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磨材料对树脂渗透陶瓷Vita Enamic磨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古丽米拉·木明 叶钟泰 +1 位作者 王海婧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23年第2期92-98,共7页
目的探究树脂渗透陶瓷(PICN)分别与二氧化锆陶瓷、钴铬合金以及复合树脂材料配副情况下的磨损行为。方法分别制作尺寸为18 mm×14 mm×3.0 mm PICN试件30片,直径为4 mm的二氧化锆、钴铬合金及复合树脂磨头各10个。相互配副,在... 目的探究树脂渗透陶瓷(PICN)分别与二氧化锆陶瓷、钴铬合金以及复合树脂材料配副情况下的磨损行为。方法分别制作尺寸为18 mm×14 mm×3.0 mm PICN试件30片,直径为4 mm的二氧化锆、钴铬合金及复合树脂磨头各10个。相互配副,在干燥环境及人工唾液条件下进行载荷5 N、频率5 HZ,磨程3 mm的线性往复循环磨损试验30 min。实时记录摩擦系数,绘制摩擦系数曲线。利用三维表面形貌仪定量分析磨痕尺寸,计算磨损量。双因素方差分析评估磨头材料及干湿环境对磨痕尺寸及磨损体积的影响。各组抽取试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磨损区表面微观结构。结果磨头材料及干湿环境对于PICN磨痕尺寸及磨损体积具有显著影响(P<0.05),且存在相互作用。在人工唾液中,PICN与树脂磨头的摩擦系数为0.26±0.03,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但树脂磨头反而产生较高的磨损量(P<0.05)。此外二氧化锆磨头对PICN造成的磨损体积为(9.2±5)×10^(-2)mm^(3),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当对颌为二氧化锆修复体时,应慎重选择PICN材料,避免其过度磨损;当复合树脂与PICN互为对颌时,树脂材料可能存在高磨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渗透陶瓷 磨损 摩擦系数 人工唾液
下载PDF
Odanacatib抑制大鼠正畸复发的Micro-CT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卫晓霞 邹玉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87-1889,共3页
研究局部注射odanacatib对大鼠正畸牙移动复发的影响。选取3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近中移动右上颌第一磨牙,加力3周去除加力装置让其复发。实验组于第一磨牙颊沟处注射odanacatib,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复发0 d和2周时测量牙齿移... 研究局部注射odanacatib对大鼠正畸牙移动复发的影响。选取3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近中移动右上颌第一磨牙,加力3周去除加力装置让其复发。实验组于第一磨牙颊沟处注射odanacatib,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复发0 d和2周时测量牙齿移动距离,计算复发率。复发2周后处死大鼠,对上颌骨牙槽骨扫描Micro-CT,测量骨矿物质密度(BMD)和骨体积分数(BVF)值。实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牙槽骨的BMD和BV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局部注射odanacatib有效地抑制大鼠正畸牙齿移动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danacatib MICRO-CT 复发
下载PDF
Odanacatib抑制大鼠正畸牙齿移动后复发的研究
3
作者 卫晓霞 邹玉贞 《医药论坛杂志》 2019年第5期9-12,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正畸复发过程中组织蛋白酶K抑制剂odanacatib对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方法 30只SPF级雄性大鼠,种植支抗60 g力近中移动右上颌第一磨牙,3周后拆除加力装置,建立复发模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只。实验组右上颌第一磨牙牙周局... 目的研究大鼠正畸复发过程中组织蛋白酶K抑制剂odanacatib对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方法 30只SPF级雄性大鼠,种植支抗60 g力近中移动右上颌第一磨牙,3周后拆除加力装置,建立复发模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只。实验组右上颌第一磨牙牙周局部注射60μl、1.25μM odanacatib,每3天注射一次。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复发0天和复发2周时取大鼠上颌牙列模型,计算牙齿复发率。2周后处死大鼠,扫描Micro-CT,量化右上颌第一磨牙根分叉处骨矿物质密度(BMD)和骨体积分数(BVF)值,分析骨改建活性。TRAP染色分析两组破骨细胞数量的差异。免疫组化观察CatK及IGF-Ⅰ的表达变化。结果实验组复发率(42.45±0.11)%,小于对照组的(79.99±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BMD和BVF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破骨细胞数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CatK的积分光密度(IOD)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IGF-Ⅰ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注射odanacatib能有效地减少大鼠正畸后复发率,促进牙周组织改建,增加牙周组织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 大鼠 odanacatib CatK MICRO-CT 种植支抗
原文传递
与下颌管关系密切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赵志军 +1 位作者 薛洋 胡开进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53-157,共5页
目的研究与下颌管(inferior alveolar canal,IAC)关系密切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IMTM)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上评估IMTM拔除风险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连续收集2015-01-01—2016-12-31在第四军医... 目的研究与下颌管(inferior alveolar canal,IAC)关系密切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IMTM)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上评估IMTM拔除风险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连续收集2015-01-01—2016-12-31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外科拔除IMTM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选取经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检查确定IMTM突入IAC或二者直接接触的患者,分析这些患者患牙的阻生类型及和IAC的空间结构关系。结果共纳入214例患者,304颗患牙。其中突入IAC者226颗(74.34%)、接触IAC者78颗(25.66%)。按照Pell&Gregory分类,2种类型均是中位阻生最多[分别为99颗(43.81%)和40颗(51.28%)];按照Winter′s分类,2种类型均是水平阻生最常见[分别为90颗(39.82%)和34颗(43.59%)];进一步分析患牙和IAC的空间位置关系发现,2种类型均是IAC位于IMTM根方者最多见[分别为118颗(52.21%)和63颗(80.77%)]。结论本研究明确了经CBCT证实的与IAC关系密切的IMTM的阻生类型及其和IAC的空间位置关系等特征,为缺乏CBCT检查时,临床制定IMTM拔除手术方案及如何预防下牙槽神经损伤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下颌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