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巴结外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二例并克隆性分析一例 被引量:5
1
作者 苏勤 王淑芳 +5 位作者 凤霞 孙华 巩丽 段云友 阮丽韬 王耀程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3-185,共3页
例1男,60岁.因咽部异物感伴有间歇性头痛1个月于2002年10月5日入本院.体检:咽部充血,右侧扁桃体部明显膨隆,右扁桃体Ⅲ度肿大,表面有一直径约0.5 cm的浅溃疡;触之感觉较硬,活动度差;对侧扁桃体未见异常,全身体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CT:右... 例1男,60岁.因咽部异物感伴有间歇性头痛1个月于2002年10月5日入本院.体检:咽部充血,右侧扁桃体部明显膨隆,右扁桃体Ⅲ度肿大,表面有一直径约0.5 cm的浅溃疡;触之感觉较硬,活动度差;对侧扁桃体未见异常,全身体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CT:右扁桃体部有一形状不规则的软组织密度包块,突出于表面越过中线,最大截面积为5.0cm×3.5 cm(图1),未见颅骨破坏;B超检查:肿块的边界尚清楚,与右颈内动脉相邻,最近处相距不足0.2 cm.临床诊断为右扁桃体新生物.遂取肿物表面组织送检.大体检查见灰红色片状组织一块,2.0 cm×1.0cm×0.4 cm,质地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外滤泡性树突状细胞肉瘤 克隆性 病理检查 诊断
原文传递
空肠腺癌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2
作者 姚丽 张伟 +3 位作者 凤霞 朱少君 巩丽 兰淼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8期1511-1512,共2页
目的:探讨小肠腺癌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对1例空肠腺癌进行组织学表现及免疫组化结果观察和文献复习。结果:组织学特点:癌组织腺管状排列,分化比较好,癌细胞胞浆丰富,核大深染,异型性明显,可见病理性核分裂像,部分区域可见黏液组... 目的:探讨小肠腺癌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对1例空肠腺癌进行组织学表现及免疫组化结果观察和文献复习。结果:组织学特点:癌组织腺管状排列,分化比较好,癌细胞胞浆丰富,核大深染,异型性明显,可见病理性核分裂像,部分区域可见黏液组织,肿瘤侵及管壁全层。免疫组化特点:癌细胞呈CEA阳性,CK阳性,CK18阳性及EMA阳性。结论:小肠腺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需通过钡餐造影和腹部CT等方法协助诊断,手术是其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癌 腺癌 肿瘤
下载PDF
婴儿促纤维增生型星形细胞瘤1例并文献回顾 被引量:2
3
作者 姚丽 巩丽 +2 位作者 张伟 凤霞 朱少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8年第10期1673-1674,共2页
目的:探讨婴儿促纤维增生型星形细胞瘤病理形态特征及鉴别要点。方法:报道1例婴儿促纤维增生型星形细胞瘤并结合文献对其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本例婴儿促纤维增生型星形细胞瘤头颅CT表现为右侧额骨及顶骨局部骨质缺... 目的:探讨婴儿促纤维增生型星形细胞瘤病理形态特征及鉴别要点。方法:报道1例婴儿促纤维增生型星形细胞瘤并结合文献对其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本例婴儿促纤维增生型星形细胞瘤头颅CT表现为右侧额骨及顶骨局部骨质缺损,右侧大脑半球多囊性占位性病变。组织学表现为梭形肿瘤细胞,形似纤维细胞或纤维母细胞,排列呈束,编织样。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瘤细胞呈胶质酸性蛋白(GFAP)阳性,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S-100蛋白阳性。结论:婴儿促纤维增生型星形细胞瘤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发生于婴幼儿的脑部肿瘤,根据其临床特点及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可以进行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促纤维增生型星形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丘脑生殖细胞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旭苗 李艳红 +2 位作者 张伟 巩丽 凤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592-593,共2页
目的报道1例丘脑生殖细胞肿瘤,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丘脑生殖细胞肿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丘脑生殖细胞肿瘤临床症状因肿瘤生长及浸润范围不同而异,可表现为各种相应的脑功能... 目的报道1例丘脑生殖细胞肿瘤,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丘脑生殖细胞肿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丘脑生殖细胞肿瘤临床症状因肿瘤生长及浸润范围不同而异,可表现为各种相应的脑功能障碍;镜下肿瘤成分复杂多样,有精原细胞瘤和卵黄囊瘤的结构。免疫组化瘤细胞CK、EMA、PLAP、AFP和CEA阳性,而GFAP、NSE和LCA阴性。结论丘脑生殖细胞肿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其治疗及预后依其肿瘤成分而定,放射治疗多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 生殖细胞肿瘤 组织病理学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浸润性巨脾1例报道及其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5
作者 韩秀娟 巩丽 +4 位作者 张伟 朱少君 赵建业 凤霞 兰淼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727-729,共3页
目的:报道1例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浸润性巨脾,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对1例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浸润性巨脾进行常规病理、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手术切除巨脾一个,体积35cm×20cm×8cm,切面呈红褐色,有多发性梗... 目的:报道1例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浸润性巨脾,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对1例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浸润性巨脾进行常规病理、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手术切除巨脾一个,体积35cm×20cm×8cm,切面呈红褐色,有多发性梗死灶。镜下可见脾正常组织结构破坏,脾小结消失,嗜酸性粒细胞弥漫浸润,以成熟型嗜酸性粒细胞为主,并可见较多幼稚嗜酸性粒细胞。免疫组化瘤细胞表达CD15(+),不表达CD5(-)、CD20(-)、CD30(-)、CD34(-)、CD45RO(-)。结论: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十分少见,临床病理检查遇到巨脾时,应进行详细的组织病理学观察,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 白血病 巨脾 临床病理学
下载PDF
关于蜡状芽胞杆菌磷脂酶C的研究
6
作者 凤霞 《山东化工》 CAS 2016年第22期48-49,53,共3页
磷脂酶C(PLC)可以催化磷脂水解生成磷酸单酯和甘油二酯,在植物油酶法脱胶中有许多应用。蜡状芽胞杆菌PLC(PLCBc)底物范围广、活性高,且在脱胶过程不产生其他副产物,是酶法脱胶的最佳选择。但PLCBc的大规模生产和可靠的高通量筛选方法仍... 磷脂酶C(PLC)可以催化磷脂水解生成磷酸单酯和甘油二酯,在植物油酶法脱胶中有许多应用。蜡状芽胞杆菌PLC(PLCBc)底物范围广、活性高,且在脱胶过程不产生其他副产物,是酶法脱胶的最佳选择。但PLCBc的大规模生产和可靠的高通量筛选方法仍是一个难题。本文总结了关于PLCBc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筛选方法、表达系统、催化机制和抑制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状芽胞杆菌 磷脂酶C 酶法脱胶 高通量筛选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微波热疗临床及组织形态学变化
7
作者 雷延年 虎威 +3 位作者 王平君 凤霞 杨少毅 陈明霞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2期99-100,共2页
89例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微波热疗,前列腺腺体内温度达45℃~46℃,70min单次疗程。随访半年以上,81.4%主观症状改善,最大尿流率平均值增加3.8ml/s;残余尿经治疗后平均减少32ml;B超检查左右径平均缩小0.86cm,纵径平均缩小0.75cm。其中7例... 89例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微波热疗,前列腺腺体内温度达45℃~46℃,70min单次疗程。随访半年以上,81.4%主观症状改善,最大尿流率平均值增加3.8ml/s;残余尿经治疗后平均减少32ml;B超检查左右径平均缩小0.86cm,纵径平均缩小0.75cm。其中7例分别在治疗后1周至9个月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切除之前列腺标本分别行肉眼检查,光镜和电镜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前列腺实质细胞水肿、变性、出血、坏死、肉芽组织增生、纤维化修复等,前列腺组织萎缩,尿道变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疾病 微波 解剖学
下载PDF
多重癌1例
8
作者 张玉 苏勤 +3 位作者 凤霞 巩丽 刘节 杨淑杰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315-315,i019,共2页
关键词 多重癌 肿物 直肠指检 排便习惯 腹部B超 腔内 强回声 发现 肠管 膀胱
下载PDF
恶性卵黄囊瘤四例报告
9
作者 杜成民 凤霞 《实用医技杂志》 1997年第8期648-650,共3页
恶性卵黄囊瘤又称为内胚窦瘤,来自原始生殖细胞或从多能胚胎细胞向胚外中胚层和胚外内胚层衍化为卵黄囊样结核。
关键词 卵黄囊瘤 恶性肿瘤 病例报告
下载PDF
Maffucci综合征一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广飞 凤霞 《青海医药杂志》 2003年第7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MAFFUCCI综合征 诊断 误诊 多发内生性软骨瘤 软组织血管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