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需求理论视阈下不想腐的心理形成机制研究
1
作者 童德华 《廉政文化研究》 2024年第2期65-76,共12页
当前我国“不想腐”的建设仍以思想教育引导为主,缺乏一套完善的心理形成机制。需求是腐败行为的源动力,要构建“不想腐”的心理形成机制,应当以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为依据,分析腐败行为发生的心理动因,将腐败心理按照物质导向、安全稳定... 当前我国“不想腐”的建设仍以思想教育引导为主,缺乏一套完善的心理形成机制。需求是腐败行为的源动力,要构建“不想腐”的心理形成机制,应当以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为依据,分析腐败行为发生的心理动因,将腐败心理按照物质导向、安全稳定导向、归属导向与自尊导向归为四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不想腐”的体制机制闭环。具体而言,“不想腐”的心理形成机制应当包含如下四方面的内容:一是完善“不想腐”的内部心理保障机制,筑牢思想根基,培育廉政心理;二是构建“不想腐”的外部物质激励机制,完善薪酬待遇体系,满足公职人员的合理需求;三是建立外部廉洁文化涵养机制,形成全社会的廉洁文化,涵养公职人员的廉政作为;四是注重“三不腐”之间的相互贯通与一体推进,促使“不敢腐”与“不能腐”向“不想腐”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理论 不想腐 心理形成机制 腐败心理 腐败行为
下载PDF
从惩治型反腐败到预防型反腐败立法转向的逻辑延展
2
作者 童德华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78-90,共13页
“腐败”是指掌握一定公共权力的公职人员,不合目的地行使权力谋取私益的行为。对我国现有立法进行评估可知,当前我国仍然以“结果无价值论”为导向的事后惩治型立法为主。在面临腐败新形势的当下,为满足党的二十大“一体推进三不腐”... “腐败”是指掌握一定公共权力的公职人员,不合目的地行使权力谋取私益的行为。对我国现有立法进行评估可知,当前我国仍然以“结果无价值论”为导向的事后惩治型立法为主。在面临腐败新形势的当下,为满足党的二十大“一体推进三不腐”的政策要求,我国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在“行为无价值论”指导下向预防型反腐败立法转变。具体而言,应当建立预防腐败的有机体系,首先,建立预防型反腐败基本法:《反腐败法》;其次,合理应用预防型保障法:纪检监察法;再次,完善预防型反腐败的配套制度:党内法规与行政法规;最后还要对预防型反腐败的配套刑事惩戒作出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惩治型反腐败立法 预防型反腐败立法 《反腐败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