颇具时代特色。清政府利用宗主国之影响力,在与各国争夺朝鲜外债中占据优势,甲午前,累计提供5笔共计535000两白银贷款,成为朝鲜最大债权国,并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宗主国地位。这些贷款与近代西方国家资本输出有着本质区别。清政府并未将朝鲜视为原料产地或商品倾销市场,也不刻意追求资本利润,只希望维持旧有的宗藩关系,必然会有极大的局限性,加上其自身亦深陷统治危机,使得贷款发挥政治经济效用极其有限,亦无法挽救宗藩关系解体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贷款 宗藩关系 朝鲜开港 近代东亚
原文传递
关于元人桑哥所属“噶玛洛”部的两点考证 被引量:1
5
作者 广 王颋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7-161,共5页
关于元丞相桑哥的族属问题,学界多有讨论,藏学家毕达克、仁庆扎西皆认为其是来自于"噶玛洛"部的藏族人,但并未对"噶玛洛"出现时间及活动区域进行详细说明。本文即以两位学者文章中所引资料为线索展开论述,进而推测&... 关于元丞相桑哥的族属问题,学界多有讨论,藏学家毕达克、仁庆扎西皆认为其是来自于"噶玛洛"部的藏族人,但并未对"噶玛洛"出现时间及活动区域进行详细说明。本文即以两位学者文章中所引资料为线索展开论述,进而推测"噶玛洛"人应出现在唐德宗时期,他们最初因吐蕃与回鹘的北庭之争而被赞普派去驻守于北庭,之后部分人可能逐步迁移至古"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一带,蒙元史料中的"波黎吐蕃"、"不里吐蕃"、"波斯离"可能正是这批人因居住在"蒲类海"附近而获得的另一名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噶玛洛 唐德宗 北庭 蒲类海
下载PDF
朝鲜西海域清朝海难船情况初探(1684-1881) 被引量:1
6
作者 广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4-123,共10页
康熙解除海禁后,清船海难事故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而频繁发生,朝鲜对漂到境内的清船积极予以救助并留下了数量众多的官方记录,成为研究清船活动的一个切入点,也为理解清、朝关系提供了新视角。本文认为,在宗藩体制下,朝鲜救助清船反映出... 康熙解除海禁后,清船海难事故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而频繁发生,朝鲜对漂到境内的清船积极予以救助并留下了数量众多的官方记录,成为研究清船活动的一个切入点,也为理解清、朝关系提供了新视角。本文认为,在宗藩体制下,朝鲜救助清船反映出清朝海疆管理的延续和扩展。清朝的出海政策、律令咨文、奖惩措施等都影响着朝鲜救助活动的具体实施;朝鲜亦通过诸多救助细节来表达其事大唯谨的政治态度,以巩固与清朝的关系,从而将救助清船作为经营朝贡关系的一项政治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开海 海难船 铁物风波 朝贡关系
原文传递
高丽忠宣王与中峰和尚的交往
7
作者 广 《东疆学刊》 2004年第4期22-26,共5页
高丽忠宣王素有崇佛之心,他在居留元朝期间其礼佛热情丝毫没有减退,与当时诸名僧皆有往来,其中与天目中峰禅师的交往尤能突出其好佛之性情。从最初交往时的碰壁,到最后为中峰禅师所接纳,终成一段君王拜名僧的佳话,体现了忠宣王礼贤之情。
关键词 忠宣王 中峰和尚 佛教 高丽
下载PDF
高丽李穑出使明朝事件始末——兼论洪武朝对高丽政策变化
8
作者 广 《韩国研究论丛》 CSSCI 2015年第2期56-68,共13页
威化岛回军后,李成桂势力日益壮大,取代王氏之势昭然。为确保高丽政权续祚,李穑决定以贺正朝名义亲身出使,旨在得到明朝干预以抑制李成桂的发展。可惜李穑既未领悟明太祖的外交之道,也没有认清明、丽之间早已冷淡的朝贡关系,最终出使愿... 威化岛回军后,李成桂势力日益壮大,取代王氏之势昭然。为确保高丽政权续祚,李穑决定以贺正朝名义亲身出使,旨在得到明朝干预以抑制李成桂的发展。可惜李穑既未领悟明太祖的外交之道,也没有认清明、丽之间早已冷淡的朝贡关系,最终出使愿望落空,延续王氏统治的希望也随之破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为声教 李穑 朝贡 事大保国
下载PDF
《满江红》与宋昭仪王清惠
9
作者 广 王颋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9-143,共5页
一 元末明初士人,竞相传写南宋末年“昭仪”姓名为“王惠清”或“王清蕙”亦王清惠所作《满江红》词。叶子奇《草木子》卷四《谈薮篇》:“宋宫人王昭仪,名惠清,字冲华。丙子北行,题驿中有《满江红》辞,云:太液芙蓉,
关键词 《满江红》 宋末 元末明初 士人
原文传递
黄宗羲与柳馨远改革思想之比较——以《明夷待访录》与《磻溪随录》为中心
10
作者 广 《东疆学刊》 CSSCI 2016年第1期5-9,111,共5页
作为同时期的儒家学者,清初的黄宗羲和朝鲜朝的柳馨远皆从先秦民本思想出发,以恢复三代之治为目标,针对本国时弊,提出某种程度的改革设想,分别体现在各自著作《明夷待访录》和《磻溪随录》中。对比两书的形成背景和改革理念,可以清楚地... 作为同时期的儒家学者,清初的黄宗羲和朝鲜朝的柳馨远皆从先秦民本思想出发,以恢复三代之治为目标,针对本国时弊,提出某种程度的改革设想,分别体现在各自著作《明夷待访录》和《磻溪随录》中。对比两书的形成背景和改革理念,可以清楚地看到危乱之际东亚儒者秉承"存亡续绝"、"救世补弊"情怀寻求改革的普遍性以及儒学在异域发展过程中的增值和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柳馨远 《明夷待访录》 《磻溪随录》 三代之治 比较
下载PDF
19世纪前后朝鲜士人对浙东学术的认知:以宋、明遗民传为中心
11
作者 广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6年第1期63-67,共5页
金履祥、许谦、黄宗羲、万斯同等浙东学人,因遗民身份受到朝鲜士人的重视与关注。朝鲜编撰的宋、明遗民传中对他们的评述因"朱王之别"而呈现差异,金履祥、许谦被奉为不仕夷虏的儒者典范,黄宗羲、万斯同虽难以获得完全认同,但... 金履祥、许谦、黄宗羲、万斯同等浙东学人,因遗民身份受到朝鲜士人的重视与关注。朝鲜编撰的宋、明遗民传中对他们的评述因"朱王之别"而呈现差异,金履祥、许谦被奉为不仕夷虏的儒者典范,黄宗羲、万斯同虽难以获得完全认同,但受实学兴起及朝鲜尊王攘夷政治氛围的影响,他们的学术思想也逐渐被予以正视。这些从遗民角度对浙东学者的评述具有一定代表性,相对集中地反映出19世纪前后朝鲜士人对浙东学术的认知程度,为我们了解浙东学术在朝鲜的传播情况提供了一个观察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士人 遗民传 浙东学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