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效果 被引量:9
1
作者 春日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9期53-54,共2页
目的分析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接收的4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22例,分别采用传统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和微创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 目的分析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接收的44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22例,分别采用传统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和微创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总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微创小切口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对股骨头坏死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小切口 股骨头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手术时间 出血量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春日 《中外医疗》 2022年第14期75-78,90,共5页
目的探讨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9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展开研究,采用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分别采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 目的探讨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9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展开研究,采用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分别采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内固定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总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55.69±4.28)min和术后卧床时间(7.68±1.44)d均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75.36±5.74)min和术后卧床时间(21.49±3.85)d,术中失血量(385.04±40.29)mL和术后引流量(120.69±15.98)mL均多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210.67±35.77)mL和术后引流量(55.67±10.3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429、22.538、21.711、22.916,P<0.05)。研究组手术前关节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前心理健康、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功能4个维度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后3个月4个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0,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相较于PFNA内固定治疗更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在保障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同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高龄患者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被引量:1
3
作者 春日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24期78-79,共2页
目的研究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 目的研究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患者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康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 内固定术 并发症 切开复位内固定 防治措施
下载PDF
创伤性骨折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春日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第11期23-25,共3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帮助创伤性骨折患者改善病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20例吉林省延吉市医院于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创伤性患者,应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排列的方式将其均分为常规组(60例,行常规治疗手段)与研究组(60例,在常... 目的研究并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帮助创伤性骨折患者改善病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20例吉林省延吉市医院于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创伤性患者,应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排列的方式将其均分为常规组(60例,行常规治疗手段)与研究组(60例,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早期康复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视觉疼痛评分(VAS)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VAS评分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以上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创伤性骨折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治疗,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并缓解其骨折带来的疼痛感,使患者生活质量向发病前的状态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骨折 早期康复治疗 运动功能 BARTHEL指数 VAS评分 住院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