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非高危肺栓塞危险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田锦林 王海峰 +6 位作者 陈硕飞 王伟 郭跃辉 李春雷 张倩 郭晓丽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92-695,共4页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引起非高危肺栓塞(PE)危险分层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DVT引起非高危PE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CTA图像计算CT阻塞指数(CTOI)值及右左心室直径比值(RV/LV),以Logitic回归分析来探求影响...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引起非高危肺栓塞(PE)危险分层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DVT引起非高危PE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CTA图像计算CT阻塞指数(CTOI)值及右左心室直径比值(RV/LV),以Logitic回归分析来探求影响非高危PE危险分层的预测因素。结果:平均CTOI为(22.9±15.7)%,RV/LV为1.0±0.2;低危PE者44例(51.8%),中危PE者41例(占48.2%);Logitic回归分析显示是PE症状及CTOI是非高危PE的预测因素(OR:10.012、1.184;P=0.012、0.000:95%CI:1.673-59.913、1.101-1.274),而RV,LV(OR:0.149;P=0.436;95%CI:0.001~17.913)、年龄(OR:1.028;P=0.344;95%CI:0.971~1.089)、性别(OR:2.976;P=0.231;95%CI:0.500~17.727)、下肢DVT类型(OR:0.576;P=0.468;95%CI:0.130~2.555)、患病肢体(OR:0.499;P=0.199;95%CI:0.173~1.440)不是其危险因素。结论:对于DVT引起的非高危PE来讲.PE出现症状及CTOI值升高是PE危险分层高的主要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肺栓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Wells、修正后的Geneva评分与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发生肺栓塞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田锦林 王海峰 +1 位作者 陈硕飞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3期297-300,共4页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发生肺栓塞(PE)的临床评分价值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DVT患者的资料,根据是否发生PE分为两组,对两组一般情况及Wells、mGeneva评分及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进行比较;再以...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发生肺栓塞(PE)的临床评分价值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DVT患者的资料,根据是否发生PE分为两组,对两组一般情况及Wells、mGeneva评分及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进行比较;再以是否发生PE作为因变量,以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否增高、C反应蛋白是否升高、D-二聚体是否升高、性别、年龄、体质量、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是否有冠心病病史、脑梗死病史、吸烟史、饮酒史、Wells评分、mGeneva评分、PESI分值、左右侧肢体发病、DVT类型、是否并发下腔静脉(IVC)血栓、是否有静脉血栓病史及是否放置了IVC滤器为自变量引入模型进行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求DVT患者发生PE的危险因素。结果300例DVT患者PE发生率25.3%(76/300)。两组在合并IVC血栓、Wells及mGeneva评分方面存在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ells评分和合并IVC血栓是发生PE的危险因素,是否放置了IVC滤器是发生PE的保护性因素(OR值=2.262、534.752、0.046;95%的可信区间:1.102~4.646、54.010~5294.568、0.002~0.841)。结论 在DVT患者中Wells评分预测PE的发生价值较大,合并IVC血栓是PE的危险因素,放置IVC滤器是PE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WELLS评分 修正Geneva评分 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引起症状性非高危肺栓塞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田锦林 王海峰 +5 位作者 陈硕飞 李春雷 王伟 郭跃辉 张倩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引起症状性非高危肺栓塞(PE)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DVT引起非高危PE患者的资料,以是否出现症状作为因变量,以CT阻塞指数(CTOI)、右左心室直径比值(RV/LV)、PE危险分层、DVT类型、患病...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引起症状性非高危肺栓塞(PE)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DVT引起非高危PE患者的资料,以是否出现症状作为因变量,以CT阻塞指数(CTOI)、右左心室直径比值(RV/LV)、PE危险分层、DVT类型、患病肢体、年龄及性别为自变量引入二元模型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求引起非高危PE症状的危险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病肢体、性别、PE危险分层是导致PE出现症状的影响因素,(P值=0.040、0.017、0.011;95%的可信区间:1.236-8.178、0.076-0.777、1.626-39.898)。结论对于非高危PE而言,右下肢DVT、女性及PE严重程度是PE出现症状的危险因素,CTOI及右左心室直径比值与PE是否出现症状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危险因素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非高危肺栓塞患者肺动脉CT阻塞指数与肺栓塞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田锦林 王海峰 +1 位作者 陈硕飞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非高危肺栓塞(PE)肺动脉CTA阻塞指数(CTOI)与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及简化PESI(sPESI)评分、血清脑钠肽(BNP)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非高危PE患者的CTA图像、临床PESI、sPESI评分及血清BNP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 目的探讨临床非高危肺栓塞(PE)肺动脉CTA阻塞指数(CTOI)与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及简化PESI(sPESI)评分、血清脑钠肽(BNP)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非高危PE患者的CTA图像、临床PESI、sPESI评分及血清BNP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判断CTOI与PESI、sPESI评分及血清BNP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TOI与PESI无相关性(r=0.096,P=0.357),CTOI与sPESI及血清BNP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r=0.278,P=0.007;r=0.634,P<0.001)。结论对于临床非高危PE患者,CTOI和sPESI及血清BNP水平在反应临床严重程度上存在一致性,而与PESI并不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阻塞指数 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