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洞庭湖及其入湖口表层沉积物氮、磷、有机质的分布及污染评价 被引量:35
1
作者 李芬芳 黄代中 +3 位作者 连花 郭晶 欧阳美凤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307-2313,共7页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近年来富营养化日趋严重,氮、磷、有机质是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加剧的重要因子,而沉积物是湖泊氮、磷、有机质的主要蓄积库。因此,了解洞庭湖沉积物中氮、磷、有机质的含量及分布特征,对探究洞庭湖沉积物营养物...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近年来富营养化日趋严重,氮、磷、有机质是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加剧的重要因子,而沉积物是湖泊氮、磷、有机质的主要蓄积库。因此,了解洞庭湖沉积物中氮、磷、有机质的含量及分布特征,对探究洞庭湖沉积物营养物质的污染状况及其富营养化控制与治理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在洞庭湖及其入湖口布设了19个样点,对表层沉积物进行采样,分别采用凯氏定氮法(HJ717—2014)、氢氧化钠碱熔-钼锑抗比色法和重铬酸钾法测定沉积物总氮(TN)、总磷(TP)及有机质(OM)的含量,分析了TN、TP及OM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并运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对洞庭湖及其入湖口沉积物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TN的质量分数变化在402~2 410 mg·kg^(-1)之间,平均值为1 054 mg·kg^(-1);TP的质量分数变化在457~935 mg·kg^(-1)之间,平均值为624 mg·kg^(-1);OM的质量分数变化在1.02%~7.23%之间,平均值为2.24%,空间分布上均表现为南洞庭湖>西洞庭湖>东洞庭湖。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OM与TN呈显著正相关(r=0.574,P<0.05),TN与TP(r=0.433,P>0.05)和OM与TP(r=0.073,P>0.05)相关性均不显著。综合污染指数范围为1.00~2.23,全湖及其入湖口平均值为1.42,有机污染指数范围为0.04~0.84,全湖及其入湖口平均值为0.13,两种指数法均显示洞庭湖及其入湖口表层沉积物整体上处于轻度污染,且南洞庭湖污染比东、西洞庭湖及入湖口严重,各个入湖口中以湘江入湖口污染程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入湖口 表层沉积物 营养物质 分布特征 污染评价
下载PDF
洞庭湖表层沉积物中营养元素、重金属的污染特征与评价分析 被引量:33
2
作者 彭高卓 +4 位作者 谢意南 莫永涛 李芬芳 欧阳美凤 黄代中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399-2409,共11页
为了解近年来洞庭湖表层沉积物中氮、磷及重金属污染情况,对洞庭湖15个采样点表层沉积物中TN、TP和重金属(Cu、Zn、Pb、Cd、Ni、Cr、Hg、As)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并运用有机指数和综合营养法对TN、TP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采用重金属潜在生... 为了解近年来洞庭湖表层沉积物中氮、磷及重金属污染情况,对洞庭湖15个采样点表层沉积物中TN、TP和重金属(Cu、Zn、Pb、Cd、Ni、Cr、Hg、As)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并运用有机指数和综合营养法对TN、TP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采用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综合地积累指数法对重金属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利用主成分分析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洞庭湖表层沉积物中w(TN)和w(TP)的范围分别介于576—1526 mg·kg^(−1),482—982 mg·kg^(−1)之间。空间分布上,TN和TP总体均表现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洞庭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在0.08—378.5 mg·kg^(−1)之间,Cu、Ni呈现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Cd、Hg、Pb、As呈现南洞庭湖>东洞庭湖>西洞庭湖,Cr呈现东洞庭湖>西洞庭湖>南洞庭湖,Zn呈现南洞庭湖>西洞庭湖>东洞庭湖。洞庭湖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氮Ⅳ级污染点位约占所有点位的20%,有机氮Ⅲ级污染点位占比约为73.3%。营养盐综合污染指数等级为中度污染,空间分布整体呈现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洞庭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风险RI值为483,潜在重金属生态风险为重污染,潜在重金属生态风险等级空间整体呈现为南洞庭湖>西洞庭湖>东洞庭湖。地积累指数表明洞庭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总体呈现偏重污染,空间分布为南洞庭湖>东洞庭湖>西洞庭湖。研究表明,洞庭湖表层沉积物营养盐综合污染呈现中等污染,重金属污染呈现重污染状态,Cd、Hg两种重金属的风险最高,洞庭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主要是这两种重金属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表层沉积物 总氮 总磷 重金属 风险评价
下载PDF
洞庭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估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芬芳 符哲 +2 位作者 李利强 黄代中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462-2471,共10页
基于2010—2015年连续对洞庭湖3个主要湖区10个采样点的表层沉积物中Cd、Hg、As、Cu、Pb和Cr等重金属含量分析,对洞庭湖湖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对数衰减模型评价洞... 基于2010—2015年连续对洞庭湖3个主要湖区10个采样点的表层沉积物中Cd、Hg、As、Cu、Pb和Cr等重金属含量分析,对洞庭湖湖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对数衰减模型评价洞庭湖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洞庭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平均含量大小顺序为Cr>Pb>Cu>As>Cd>Hg,Cd、Cr和Pb的含量年际变化变幅较大,Hg、Cu和As则较小.地积累指数值(I_(geo))和单因子生态风险值(E_i^r)表明Cd和Hg是洞庭湖沉积物重金属主要污染物;从产生可以观察到毒性效果的最大可能性(P_(max))来看,Cd是洞庭湖沉积物重金属首要潜在水生生物风险毒性因子.综合地累积指数值(I_(tot))、总潜在生态风险值(RI)和预测的水生生物毒性比率(Y)的评价结果表明,在2010—2015年期间全湖重金属呈重度污染,面临重度潜在生态风险并可能具有产生水生生物毒性的风险,其各子湖区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潜在生态风险水平及潜在水生生物毒性水平排序为南洞庭湖>东洞庭湖>西洞庭湖;从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来看,在2014—2015年期间全湖及其东洞庭湖和南洞庭湖两个湖区的重金属污染程度、潜在生态风险水平及潜在水生生物毒性水平都要比2010—2013年降低,西洞庭湖区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水平及潜在水生生物毒性水平没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地积累指数法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 对数衰减模型
下载PDF
洞庭湖及其入湖口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来源与生态风险 被引量:18
4
作者 谢意南 欧阳美凤 +5 位作者 黄代中 欧伏平 田琪 张屹 刘妍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253-2264,共12页
选择洞庭湖及9个入湖口为研究区,分析了沉积物中Tl、Sb、Hg、Cd、As、Pb、Cu、Ni和Cr等9种重金属的空间分布、来源、污染特征与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入湖口沉积物中各重金属含量在0.08—100 mg·kg^(-1)之间,洞庭湖全湖沉积物中Tl... 选择洞庭湖及9个入湖口为研究区,分析了沉积物中Tl、Sb、Hg、Cd、As、Pb、Cu、Ni和Cr等9种重金属的空间分布、来源、污染特征与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入湖口沉积物中各重金属含量在0.08—100 mg·kg^(-1)之间,洞庭湖全湖沉积物中Tl、Sb、Hg、Cd、As、Pb、Cu、Ni和Cr的平均含量分别为背景值的1.47、2.33、5.55、8.30、2.32、2.17、1.98、1.60和1.58倍,其中Cd、Hg、Sb和As的富集程度相对较高.湖体沉积物中Tl、Sb、As、Cu和Cr空间分布表现为南洞庭湖>东洞庭湖>西洞庭湖;Hg、Cd和Ni空间分布表现为南洞庭湖>西洞庭湖>东洞庭湖;Pb的空间分布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来源分析得出东洞庭湖沉积物中重金属主要受湘江来水的影响;南洞庭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受湘江和资江的共同影响;西洞庭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来源较复杂.污染负荷指数法得出:入湖口污染程度(PLI值)大小为S1>S2>S3>S4>S8>S5>S9>S6>S7;湖体污染程度(PLI_((area))值)大小为南洞庭湖>东洞庭湖>西洞庭湖.洞庭湖全湖受到强污染(PLI_((area))值2.22),各重金属的污染程度(CF值)大小为Cd>Hg>Sb>As>Pb>Cu>Ni>Cr>Tl.入湖口生态风险大小为S1>S2>S3>S8>S4>S9>S6>S5>S7;湖体生态风险大小为南洞庭湖>东洞庭湖>西洞庭湖.洞庭湖全湖生态风险指数为689.3,属"严重"生态风险.各重金属的生态风险大小为Cd>Hg>Sb>Tl>As>Pb>Cu>Ni>Cr,主要风险污染物是Cd和Hg,其次为Sb和Tl.综合研究表明,S1、S2、S13、S14、S15、S19、S20、S22、S24和S25采样区污染严重,已成为"严重"生态风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入湖口 沉积物 重金属 污染负荷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
下载PDF
洞庭湖水系入湖口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 被引量:9
5
作者 李芬芳 李利强 +2 位作者 符哲 刘妍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80-589,共10页
分析了洞庭湖7条环湖河流入湖口表层沉积物中9种重金属元素(As、Hg、Cd、Pb、Sb、Cu、Ni、Cr和Zn)的含量水平、分布特征和污染变化趋势,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和对数衰减模型初步评价了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研... 分析了洞庭湖7条环湖河流入湖口表层沉积物中9种重金属元素(As、Hg、Cd、Pb、Sb、Cu、Ni、Cr和Zn)的含量水平、分布特征和污染变化趋势,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和对数衰减模型初步评价了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中9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在0.257~123 mg/kg之间,其含量大小为Zn>Cr>Pb>Cu>Ni>As>Cd>Sb>Hg。在近30年来,洞庭湖水系中湘江入湖口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累积最严重,其中Cd和Hg表现最突出。地累积指数法(Igeo)和内梅罗单因子污染指数(Ii)显示研究区域中Cd和Hg重金属污染累积效应显著,综合地累积指数(Itot)和内梅罗多因子综合污染指数(Pn)显示各个入湖口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累积程度大小为:湘江>资江>沅江>汨罗江>澧江>松滋河东支>新墙河。对数衰减模型评价显示湘江、资江和沅江入湖口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极有可能存在较高的水生生物风险,各个河流入湖口沉积物重金属潜在水生生物危害可能性大小排序为为湘江(极有可能)>资江(极有可能)>沅江(极有可能)>澧江(可能)>汨罗江(可能)>松滋河东支(可能)>新墙河(不会),从产生可以观察到毒性效果的可能性大小看,整个研究区域各个重金属潜在生物毒性风险的高低顺序依次是:As>Sb>Cd>Ni>Hg>Cr>Pb>Zn>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水系 入湖口 沉积物 重金属 生态风险
下载PDF
长沙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生态与健康风险评估
6
作者 蒋艳萍 彭耀 +3 位作者 茹赛红 赵芳 胡芳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5期166-169,共4页
为深入了解长沙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对研究区内287个土壤采样点的5种重金属(Cd、Hg、As、Pb和Cr)污染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估,运用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研究... 为深入了解长沙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对研究区内287个土壤采样点的5种重金属(Cd、Hg、As、Pb和Cr)污染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估,运用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内,除Cd外,其余4种重金属的含量整体不高;各重金属的生态风险排序为Cd>Hg>As>Pb>Cr,其中Cd具有极强的潜在生态风险,5种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处于强的水平;5种土壤重金属对成人产生较低的非致癌风险,对儿童会产生一定的非致癌风险。经暴露途径对比,土壤重金属主要通过经口摄入途径对成人和儿童产生非致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污染特征 潜在生态风险 人体健康风险 长沙市
下载PDF
洞庭湖典型水域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与来源解析
7
作者 欧阳美凤 +3 位作者 张金谌 刘清霖 谢意南 方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69-1278,共10页
2016年12月选取洞庭湖及其8个入湖口为研究区域,对上覆水、悬浮物和沉积物中铜(Cu)、锌(Zn)、铅(Pb)、镉(Cd)、镍(Ni)、铬(Cr)、锰(Mn)、钴(Co)、钒(V)和铊(Tl)进行了采样分析,研究了悬浮物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 2016年12月选取洞庭湖及其8个入湖口为研究区域,对上覆水、悬浮物和沉积物中铜(Cu)、锌(Zn)、铅(Pb)、镉(Cd)、镍(Ni)、铬(Cr)、锰(Mn)、钴(Co)、钒(V)和铊(Tl)进行了采样分析,研究了悬浮物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其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上覆水、悬浮物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分别在0.02-180μg·L^(-1)、0.01-486μg·L^(-1)和0.10-1451 mg·kg^(-1)之间。研究期内虽上覆水平均水质优于地表水Ⅲ类,但6个断面出现Mn元素超标,断面超标率达30%。悬浮物中大部分元素平均含量为背景值的23.4-154倍,Cr、Cd和Mn富集程度较高。沉积物中Cd为主要污染物,平均含量为背景值的64.2倍。入湖口悬浮物中松滋口(S5)的Cu、资江(S2)的Cd、新墙河(S7)的Zn、Pb、Mn和Tl以及澧水(S4)的Ni、Co和V含量最高;湖体悬浮物中大部分元素平均含量呈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分布,元素Mn和Co有所不同。入湖口沉积物中长江来水(S5)的V、湘江(S1)的Cu、Zn、Pb、Cd、Ni、Cr、Mn、Co和Tl含量最高;湖体沉积物中大部分元素平均含量呈南洞庭湖>西洞庭湖>东洞庭湖分布,元素Pb有所不同。悬浮物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存在不一致性。源解析表明,洞庭湖典型水域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四水、汨罗江、新墙河和松滋河流域采矿、冶炼和造纸等行业含重金属的废水排放,在东洞庭湖和南洞庭湖部分区域则叠加了船舶采砂作业的影响。此外,Mn元素在鹿角、南嘴和蒋家嘴断面受码头污染的影响;Cu、Zn、Pb、Cr和V元素在东洞庭湖受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Pb、Zn、Cd、Tl和Co元素受城市生活污水排放的影响;Cd、Ni、Cr和Co元素受流域风化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典型水域 重金属 上覆水 悬浮物 沉积物 空间分布特征 源解析
下载PDF
湘西北典型区域生物多样性现状调查与评价
8
作者 郑龙琼 韩云娟 +5 位作者 韩丛海 曹锦华 杨骏 罗佳 张刚 《温带林业研究》 2024年第3期27-33,共7页
【目的】全面掌握安乡县陆生脊椎动物和维管束植物的资源本底,更新动植物资源信息,建立、完善安乡县生物多样性物种数据库。【方法】在对湖南省生物多样性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采用野生动物丰富度、野生维管束植物丰富度、生态系统类型多... 【目的】全面掌握安乡县陆生脊椎动物和维管束植物的资源本底,更新动植物资源信息,建立、完善安乡县生物多样性物种数据库。【方法】在对湖南省生物多样性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采用野生动物丰富度、野生维管束植物丰富度、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物种特有性、受威胁物种的丰富度、外来物种入侵度6个评价指标的加权求和的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价方法,以安乡县为例,对湘西北典型区域进行了生物多样性现状调查与评价。【结果】安乡县共有陆生脊椎动物267种,隶属于26目84科167属,其中两栖类1目6科7属8种,爬行类2目10科18属25种,鸟类17目55科124属214种,兽类6目10科14属20种;维管束植物948种,隶属于149科523属,其中蕨类10科13属21种(群为野生),裸子植物6科13属21种(其中野生裸子植物4科5属7种),被子植物133科497属906种(其中野生被子植物125科429属756种);共有维管束植物外来入侵物种28种。安乡县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价为22.3026,等级属于一般水平;维管束植物重要物种多样性指数(H)为1.1985,均匀度指数(J)为0.5455,优势度指数(D')为0.5420;动物重要物种多样性指数(H)为0.8521,均匀度指数(J)为0.3429,优势度指数(D')为0.3322。【结论】与湖南省石门县相比,安乡县物种较少,特有属、种不多,局部地区生物多样性较丰富,但生物多样性总体水平一般。运用该评价指标体系所得评价结果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县域生物多样性状况,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湘西北 现状调查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基于总量和有效态的长沙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9
作者 蒋艳萍 赵芳 +3 位作者 彭耀 茹赛红 胡芳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4期102-106,共5页
以长沙市采集的100个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从土壤重金属总量和有效态含量角度入手,深入分析了研究区域内土壤中Cd、Pb、Cr、Cu 4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现状,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开展4种金属元素的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Cd、P... 以长沙市采集的100个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从土壤重金属总量和有效态含量角度入手,深入分析了研究区域内土壤中Cd、Pb、Cr、Cu 4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现状,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开展4种金属元素的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Cd、Pb、Cr、Cu元素在土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积累,其中Cd元素积累最明显;4种重金属元素生物有效性系数比较为:Cd(67.6%)>Pb(24.2%)>Cu(23.0%)>Cr(0.9%),Cd环境污染风险最大;Pb、Cd、Cu 3种元素的总量是控制有效态含量的主要因素,Cd、Pb、Cr、Cu 4种元素的生物有效性系数大小主要受有效态含量的影响;无论是从重金属总量还是从有效态含量角度分析,Cd元素均是研究区域内最主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而其余3种重金属元素生态污染风险低。基于重金属总量和有效态含量的4种重金属综合生态风险处于强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总量 重金属有效态 污染特征 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PDF
2017—2021年洞庭湖浮游植物变化趋势
10
作者 欧阳美凤 +2 位作者 蒋艳萍 彭耀 符哲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53-56,共4页
2017—2021年洞庭湖共记录浮游植物8门99属,其中蓝藻门20属,绿藻门39属,硅藻门24属,甲藻门3属,裸藻门6属,隐藻门4属,金藻门1属,黄藻门2属.出现的物种主要是绿藻门、硅藻门和蓝藻门,分别占全湖种类数的39.4%、24.2%和20.2%,其他门类占比... 2017—2021年洞庭湖共记录浮游植物8门99属,其中蓝藻门20属,绿藻门39属,硅藻门24属,甲藻门3属,裸藻门6属,隐藻门4属,金藻门1属,黄藻门2属.出现的物种主要是绿藻门、硅藻门和蓝藻门,分别占全湖种类数的39.4%、24.2%和20.2%,其他门类占比为16.2%.与1988—2017年统计的数据相比,2017—2021年洞庭湖浮游植物绿藻门占比降低1.5%,硅藻门占比降低5.3%,蓝藻门占比增加2.4%.1988—2017年洞庭湖浮游植物藻密度为3.23×10^(5) cells/L,2017—2021年洞庭湖浮游植物藻密度为5.87×10^(6) cells/L.其中,东洞庭湖浮游植物藻密度为1.518×10^(7) cells/L,南洞庭湖浮游植物藻密度为1.187×10^(6) cells/L,西洞庭湖浮游植物为1.248×10^(6) cells/L.东洞庭湖浮游植物藻密度显著高于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浮游植物 藻密度
下载PDF
影响东洞庭湖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的环境因子分析
11
作者 蒋艳萍 朱丹丹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45-49,共5页
为了解东洞庭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富营养化现状,于2020年5月、6月及8—12月对东洞庭湖7个采样点的水质情况和浮游植物群落情况进行调查.浮游植物共检出8门76种,主要由蓝藻门、绿藻门、硅藻门植物组成.再运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 为了解东洞庭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富营养化现状,于2020年5月、6月及8—12月对东洞庭湖7个采样点的水质情况和浮游植物群落情况进行调查.浮游植物共检出8门76种,主要由蓝藻门、绿藻门、硅藻门植物组成.再运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调查范围内所有采样点的主要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总氮、流速、温度和pH值是影响东洞庭湖浮游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洞庭湖 浮游植物 环境因子 群落结构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对水中铬的去除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芬芳 刘妍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7-61,80,共6页
以毛木耳子实体(Auricularia polytricha)为生物吸附材料,通过批量实验研究起始pH值、反应时间、生物量、Cr浓度等因素对毛木耳子实体吸附去除水中铬的影响及吸附特性。结果表明:铬的生物吸附过程明显受溶液pH影响,其中总Cr和Cr(Ⅵ)的... 以毛木耳子实体(Auricularia polytricha)为生物吸附材料,通过批量实验研究起始pH值、反应时间、生物量、Cr浓度等因素对毛木耳子实体吸附去除水中铬的影响及吸附特性。结果表明:铬的生物吸附过程明显受溶液pH影响,其中总Cr和Cr(Ⅵ)的最佳去除pH分别为2.0和1.0;48 h后生物吸附达到平衡,生物吸附剂的最佳浓度为4 g/L;A.polytricha对Cr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13.8 mg/g;在整个吸附过程中伴随着Cr(Ⅵ)转化为Cr(Ⅲ)。生物吸附剂的X射线光电能谱显示:吸附在生物吸附剂表层的Cr大都呈+3价。在等温实验中Freundlich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毛木耳子实体对Cr的等温吸附过程,同时准二级模型很好地拟合了生物吸附Cr的过程。毛木耳(A.polytricha)子实体在去除水体中的Cr方面具有很强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 生物吸附 CR 等温吸附模型
原文传递
生物炭对Cu^(2+)污染土壤反硝化过程的影响
13
作者 欧阳磊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7-290,共4页
反硝化过程会导致土壤系统中氮素的流失,而且产生温室气体N2O,有必要控制污染土壤的反硝化过程。研究了Cu^(2+)污染土壤中添加生物炭对反硝化过程的抑制。结果表明,Cu^(2+)污染土壤的NO-3浓度低于未污染土壤,N2O释放速率大于未污染土壤... 反硝化过程会导致土壤系统中氮素的流失,而且产生温室气体N2O,有必要控制污染土壤的反硝化过程。研究了Cu^(2+)污染土壤中添加生物炭对反硝化过程的抑制。结果表明,Cu^(2+)污染土壤的NO-3浓度低于未污染土壤,N2O释放速率大于未污染土壤,可见Cu^(2+)污染土壤中的Cu^(2+)可促进反硝化过程。添加生物炭可明显降低土壤中可提取Cu^(2+)浓度,N2O释放速率降低,NO-3浓度升高,但NO-3浓度的升高滞后于N2O释放速率的降低。生物炭添加量为5%(质量分数)时对反硝化作用的抑制效果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 生物炭 反硝化过程 N2O 土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