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氟米松软膏与丙酸氯倍他索乳膏治疗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于建斌 +1 位作者 蔡丙杰 姚亚琼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11-412,共2页
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临床常见,治疗顽固,疗程长,疗效差。复方氟米松软膏含0.02%氟米松和3%水杨酸(香港澳美制药厂生产,商品名奥深,Orsalin,深圳健安医药有限公司经销)治疗湿疹皮炎类疾病有一定疗效。为进一步评价复方氟米... 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临床常见,治疗顽固,疗程长,疗效差。复方氟米松软膏含0.02%氟米松和3%水杨酸(香港澳美制药厂生产,商品名奥深,Orsalin,深圳健安医药有限公司经销)治疗湿疹皮炎类疾病有一定疗效。为进一步评价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肥厚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们自2007年3—7月,应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肥厚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并与丙酸氯倍他索乳膏(安徽新和成皖南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比较,观察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肥厚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酸氯倍他索乳膏 神经性皮炎 乳膏治疗 疗效对比 慢性湿疹 氟米松 软膏 复方
原文传递
香菇菌多糖治疗尖锐湿疣及其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24
2
作者 于建斌 +2 位作者 李冬芹 贺付成 傅世珍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6-177,共2页
关键词 香菇菌多糖 治疗 尖锐湿疣 免疫调节作用
原文传递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尖锐湿疣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刘聪 +2 位作者 王小云 张华 王梦奇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研究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对尖锐湿疣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收集56例尖锐湿疣患者ALA-PDT治疗前及第1次治疗后1周... 目的研究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对尖锐湿疣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收集56例尖锐湿疣患者ALA-PDT治疗前及第1次治疗后1周皮损各1份,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尖锐湿疣组织角质形成细胞中VEGF及PCNA的表达情况。分别采用χ^2检验和秩和检验分析治疗前后VEGF与PCNA蛋白表达率和表达强度的差异,采用Spearman分析检验VEGF及PCNA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ALA-PDT治疗前尖锐湿疣组织角质形成细胞中VEGF和PCNA表达率分别为71.43%(40/56)、73.21%(41/56),治疗后分别为44.64%(25/56)、41.07%(23/46)。治疗前后VEGF和PCNA的表达率(χ^2值分别为8.25、11.81,均P<0.05)及表达强度(H值分别为11.29、12.22,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LA-PDT治疗前后尖锐湿疣组织VEGF与PCNA表达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202、0.273,均P<0.05)。结论ALA-PDT治疗后尖锐湿疣组织中VEGF和PCNA表达下降,这可能是其治疗尖锐湿疣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光动力疗法 氨基酮戊酸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增殖细胞核抗原
原文传递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水平的检测 被引量:13
4
作者 于建斌 +2 位作者 贺付成 何秋波 傅世珍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 : 为研究尖锐湿疣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 ,并为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ELISA法分别对 36例尖锐湿疣 (CA)患者及 2 0例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白细胞介素 - 2 (IL 2 )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 : CA患... 目的 : 为研究尖锐湿疣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 ,并为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ELISA法分别对 36例尖锐湿疣 (CA)患者及 2 0例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白细胞介素 - 2 (IL 2 )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 : CA患者与正常人比较 ,其外周血中CD4+ 细胞百分比及CD4+ /CD8+ 细胞比值降低 (P <0 .0 5 ) ,CD8+ 细胞百分比升高 (P <0 .0 5 ) ,血清IL 2水平降低 (P <0 .0 5 )。结论 :CA患者存在细胞免疫缺陷 ,此可能是CA发生与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T淋巴细胞亚群 白介素-2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修护霜对激光治疗痤疮瘢痕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敏 李雪莉 +7 位作者 李旭阳 张守民 禹卉千 邓丽娜 李丽娜 郑颖娜 李振鲁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00-1102,共3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 FGF)联合雅漾活泉修护霜(ACRSC)对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术后创面的影响。方法 66例痤疮瘢痕患者分为对照组(A组)、ACRSC组(B组)和rb FGF与ACRSC联合治疗组(C组),均采用MCL30铒点阵激光(德国阿司克莱...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 FGF)联合雅漾活泉修护霜(ACRSC)对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术后创面的影响。方法 66例痤疮瘢痕患者分为对照组(A组)、ACRSC组(B组)和rb FGF与ACRSC联合治疗组(C组),均采用MCL30铒点阵激光(德国阿司克莱)治疗,创面皮肤出现少量渗血、渗液即终止,共治疗3次,间隔时间为2个月。术后所有患者均使用雅漾活泉喷雾冷敷创面,3次/d,每次20min。对照组于点阵激光治疗后未再使用药物;ACRSC组术后第3天起在皮损处外用使用ACRSC,1次/d,共1个月。联合治疗组于点阵激光治疗后4h后皮损部位使用rb FGF,3次/d至痂皮完全脱落,术后第3天开始在皮损处外用ACRSC,1次/d,共1个月。随访由两位主治医师接诊,分别于激光术后第3,7,14,30,60天评估患者的红肿时间、渗出时间、脱痂时间、红斑持续时间和患者的满意度,结合患者术前术后照片及临床问卷调查资料共同判定疗效。结果所有受试者未见色素减退、感染及瘢痕增生等不良反应。ACRSC组红肿、渗出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2.96±1.34)d vs(3.26±1.43)d,(2.09±0.59)d vs(2.45±0.6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2.72±1.31)d vs(3.26±1.43)d,(1.99±0.63)d vs(2.45±0.65)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在脱痂时间和红斑持续时间上两两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b FGF联合ACRSC能够加速点阵激光术后创面的愈合,减少红斑及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治疗 瘢痕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治疗结果
下载PDF
香菇菌多糖对尖锐湿疣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6
作者 于建斌 +3 位作者 李冬芹 贺付成 慧卿 傅世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665-667,共3页
目的 :观察香菇菌多糖对尖锐湿疣 (condylomaacuminatum ,CA)的疗效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将 3 6例CA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香菇菌多糖加二氧化碳激光治疗 ) 1 9例 ,对照组 (单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 ) 1 7例。治疗前后均检测两组患者外周... 目的 :观察香菇菌多糖对尖锐湿疣 (condylomaacuminatum ,CA)的疗效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将 3 6例CA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香菇菌多糖加二氧化碳激光治疗 ) 1 9例 ,对照组 (单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 ) 1 7例。治疗前后均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白细胞介素 2 (IL 2 )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水平。并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CD+4/CD+8细胞比值升高 (P <0 0 5 ) ;血清IL 2水平升高 ,SIL 2R水平下降(P <0 0 5 ) ;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治疗后实验组复发率较对照组降低 (P <0 0 5 )。结论 :香菇菌多糖对CA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 ,并能降低CA治疗后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多糖 尖锐湿疣 免疫调节
下载PDF
阿维A与雷公藤多甙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7
作者 何秋波 于建斌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2-343,共2页
本文将 4 9例寻常型银屑病分为阿维A组 19例 ,雷公藤组 30例 ,治疗第 2、4、6周雷公藤组PASI评分下降明显高于阿维A组 (P <0 .0 1) ,阿维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4 7.4 % ,明显低于雷公藤组 (80 % )(P <0 .0 1) ,且阿维A组不良反应... 本文将 4 9例寻常型银屑病分为阿维A组 19例 ,雷公藤组 30例 ,治疗第 2、4、6周雷公藤组PASI评分下降明显高于阿维A组 (P <0 .0 1) ,阿维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4 7.4 % ,明显低于雷公藤组 (80 % )(P <0 .0 1) ,且阿维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雷公藤组。本结果表明雷公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优于阿维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A 雷公藤多甙 药物治疗 寻常型银屑病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α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敏 张守民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80-282,共3页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CA组织中VEGF、HIF-1α、MMP-9的表达。结果CA组织中VEGF、HIF-1α和MMP-9阳性表达率分...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CA组织中VEGF、HIF-1α、MMP-9的表达。结果CA组织中VEGF、HIF-1α和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35/35)、94.28% (33/35)和100.00%(35/35),正常人对照组VEGF、HIF-1α及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0%(15/ 15)、66.67%(10/15)和86.67%(13/15);CA组织中VEGF、HIF-1α和MMP-9阳性表达强度多存++~+++,正常人对照组多在-~++;两组VEGF和MMP-9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VEGF、HIF-1α和MMP-9的表达强度与正常人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A组织中VEGF与HIF-1α和MMP-9表达强度间存在正相关性。结论CA组织中存在VEGF、HIF-1α和MMP-9过表达,VEGF、HIF-1α和MMP-9在促进CA血管生成中可能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明胶酶B 缺氧诱导因子1Α
原文传递
带状疱疹患者79例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小红 于建斌 +1 位作者 李冬芹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19-220,共2页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及细胞免疫功能。方法分析79例带状疱疹患者年龄、受累神经、合并症及细胞免疫功能状态。结果不同年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不同,不同合并症及不同基础用药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不同。结论带状疱疹患者应进行全面分析...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及细胞免疫功能。方法分析79例带状疱疹患者年龄、受累神经、合并症及细胞免疫功能状态。结果不同年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不同,不同合并症及不同基础用药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不同。结论带状疱疹患者应进行全面分析,对有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低下者,积极寻找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细胞免疫
下载PDF
参芪片辅助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于建斌 +1 位作者 何秋波 傅世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31-833,共3页
目的 :观察参芪片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GH)的疗效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将 63例复发性GH患者随机分为参芪组 (34例 )与对照组 (2 9例 ) ,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免疫功能 ,并比较两组复发情况。结果 :参芪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CD3、CD4 及CD4 /... 目的 :观察参芪片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GH)的疗效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将 63例复发性GH患者随机分为参芪组 (34例 )与对照组 (2 9例 ) ,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免疫功能 ,并比较两组复发情况。结果 :参芪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CD3、CD4 及CD4 /CD8比值升高 ,CD8细胞百分比降低 (P <0 0 5 ) ,血清IL 2水平及红细胞花环形成率升高 (P <0 0 5 )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水平下降 (P <0 0 5 ) ;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随访到 3个月时参芪组复发 6例 (17 6% ) ,对照组复发 13例(4 4 8%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随访到 6个月时参芪组复发 9例 (2 6 5 % ) ,对照组复发 2 1例(72 4 % ) ,两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参芪片对复发性GH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片 生殖器疱疹 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调节 GH
下载PDF
重症药疹49例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于建斌 +1 位作者 王宏瑾 傅世珍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55-256,共2页
关键词 药疹 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的剂量与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于建斌 +3 位作者 王宏瑾 李冬芹 傅世珍 李景月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71-272,共2页
关键词 环磷酰胺 冲击治疗 寻常型 天疱疮
原文传递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9的检测及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的关系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玉成 李冬芹 +2 位作者 王春燕 王许娜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56-558,共3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MMP-9以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取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45例SLE患者及3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MMP-3、MMP-9及TIMP-1水平。结果:①与正常...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MMP-9以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取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45例SLE患者及3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MMP-3、MMP-9及TIMP-1水平。结果:①与正常对照者相比,患者血清MMP-3水平明显增高(P<0.01),而血清MMP-9水平明显降低(P<0.01);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清MMP-3水平下降(P<0.01),血清MMP-9水平升高(P<0.01);②SLE患者活动组、抗ds-DNA抗体阳性组、低C3血症者、低血清白蛋白血症者血清MMP-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SLE患者肾损害组、肺炎组患者血清MMP-3水平高于无上述表现者(P<0.01),而MMP-9水平低于无上述表现者(P<0.01);③血清TIMP-1水平在SlE组与对照组、SLE相关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④SLE患者血清MMP-3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呈正相关(P<0.01),MMP-9水平与SIEDAI呈负相关(P<0.01)。结论:MMP-3及MMP-9可能参与SLE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下载PDF
308nm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疗效评价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敏 李振鲁 +4 位作者 王豫平 钱革 张守民 李彦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4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评价308 nm准分子紫外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进展期和34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皮损行308 nm准分子紫外光治疗,共照射30次。结果:进展期和稳定期白癜风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62.14%、73.52%,无显著性差异(P>0.05)。头面部... 目的:评价308 nm准分子紫外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进展期和34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皮损行308 nm准分子紫外光治疗,共照射30次。结果:进展期和稳定期白癜风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62.14%、73.52%,无显著性差异(P>0.05)。头面部及躯干部效果较好,肢端效果最差。结论:308 nm准分子紫外光治疗白癜风安全有效,其疗效与皮损部位相关,与进展期或稳定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8 nm准分子光 白癜风
下载PDF
MCL30铒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敏 邓丽娜 +5 位作者 李旭阳 张守民 王豫平 郑颖娜 李振鲁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40-441,共2页
我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德国阿司克莱激光公司的铒点阵激光MCL30治疗痤疮瘢痕6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对临床治疗经验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65例面部痤疮瘢痕患者均来自我科美容中心患者,其中男36例,女29例;年龄19~37岁,... 我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德国阿司克莱激光公司的铒点阵激光MCL30治疗痤疮瘢痕6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对临床治疗经验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65例面部痤疮瘢痕患者均来自我科美容中心患者,其中男36例,女29例;年龄19~37岁,平均22.5岁;病程4个月至15年。将痤疮瘢痕分为四型 I型:深度〈0.1mm,并发红色或褐色色素沉着,伴散在囊肿痤疮,共17例;Ⅱ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痤疮瘢痕 激光治疗 疗效观察 临床治疗 临床资料 色素沉着 患者
原文传递
天疱疮患者80例临床、病理特点及皮肤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董娟 金芳草 +2 位作者 蔡丙杰 李冬芹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0-674,共5页
目的对80例天疱疮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皮肤感染状况等进行分析,并为合理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天疱疮患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病理特点、特异性抗体、皮肤感染状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天疱疮发病年龄以40~60岁为主。皮... 目的对80例天疱疮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皮肤感染状况等进行分析,并为合理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天疱疮患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病理特点、特异性抗体、皮肤感染状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天疱疮发病年龄以40~60岁为主。皮损部位以躯干部居多,其次是头面部及四肢。寻常型天疱疮占比65.00%。临床类型与棘层松解的部位及抗体水平有关。寻常型与落叶型/红斑型天疱疮的抗Dsg3抗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感染以革兰阳性菌居多,其中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菌占7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克林霉素、红霉素均耐药,未发现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利福平、庆大霉素、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结论天疱疮有特殊的临床、组织病理、免疫荧光表现,血清中存在抗Dsg抗体,这些与临床类型有一定关系。分析天疱疮患者的皮肤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情况,为合理选择抗菌素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疱疮 组织病理 免疫荧光 致病菌
下载PDF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诊断在尖锐湿疣随访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恒坡 曹冰青 +3 位作者 郝伟丽 张大雷 李韵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0-412,共3页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诊断(ALA-PDD)在尖锐湿疣随访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0例无疣体尖锐湿疣患者先后分别给予醋酸白试验和ALA-PDD检查,即分为醋酸白组和ALA组,12周后放大镜肉眼观察40例患者复发情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诊断(ALA-PDD)在尖锐湿疣随访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0例无疣体尖锐湿疣患者先后分别给予醋酸白试验和ALA-PDD检查,即分为醋酸白组和ALA组,12周后放大镜肉眼观察40例患者复发情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探讨诊断随访中尖锐湿疣的相关变量,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诊断效能。结果 ALA组有28例发砖红色荧光,醋酸白组有9例变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0,P〈0.05)。12周后随访40例患者中有27例出现疣体。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A-PDD是诊断随访中尖锐湿疣的独立因素(P〈0.05)。并采用ROC曲线分析,ALA-PDD的诊断效能较高,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5,其敏感度为96.3%,特异度为84.6%。结论 ALA-PDD对尖锐湿疣亚临床潜伏感染有一定意义,在随访观察中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诊断 尖锐湿疣 醋酸白试验 wood灯 亚临床感染 潜伏感染
原文传递
急性荨麻疹80例实验室指标检测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恒坡 +4 位作者 郝伟丽 张大雷 曹冰青 李静 李韵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28-1032,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荨麻疹患者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的检测意义及相关性。方法对80例急性荨麻疹患者血常规、CRP、ESR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8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探讨急性荨麻疹患者相关变量,... 目的探讨急性荨麻疹患者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的检测意义及相关性。方法对80例急性荨麻疹患者血常规、CRP、ESR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8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探讨急性荨麻疹患者相关变量,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诊断效能;对伴有系统症状和不伴系统症状的急性荨麻疹进行比较,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探讨伴有系统症状的急性荨麻疹患者相关变量,用ROC曲线确定其预测效能。结果急性荨麻疹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淋巴细胞计数(LYM)、ESR、CRP较健康组升高(P均<0.05),且伴系统症状的急性荨麻疹患者CRP、ESR水平明显高于未伴系统症状的急性荨麻疹患者(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WBC是急性荨麻疹的危险因素;CRP是伴系统症状急性荨麻疹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CRP、WBC在急性荨麻疹诊断中的效能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3、0.968,CRP>WBC(P<0.05),CRP在急性荨麻疹的诊断效能较高;CRP预测急性荨麻疹伴系统症状效能最高,最佳截点为10.85,其敏感度为90.0%,特异度为76.7%。结论CRP与急性荨麻疹的关系密切,尤其对伴系统症状的急性荨麻疹可能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C反应蛋白 血沉 白细胞 系统受累
下载PDF
lncRNA HCP5靶向miR-409-3p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19
作者 郑云鹏 李旭阳 +3 位作者 贾苇雪 李冬芹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2-616,共5页
目的:探讨lncRNA HCP5靶向mlR-409-3p对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CSCC细胞(SCC13、A431、HSC-5)中HCP5和miR-409-3p的表达情况,筛选用于实验的CSCC细胞。将抑制HCP5表达的质粒si-HCP5及... 目的:探讨lncRNA HCP5靶向mlR-409-3p对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CSCC细胞(SCC13、A431、HSC-5)中HCP5和miR-409-3p的表达情况,筛选用于实验的CSCC细胞。将抑制HCP5表达的质粒si-HCP5及其对照(si-NC)、过表达miR-409-3p的miR-409-3p模拟物及其对照(miR-NC)、抑制HCP5和miR-409-3p的si-HCP5+anti-miR-409-3p及其对照(si-HCP5+anti-miR-NC)分别转染SCC13细胞。采用CCK-8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SCC1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HCP5和miR-409-3p的靶向关系。结果:SCC13细胞中HCP5表达最高,miR-409-3p表达最低(P<0.05)。抑制HCP5表达后SCC13细胞增殖能力降低,细胞迁移数和侵袭数减少,CycIinD1、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过表达miR-409-3p后SCC13细胞增殖能力降低,细胞迁移数和侵袭数减少,CycinD1、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lncRNA HCP5和miR-409-3p存在靶向关系。抑制miR-409-3p表达可减弱HCP5低表达对SCC13细胞增殖以及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P<0.05)。结论:抑制HCP5可通过靶向促进miR-409-3p表达来抑制C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癌 lncRNA HCP5 miR-409-3p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染料激光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早期红色增生性瘢痕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20
作者 丁菲 杜红霞 +5 位作者 张道军 巴西 张瑞 程晓曼 艾静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611-1617,共7页
目的探讨染料激光联合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早期红色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周口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早期红色增生性瘢痕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BTXA治疗,... 目的探讨染料激光联合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早期红色增生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周口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早期红色增生性瘢痕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BTXA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染料激光联合BTX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6个月后的瘢痕面积、瘙痒感[数字评估量表(NRS)]、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估量表(VAS)]、瘢痕情况[温哥华瘢痕量表(VSS)]、瘢痕血清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瘢痕面积分别为(4.25±1.23)cm^(2)、(2.16±0.58)cm^(2),明显小于对照组的(5.34±1.16)cm^(2)、(2.87±0.89)cm^(2),瘙痒感NRS评分分别为(3.48±1.06)分、(1.80±0.5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5±0.97)分、(2.64±0.67)分,疼痛VAS评分分别为(3.76±0.95)分、(1.72±0.6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1±0.89)分、(2.29±0.74)分,瘢痕血管分布评分分别为(2.01±0.52)分、(1.54±0.3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8±0.54)分、(1.92±0.40)分,瘢痕厚度分别为(2.27±0.48)分、(1.41±0.3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0.51)分、(1.76±0.28)分,瘢痕色泽评分分别为(1.84±0.48)分、(1.21±0.2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0.42)分、(1.49±0.29)分,瘢痕柔软度分别为(2.52±0.51)分、(1.78±0.3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8±0.47)分、(2.21±0.48)分,VSS总评分分别为(8.64±2.14)分、(5.94±1.4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94±1.98)分、(7.38±1.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的血清TGF-β1分别为(336.84±41.37)n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A型肉毒毒素 染料激光 视觉模拟量表 温哥华瘢痕量表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