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皱褶表面介孔镍钴硫化物微球的制备及其超电性能 被引量:3
1
作者 罗民 +2 位作者 阚夏梅 付蓉蓉 梁斌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55-1461,共7页
通过一步水热法分别合成了α-Ni S、Co_3S_4和Co Ni_2S_4纳米介孔电极材料,并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表明,介孔硫化物是由单相纳米颗粒堆叠组装而成,其中二元系的Co Ni_2S_... 通过一步水热法分别合成了α-Ni S、Co_3S_4和Co Ni_2S_4纳米介孔电极材料,并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表明,介孔硫化物是由单相纳米颗粒堆叠组装而成,其中二元系的Co Ni_2S_4由纳米片自组装形成了具有皱褶表面的微球形貌。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二元系的Co Ni_2S_4比α-Ni S、C o_3S_4具有更高的比电容、更佳的倍率特性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在扫描速率为5 m V/s时,Co Ni_2S_4材料在6 mol/L KOH电解液中比电容高达1678.3 F/g,优于α-Ni S(787.4 F/g)和Co_3S_4(1532.7 F/g),在扫描速率从5 m V/s增加到100 m V/s时,其电容保持率为45.8%,比α-Ni S(30.2%)和Co_3S_4(29.3%)高出约15%。在15A/g的电流密度下,经过900次循环充-放电后,二元系的Co Ni_2S_4的电容仍保持在96.3%,库伦效率保持在94.3%左右,说明镍钴双金属硫化物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能和充放电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钴金属硫化物 超级电容器 皱褶状微球 水热法 介孔电极材料
下载PDF
基于LiFePO4的高容量固态锂离子电池的设计
2
作者 时二波 +2 位作者 甘朝伦 岳立 赵世勇 《电池工业》 CAS 2019年第2期84-86,共3页
通过在磷酸铁锂(LFP)正极浆料里加入基于PEO的固态电解质浆料,使得固态电解质浆料在正极片里均匀分布,减小锂离子传输距离,改善界面阻抗,从而提升固态电池的容量与安全性能。结果表明当LFP/导电炭黑/PVDF质量比为4.5/0.25/0.25时,扣式... 通过在磷酸铁锂(LFP)正极浆料里加入基于PEO的固态电解质浆料,使得固态电解质浆料在正极片里均匀分布,减小锂离子传输距离,改善界面阻抗,从而提升固态电池的容量与安全性能。结果表明当LFP/导电炭黑/PVDF质量比为4.5/0.25/0.25时,扣式固态电池容量可达162.1mAh/g,60℃条件下循环50次后仍有96.2%的容量保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固态电池 磷酸铁锂 复合正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