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芩药效成分积累的生态因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
17
1
作者
宫
福
雨
程林
+2 位作者
韩梅
杨利民
林红梅
《中药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70-1576,共7页
目的:探究黄芩主要药效成分含量积累与生态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一年生栽培黄芩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根部药效成分含量;通过气象站收集气象数据;根据《土壤农化分析》方法对土壤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利用DPS统计软件...
目的:探究黄芩主要药效成分含量积累与生态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一年生栽培黄芩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根部药效成分含量;通过气象站收集气象数据;根据《土壤农化分析》方法对土壤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利用DPS统计软件和SPSS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温度与黄芩药效成分呈正相关关系,且高温的影响大于低温,在一定范围内黄芩药效成分(9.786%~12.735%)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影响黄芩药效成分含量积累的主要土壤无机元素是有效钾、有效锰、有效铜,其中有效锰与黄芩苷呈正相关性,有效铜与黄芩苷呈负相关性,有效钾与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的含量呈正相关。在黄芩生长发育过程中适当的增加有效锰或减少有效铜含量有利于黄芩苷积累;提高有效钾的含量有利于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的积累。结论:明确了显著影响黄芩药材质量的环境因子。在栽培选址过程中,应注意当地气温的变化,并根据当地土壤养分含量合理的增加或减少各土壤养分含量比例,以保证药材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环境因子
土壤因子
黄芩苷
黄芩素
汉黄芩苷
汉黄芩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露天和不同林分栽培多花黄精产量和品质特征分析
2
作者
洪震
张文霞
+5 位作者
兰志勇
宫
福
雨
江建铭
孙健
王志安
刘跃钧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35-42,共8页
目的:系统分析露天和不同林分栽培的多花黄精产量特征、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特征,为不同栽培模式下黄精的区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多花黄精新品种‘丽精1号’Polygonatum cyrtonema‘Lijing No.1’为实验材料,在浙江省松阳县和景宁...
目的:系统分析露天和不同林分栽培的多花黄精产量特征、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特征,为不同栽培模式下黄精的区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多花黄精新品种‘丽精1号’Polygonatum cyrtonema‘Lijing No.1’为实验材料,在浙江省松阳县和景宁县两地,选择土壤类型和肥力水平相近的山田地栽培,郁闭度不同的毛竹林、杉木林、香榧林套作栽培。在相同的栽培管理条件下,测量不同栽培处理多花黄精根茎的表型和产量特征;测定不同处理材料的浸出物、多糖、总皂苷、总酚、总黄酮含量;应用DPPH法、ABTS法和FRAP法测定不同处理材料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郁闭度是影响多花黄精产量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中当郁闭度为50%时,林下栽培4年生多花黄精单株干质量可超过100 g,其产量与露天栽培组无显著差异;郁闭度70%林分栽培的多花黄精产量较露天栽培组显著下降。多花黄精栽培第4年增产显著,不同栽培条件下4年生较3年生组根茎同比增产达150%以上。在露天和低郁闭度(50%)下栽培的多花黄精根茎浸出物和多糖含量均显著升高;高郁闭度(≥70%)下栽培的多花黄精根茎总皂苷、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相对较高,同时抗氧化能力显著升高。结论:在同等肥力和种源前提下,郁闭度对黄精产量和品质影响最为显著,低郁闭度(50%)栽培的黄精产量与露天栽培无显著差异,多糖和浸出物积累充足;高郁闭度(≥70%)栽培的黄精产量显著下降,但其所产药材总皂苷、总黄酮和总酚含量相对升高,同时抗氧化活性也显著升高。建议以实际生产中林分郁闭度情况作为黄精区分应用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郁闭度
产量
活性成分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产区白术品质变异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宫
福
雨
孙健
+4 位作者
吴梅
王盼
董宇
江建铭
王志安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1481-1487,共7页
为分析我国白术主产区的白术药材的品质特征,本研究系统收集浙江、湖北、湖南和安徽4个主要产区的60批次白术药材,采用HPLC分析技术,构建指纹图谱并定量分析苍术酮、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和白术内酯Ⅲ4个化学成分,通过主成分分析(PCA...
为分析我国白术主产区的白术药材的品质特征,本研究系统收集浙江、湖北、湖南和安徽4个主要产区的60批次白术药材,采用HPLC分析技术,构建指纹图谱并定量分析苍术酮、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和白术内酯Ⅲ4个化学成分,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指纹图谱相似性分析,明确各产区白术的品质变异度和差异性特征。结果表明,本研究中不同产区间白术药材的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和白术内酯Ⅲ含量组成没有显著区分;安徽北部产区药材的苍术酮含量显著低于南方产区的药材;安徽谯城1 a生白术样品的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显著低于各地2 a生的样品。通过HPLC指纹图谱能够显著区分安徽北部产区与南方产区的白术药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高效液相色谱
品质变异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芩药效成分积累的生态因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
17
1
作者
宫
福
雨
程林
韩梅
杨利民
林红梅
机构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
出处
《中药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70-1576,共7页
基金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0101029JC)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70327)
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21)。
文摘
目的:探究黄芩主要药效成分含量积累与生态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一年生栽培黄芩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根部药效成分含量;通过气象站收集气象数据;根据《土壤农化分析》方法对土壤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利用DPS统计软件和SPSS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温度与黄芩药效成分呈正相关关系,且高温的影响大于低温,在一定范围内黄芩药效成分(9.786%~12.735%)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影响黄芩药效成分含量积累的主要土壤无机元素是有效钾、有效锰、有效铜,其中有效锰与黄芩苷呈正相关性,有效铜与黄芩苷呈负相关性,有效钾与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的含量呈正相关。在黄芩生长发育过程中适当的增加有效锰或减少有效铜含量有利于黄芩苷积累;提高有效钾的含量有利于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的积累。结论:明确了显著影响黄芩药材质量的环境因子。在栽培选址过程中,应注意当地气温的变化,并根据当地土壤养分含量合理的增加或减少各土壤养分含量比例,以保证药材品质。
关键词
黄芩
环境因子
土壤因子
黄芩苷
黄芩素
汉黄芩苷
汉黄芩素
Keywords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Environmental factors
Soil factors
Baicalin
Baicalein
Wogonoside
Wogonin
分类号
R282.71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露天和不同林分栽培多花黄精产量和品质特征分析
2
作者
洪震
张文霞
兰志勇
宫
福
雨
江建铭
孙健
王志安
刘跃钧
机构
华东药用植物园科研管理中心
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有限公司
出处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35-42,共8页
基金
华东药用植物园科研管理中心研发计划项目(2020YZY02)
丽水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ZDYF15)
+1 种基金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CARS-21)
浙江省特色中药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2021E10013)。
文摘
目的:系统分析露天和不同林分栽培的多花黄精产量特征、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特征,为不同栽培模式下黄精的区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多花黄精新品种‘丽精1号’Polygonatum cyrtonema‘Lijing No.1’为实验材料,在浙江省松阳县和景宁县两地,选择土壤类型和肥力水平相近的山田地栽培,郁闭度不同的毛竹林、杉木林、香榧林套作栽培。在相同的栽培管理条件下,测量不同栽培处理多花黄精根茎的表型和产量特征;测定不同处理材料的浸出物、多糖、总皂苷、总酚、总黄酮含量;应用DPPH法、ABTS法和FRAP法测定不同处理材料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郁闭度是影响多花黄精产量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中当郁闭度为50%时,林下栽培4年生多花黄精单株干质量可超过100 g,其产量与露天栽培组无显著差异;郁闭度70%林分栽培的多花黄精产量较露天栽培组显著下降。多花黄精栽培第4年增产显著,不同栽培条件下4年生较3年生组根茎同比增产达150%以上。在露天和低郁闭度(50%)下栽培的多花黄精根茎浸出物和多糖含量均显著升高;高郁闭度(≥70%)下栽培的多花黄精根茎总皂苷、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相对较高,同时抗氧化能力显著升高。结论:在同等肥力和种源前提下,郁闭度对黄精产量和品质影响最为显著,低郁闭度(50%)栽培的黄精产量与露天栽培无显著差异,多糖和浸出物积累充足;高郁闭度(≥70%)栽培的黄精产量显著下降,但其所产药材总皂苷、总黄酮和总酚含量相对升高,同时抗氧化活性也显著升高。建议以实际生产中林分郁闭度情况作为黄精区分应用的重要参考。
关键词
多花黄精
郁闭度
产量
活性成分
抗氧化活性
Keywords
Polygonatum cyrtonema
crown density
yield
active constituent
antioxidant activity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S567.23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产区白术品质变异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宫
福
雨
孙健
吴梅
王盼
董宇
江建铭
王志安
机构
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有限公司
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磐安县中药创新发展研究院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中心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1481-1487,共7页
基金
金华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2-008)
浙江省中药材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2021C02074-2)
+3 种基金
磐安县中药产业“揭榜挂帅”项目(PZYF20210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GZY-KJS-2021-020)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21)
浙江省特色中药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2021E10013)。
文摘
为分析我国白术主产区的白术药材的品质特征,本研究系统收集浙江、湖北、湖南和安徽4个主要产区的60批次白术药材,采用HPLC分析技术,构建指纹图谱并定量分析苍术酮、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和白术内酯Ⅲ4个化学成分,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指纹图谱相似性分析,明确各产区白术的品质变异度和差异性特征。结果表明,本研究中不同产区间白术药材的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和白术内酯Ⅲ含量组成没有显著区分;安徽北部产区药材的苍术酮含量显著低于南方产区的药材;安徽谯城1 a生白术样品的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显著低于各地2 a生的样品。通过HPLC指纹图谱能够显著区分安徽北部产区与南方产区的白术药材。
关键词
白术
高效液相色谱
品质变异度
分类号
S567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芩药效成分积累的生态因子特征分析
宫
福
雨
程林
韩梅
杨利民
林红梅
《中药材》
北大核心
2020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露天和不同林分栽培多花黄精产量和品质特征分析
洪震
张文霞
兰志勇
宫
福
雨
江建铭
孙健
王志安
刘跃钧
《浙江林业科技》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产区白术品质变异分析
宫
福
雨
孙健
吴梅
王盼
董宇
江建铭
王志安
《浙江农业科学》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