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应用PBL教学法学生自我评价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阴山燕 高健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17-118,共2页
PBL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是指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或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PBL教学法起源于医学教... PBL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是指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或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PBL教学法起源于医学教育,目前我国的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医学课程的应用[2]。PBL在心理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还不多,主要集中在医学心理学和护理心理学[3-4]。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尝试将此教学法运用到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人格心理学课程中,探讨该教学法是否适合应用在心理学课程,是否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评价 分析
下载PDF
依恋类型与学步儿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一项追踪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时嘉惠 王争艳 +1 位作者 梁熙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3-607,602,共6页
目的:考察学步儿情绪调节策略使用的基本情况及依恋类型对学步儿情绪调节策略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陌生情境技术,对63名学步儿1岁和2岁时的依恋类型及情绪调节策略进行评估。结果:(1)整体上,在两个年龄点都表现为学步儿使用的客体调节... 目的:考察学步儿情绪调节策略使用的基本情况及依恋类型对学步儿情绪调节策略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陌生情境技术,对63名学步儿1岁和2岁时的依恋类型及情绪调节策略进行评估。结果:(1)整体上,在两个年龄点都表现为学步儿使用的客体调节策略最多,自我调节策略最少。(2)安全型依恋的学步儿自我调节策略使用的总次数边缘显著多于不安全型依恋的学步儿。(3)不同依恋类型的学步儿情绪调节策略在2年内的发展轨迹不同,其中安全型依恋的学步儿自我调节策略在母子分离及重聚情境中均显著增加;不安全型依恋的学步儿积极参与策略在重聚情境中显著增加。结论:重聚情境会激发2岁不安全型依恋的学步儿更多地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安全的依恋关系有利于学步儿自我调节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步儿 依恋 情绪调节策略
原文传递
家访式预防性干预对流动家庭母婴依恋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争艳 +1 位作者 迟兆艳 陈文凤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05-1008,共4页
目的针对流动家庭婴儿进行早期的预防性干预,通过改善母亲看护行为,提高流动家庭婴儿的依恋安全性。方法将20对流动家庭母婴对随机分为实验组与控制组。对实验组进行6次家庭访问式的入户干预,控制组不做任何处理,干预前后分别通过陌生... 目的针对流动家庭婴儿进行早期的预防性干预,通过改善母亲看护行为,提高流动家庭婴儿的依恋安全性。方法将20对流动家庭母婴对随机分为实验组与控制组。对实验组进行6次家庭访问式的入户干预,控制组不做任何处理,干预前后分别通过陌生情境实验程序和依恋Q分类评估两组婴儿的依恋安全性,同时,采用家庭观察评估两组母亲的看护行为。通过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婴儿依恋安全性和母亲看护行为。结果 1)干预前,实验组与控制组母亲的看护行为不存在差异;干预后,实验组母亲看护行为得分显著高于控制组(P>0.05);干预前后,控制组母亲看护行为并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母亲看护行为后测得分要显著高于前测得分。2)干预前,两组婴儿依恋分类不存在差异;干预后,实验组婴儿依恋安全性得分比控制组要高;依恋安全性Q分类中,除与其他成人的互动分量表,与母亲进行良好地互动,接近母亲和与母亲身体接触分量表上,实验组婴儿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控制组。结论该干预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流动家庭母亲的看护行为及其婴儿的依恋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家庭 母婴对 看护行为 依恋安全性 早期干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