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足口病病原体流行特征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74
1
作者 吴亦栋 +1 位作者 陈志敏 杨子浩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35-539,共5页
目的 比较2008和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期间(5至9月),我院手足口病病原体流行特征,分析重症与普通手足口病患儿相关因素差异,为手足口病特别是重症患儿的预警与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8和2009年,流行期间我院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154... 目的 比较2008和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期间(5至9月),我院手足口病病原体流行特征,分析重症与普通手足口病患儿相关因素差异,为手足口病特别是重症患儿的预警与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8和2009年,流行期间我院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15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重症28例,并收集同期疱疹性咽炎患儿80例作对照;用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定量分型.结果 154例手足口病患儿肠道病毒总阳性率为81.82%(126/154),其中EV71占57.14%(72/126),80例疱疹性咽炎肠道病毒总阳性率为68.75%(55/80),EV71为0例;手足口病2008年以EV71流行为主,2009年以EV71和CA16流行为主,两年患儿肠道病毒株流行特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50,P=0.000)(P<0.01).重症与普通手足口病患儿肠道病毒株流行分布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85,P=0.000)(P<0.01),手足口病重症病例EV71阳性率92.86%(26/28),明显高于普通病例36.51%(46/126)(X2=29.22,P=0.000)(P<0.01);EV71阳性手足口病患儿中重症组与轻症组在性别(x2=0.135,P=0.714)和病毒载量(t=0.141,P=0.889)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6,P=0.009),重症组患儿年龄小于2岁占88.89%(8/9),普通组患儿平均年龄为3.19岁..结论 手足口病在不同时期的肠道病毒感染往往呈现不同的流行特点,手足口病重症患儿与普通患儿可能在性别和病毒载量上没有差异,年龄小于3岁的EV71阳性手足口病患儿已成为重症病例的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柯萨奇病毒 病毒载量
原文传递
儿童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实验室诊断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69
2
作者 马丽娟 +12 位作者 张泓 孙红妹 葛梦蕾 贾伟 江咏梅 蒋玉红 李贵霞 林书祥 莫丽亚 渠巍 杨铭华 张乐海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07-513,共7页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是一种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主要引起人类呼吸道感染,尤其以儿童和青年为主。Mp感染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平时散在性发病,每隔3~7年出现一次地区流行,每次流行持续1~2年。自2012年全球多地区发生Mp暴发...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是一种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主要引起人类呼吸道感染,尤其以儿童和青年为主。Mp感染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平时散在性发病,每隔3~7年出现一次地区流行,每次流行持续1~2年。自2012年全球多地区发生Mp暴发流行,除2015年中国外,日本、英国报道的感染病例也出现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呼吸道感染 儿童肺炎 实验室诊断 MYCOPLASMA 专家 中国 MP感染 肺炎支原体
原文传递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57
3
作者 华春珍 俞惠民 +2 位作者 陈志敏 李建平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65-368,共4页
目的下呼吸道感染是造成儿童住院的最常见疾病之一。在发展中国家,病原菌以细菌感染相对多见,而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则常因年代不同而发生变迁。该研究的目的是了解本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药... 目的下呼吸道感染是造成儿童住院的最常见疾病之一。在发展中国家,病原菌以细菌感染相对多见,而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则常因年代不同而发生变迁。该研究的目的是了解本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对2001年8月至2002年7月住院的所有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常规进行深部痰培养,并用纸片扩散法、Etest法和Vitek系统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下呼吸道感染儿共4238例,其中1181例分离到1种或1种以上致病菌,阳性率为27.9%,最常见的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分别为5.2%,5.1%,5.1%,4.0%和2.1%。女性患儿肺炎链球菌的分离率显著高于男性(x^2=4.63,P〈0.05),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男性中的分离率均高于女性(x^2=5.71,4.57,P〈0.05)。年龄分布显示,1~3岁是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好发年龄段,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阴沟肠杆菌以及非常见菌感染则在1岁以内的婴儿中多见。季节分布上,12月份至3月份是大多数细菌感染分布较集中的时段。药敏结果显示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耐氨苄西林流感嗜血杆菌、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的比率分别为55.0%,16.5%,41.2%,42.6%和4.5%。结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但在不同年龄的感染率存在明显差异,治疗上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小儿
下载PDF
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4
作者 陶然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3期250-252,共3页
关键词 猪流感病毒 H1N1 甲型 感染 INFLUENZA 流感疫情 墨西哥 加拿大
下载PDF
杭州地区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及遗传背景研究 被引量:36
5
作者 华春珍 +3 位作者 孙晓丰 李建平 陈志敏 俞锡林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 了解杭州地区肺炎链球菌儿童株的耐药性和流行特征。方法 用Kirby Bauer法和Etest法对 32 3株肺炎链球菌致病株和携带株进行耐药性分析 ,并对青霉素耐药株及部分相关菌株用BOX PCR技术进行遗传背景研究。结果 青霉素敏感株 136... 目的 了解杭州地区肺炎链球菌儿童株的耐药性和流行特征。方法 用Kirby Bauer法和Etest法对 32 3株肺炎链球菌致病株和携带株进行耐药性分析 ,并对青霉素耐药株及部分相关菌株用BOX PCR技术进行遗传背景研究。结果 青霉素敏感株 136株 ,占 4 2 1% ,青霉素中介株和耐药株分别占 4 0 2 %和 17 7%。青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范围为 0 0 12~ 4 0 μg/ml。所有菌株都对头孢噻肟和万古霉素敏感。 90 7%的菌株对红霉素耐药 ,对四环素、甲氨苄啶 磺胺异噁唑的耐药率也分别高达 87 6 %和 4 8 6 % ,对氯霉素的耐药率为 14 9%。多重耐药率 6 1 0 % ,多数对红霉素、四环素和甲氨苄啶 磺胺异噁唑联合耐药。 99 4 %的菌株对利福平和氧氟沙星敏感。BOX PCR分析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的临床株 ,未发现高度集中分布的BOX图谱 ,同一标本中分离到的表型不同的菌株或同一病人多次分离到的菌株BOX图谱可以不完全相同。结论 杭州地区肺炎链球菌耐药现象比较严重 ,头孢噻肟等第三代头孢菌素是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理想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地区 肺炎链球菌 耐药性 遗传学 治疗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儿童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 被引量:40
6
作者 陶然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598-1600,共3页
巨细胞病毒(CMV)是儿童先天性感染和生后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可引起多种急、慢性感染和神经系统迟发后遗症。早期和准确诊断儿童感染对优生优育和儿童健康意义重大。本文在结合国内外CMV感染诊断标准的基础上,介绍CMV感染的类型、诊... 巨细胞病毒(CMV)是儿童先天性感染和生后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可引起多种急、慢性感染和神经系统迟发后遗症。早期和准确诊断儿童感染对优生优育和儿童健康意义重大。本文在结合国内外CMV感染诊断标准的基础上,介绍CMV感染的类型、诊断方法和诊断策略,并重点关注儿童CMV感染诊断方面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儿童 诊断
下载PDF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被引量:37
7
作者 杨建滨 王治国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37-239,共3页
应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目前在全国呈现蓬勃发展之势。随着筛查覆盖面扩大和筛查疾病谱的拓展,加强筛查质量管理、提升筛查性能、降低假性率是现阶段面临的重要工作,包括血片质量保证、实验流程质量控制、检验... 应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目前在全国呈现蓬勃发展之势。随着筛查覆盖面扩大和筛查疾病谱的拓展,加强筛查质量管理、提升筛查性能、降低假性率是现阶段面临的重要工作,包括血片质量保证、实验流程质量控制、检验程序质量验证、实验室质量评估和判读方法的质量优化等方面。伴随着质谱设备更新换代以及信息软件、自动化流程的发展和筛查项目的拓展,通过数据共享和交流增进实验室之间的合作,促进区域协作,将引领全国遗传代谢病串联质谱筛查项目进入一个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筛查 遗传性疾病 先天性 代谢缺陷 先天性 串联质谱法
原文传递
流感嗜血杆菌患儿分离株的血清分型和耐药模式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华春珍 俞惠民 +3 位作者 李建平 陈志敏 王洁华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54-858,共5页
目的 了解流感嗜血杆菌患儿分离株的血清分型和体外耐药模式。方法 对本院2 0 0 1年 8月~ 2 0 0 2年 7月经apiNH卡鉴定的 2 4 7株流感嗜血杆菌 ,用玻片凝集法进行血清分型 ,用Kirby Bauer法检测其对 13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并用E test... 目的 了解流感嗜血杆菌患儿分离株的血清分型和体外耐药模式。方法 对本院2 0 0 1年 8月~ 2 0 0 2年 7月经apiNH卡鉴定的 2 4 7株流感嗜血杆菌 ,用玻片凝集法进行血清分型 ,用Kirby Bauer法检测其对 13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并用E test法检测氨苄西林的最低抑菌浓度。用头孢硝噻酚法检测 β内酰胺酶。 结果 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 15 3株 ,占细菌总数 6 1 9% ,可分型菌株94株 ,占 38 1% ;可分型株在男女患儿中的分离率分别为 4 3 2 % (70 / 16 2 )和 2 8 2 % (2 4 / 85 ) ,差异有显著性 (χ2 =3 95 ,P <0 0 5 )。可分型菌株中d型构成比达 90 4 % ,b型仅 1 1%。 4 1株菌株(16 6 % )产生 β内酰胺酶。 2 33株菌株成功完成药敏试验 ,结果显示 :85 4 %的菌株对氨苄西林敏感 ,对头孢克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亚胺培南、利福平、克拉霉素和氯霉素的敏感率分别高达98 7%、99 6 %、99 6 %、99 6 %、98 7%、91 0 %和 90 6 %。所有的菌株均对氨苄西林 /舒巴坦、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和氧氟沙星敏感。菌株对甲氧苄啶 磺胺甲基异恶唑的耐药率最高 ,达 4 5 9%。可分型株对氨苄西林和甲氧苄啶 磺胺甲基异恶唑的耐药率显著高于不可分型株。β内酰胺酶阳性菌多重耐药率显著高于阴性菌 (χc2 =14 6 8,P <0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分型 流感嗜血杆菌 氨苄西林 患儿 耐药 菌株 β内酰胺酶 分离株 磺胺甲基异恶唑 治疗
原文传递
16SrRNA基因PCR加基因芯片杂交快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 被引量:26
9
作者 童美琴 +1 位作者 吴亦栋 赵正言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63-667,i002,共6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快速诊断方法。方法  (1)以 16SrRNA基因为靶序列 ,设计引物及寡核苷酸探针 ;将探针固定在特制的玻片上制作成基因芯片 ;(2 )对临床疑为细菌感染的 2 85例新生儿抽取静脉血分别做血培养和细菌 16SrRNA基因检...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快速诊断方法。方法  (1)以 16SrRNA基因为靶序列 ,设计引物及寡核苷酸探针 ;将探针固定在特制的玻片上制作成基因芯片 ;(2 )对临床疑为细菌感染的 2 85例新生儿抽取静脉血分别做血培养和细菌 16SrRNA基因检测 :于血标本及脑脊液中抽提DNA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 ,将扩增产物加样在基因芯片上杂交后进行激光扫描及读片。结果(1)PCR检测阳性率 5 96 % (17/2 85 )明显高于血培养的 2 81% (8/2 85 )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若以确诊败血症作为对照 ,PCR的诊断敏感性为 10 0 % ,特异性为 96 75 % ,正确诊断指数为 0 96 8。(2 )对 17份PCR阳性标本进一步做基因芯片杂交 ,结果通用探针均阳性 ,其中G+ 探针阳性 12份、G-探针阳性 5份 ;8份PCR和血培养均阳性的标本 ,基因芯片杂交探针阳性菌株与血培养细菌阳性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基因芯片杂交技术检测临床标本中 16SrRNA基因能快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 ,除较血培养等方法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外 ,还能快速明确系何种病原菌感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血培养 新生儿败血症 阳性 16SRRNA基因 PCR检测 快速诊断方法 杂交技术 扩增产物 引物
原文传递
细菌DNA的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及反相杂交初步分型 被引量:23
10
作者 洪文澜 +3 位作者 俞惠民 孙眉月 滕恣群 金益人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CSCD 1998年第5期281-284,共4页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加反相杂交技术在细菌DNA检测中的应用。方法以16SrRNA基因为靶序列,设计引物及寡核苷酸探针,采用PCR法加反相杂交检测标准菌株及临床标本的细菌DNA。结果对24株不同标准菌株进行P...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加反相杂交技术在细菌DNA检测中的应用。方法以16SrRNA基因为靶序列,设计引物及寡核苷酸探针,采用PCR法加反相杂交检测标准菌株及临床标本的细菌DNA。结果对24株不同标准菌株进行PCR扩增,均出现371bp长度的DNA片段,敏感性试验可检测出10-12g的细菌DNA,与人类基因组DNA、真菌及病毒无交叉反应;22例血培养阳性标本及4例脑脊液培养阳性标本均扩增出371bp长度DNA条带,反相杂交法区分革兰阳性/阴性细菌与培养结果相符。结论16SrRNA基因PCR加反相杂交技术检测细菌DNA,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准确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聚合酶链反应 细菌感染 反相杂交
原文传递
抗氧化维生素抑制甘露醇对血管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33
11
作者 戴晓娜 叶志弘 +1 位作者 潘开宇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5年第11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抗氧化维生素对甘露醇血管损伤的作用。方法设A组为对照组,在兔耳缘静脉注射甘露醇;B、C、D组在注射前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维生素C、维生素E。结果血管损伤程度上,A组为重度;B组为中~重度;C组未见明显病理改变;D组为轻度。结论... 目的探讨抗氧化维生素对甘露醇血管损伤的作用。方法设A组为对照组,在兔耳缘静脉注射甘露醇;B、C、D组在注射前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维生素C、维生素E。结果血管损伤程度上,A组为重度;B组为中~重度;C组未见明显病理改变;D组为轻度。结论抗氧化维生素可抑制甘露醇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且维生素C较维生素E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维生素 甘露醇 血管损伤 动物实验 维生素C 维生素E 护理技术 血管穿刺
下载PDF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4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2
12
作者 汪天林 余钟声 +1 位作者 张在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14-315,共2页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于1995年7月~1996年7月检测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鼻咽吸出物(NPA),其中肺炎支原体(MP)DNA阳性确诊婴幼儿MP感染41例,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婴幼儿 肺炎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细菌16SrRNA基因荧光定量PCR诊断新生儿败血症 被引量:20
13
作者 吴亦栋 +4 位作者 李建平 杨祖钦 郑之北 杜立中 赵正言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46-449,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快速可靠诊断方法,以提高临床检测细菌的速度及准确性。方法以细菌16S rRNA 基因为靶序列,设计通用引物及 TaqMan 探针,建立细菌16S rRNA 基因实时荧光定量 PCR 反应体系;选择临床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常见菌如金...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快速可靠诊断方法,以提高临床检测细菌的速度及准确性。方法以细菌16S rRNA 基因为靶序列,设计通用引物及 TaqMan 探针,建立细菌16S rRNA 基因实时荧光定量 PCR 反应体系;选择临床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常见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等进行浓度梯度实验;对临床疑为新生儿败血症的830例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抽取静脉血分别做细菌16S rRNA 基因荧光定量 PCR 和血培养检测。结果临床常见分离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荧光定量 PCR 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巨细胞病毒、EB 病毒、乙肝病毒,新型隐球菌及白色念珠菌,人基因组 DNA 及空白对照均为阴性。细菌荧光定量 PCR 最低能检测到3个细菌,其荧光定量 CT 值为37.90;对临床疑为感染性疾病的830例患儿标本中,荧光定量 PCR 检测血标本阳性率5.18%(43/830),血培养阳性率2.41%(20/83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0例非感染性疾病患儿血标本荧光定量 PCR 检测及细菌培养均为阴性。若以血培养作为对照,荧光定量 PCR 方法的诊断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7.16%,正确诊断指数为0.972。结论建立了细菌16S rRNA 基因荧光定量 PCR 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方法。其检测快速、简便,为新生儿败血症提供早期、敏感的病原学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疾病 败血病 RNA 核糖体 16S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2006—2014年我院1109例肺炎链球菌感染及其耐药模式分析 被引量:22
14
作者 龚松迪 华春珍 +3 位作者 李建平 陈学军 陈志敏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59-864,880,共7页
目的了解我院分离到的肺炎链球菌的标本来源和耐药模式,为临床经验诊治提供参考。方法肺炎链球菌的鉴定采用奥普托欣试验和乳胶凝集试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irby-Bauer法或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VITEK2,青霉素最低抑菌浓度检测采用E-t... 目的了解我院分离到的肺炎链球菌的标本来源和耐药模式,为临床经验诊治提供参考。方法肺炎链球菌的鉴定采用奥普托欣试验和乳胶凝集试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irby-Bauer法或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VITEK2,青霉素最低抑菌浓度检测采用E-test法。结果 2006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共分离到肺炎链球菌1109株,707株(63.8%)来自男性,402株(36.2%)来自女性。患儿的年龄分布为1d^14岁,平均为(2.12±2.41)岁,其中小于1岁489例(44.1%),1~3岁366例(33.0%)。939株(83.5%)菌株来自痰液培养,68株(6.1%)来自血培养,33株(2.9%)来自脑脊液培养,113例(10.2%)患儿有先天性心脏病基础疾病。菌株分离的季节以冬季最多,共351株(35.9%),夏季最少,共142株(14.5%)。菌株(含脑膜炎株)对青霉素的敏感、中介和耐药率分别83.5%、12.5%和4.0%。青霉素MIC范围为0.006~16μg/m L,MIC_(50)为1μg/m L,MIC_(90)为3μg/m L。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和氯霉素的耐药率处于较低水平,分别为3.1%、4.4%、0.5%、2.0%和3.5%,对万古霉素、厄他培南和利奈唑胺的敏感率为100%;菌株对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克拉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则分别高达76.9%、80.6%、92.6%和93.8%;多重耐药性菌株共725株(65.4%),同时耐红霉素、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克林霉素占53.4%。结论我院分离的肺炎链球菌主要来自呼吸道标本,菌株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处于较低水平,青霉素是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价廉而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儿童 青霉素 耐药性
下载PDF
2001—2003年杭州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VP7型别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童美琴 陈黎勤 +1 位作者 赵正言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95-598,共4页
目的研究杭州地区秋冬季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RV)的感染特点及RV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01—2003年秋冬季来本院就诊拟诊为病毒性肠炎患儿的粪便共683份,采用乳胶凝集试验(LAT)检测A组RV,阳性者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型检... 目的研究杭州地区秋冬季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RV)的感染特点及RV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01—2003年秋冬季来本院就诊拟诊为病毒性肠炎患儿的粪便共683份,采用乳胶凝集试验(LAT)检测A组RV,阳性者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型检测RVVP7(G)血清型;将ELISA确定VP7(G)血清型的标本进一步做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及RV基因测序,证实其VP7(G)血清型。结果683份标本中,RV阳性297份,检出率为43.5%(297/683);ELISA分型:VP7(G)血清型以G1、G3型为主,其中G1型占36.7%(109/297)、G3型占30.9%(92/297),其余G2、G4、混合型和未分型分别占4.0%(12/297)、7.1%(21/297)、11.8%(35/297)和9.4%(28/297);每年流行的VP7(G)血清型的主流不同,2001年以G1型为主,占54.9%(45/82)、G3型占14.6%(12/82),2003年以G3型为主,占43.2%(63/146)、G1型占29.5%(43/146)。RTPCR扩增、基因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证实了ELISA分型的可信性。结论2001—2003年杭州地区秋冬季婴幼儿腹泻RVVP7(G)血清型以G1、G3型为主,且每年流行的主流血清型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感染 腹泻 婴儿 秋冬季婴幼儿腹泻 2003年 杭州地区 轮状病毒VP7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型别分析 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 ELISA分型
原文传递
新生儿败血症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粘质测定与电镜观察 被引量:21
16
作者 吴仕孝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1期3-4,共2页
对我院1988年9月至1990年2月新生儿败血症分离出的75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进行了粘质测定与电镜观察,结果发现双份血培养CNS具有相同质粒谱与限制酶酶切谱22株(感染株)81.8%产粘质。而污染的CNS仅34.0%(18/55)产粘质(P<0.005... 对我院1988年9月至1990年2月新生儿败血症分离出的75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进行了粘质测定与电镜观察,结果发现双份血培养CNS具有相同质粒谱与限制酶酶切谱22株(感染株)81.8%产粘质。而污染的CNS仅34.0%(18/55)产粘质(P<0.005)。扫描电镜观察产粘质CNS能粘附在光滑的玻璃表面,形成微小菌落;透射电镜下可见CNS细胞周围有形成伪足样突出的粘质。以上发现均未见于不产粘质的CNS。粘质有助于CNS的粘附、定植,可阻挡抗生素和抵抗白细胞的吞噬,故在新生儿CNS败血症的致病性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证 葡萄球菌 凝固酶阴性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家庭内聚集及根除治疗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20
17
作者 陈肖肖 欧弼悠 +4 位作者 吴秀英 章许平 陈黎勤 曲一平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75-477,共3页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儿童家庭内聚集现象,探讨根除H.pylori感染的相关性治疗。方法 经胃镜检查、病理切片、快速尿素酶试验(RUT)、PCR-UreA-DNA确诊H.pylori感染患儿226例,对其383位父母及部分家庭成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儿童家庭内聚集现象,探讨根除H.pylori感染的相关性治疗。方法 经胃镜检查、病理切片、快速尿素酶试验(RUT)、PCR-UreA-DNA确诊H.pylori感染患儿226例,对其383位父母及部分家庭成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应用洛赛克+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三联1周疗法,治疗92例患儿,分成与感染的父母同治组和未同治组,观察对照2组H.pylori根除率差异性。结果 226个家庭383位父母及部分家庭成员中H.pylori总阳性检出率为33.8%。41例患儿菌株血清基因型与73位父母基因型符合率为89%(65/73)。与父母同治组H.pylori根除率为95.2%(40/42);未同治组H.pylori根除率为80%(40/50),x^2=4.67,P<0.05,二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H.pylori感染有突出的家庭内聚集现象,父母及有密切接触的其他家庭成员是儿童感染的重要传染源;与感染父母或家庭成员的同步治疗,对提高患儿H.pylori根除率与预防再感染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儿童 家庭内聚集 治疗 流行病学 洛赛克 克拉霉素 羟氨苄青霉素 根除率
原文传递
肺炎链球菌243株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华春珍 +1 位作者 李建平 袁红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78-379,共2页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耐药性 药敏试验 研究 儿童 肺炎
原文传递
2017年杭州儿童A组轮状病毒腹泻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李彬彬 刘丽芳 +4 位作者 李伟 陶然 李华美 陈中件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35-539,共5页
目的分析2017年杭州地区腹泻儿童A组轮状病毒(RV)的感染状况及其基因型特点,为A组RV感染的监测、防控及疫苗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17年1至12月门诊急性非血性腹泻儿童的粪便标本,利用乳胶法检测RV抗... 目的分析2017年杭州地区腹泻儿童A组轮状病毒(RV)的感染状况及其基因型特点,为A组RV感染的监测、防控及疫苗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17年1至12月门诊急性非血性腹泻儿童的粪便标本,利用乳胶法检测RV抗原(乳胶法检测RV抗原包含A组RV所有型别),RV阳性标本进一步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扩增成功的产物送测序及比对确定G、P基因分型。不同性别、年龄及月份的RV检出率比较采用χ^2检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采集20 895份符合要求的标本(男12 389份,女8 506份),男∶女为1.46∶1,乳胶法检测出RV阳性患儿5 012例,检出率为23.99%(5 012/20 895),其中男性患儿2 964例,阳性率23.92%(2 964/12 389),女性患儿2 048例,阳性率24.08%(2 048/8 506),男女患儿RV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9,P>0.05)。各月份均有RV检出,以1、2、12月为检出高峰,不同月份RV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654.681,P<0.05)。RV阳性率最高的年龄段为18~24月龄组[40.41%(896/2 217],最低的为<6月龄组[7.86%(387/4 921)],2岁以内婴幼儿占总阳性数的76.56%(3 837/5 012),5岁以下儿童占总阳性数的98.72%(4 948/5 012),不同年龄阶段RV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013.832,P<0.05)。按照随机分层抽样原则,每月根据RV阳性率的差异分别随机抽取不同量的样本共116份进行扩增,并按照VP7(G基因型)和VP4(P基因型)进行基因分型研究,共检测出4种G基因型,依次为G9型99株(85.3%),G3型11株(9.5%),G2型4株(3.5%)、G1型2株(1.7%);2种P基因型分别为P[8]112株(96.6%),P[4]4株(3.4%);4种G/P组合基因型分别为G9P[8]99株(85.3%)、G3P[8]11株(9.5%)、G2P[4]4株(3.5%)、G1P[8]2株(1.7%)。结论A组RV是2017年杭州地区儿童腹泻的常见病原体之一,5岁以下婴幼儿为主要感染人群,尤其以18月至2岁幼儿多见。RV感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为发病高峰期。G基因分型以G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 腹泻 基因型 流行病学研究 儿童
原文传递
TORCH实验室规范化检测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19
20
作者 朱宇宁 +21 位作者 陈英虎 陈大鹏 贾莉婷 渠巍 柯江维 李海波 李晓勤 梁秀云 刘艳秋 马丽娟 莫丽亚 沈国松 王雨新 许红 徐锦 徐两蒲 许晓红 袁恩武 张乐海 张文利 张欣文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53-561,共9页
TORCH指一组病原体,包含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孕妇感染此类病原体后可通过胎盘或产道感染胎儿或者新生儿,可能导致流产、早产、畸胎、死胎、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多器官损害等不良预后。对于多数孕期TORCH感染... TORCH指一组病原体,包含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孕妇感染此类病原体后可通过胎盘或产道感染胎儿或者新生儿,可能导致流产、早产、畸胎、死胎、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多器官损害等不良预后。对于多数孕期TORCH感染,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加强孕前、产前TORCH感染监测至关重要。TORCH实验室检测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TORCH检测流程的规范化、检验结果的正确解读尚需形成共识性意见。本文基于TORCH检测方法特点,针对不同病原体的感染特点、感染类型,从实验室角度对TORCH规范化检测与临床应用给出了共识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单纯疱疹 风疹 弓形虫病 临床实验室技术 参考标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