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油机掺烧不同比例生物柴油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4
1
作者 覃军 刘海峰 +1 位作者 陈辉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5-340,共6页
将体积分数为10%2、0%、30%的生物柴油掺混到柴油里组成3种混合燃料,并连同纯柴油共4种燃料,在一台四缸增压中冷柴油机上进行性能、燃烧和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与柴油混合燃料的折合油耗率与燃用纯柴油时基... 将体积分数为10%2、0%、30%的生物柴油掺混到柴油里组成3种混合燃料,并连同纯柴油共4种燃料,在一台四缸增压中冷柴油机上进行性能、燃烧和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与柴油混合燃料的折合油耗率与燃用纯柴油时基本相当;燃用混合燃料的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和压力升高率较低,着火时刻较晚;混合燃料的NOx和碳烟排放与燃用纯柴油时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混合燃料的HC和CO排放只是在1 500r/min时才较纯柴油低,当转速在2 300 r/min时,混合燃料的HC和CO排放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柴油 混合燃料 燃烧 排放
下载PDF
柴油机有害排放物控制技术的新发展 被引量:33
2
作者 许斯都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9-45,共7页
回顾了近几年来柴油机有害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状况,认为要满足未来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要采取全面的、系统的措施,即通过采取以改进柴油机设计的机内净化措施、燃料的改质和排气净化后处理相结合的综合措施。此外,还对柴油机有害... 回顾了近几年来柴油机有害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状况,认为要满足未来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要采取全面的、系统的措施,即通过采取以改进柴油机设计的机内净化措施、燃料的改质和排气净化后处理相结合的综合措施。此外,还对柴油机有害排放控制技术今后的发展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气排放 控制 柴油机
下载PDF
正丁醇对柴油机低温燃烧和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44
3
作者 张全长 +1 位作者 郑尊清 张鹏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3-368,共6页
在一台改造的单缸柴油机上,研究了柴油中掺入正丁醇燃料在不同EGR率、进气压力下对燃烧、性能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柴油中添加正丁醇燃料使着火滞燃期延长,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和燃烧温度下降,低温燃烧"失火"的EGR率降低,指示... 在一台改造的单缸柴油机上,研究了柴油中掺入正丁醇燃料在不同EGR率、进气压力下对燃烧、性能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柴油中添加正丁醇燃料使着火滞燃期延长,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和燃烧温度下降,低温燃烧"失火"的EGR率降低,指示油耗减少,燃油经济性改善;正丁醇可明显降低碳烟排放,使烟度随EGR率变化趋势更加"平坦",烟度峰值对应的EGR率变低,正丁醇比例越高,烟度越低;正丁醇对气体排放的影响与进气压力有关,正丁醇可以有效降低NOx排放,进气压力越大,正丁醇降低NOx的效果越明显;进气压力为0.15 MPa时,正丁醇比例越大,CO排放越低,但进气压力为0.24 MPa时,B20燃料CO排放最高;正丁醇对THC排放影响不大,但B20燃料在高EGR率条件下,其THC排放明显增大.因此,柴油燃料添加正丁醇是降低低温燃烧烟度和NOx排放,改善低温燃烧性能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丁醇 废气再循环 燃烧 排放
下载PDF
均质压燃与低温燃烧的燃烧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4
4
作者 刘海峰 《汽车工程学报》 2012年第2期79-90,共12页
从"均质压燃、低温燃烧"新一代内燃机燃烧理论的演化,汽油燃料"均质压燃、低温燃烧"技术发展,柴油燃料"均质压燃、低温燃烧"和"均质压燃、低温燃烧"燃料特性等4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均质... 从"均质压燃、低温燃烧"新一代内燃机燃烧理论的演化,汽油燃料"均质压燃、低温燃烧"技术发展,柴油燃料"均质压燃、低温燃烧"和"均质压燃、低温燃烧"燃料特性等4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均质压燃、低温燃烧"燃烧技术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新一代内燃机燃烧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文章认为,除满足日益严格的有害排放法规外,内燃机节能成为内燃机燃烧技术进步的另一重要驱动力,扩展高效清洁运行工况范围仍是"均质压燃、低温燃烧"燃烧技术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基于"超高燃烧压力、废气稀释、低散热低温燃烧和可变热力循环"是未来"均质压燃、低温燃烧"燃烧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燃烧过程"精细化"控制是实现高效清洁燃烧目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质压燃 低温燃烧 燃料特性 汽油燃料 柴油燃料
下载PDF
乙醇与柴油混合燃料燃烧特性及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9
5
作者 邢元 +1 位作者 张福根 郑尊清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29,共6页
在一台YC4112ZLQ增压柴油机上进行了不加任何助溶剂和着火改进剂的情况下,无水乙醇与柴油混合对柴油机燃烧过程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混合燃料中乙醇比例的提高,滞燃期延长,放热峰值增大,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和最大压力升高率升高... 在一台YC4112ZLQ增压柴油机上进行了不加任何助溶剂和着火改进剂的情况下,无水乙醇与柴油混合对柴油机燃烧过程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混合燃料中乙醇比例的提高,滞燃期延长,放热峰值增大,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和最大压力升高率升高。与柴油相比,E10和E20有效热效率与原机相当,E30在高速大负荷工况热效率降低,NOx和碳烟排放明显降低;但HC和CO排放随着混合燃料中乙醇比例的增大,发动机转速为1500 r/min时,HC排放和CO排放均降低,发动机转速为2300 r/min时,HC排放和CO排放均有所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柴油 燃烧过程 发动机性能 发动机排放
下载PDF
二甲醚均质压燃燃烧过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郑尊清 +1 位作者 汪洋 刘世文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61-565,共5页
在一台单缸直喷柴油机上进行了二甲醚(DME)均质压燃(HCCI)燃烧过程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进气中加入30%的惰性气体CO2,发动机实现HCCI运转的负荷范围从0.05MPa扩展到0.35MPa.二甲醚在HCCI模式下表现出明显的双阶段着火特性,增加惰性气体... 在一台单缸直喷柴油机上进行了二甲醚(DME)均质压燃(HCCI)燃烧过程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进气中加入30%的惰性气体CO2,发动机实现HCCI运转的负荷范围从0.05MPa扩展到0.35MPa.二甲醚在HCCI模式下表现出明显的双阶段着火特性,增加惰性气体的浓度,第一阶段着火始点滞后,燃烧放热峰值降低,燃烧持续期延长.排放测试表明,HCCI模式下发动机的NOx排放接近于零,可实现无碳烟排放,但CO和HC排放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质压燃 二甲醚 燃烧 排放
下载PDF
二甲基醚(DME)燃烧特性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许斯都 +1 位作者 许俊峰 金萍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7-203,共7页
作者在定容燃烧弹上用火焰直接成像法研究二甲基醚 (DME)燃烧过程 ,研究了 DME的滞燃期和火焰传播特性以及不同环境温度和压力对燃烧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DME的滞燃期比柴油短 ,燃烧室内的温度和压力升高时 ,滞燃期缩短 ;DME的着... 作者在定容燃烧弹上用火焰直接成像法研究二甲基醚 (DME)燃烧过程 ,研究了 DME的滞燃期和火焰传播特性以及不同环境温度和压力对燃烧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DME的滞燃期比柴油短 ,燃烧室内的温度和压力升高时 ,滞燃期缩短 ;DME的着火位置靠近喷嘴一侧 ,柴油与 DME的体积相同时 ,DME的燃烧持续期比柴油短 ;DME的燃烧火焰亮度比柴油小 ,表明 DME的燃烧温度比柴油低。燃烧后期 ,燃用 DME时 ,喷嘴有明显的泄漏现象。此外 ,作者在单缸直喷式柴油机上进行了燃用 DME的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DME的预混合燃烧放热率比柴油低 ,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和最大压力升高率比柴油低。由于喷油持续期延长 ,DME的燃烧持续期比柴油长 ,在上止点后 80° CA出现一个较大的放热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醚 滞燃期 燃烧过程 燃烧特性
下载PDF
正庚烷均质压燃燃烧反应化学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郑朝蕾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7-234,共8页
应用零维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对正庚烷均质压燃燃烧反应的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在内燃机边界条件下影响其燃烧反应的关键基元反应、关键中间产物以及自由基。结果表明,正庚烷的燃烧过程由高温反应和低温反... 应用零维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对正庚烷均质压燃燃烧反应的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在内燃机边界条件下影响其燃烧反应的关键基元反应、关键中间产物以及自由基。结果表明,正庚烷的燃烧过程由高温反应和低温反应两个阶段组成,高温反应阶段又可以分为蓝焰反应和热焰反应两个阶段。正庚烷氧化反应首先经过脱氢反应,第一次加氧异构化后的第二次加氧是低温反应的必经途径,其产物的两次分解是低温反应阶段OH自由基的主要来源;蓝焰反应阶段主要是甲醛氧化成CO的过程,H2O2的热分解是控制该阶段反应最重要的基元反应,也是OH自由基的主要来源;热焰反应主要是CO氧化成CO2的过程;CO的生成途径是:低温反应生成的甲醛(CH2O)脱氢生成HCO,HCO氧化生成CO,OH是CO氧化为CO2和正庚烷脱氢反应最重要的自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质充量压燃 正庚烷 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自由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VGT的EGR对电控柴油机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王浒 +1 位作者 郑尊清 林铁坚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9-115,共7页
在一台电控共轨柴油机上,进行了基于可变涡轮截面增压器(VGT)控制的废气再循环(EGR)对柴油机燃烧、性能和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系统研究了VGT开度、EGR率和喷油参数对柴油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基于VGT控制的EGR系统,调整VG... 在一台电控共轨柴油机上,进行了基于可变涡轮截面增压器(VGT)控制的废气再循环(EGR)对柴油机燃烧、性能和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系统研究了VGT开度、EGR率和喷油参数对柴油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基于VGT控制的EGR系统,调整VGT叶片位置,可以改变EGR率,实现最高43.2%的EGR率,从而有效地降低NOx;在调整优化喷油参数后,柴油机的排放有了很大的改善,烟度有较大幅度的降低,经过优化,气体排放可满足国Ⅳ排放法规的要求,十三工况加权当量比油耗比原国Ⅲ柴油机降低了4.2%,但是,采用EGR方案缸内最大爆发压力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可变涡轮增压 废气再循环 排放
下载PDF
正丁醇/生物柴油高预混压燃燃烧及排放特性的试验 被引量:30
10
作者 庞阔 +2 位作者 谷静波 郑尊清 王鑫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3-199,共7页
在一台改造的单缸柴油机上,研究了正丁醇/生物柴油高预混压燃的燃烧和排放特性.缸内直喷生物柴油,进气道喷正丁醇,合理选择喷油时刻和正丁醇比例,实现了高预混燃烧.试验中生物柴油的喷油轨压固定为100,MPa,循环油量为60,mg(当量生物柴... 在一台改造的单缸柴油机上,研究了正丁醇/生物柴油高预混压燃的燃烧和排放特性.缸内直喷生物柴油,进气道喷正丁醇,合理选择喷油时刻和正丁醇比例,实现了高预混燃烧.试验中生物柴油的喷油轨压固定为100,MPa,循环油量为60,mg(当量生物柴油循环油量),研究了正丁醇热值比例、生物柴油喷油时刻和EGR率对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丁醇比例、EGR率和喷油时刻通过缸内混合气活性和混合气活性分布影响正丁醇/生物柴油双燃料高预混燃烧的燃烧和排放特性,燃烧呈现多种燃烧模式组合的复合燃烧现象,适当调整正丁醇比例、EGR率和生物柴油喷油时刻可以获得较高的热效率和极低的NOx和碳烟排放.正丁醇比例为80%~85%时,较早的生物柴油喷射时刻可以获得较高的热效率(47%以上)和低的NOx和碳烟原始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生物柴油 正丁醇 高预混压燃 排放
下载PDF
摩托车电喷系统的匹配技术及其开发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胡春明 谢辉 +1 位作者 汪洋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24,共4页
本文介绍了我国摩托车工业及其排放法规的发展状况。介绍了摩托车针对控制油耗和降低排放问题所采用的电喷系统方案。提出了摩托车电喷系统的匹配技术要求以及新研制的摩托车电喷系统的开发平台的技术特点。
关键词 电喷系统 匹配技术 开发系统 摩托车 排放标准 控制油耗 发动机
下载PDF
生物含氧燃料成分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覃军 刘海峰 +1 位作者 陈辉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1-287,共7页
将占体积比8000/的柴油分别掺混2000/乙醇、2000/生物柴油以及1000/乙醇和1000/生物柴油的混合物,连同纯柴油组成E20、B20、E10B10和柴油共4种燃料,在一台4缸柴油机上进行燃烧、性能及排放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含氧燃料成分的不同对... 将占体积比8000/的柴油分别掺混2000/乙醇、2000/生物柴油以及1000/乙醇和1000/生物柴油的混合物,连同纯柴油组成E20、B20、E10B10和柴油共4种燃料,在一台4缸柴油机上进行燃烧、性能及排放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含氧燃料成分的不同对折合油耗率基本不产生影响,但对燃烧和排放特性影响较大。发动机燃用E20的缸内最大爆发压力较柴油要大,B20、E10B10较柴油要小;含氧燃料中生物柴油的加入使最大压力升高率减小,燃烧变得柔和;含氧燃料的放热时刻均落后于柴油的放热时刻。含氧燃料成分在中低负荷下对HC和CO的排放影响较大,随着含氧燃料中乙醇比例的增加HC和CO排放增加,在中高负荷下,3种含氧燃料的HC和CO排放基本相当;除了在2300 r/min的中低负荷下含氧燃料的HC和CO排放较柴油高以外,其它工况下含氧燃料的HC和CO排放较柴油要低。含氧燃料成分不同对NOx排放的影响很小,3种含氧燃料的NOx排放都比柴油低。3种含氧燃料的碳烟排放较柴油要低,而且随含氧燃料中乙醇比例的增加,碳烟排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氧燃料 燃料成分 乙醇 生物柴油
下载PDF
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规律分析及燃烧特性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段家修 +2 位作者 覃军 许斯都 付晓光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2-316,共5页
从热力学和内燃机燃烧的基本理论入手 ,推导了计算分析双燃料发动机缸内工质成分和热力学参数的计算关系式以及求解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规律的微分方程式 ,基于面向对象技术开发了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规律计算软件。研究结果表明 :用... 从热力学和内燃机燃烧的基本理论入手 ,推导了计算分析双燃料发动机缸内工质成分和热力学参数的计算关系式以及求解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规律的微分方程式 ,基于面向对象技术开发了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放热规律计算软件。研究结果表明 :用传统柴油机分析方法计算双燃料发动机的放热率峰值偏小 ,所计算的缸内工质平均温度偏高 ,新模型计算的结果与实际情况更为吻合。该分析软件可以适用于多种燃料发动机 ,是内燃机燃烧放热规律的通用计算软件。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研究表明 :双燃料发动机初始放热率比纯柴油大 ,若着火始点在上止点后 ,双燃料缸内最大爆发压力比纯柴油低 ,否则比纯柴油高 ;控制双燃料发动机着火始点是控制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和 NOx 排放的关键 ,双燃料发动机着火始点应在上止点后 ,可以使发动机爆发压力和 NOx 排放比纯柴油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料发动机 燃烧 放热规律 燃烧特性 柴油机
下载PDF
汽油/柴油双燃料高比例预混压燃燃烧与排放的试验 被引量:24
14
作者 马帅营 +1 位作者 童来会 郑尊清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共8页
对汽油/柴油双燃料高比例预混燃烧(HPCC)模式的燃烧及排放特性进行了初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柴油的喷射时刻、汽油比例,HPCC呈现出由多种燃烧模式组成的复合燃烧模式,可以实现极低的NOx和碳烟排放,并能保持较高的热效率.试验... 对汽油/柴油双燃料高比例预混燃烧(HPCC)模式的燃烧及排放特性进行了初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柴油的喷射时刻、汽油比例,HPCC呈现出由多种燃烧模式组成的复合燃烧模式,可以实现极低的NOx和碳烟排放,并能保持较高的热效率.试验工况下,汽油比例为50%时,柴油喷油时刻在-58~-6,°CA ATDC时热效率较高,喷油时刻在-49,°CA ATDC和-16,°CA ATDC时分别出现碳烟和NOx排放峰值.进气压力影响HPCC着火滞燃期、燃烧反应速度和"失火"与"爆震"燃烧汽油比例限值,提高进气压力可以提高汽油比例,实现超低的NOx和碳烟排放,并降低HC排放,但CO排放有所升高.随着汽油比例的增加,NOx与碳烟排放降低,对于IMEP为0.5,MPa、汽油比例大于50%时,两者的原始排放分别低于0.4,g/(kW.h)、0.06,FSN,但HC和CO排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 柴油 双燃料 高比例预混燃烧 排放
下载PDF
多次喷射与EGR耦合控制对柴油机性能和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王浒 +2 位作者 郑尊清 岳艳 陆史浩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6-32,共7页
在一台电控共轨柴油机上,进行了多次喷射和EGR的耦合控制对柴油机的燃烧和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在试验工况下(1849r/min、600N.m),通过调节EGR率将NOx控制在2.0g/(kW.h),研究不同喷射策略和EGR对性能和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 在一台电控共轨柴油机上,进行了多次喷射和EGR的耦合控制对柴油机的燃烧和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在试验工况下(1849r/min、600N.m),通过调节EGR率将NOx控制在2.0g/(kW.h),研究不同喷射策略和EGR对性能和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次喷射不同主喷定时下将NOx控制在2.0g/(kW.h)所需要的EGR率随主喷定时的推迟而降低,碳烟先下降后上升。在试验工况下预喷射改善排放的效果不明显,优化的后喷参数可以显著降低碳烟排放。与单次喷射相比,多次喷射耦合EGR控制可以显著地降低碳烟排放,油耗率变差,HC和CO有所上升。因此,喷油控制策略的选择取决于后处理器对原始排放值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废气再循环 多次喷射 排放
下载PDF
正丁醇燃料特性对柴油机低温燃烧影响的机理 被引量:23
16
作者 郑尊清 李善举 +3 位作者 刘海峰 徐佳 杨彬彬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7-102,共6页
在一台单缸柴油机上,将20%体积分数的正庚烷、异辛烷和正丁醇分别与柴油进行掺混燃烧,研究了正丁醇沸点、燃料组分、十六烷值和含氧特性等理化特性对柴油机低温燃烧(LTC)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十六烷值是影响LTC燃烧特性的主导参数,柴油... 在一台单缸柴油机上,将20%体积分数的正庚烷、异辛烷和正丁醇分别与柴油进行掺混燃烧,研究了正丁醇沸点、燃料组分、十六烷值和含氧特性等理化特性对柴油机低温燃烧(LTC)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十六烷值是影响LTC燃烧特性的主导参数,柴油+正庚烷和柴油+异辛烷的燃烧特性分别与纯柴油和柴油+正丁醇接近.碳烟排放上,柴油+正庚烷与纯柴油差别很小,表明在20%掺混条件下,物理特性和燃料组分对LTC碳烟排放影响较小;柴油+异辛烷的碳烟排放较纯柴油降低明显,表明十六烷值是影响LTC碳烟排放的重要因素;柴油+正丁醇的碳烟排放比柴油+异辛烷有较大降低,表明正丁醇含氧特性对改善LTC碳烟排放具有重要作用.燃料理化特性对NOx、CO和HC等气体污染物排放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正丁醇 燃料特性 低温燃烧 燃烧特性 碳烟
下载PDF
掺混含氧燃料的柴油替代物部分预混火焰中多环芳香烃的荧光光谱和碳烟浓度 被引量:23
17
作者 张鹏 刘海峰 +2 位作者 陈贝凌 唐青龙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40,共9页
为研究不同含氧燃料与柴油掺混后碳烟降低机理,本文在自行设计的燃烧器上构建部分预混层流火焰,采用甲苯和正庚烷混合物(T20,20%(体积分数)甲苯、80%正庚烷)作为柴油替代物,并分别添加甲醇、乙醇、正丁醇、丁酸甲酯和2,5-二甲基呋喃(DM... 为研究不同含氧燃料与柴油掺混后碳烟降低机理,本文在自行设计的燃烧器上构建部分预混层流火焰,采用甲苯和正庚烷混合物(T20,20%(体积分数)甲苯、80%正庚烷)作为柴油替代物,并分别添加甲醇、乙醇、正丁醇、丁酸甲酯和2,5-二甲基呋喃(DMF),且保证混合燃料的含氧量均为4%.进而应用激光诱导荧光法和激光诱导炽光法分别测量不同混合燃料的火焰中多环芳香烃(PAHs)的荧光光谱和碳烟浓度.结果表明:通过PAHs的荧光光谱可测量不同燃料火焰中PAHs的生成和增长历程.四环芳香烃(A4)的生成氧化规律和碳烟基本一致,说明通过分析A4变化可以预测碳烟变化.添加含氧燃料后,T20燃料中甲苯含量降低是导致PAHs的荧光光谱强度降低和碳烟生成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同时不同含氧燃料本身对多环芳香烃的生成贡献能力也是影响PAHs的荧光强度和碳烟生成的重要原因.含氧量相当时,掺混正丁醇后PAHs的荧光光谱强度和碳烟浓度比添加甲醇、乙醇、丁酸甲酯和DMF这四种含氧燃料的更低.因此从含氧燃料结构来讲,正丁醇掺混入T20燃料中降低PAHs和碳烟作用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氧燃料 多环芳香烃 碳烟浓度 激光诱导荧光光谱 激光诱导炽光
下载PDF
增压中冷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黄宁 +3 位作者 段家修 付晓光 覃军 沈捷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1-216,共6页
对天然气替代率、引燃柴油喷油时刻和中冷后进气温度等燃烧系统参数对增压中冷柴油 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增压中冷柴油 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放热速率比纯柴油快,引燃柴油的着火时刻和缸... 对天然气替代率、引燃柴油喷油时刻和中冷后进气温度等燃烧系统参数对增压中冷柴油 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增压中冷柴油 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放热速率比纯柴油快,引燃柴油的着火时刻和缸内燃料空燃比值决定着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特性,即着火时刻在上止点前且空燃比值较小时,其燃烧接近于定容燃烧过程,随着天然气替代率的升高,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和最高燃烧温度升高;而着火时刻在上止点后且空燃比值较大时,其燃烧接近于等压燃烧过程,随着天然气替代率升高,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和最高燃烧温度降低。最大爆发压力、最高燃烧放热率和最高燃烧温度随引燃柴油喷油提前角的增大而升高;而随着进气温度升高,最大爆发压力和缸内温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中冷 柴油—天然气 双燃料发动机 燃烧特性 燃烧系统参数 空燃比
下载PDF
不同增压方式下EGR对高压共轨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3
19
作者 陈贵升 郑尊清 +3 位作者 李彦飞 赵令猛 袁锋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2-520,共9页
在一台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上,采用单级增压、两级增压和可变几何截面增压3种增压方式,进行了高压冷却废气再循环(EGR)的燃烧与排放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柴油机采用可变几何截面增压时,涡前与进气压差较低,泵气损失小,具有良好的燃油经济性... 在一台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上,采用单级增压、两级增压和可变几何截面增压3种增压方式,进行了高压冷却废气再循环(EGR)的燃烧与排放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柴油机采用可变几何截面增压时,涡前与进气压差较低,泵气损失小,具有良好的燃油经济性;大负荷、等EGR率情况下,单级增压、两级增压和可变几何截面增压的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和主燃烧期的瞬时放热率依次增加,燃烧持续期缩短.随着EGR率的增加,可变几何截面增压器的进气压力增加,导致缸内爆发压力保持较高值,两级增压和可变几何截面增压的烟度和CO排放较单级增压大幅度降低,并能明显改善NOx排放和烟度之间的trade-off关系;中小负荷时,单级增压的HC排放最高,两级增压的缸内最大爆发压力最大,但CO排放最低,可变几何截面增压的燃烧相位较单级增压和两级增压有所推迟,预混燃烧比例增加,烟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增压 废气再循环 燃烧 排放
下载PDF
废气再循环对柴油机氮氧化物和颗粒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张全长 +1 位作者 郑尊清 张翔宇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0-315,共6页
废气再循环(EGR)、进气压力和喷油压力是影响柴油机低温燃烧的重要参数,主要研究了EGR对氮氧化物和颗粒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工况条件下,随EGR率变大,NO所占体积分数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NO2和N2O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N2O... 废气再循环(EGR)、进气压力和喷油压力是影响柴油机低温燃烧的重要参数,主要研究了EGR对氮氧化物和颗粒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工况条件下,随EGR率变大,NO所占体积分数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NO2和N2O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N2O所占比例较小,峰值在1%左右.NO谷值与NO2峰值对应相同的EGR率.随进气压力变大,NO2所占比例峰值也变大,对应的EGR率也增加,进气压力为0.24,MPa时,NO2最大比例已接近60%.随EGR率增加,Soot排放快速升高时,颗粒发生积聚,颗粒数密度降低,但粒径变大.提高喷油压力可以降低颗粒排放,但在不同EGR率下,其降低颗粒的机理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废气再循环 低温燃烧 氮氧化物 颗粒 喷油压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