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蚕豆种植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新疆农机化》 2004年第3期8-9,共2页
介绍了乌鲁木齐县农机推广站研制的2CBW型蚕豆播种的结构特点和推广使用情况,并对蚕豆机械化种植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蚕豆 种植 机械化 技术推广 乌鲁木齐县
下载PDF
铁道部电子备用中心不间断电源(UPS)的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53-55,共3页
为了解决电子计算机对电源供电质量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要求 ,以铁道部电子备用中心为例 ,对不间断电源 ( UPS)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参数选用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 不间断电源 UPS 工作原理 参数 铁路 通信电源
下载PDF
浅析乌鲁木齐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执行情况
3
作者 《新疆农机化》 2020年第3期42-44,共3页
为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的高效发展,进一步将农机购置补贴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本文阐述了乌鲁木齐县农机购置补贴执行情况,农机购置补贴执行中的一些好的做法、成功经验以及取得的成效,提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农机购置补贴 执行情况
下载PDF
根据农民的需要 开发推广新机具
4
作者 《新疆农机化》 2004年第5期20-21,共2页
介绍了乌鲁木齐县农机推广站近年来根据农民的需要,引进开发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情况及经验。
关键词 机具推广 农民需要 乌鲁木齐县农机推广站 试验研究
下载PDF
散题杂咏
5
作者 莫真荣 王明光 +38 位作者 徐建淳 雷海军 陈亚鸿 李秀文 杨洪龙 高洪金 毛积成 凌远科 杨庆光 黄勇 方永和 左希旺 杨永强 王维宝 刘红霞 孙亚君 孙继昌 林剑琦 王整平 吉顺 邝俊金 张雅琨 王辉 施高华 段先荣 夏玉英 李文敏 张军伟 王俊星 陈麟 钟耕玺 杨修春 李文春 桑玉山 顾艳平 林淼 齐英俊 徐军仁 《诗词月刊》 2020年第11期36-40,共5页
原文传递
红松ISSR-PCR实验系统影响因素 被引量:103
6
作者 王凤友 刘彤 《植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6-331,共6页
本文探讨了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 ISSR实验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分别对红松的鲜叶、干叶、胚和胚乳4种材料进行了DNA的提取和PCR扩增,证明4种取样方式都是可行的。另外分析了模板的纯度和浓度、dNTP浓度以及TaqDNA聚合酶... 本文探讨了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 ISSR实验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分别对红松的鲜叶、干叶、胚和胚乳4种材料进行了DNA的提取和PCR扩增,证明4种取样方式都是可行的。另外分析了模板的纯度和浓度、dNTP浓度以及TaqDNA聚合酶的浓度等对ISSR-PCR扩增的影响;尝试了不同的退火温度、延伸时间和循环次数, 筛选出17个扩增稳定且多态性丰富的ISSR引物;建立了红松ISSR的最佳反应体系,为进行红松种群间遗传分化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ISSR-PCR 种群 遗传分化
下载PDF
紫椴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77
7
作者 穆立蔷 刘赢男 +1 位作者 杨国亭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6-31,共6页
分别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设计2种方法对影响紫椴ISSR-PCR反应体系的4个因素(Taq酶,Mg2+,dNTP,引物)在3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正交设计选用L9(34)方案,采用直观分析法获得影响因素最佳反应水平。单因子试验分别研究各因素对ISSR-PCR反... 分别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设计2种方法对影响紫椴ISSR-PCR反应体系的4个因素(Taq酶,Mg2+,dNTP,引物)在3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正交设计选用L9(34)方案,采用直观分析法获得影响因素最佳反应水平。单因子试验分别研究各因素对ISSR-PCR反应的影响情况,找出最佳反应水平。2种方法所得影响因素最佳水平存在差异,通过综合比较与分析,最终建立了紫椴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在20μL的反应体系中,Taq酶1·0U,Mg2+2·0mmol·L-1,dNTP0·20mmol·L-1,引物0·4μmol·L-1,1×PCRbuffer,30ng模板DNA。在此基础上筛选出14个扩增稳定、多态性丰富的ISSR引物,并通过梯度PCR试验,确定引物最佳退火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椴 ISSR-PCR 正交设计 单因子试验 梯度PCR
下载PDF
小豆种质资源同工酶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8
8
作者 王述民 胡家蓬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11-1318,共8页
对 5 8份野生小豆和 2 4 9份栽培小豆种质资源进行了酯酶 (EST)、过氧化物酶 (PER)、苹果酸脱氢酶(MDH)和超氧歧化酶 (SOD)的检测分析 ,共检测到 6个基因位点 ,33个等位基因。小豆等位酶基因在野生种中的分布频率高于栽培种 ,在国内地... 对 5 8份野生小豆和 2 4 9份栽培小豆种质资源进行了酯酶 (EST)、过氧化物酶 (PER)、苹果酸脱氢酶(MDH)和超氧歧化酶 (SOD)的检测分析 ,共检测到 6个基因位点 ,33个等位基因。小豆等位酶基因在野生种中的分布频率高于栽培种 ,在国内地方种中的分布频率高于日本地方种。 4种同工酶的 6个基因位点的平均杂合度为0 .6 5 1,其中野生小豆的杂合度 (0 .6 36 )低于栽培小豆 (0 .6 6 4 ) ,说明小豆在长期的驯化和栽培过程中已经发生了遗传上的变异。依据同工酶谱带信息 ,把供试种质聚类并划分为 5个组群 ,野生种明显聚为 1类 ,栽培种聚为 4类 ,类群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 ,但同工酶等位基因的多样性与地理区域的差异似乎看不出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豆 种质资源 同工酶 遗传多样性 遗传杂合度 覆类分析
下载PDF
“植物学”课程教学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 被引量:51
9
作者 郑宝江 陶雷 +2 位作者 高瑞馨 王秀华 《中国林业教育》 2019年第5期38-41,共4页
课程思政是传统教书育人理念的拓展与升华,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发挥好课堂主渠道作用及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而"植物学"是高校生物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影响面广,内容丰富,实践性强... 课程思政是传统教书育人理念的拓展与升华,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发挥好课堂主渠道作用及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而"植物学"是高校生物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影响面广,内容丰富,实践性强。通过对"植物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梳理,分析"植物学"课程教学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内容和切入点,使思想政治元素贯穿于"植物学"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根据多年的"植物学"课程教学实践经验,分析了在"植物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对"植物学"课程授课教师的要求,旨在挖掘"植物学"课程特色,构建"植物学"课程新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课程思政 传统文化 教学模式 实践探讨
下载PDF
降水变化对红松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生长季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37
10
作者 王宁 王美菊 +3 位作者 李世兰 王楠楠 韩士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97-1305,共9页
红松阔叶林是中国东北山区地带性顶极植被,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长白山是研究温带森林对大气降水变化正负反馈的理想地带.本文以长白山原始红松阔叶林为对象,研究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对降水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5—9月的生长季... 红松阔叶林是中国东北山区地带性顶极植被,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长白山是研究温带森林对大气降水变化正负反馈的理想地带.本文以长白山原始红松阔叶林为对象,研究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对降水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5—9月的生长季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平均值分别为879.09和100.03 mg·kg-1,二者均随土壤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随着降水量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均增加,且0~5 cm表层土比5~10 cm表层土变化剧烈;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随降水增加呈下降趋势.降水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的平均值影响显著,降水增加的影响更为突出.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在生长季内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5月最低,之后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出现1~2个波峰,但峰值大小和出现时间随降水量和土壤层次而变,0~5 cm土层的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的季节变化较大.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分别与土壤有机质和总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降水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时空异质性紧密相关.降水变化可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组成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季节动态 空间格局 降水变化 红松阔叶林
原文传递
不同海拔红松林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被引量:36
11
作者 韩冬雪 王宁 +2 位作者 王楠楠 孙雪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649-3656,共8页
为全面了解红松林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点,以长白山海拔700-1100 m红松林0-5和5-10 cm表土为研究对象采用Biolog微平板法,分析了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沿海拔的垂直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海拔红松林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差... 为全面了解红松林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点,以长白山海拔700-1100 m红松林0-5和5-10 cm表土为研究对象采用Biolog微平板法,分析了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沿海拔的垂直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海拔红松林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差异显著,平均每孔颜色变化率(AWCD)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同一深度土层的AWCD值随海拔升高而降低;Shannon、Simpson和McIntosh多样性指数也随海拔升高呈现下降趋势,且不同海拔间3个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土壤微生物对6大类碳源利用强度存在差异各海拔土壤微生物对氨基酸类碳源利用率最高,为优势碳源;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在碳源利用上有明显的空间分异,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垂直地带性差异主要体现在对碳水类、氨基酸类和羧酸类碳源的利用上,其中碳水类尤为突出.对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聚类分析表明,样地植被组成会对土壤微生物组成和功能活性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林 海拔 土壤微生物 功能多样性 BIOLOG
原文传递
苜蓿蛋白质及影响苜蓿粗蛋白含量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35
12
作者 玉永雄 《四川草原》 2006年第2期6-9,共4页
作为一种重要的豆科牧草,苜蓿具有营养丰富、粗蛋白含量高的显著特点,在我国农业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苜蓿蛋白质,不同因素对苜蓿粗蛋白含量的影响这两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苜蓿 粗蛋白
下载PDF
不同海拔红松混交林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生长季动态 被引量:30
13
作者 王宁 杨雪 +3 位作者 李世兰 王楠楠 韩冬雪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0-158,共9页
[目的]研究红松混交林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生长季动态变化,为更多地了解红松混交林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在碳氮循环中的作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红松林在长白山海拔分布高度上限为准,从最高海拔起按每100 m海拔为1个梯度... [目的]研究红松混交林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生长季动态变化,为更多地了解红松混交林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在碳氮循环中的作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红松林在长白山海拔分布高度上限为准,从最高海拔起按每100 m海拔为1个梯度依次向下选取5个样地作为研究对象。同一海拔设置3个重复样地,面积均为20 m×20 m,间隔20 m。样地内按S型随机布点,共设10个15 cm×15 cm样方,分别于2013年5月21日、7月19日、8月23日、9月20日进行样品采集。分析不同海拔红松林的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生物量氮生长季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差异的机制。[结果]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及碳氮比随海拔的升高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碳氮比在900 m达到最高(1 287.18 mg·kg^(-1),224.29 mg·kg^(-1),9.29),各海拔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有显著差异(P<0.01)。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5个海拔0~5 cm土层微生物生物量碳分别是5~10 cm的1.15,1.55,1.29,2.58,1.32倍,微生物生物量氮则分别是1.50,1.23,1.45,2.64,1.09倍。在5—9月的生长季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在0~5 cm土层均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规律,呈倒"N"形曲线,在5~10 cm土层则呈现出先升高再降低的单峰曲线形;不同土层、不同海拔间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的季节变化规律均存在差异,但除5月较低外,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均在5~20之间,说明红松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群落中真菌相对于细菌更占优势,土壤的腐殖化能力相对较高;8和9月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最高,这一时期土壤的固碳能力最强。土壤有效氮、有机碳、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和p H值、含水量在各海拔之间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总体上各指标从海拔700 m到900 m逐步升高到最大值,然后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土壤微生物量 季节动态 海拔梯度 活性碳
下载PDF
胡桃楸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被引量:29
14
作者 王东娜 牟长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8-22,37,共6页
在研究胡桃楸遗传多样性的过程中,为了获得清晰、重复性好的ISSR扩增结果,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胡桃楸基因组DNA,利用正交设计与单因子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胡桃楸ISSR-PCR反应体系的5个主要因素(Taq酶、Mg^(2+)、dNTP、引物、模板DNA... 在研究胡桃楸遗传多样性的过程中,为了获得清晰、重复性好的ISSR扩增结果,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胡桃楸基因组DNA,利用正交设计与单因子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胡桃楸ISSR-PCR反应体系的5个主要因素(Taq酶、Mg^(2+)、dNTP、引物、模板DNA)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设计。通过综合比较分析,筛选出各反应因素的最佳水平,建立胡桃楸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20μL的反应体系中,Taq酶1.0 U,Mg^(2+)2.0 mmol/L,dNTP 0.2 mmol/L,模板DNA 50~250 ng,引物0.4μmol/L。在此基础上筛选出13条多态性好、扩增稳定的ISSR引物,并确立了最佳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这一优化系统的建立为今后利用ISSR技术进行胡桃楸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以及物种保护等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楸 ISSR—PCR 正交设计 单因素试验
下载PDF
长白山不同海拔条件下红松的遗传分化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凤友 李长松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共3页
利用ISSR技术分析了长白山不同海拔高度红松的遗传分化 ,发现该地区红松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呈现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趋势。长白山不同海拔高度红松的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 ;红松之间的遗传距离和垂直地理距离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性。遗传一致... 利用ISSR技术分析了长白山不同海拔高度红松的遗传分化 ,发现该地区红松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呈现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趋势。长白山不同海拔高度红松的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 ;红松之间的遗传距离和垂直地理距离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性。遗传一致度表明 ,海拔高度对红松这一物种的隔离较小。推测 :红松的垂直分布是由低海拔处向高海拔处扩散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ISSR 红松 海拔 遗传分化
下载PDF
延伸护理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临床效果、自护行为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析 被引量:28
16
作者 邓晓蓉 唐晓筱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58-61,共4页
目的:探究延伸护理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临床效果、自护行为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诊治的88例糖尿病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行基础护理的4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行延伸护理的44例患者设为研究... 目的:探究延伸护理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临床效果、自护行为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诊治的88例糖尿病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行基础护理的4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行延伸护理的44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并对2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自护行为及生存质量进行比对。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出院当日、出院3个月、出院7个月、出院12个月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9. 50±1. 24)%、(7. 79±0. 90)%、(7. 31±0. 52)%、(6. 93±0. 35)%,显著低于对照组(9. 48±1. 27)%、(8. 94±0. 13)%、(8. 65±0. 94)%、(8. 53±0. 86)%,(P <0. 05);吸烟、足部护理、血糖监测、运动、具体饮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0. 05);活力、心理卫生、社会功能、躯体角色、躯体功能评分显著高于研究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糖尿病伴脑卒中患者行延伸护理可降低血糖,提高自护能力与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糖尿病 延伸护理 自护行为
下载PDF
降水变化对红松阔叶林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17
作者 王楠楠 韩冬雪 +3 位作者 孙雪 国微 马宏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68-876,共9页
红松阔叶林生态系统是中国东北地带性顶级植被,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长白山是研究温带森林对大气降水变化正负反馈的理想地带。以长白山红松阔叶林0—5cm、5—10cm表层土和红松根际土为研究对象,基于Biolog生态平板法,分析了不同降水... 红松阔叶林生态系统是中国东北地带性顶级植被,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长白山是研究温带森林对大气降水变化正负反馈的理想地带。以长白山红松阔叶林0—5cm、5—10cm表层土和红松根际土为研究对象,基于Biolog生态平板法,分析了不同降水量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及机制。结果表明,平均颜色变化率(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培养初期的表现为降水减少30%样地>降水增加30%>对照样地,培养的末期,AWCD值的变化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各降水量条件下根际土土壤微生物的AWCD值均高于表层土。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McIntosh均匀度指数在不同降水量样地间均未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即降水量增减30%的情况下,未对红松林表层土和红松根际土的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产生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利用率最高的碳源是氨基类,其次是碳水类和多聚类,其中氨基类和碳水类也是不同降水条件下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表现出异质性的主要碳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源利用 BIOLOG 土壤微生物 功能多样性 土壤水分
下载PDF
慢性盆腔炎的辨证论治 被引量:13
18
作者 《中医药学刊》 CAS 2005年第1期186-186,190,共2页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辨证论治
下载PDF
植物学创新式野外实习教学的实践与成效 被引量:21
19
作者 陶雷 +3 位作者 穆立蔷 郑宝江 王晶英 李玉花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98-200,209,共4页
对传统的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整合并合理配置现有实习资源,丰富野外实习内容,构建了一个创新式的野外实习教学体系。我们将传统的认知实习教学与科研训练有机结合;并逐步完善了野外实习的数据支撑系... 对传统的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整合并合理配置现有实习资源,丰富野外实习内容,构建了一个创新式的野外实习教学体系。我们将传统的认知实习教学与科研训练有机结合;并逐步完善了野外实习的数据支撑系统;开发了多条具有不同典型生态特征的固定实习线路;加强了野外实习教材建设;改革实习考核方法,实现多元化评价。经过几年的实施和推广,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地实现了4个"提高":1提高了学生的野外综合实践能力;2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3提高了教师的实习内容设计与指导能力;4提高了实习资源共享和辐射示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创新 野外实习 辐射示范
下载PDF
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20
作者 高春 +3 位作者 江晶晶 姚晓文 于晓辉 张久聪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481-485,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一种具有发病率、致死率极高的新型呼吸系统传染病。由于SARS-CoV-2本身的特异性,其突变率较高,目前已出现一系列不同的SARS-CoV-2变异株,使COVID-19疫情一直反复。近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一种具有发病率、致死率极高的新型呼吸系统传染病。由于SARS-CoV-2本身的特异性,其突变率较高,目前已出现一系列不同的SARS-CoV-2变异株,使COVID-19疫情一直反复。近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了新变异株“奥密克戎”(Omicron,B.1.1.529),并宣称该变异株可能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较高的抗体耐受性及疫苗耐受性。本文就“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SARS-CoV-2 变异株 Omicron 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