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眷注生成: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支点 被引量:1
1
作者 顾尧根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 2011年第8期8-9,共2页
我们知道,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那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该如何面对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呢?是滴水不漏地执行预设方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还是开放灵动地关注现场生成,有效促进课堂建构呢?前者关注的的是学生主体... 我们知道,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那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该如何面对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呢?是滴水不漏地执行预设方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还是开放灵动地关注现场生成,有效促进课堂建构呢?前者关注的的是学生主体的真实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支点 动态生成 课程理念 教学任务 学生主体 进课堂 教师
下载PDF
练习设计:以生为本
2
作者 顾尧根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 2010年第1期54-55,共2页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课堂练习对于学生形成熟练技巧和启迪智慧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练习设计的着眼点有二:一是学生;二是教材。所以练习设计时,不仅需要考虑如何围绕教材实现基本内容反复练,...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课堂练习对于学生形成熟练技巧和启迪智慧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练习设计的着眼点有二:一是学生;二是教材。所以练习设计时,不仅需要考虑如何围绕教材实现基本内容反复练,重点内容突出练。还要考虑如何依据学生实际,实现练习设计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本文就谈谈如何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习规律出发,精心设计练习,从而使练习更好地发挥应有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练习设计 以生为本 学生实际 课堂练习 学习规律 年龄特点 设计练习 艺术性
下载PDF
关注发展:计算教学的新视点
3
作者 《师资建设》 2012年第6期61-63,共3页
新课程改革已进行多年,但我们在平时的观摩课、评优课中很难见到计算课的踪影,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计算学习缺乏激情,课堂气氛平淡。新理念下的计算教学,究竟怎样超越计算知识的本身,以更深层的视角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呢?... 新课程改革已进行多年,但我们在平时的观摩课、评优课中很难见到计算课的踪影,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计算学习缺乏激情,课堂气氛平淡。新理念下的计算教学,究竟怎样超越计算知识的本身,以更深层的视角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呢?在以下的一些案例中,教师并没有提供过多繁复的计算训练,而是建构了基础中蕴涵变化的练习情境,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计算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教学 视点 新课程改革 课堂气氛 生命发展 观摩课 计算课 评优课
下载PDF
关注发展:计算教学的新视点
4
作者 《基础教育研究》 2012年第8期36-37,共2页
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延续以下的基本模式:基本训练、铺垫准备一例题教学、得出法则一反复操练、强化技能。在这样的课堂上,“纯粹的计算”成了核心的内容,于是,课堂变得单调、机械、乏味,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面临着严重的冲击。... 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延续以下的基本模式:基本训练、铺垫准备一例题教学、得出法则一反复操练、强化技能。在这样的课堂上,“纯粹的计算”成了核心的内容,于是,课堂变得单调、机械、乏味,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面临着严重的冲击。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计算教学,究竟怎样超越计算知识的本身,以更深层的视角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呢?在以下的一些案例中,教师并没有提供过多繁复的计算训练,而是建构了一个基础中蕴涵变化的练习情境,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计算思维。一、创设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教学 视点 基本训练 课程改革理念 创设情境 例题教学 强化技能 积极情感
下载PDF
注重“预设” 关注“生成”
5
作者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 2015年第8期48-49,共2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教学理念的不断革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如何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成为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放弃钢性预设,给学生以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教学理念的不断革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如何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成为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放弃钢性预设,给学生以更多的思维时间与空间,注重弹性生成,才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使其获得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 动态 预设 生成
下载PDF
突破浅层认知 追求内涵教育——数学教学有效性个案分析
6
作者 《教育科学论坛》 2012年第12期46-47,共2页
当绚烂已归于本真,激情和理性已趋于平衡时,数学课堂已从当初的华丽、悦目急剧地向着时下的务实、有效回归。有效性成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关注点和热门话题之一,成为课程改革实践者苦苦追求而潜心实践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认知 教育 内涵 课程改革 实践者 有效性 小学
下载PDF
深度学习助推估算教育
7
作者 《小学时代》 2021年第2期48-49,共2页
所谓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有时会有无力感,感觉讲了半天,学生还是懵懵懂懂,这时,我就在想是我教得不够深入... 所谓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有时会有无力感,感觉讲了半天,学生还是懵懵懂懂,这时,我就在想是我教得不够深入呢?还是学生学习得不够到位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学习主题 体验成功 无力感 有意义的学习 教学过程中 挑战性 积极参与
下载PDF
在探究中触摸二维空间的真实“面”——“面积和面积单位”课堂实录与评析
8
作者 俞英执教 评析 《湖南教育(下旬)(C)》 2013年第2期51-53,共3页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目标:1.在教学情境中,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等方式,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的涵义。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对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形成正...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目标:1.在教学情境中,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等方式,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的涵义。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对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形成正确的表象,并会应用这些常用面积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积和面积单位” 课堂实录 二维空间 “面” 触摸 学生体验 三年级下册 课标教材
下载PDF
数学复习课:向思维更深处漫溯
9
作者 《小学时代》 2020年第31期60-60,共1页
复习课,是根据学生的认知和规律,在学习的某一阶段,以巩固、梳理已学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怎样上好优质高效的数学复习课?需要广大一线教师不断尝试、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笔... 复习课,是根据学生的认知和规律,在学习的某一阶段,以巩固、梳理已学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一种课型。怎样上好优质高效的数学复习课?需要广大一线教师不断尝试、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笔者试着结合教学实际,依托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单元的教学,谈谈如何在复习课中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向思维更深处漫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复习课 一线教师 漫溯 知识系统化 解决问题的能力 优质高效 不断探索 结合教学
下载PDF
用好小学数学教材的几点想法
10
作者 《教师》 2013年第7期98-98,共1页
读书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途径,学会阅读教材是学生学会读书的基础。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可以离开教师的辅导.独立获取课内外更加丰富的知识,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把握学习的主动权,发展特长。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的教学... 读书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途径,学会阅读教材是学生学会读书的基础。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可以离开教师的辅导.独立获取课内外更加丰富的知识,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把握学习的主动权,发展特长。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的教学犹为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阅读教材、解读教材。我结合自己的多年教学展开了一些这方面的摸索。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材 获取知识 阅读教材 自学能力 新课程背景 兴趣爱好 学生 课内外
下载PDF
如何开发小学数学教学资源
11
作者 《学子(理论版)》 2014年第03S期25-25,共1页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要实现以上教学目标,一定要加强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要实现以上教学目标,一定要加强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引导学生走向更广阔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去,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的价值。一、改造教材,开发教学资源1.数学情境的开发教材上的数学知识一般都缺少问题的情境,这样的数学缺少数学原本的样子,缺少了数学的来龙去脉,也缺少了趣味性、挑战性,不能激起学生火热的思考,所以我们应对数学知识进行情境开发。如在进行"通分"教学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数学情境 数学原本 课程标准 探究者 数字排列 讨论交流 《扬子晚报》 一本 买东西
下载PDF
加强猜想教学 发展创新能力
12
作者 《文理导航》 2011年第1期30-30,共1页
猜想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多处指出:通过观察、操作、猜想等活动,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 猜想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多处指出:通过观察、操作、猜想等活动,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大胆猜想,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猜想教学 发展创新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 发展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 数学知识 数学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