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我国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透明度及报告完整度进行评价,以期进一步提升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科学性与临床适用性。方法以我国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为研究对象,利用临床实践指南透明度评价工具及RIGHT for acupuncture进行评价。结...目的对我国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透明度及报告完整度进行评价,以期进一步提升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科学性与临床适用性。方法以我国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为研究对象,利用临床实践指南透明度评价工具及RIGHT for acupuncture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指南28部,其中4部在人员遴选阶段达到透明,2部在推荐意见形成过程达到透明,1部在指南报告过程达到透明,其余指南未达到透明;RIGHT for acupuncture结果显示,各领域平均报告率依次为基本信息(50.00%)、评审和质量保证(50.00%)、背景(46.75%)、推荐意见(40.18%)、证据(40.00%)、资助与利益冲突声明及管理(7.14%)、其他(4.76%)。结论我国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存在过程报告不清、方法学不完善或利益冲突管理欠缺的情况。在今后指南制定过程中,应不断完善针灸指南制定方法,提高指南质量和透明度。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对我国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透明度及报告完整度进行评价,以期进一步提升针灸临床实践指南的科学性与临床适用性。方法以我国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为研究对象,利用临床实践指南透明度评价工具及RIGHT for acupuncture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指南28部,其中4部在人员遴选阶段达到透明,2部在推荐意见形成过程达到透明,1部在指南报告过程达到透明,其余指南未达到透明;RIGHT for acupuncture结果显示,各领域平均报告率依次为基本信息(50.00%)、评审和质量保证(50.00%)、背景(46.75%)、推荐意见(40.18%)、证据(40.00%)、资助与利益冲突声明及管理(7.14%)、其他(4.76%)。结论我国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存在过程报告不清、方法学不完善或利益冲突管理欠缺的情况。在今后指南制定过程中,应不断完善针灸指南制定方法,提高指南质量和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