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极膜电渗析在分离硫酸锂生产酸碱的研究
1
作者 朱继勇 康栋新 +3 位作者 忠言 张锐明 肖柳胜 隋邦傑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85,90,共7页
研究验证了用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在分离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回收过程中的产物Li_(2)SO_(4)溶液并生产高浓度的LiOH和H_(2)SO_(4)溶液的可行性。将1.1 mol/L的Li_(2)SO_(4)溶液转化为2.2 mol/L的LiOH和1.3 mol/L的H_(2)SO_(4)。研究了装置... 研究验证了用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在分离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回收过程中的产物Li_(2)SO_(4)溶液并生产高浓度的LiOH和H_(2)SO_(4)溶液的可行性。将1.1 mol/L的Li_(2)SO_(4)溶液转化为2.2 mol/L的LiOH和1.3 mol/L的H_(2)SO_(4)。研究了装置中并联单元组数和溶液流速对回收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Li+回收率能达到92.3%;增加双极膜电渗析装置中并联单元组数,可以使酸室和碱室中溶液浓度增长更快,酸碱溶液的回收效率更高,反应时间变短,能耗降低。5组并联单元的装置将能耗成本降低到3.40 kWh/kg,进而推导出,扩大为100组并联单元时能降低至1.58 kWh/kg;适当增大腔室内溶液流速,能提高反应过程中LiOH溶液浓度,增加Li+的回收率和电流效率;研究表明,将单次Li+回收率控制在80%左右,多次循环分离Li_(2)SO_(4)母液,降低能耗的同时提高产物溶液的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渗析 双极膜 锂离子电池回收 硫酸锂 分离纯化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制备过程材料表征和孔尺度模拟计算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王凡 尹泽泉 +3 位作者 朱礼军 邵勤思 忠言 隋邦傑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2-121,共10页
为研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方法对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纸作为前驱体,以酚醛树脂作为粘结剂,采用热压、碳化、石墨化等工艺制成气体扩散层,考察在原纸浸渍的过程中,不同质量分数酚醛树脂乙醇... 为研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气体扩散层的制备方法对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纸作为前驱体,以酚醛树脂作为粘结剂,采用热压、碳化、石墨化等工艺制成气体扩散层,考察在原纸浸渍的过程中,不同质量分数酚醛树脂乙醇溶液对气体扩散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汞侵入法、四探针法等进行性能表征,并利用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获得气体扩散层的三维结构,通过孔尺度模拟进行性能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实验表征方法和模拟计算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和清楚地对气体扩散层性能进行表征,在使用15%质量分数酚醛树脂乙醇溶液浸渍原纸时,可以得到与商用气体扩散层相等的78%孔隙率,同时将电阻率降低了3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气体扩散层 制备表征 孔尺度模型
下载PDF
三室膜电渗析分离硫酸锂回收酸碱 被引量:2
3
作者 康博霖 康栋新 +2 位作者 忠言 张锐明 隋邦傑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2-76,81,共6页
设计使用三室膜反应器通过电渗析来分离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回收过程中产生的Li_(2)SO_(4)溶液并得到高浓度的LiOH和H_(2)SO_(4)溶液,循环用于生产线中,实现闭环控制,提升材料利用率和回收经济性。考察了电流密度和淡化室初始浓度对... 设计使用三室膜反应器通过电渗析来分离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回收过程中产生的Li_(2)SO_(4)溶液并得到高浓度的LiOH和H_(2)SO_(4)溶液,循环用于生产线中,实现闭环控制,提升材料利用率和回收经济性。考察了电流密度和淡化室初始浓度对回收结果的影响。实验表明,Li^(+)和SO_(4)^(2-)的分离率分别为94.4%和83.8%,回收率分别达到88.8%和76.3%;从相同反应时间及理论迁移相同离子数两个角度分析四种电流密度的适用性,结果表明833.33 A/m^(2)恒电流密度回收效率最高;淡化室溶液初始浓度越高,阴极浓缩室溶液浓度越大,浓度提升速率越快,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渗析 三室膜反应器 锂电池回收 离子交换膜
下载PDF
Synergy of staggered stacking confinement and microporous defect fixation for high‐density atomic Fe^(Ⅱ)‐N_(4)oxygen reduction active sites 被引量:1
4
作者 Menghui Chen Yongting Chen +6 位作者 Zhili Yang Jin Luo Jialin Cai Joey Chung‐Yen Jung Jiujun Zhang Shengli Chen Shiming Zhang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7期1870-1878,共9页
The development of high‐performance nonprecious metal catalysts(NPMCs)to supersede Pt‐based catalysts for th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in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 fuel cells is highly desirable but remains ... The development of high‐performance nonprecious metal catalysts(NPMCs)to supersede Pt‐based catalysts for th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in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 fuel cells is highly desirable but remains challenging.In this paper,we present a pyrolysis strategy for spatial confinement and active‐site fixation using iron phthalocyanine(FePc),phthalocyanine(Pc)and Zn salts as precursors.In the obtained carbon‐based NPMC with a hierarchically porous nanostructure of thin‐layered carbon nanosheets,nearly 100%of the total Fe species are Fe^(Ⅱ)‐N_(4) active sites.In contrast,pyrolyzing FePc alone forms Fe‐based nanoparticles embedded in amorphous carbon with only 5.9%Fe^(Ⅱ)‐N_(4) active sites.Both experimental characterization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reveal that spatial confinement through the staggeredπ–πstacking of Pc macrocycles effectively prevents the demetallation of Fe atoms and the formation of Fe‐based nanoparticles via aggregation.Furthermore,Zn‐induced microporous defects allow the fixation of Fe^(Ⅱ)‐N_(4) active sites.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staggered stacking confinement and microporous defect fixation results in a high density of atomic Fe^(Ⅱ)‐N_(4) active sites that can enhance the ORR.The optimal Fe^(Ⅱ)‐N_(4)‐C electro‐catalyst outperforms a commercial Pt/C catalyst in terms of half‐wave potential,methanol toler‐ance,and long‐term stability in alkaline media.This modulation strategy can greatly advance efforts to develop high‐performance NPM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Synergy strategy Staggered stacking confinement Microporous defects fixation Fe^(Ⅱ)‐N_(4)
下载PDF
废旧锂离子电池酸溶回收贵金属的工艺模拟
5
作者 彭金星 戴林杉 +3 位作者 赵文昱 李翔 忠言 隋邦傑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2年第6期65-72,共8页
基于现有对浸出动力学的研究,本文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贵金属的大规模回收过程建立模型并进行流程模拟,以预测大规模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回收浸出的最佳操作条件及浸出效率。模拟结果表明,当废弃材料的处理量为21k... 基于现有对浸出动力学的研究,本文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贵金属的大规模回收过程建立模型并进行流程模拟,以预测大规模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回收浸出的最佳操作条件及浸出效率。模拟结果表明,当废弃材料的处理量为21kg·h^(-1),采用硫酸和双氧水试剂,控制p H值为1.2,温度为70℃,浆料密度为100g·L^(-1),选用2个停留时间均为40min的CSTR进行串联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贵金属的浸出结果最为理想。通过模拟,在最佳操作条件下,锂、镍、钴、锰的浸出效率分别达到99.98%、99.11%、99.98%、9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出 湿法冶金 Aspen Plus 流程模拟 正极材料
下载PDF
微波合成碳载铂用于氧还原电催化
6
作者 蔡佳琳 陈艺哲 +2 位作者 忠言 张久俊 张世明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800-3807,共8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反应(ORR)动力学迟缓,因此,开发高活性、低成本的ORR电催化剂对燃料电池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微波法,在氢氧化钠/乙二醇的溶液中还原氯铂酸合成了铂纳米颗粒(Pt NPs);随后,将其与Vulcan XC-72R炭黑混...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反应(ORR)动力学迟缓,因此,开发高活性、低成本的ORR电催化剂对燃料电池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微波法,在氢氧化钠/乙二醇的溶液中还原氯铂酸合成了铂纳米颗粒(Pt NPs);随后,将其与Vulcan XC-72R炭黑混合,制备了高分散性的碳载铂(Pt/C)催化剂。透射电镜结果表明,Pt NPs在炭黑表面均匀分布,平均粒径约为2.8 nm,略小于商业Pt/C催化剂(约3 nm)。进一步,探究了微波功率、分散溶剂以及载碳时有或无HCl对制备催化剂分散性和氧还原活性的影响。电化学测试表明,相较于商业Pt/C催化剂,优化的微波Pt/C催化剂展现出更为优异的ORR催化活性。在0.1 mol/L HClO_(4)电解液中,微波Pt/C催化剂的半波电位较商业Pt/C催化剂高出9 mV,其在0.9 V(vs.RHE)处的质量活性和面积活性为0.109 A/mg和0.127 mA/cm^(2),均分别高于商业Pt/C催化剂的0.093 A/mg和0.118 mA/cm^(2)。此外,微波Pt/C催化剂具有比商业Pt/C催化剂更好的电化学稳定性。这些主要归因于碳表面均匀分布的较小粒径Pt NPs,增加的Pt表面积提升了ORR活性,与碳载体表面孔结构的牢固嵌合增强了稳定性。本工作系统研究了微波法合成Pt/C催化剂的技术路线,适合批量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合成 PT/C催化剂 氧还原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