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胼胝体变性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2
1
作者 四海 是德海 傅森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年第5期361-362,共2页
关键词 胼胝体变性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胼胝体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四海 张雪林 +1 位作者 张兴华 熊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10期1017-1019,共3页
目的:探讨胼胝体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胼胝体梗死的认识。方法:对30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和CT、MRI、MRA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胼胝体梗死均为单侧,按范围可分腔隙性和弥漫性。腔隙性梗死灶位于胼胝体膝部6例,体部4例,压... 目的:探讨胼胝体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胼胝体梗死的认识。方法:对30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和CT、MRI、MRA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胼胝体梗死均为单侧,按范围可分腔隙性和弥漫性。腔隙性梗死灶位于胼胝体膝部6例,体部4例,压部14例,弥漫性梗死同时累及单侧胼胝体膝、体部5例,单侧膝、体、压部1例。CT表现为圆形、卵圆形或条带状低密度影,MRI表现为T1WI像呈低信号,T2WI及水抑制序列呈高信号,CT、MRI增强扫描后无或轻度不均匀强化。MRA对弥漫性梗死可显示供血动脉不规则狭窄或闭塞。结论:CT、MRI和MRA对胼胝体梗死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胼胝体 脑梗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正常成人视放射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和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四海 张雪林 +3 位作者 孙鑫 肖新兰 邢海芳 邱士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6-398,共3页
目的利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研究正常成人视放射的部分各向异性和视放射纤维束构象特征。方法对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常规磁先振成像(MRI)及DTI序列检查,重建各向异性(FA)图和DEC图,分别测量双侧视放射区的FA值和平均扩散率(MD)值。... 目的利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研究正常成人视放射的部分各向异性和视放射纤维束构象特征。方法对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常规磁先振成像(MRI)及DTI序列检查,重建各向异性(FA)图和DEC图,分别测量双侧视放射区的FA值和平均扩散率(MD)值。采用扩散张量纤维束跟踪软件对视放射纤维束进行追踪。结果方向编码彩色图能清晰显示视放射,正常视放射的FA值分别为左侧0.509±0.029、右侧0.502±0.026,MD值分别为左侧(0.763±0.050)×10^-3mm2/s、右侧(0.748±0.052)×10^-3mm2/s。双侧视放射的FA值和MD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可显示视放射纤维束起自丘脑的外侧膝状体,位于侧脑室三角区旁的矢状层,分为3束投射到原始视皮质,背侧束和外侧束向后到达距状裂的上缘,腹侧束先向前形成Meyer环,再向后终止于距状裂的下缘,符合经典解剖学的研究。结论DTI和DTT可清晰显示视放射纤维束的各向异性和构象特征,为了解视功能与视觉通路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放射 扩散张量成像 扩散张量纤维束追踪成像
下载PDF
颅内多发性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11
4
作者 四海 张雪林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多发性脑膜瘤的CT和MRI特征。资料与方法对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多发性脑膜瘤的CT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发性脑膜瘤双发16例,多发7例(平均4.7个),共61个肿瘤。CT平扫为颅内多发的等或略高密度病灶,MRIT1WI病灶呈... 目的探讨颅内多发性脑膜瘤的CT和MRI特征。资料与方法对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多发性脑膜瘤的CT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发性脑膜瘤双发16例,多发7例(平均4.7个),共61个肿瘤。CT平扫为颅内多发的等或略高密度病灶,MRIT1WI病灶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均匀强化。结论CT和MRI对颅内多发性脑膜瘤有重要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脑膜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成人视放射磁共振DTI和DTT研究及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四海 张雪林 +2 位作者 孙鑫 肖新兰 邢海芳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76-1079,共4页
目的应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和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DTT)研究正常成人视放射的各向异性程度和视放射纤维束的构象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0名健康志愿者和34例枕叶病变累及视放射的患者进行MR常规及DTI序列检查,重组FA... 目的应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和扩散张量纤维束示踪成像(DTT)研究正常成人视放射的各向异性程度和视放射纤维束的构象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0名健康志愿者和34例枕叶病变累及视放射的患者进行MR常规及DTI序列检查,重组FA图和三维彩色编码张量图,分别测量双侧视放射区的部分各向异性(FA)值和平均扩散率(MD)值。采用扩散张量纤维束追踪软件进行视放射纤维束成像。结果彩色编码张量图均清晰显示视放射,正常视放射的FA值分别为左侧0.509±0.027、右侧0.504±0.028,MD值分别为左侧(0.756±0.049)×10-3mm2/s和右侧(0.734±0.045)×10-3mm2/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TT显示的视放射纤维束构像和走行特征符合经典神经解剖学研究。20例枕叶陈旧性梗死患者可见视放射继发Wallerian变性,FA明显降低,MD明显增高;3例脑膜瘤患者视放射完整无破坏,呈被推移改变,FA轻度降低,MD轻度增高;3例胶质瘤、1例淋巴瘤、6例转移瘤和1例结核性脑脓肿均显示视放射被破坏、中断,其各向异性消失。结论DTI、DTT可清晰显示视放射纤维束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各向异性特征,对提高视放射病变的显示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视功能与视放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视放射
下载PDF
正常视神经MR扩散张量成像扫描参数初步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四海 肖新兰 +1 位作者 尹建华 张雪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4期391-394,共4页
目的:探讨视神经MR扩散张量成像最佳的扫描参数,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方法:采用GESigna Twin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头颅8通道相控阵线圈,单次激发ZOOM自旋回波平面成像序列,选择30例正常成人志愿者,随机分为三组,使用不同的扩散敏感梯... 目的:探讨视神经MR扩散张量成像最佳的扫描参数,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方法:采用GESigna Twin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头颅8通道相控阵线圈,单次激发ZOOM自旋回波平面成像序列,选择30例正常成人志愿者,随机分为三组,使用不同的扩散敏感梯度方向数、b值和层厚/层间距,对视神经进行MR扩散张量成像研究。将扩散张量成像原始数据输入个人计算机,应用Volume-one1.72软件进行后处理。结果:扩散敏感梯度方向数为13个方向、b值1000s/mm2、层厚/层间距为3/0mm的扫描参数,可以获得高质量的视神经扩散张量图像,图像清晰,信躁比高,无明显伪影及扭曲、变形。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视神经最佳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扫描参数,获得的图像清晰,能够满足临床研究和应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成像 扫描参数 视神经
下载PDF
胼胝体损伤的CT诊断(附38例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四海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6期474-476,共3页
目的 :探讨胼胝体损伤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方法 :对 3 8例胼胝体损伤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胼胝体损伤的颅脑CT表现特点 :①出血性损伤和非出血性损伤 ,以膝部与体部多见 ,压部少见 ;②弥漫性脑肿胀 ;③常合并颅脑其他部... 目的 :探讨胼胝体损伤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方法 :对 3 8例胼胝体损伤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胼胝体损伤的颅脑CT表现特点 :①出血性损伤和非出血性损伤 ,以膝部与体部多见 ,压部少见 ;②弥漫性脑肿胀 ;③常合并颅脑其他部位损伤 ,如大脑半球灰质、白质 ,尤其在灰白质交界处、基底节区或脑干等处 ,有单发或多发无占位效应的出血灶 ,直径多小于 2cm ,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出血和 /或脑室出血、颅骨骨折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胼胝体损伤 CT 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弥漫性轴索损伤 病例分析
下载PDF
PET/CT在转移性肝癌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6
8
作者 洪建平 左长京 +2 位作者 张健 王少雁 四海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3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PET/CT在肝脏转移瘤的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0例经证实的肝脏转移瘤患者PET/CT图像,分析PET/CT对肝脏转移灶、所有原发灶、全身其他部位转移灶的敏感性。结果①肝脏转移瘤检出灶多于同机CT图像,敏感性为96.3%,表现为结... 目的探讨PET/CT在肝脏转移瘤的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0例经证实的肝脏转移瘤患者PET/CT图像,分析PET/CT对肝脏转移灶、所有原发灶、全身其他部位转移灶的敏感性。结果①肝脏转移瘤检出灶多于同机CT图像,敏感性为96.3%,表现为结节状或团块状摄取明显增高影。②60例初诊者原发灶检出59例,原发灶检出敏感性为98.3%。③准确发现其他部位的转移瘤,可以得出较全面综合诊断。结论PET/CT在肝脏转移瘤患者中,对肝脏转移灶、原发肿瘤、全身其他部位转移的显示敏感度高,有利于综合评价全身状况,对临床个性化治疗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下载PDF
侧脑室肿瘤的MRI诊断 被引量:6
9
作者 熊伟 张雪林 +1 位作者 四海 张兴华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分析侧脑室肿瘤的MRI特征,提高对侧脑室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48例侧脑室肿瘤患者,其中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包括脑膜瘤13例,室管膜瘤10例,星形胶质细胞瘤4例,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下瘤、脉络丛乳头状瘤和胶样囊肿各2例,... 目的:分析侧脑室肿瘤的MRI特征,提高对侧脑室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48例侧脑室肿瘤患者,其中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包括脑膜瘤13例,室管膜瘤10例,星形胶质细胞瘤4例,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下瘤、脉络丛乳头状瘤和胶样囊肿各2例,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和神经母细胞瘤各1例;7例转移瘤原发肿瘤明确。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按病变部位分为侧脑室三角部,体部,前角及室间孔区。按年龄分为〈10岁,10~30岁和〉30岁三个年龄组。结果:本组中11例(11/13)脑膜瘤增强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8例(8/10)室管膜瘤可见多发囊变区,2例(2/4)星形胶质细胞瘤可见瘤内出血;11例(11/13)脑膜瘤发生于侧脑室三角部,5例室管膜瘤及4例星形胶质细胞瘤发生于侧脑室体部,所有室管膜下瘤(2例)、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1例)和胶样囊肿(2例)均发生于侧脑室前角及室间孔区;10例(10/13)脑膜瘤发生于30岁以上,3例(3/4)星形胶质细胞瘤发于10~30岁,7例转移瘤全部发生于30岁以上。结论:侧脑室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据其MRI表现,结合肿瘤的部位和年龄特征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脑室肿瘤 脑肿瘤
下载PDF
肺癌指骨末节转移1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潘璜 四海 傅森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年第12期906-906,911,共2页
关键词 指骨转移瘤 X线诊断 肺癌 X线片
下载PDF
小脑半球肿瘤性病变的MRI、CT诊断 被引量:6
11
作者 花蒨蒨 张雪林 四海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35-439,共5页
目的探讨发生于小脑半球肿瘤性病变的MRI和CT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对39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半球各类肿瘤性病变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进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10例行CT扫描。结果39例均单发于一侧小... 目的探讨发生于小脑半球肿瘤性病变的MRI和CT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对39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半球各类肿瘤性病变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进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10例行CT扫描。结果39例均单发于一侧小脑半球,其中,血管母细胞瘤15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6例,转移瘤5例,髓母细胞瘤3例,室管膜瘤2例,神经节细胞胶质瘤1例,其他胶质瘤3例,淋巴瘤1例,血管畸形3例;各种病变均有一定的临床及影像表现特点,部分肿瘤表现相似需加以鉴别,部分少见肿瘤的定性诊断有难度。结论发病年龄及MRI、CT特征性表现对于小脑半球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半球 肿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额骨内板增生症的X线和CT诊断 被引量:4
12
作者 四海 潘璜 傅森林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41-642,共2页
关键词 额骨内板增生症 X线 CT 诊断
下载PDF
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HRCT表现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兴华 张雪林 +2 位作者 熊伟 四海 李新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72-1674,共3页
目的探讨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BAC)在HRCT上的表现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孤立型BAC的HRCT征象,观察其部位、大小、形态、内部结构、边缘征象及外周改变,并与35例其他病理类型的周围型肺癌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4例BAC中,23例位于肺... 目的探讨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BAC)在HRCT上的表现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孤立型BAC的HRCT征象,观察其部位、大小、形态、内部结构、边缘征象及外周改变,并与35例其他病理类型的周围型肺癌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4例BAC中,23例位于肺野外周,14例可见空泡征,15例可见磨玻璃密度影。结论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多具有一般肺癌的征象,肺野外周病变具有空泡征及周围磨玻璃影提示BAC的诊断。HRCT是孤立型细支气管肺泡癌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细支气管肺泡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胼胝体胶质细胞瘤的MRI诊断 被引量:4
14
作者 四海 张雪林 张玉忠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6期507-510,共4页
目的:探讨胼胝体胶质细胞瘤的MRI表现,提高对胼胝体胶质细胞瘤的认识。方法:对2 4例胼胝体胶质细胞瘤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结果作对照。结果:胼胝体胶质细胞瘤累及嘴、膝部15例,体部6例,压部3例。病理类型为星形细胞瘤18例... 目的:探讨胼胝体胶质细胞瘤的MRI表现,提高对胼胝体胶质细胞瘤的认识。方法:对2 4例胼胝体胶质细胞瘤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结果作对照。结果:胼胝体胶质细胞瘤累及嘴、膝部15例,体部6例,压部3例。病理类型为星形细胞瘤18例,少支胶质细胞瘤4例,脑神经胶质瘤病2例。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 WI高信号,信号均匀或不均匀,伴有水肿及占位效应,Ⅲ~Ⅳ级肿瘤多伴有坏死、囊变和出血,增强扫描根据肿瘤病理类型的不同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强化。少支胶质细胞瘤伴斑片状钙化为其特征,脑神经胶质瘤病表现为多部位侵犯。胼胝体胶质细胞瘤可侵犯两侧或一侧大脑半球,形成“蝴蝶征”或“半蝴蝶征”,此二种征象有助于定位诊断。结论:胼胝体胶质细胞瘤是颅内特殊部位的肿瘤,MRI对其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胼胝体 胶质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母细胞瘤的MRI表现 被引量:4
15
作者 四海 张雪林 +1 位作者 熊伟 张兴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08-1811,共4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母细胞瘤的MRI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神经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相对照。结果6例肿瘤分别位于额叶2例、顶叶1例、胼胝体1例、侧脑室1例、松果体1例。肿瘤体积多较...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母细胞瘤的MRI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神经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相对照。结果6例肿瘤分别位于额叶2例、顶叶1例、胼胝体1例、侧脑室1例、松果体1例。肿瘤体积多较大,常伴坏死、囊变或出血。肿瘤实性部分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均明显强化。肿瘤组织镜下均以小圆形、未分化细胞组成,核浓染,胞浆稀少,部分瘤细胞呈不典型菊形团排列,瘤细胞团之间可见小血管明显增生。免疫组化检查6例均有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突触素(Syn)、神经微丝蛋白(NF)表达,均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结论中枢神经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最后诊断有赖于病理和免疫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下载PDF
颅骨骨膜下血肿的CT诊断(附7例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四海 孟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年第2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颅骨骨膜下血肿 CT 诊断
下载PDF
Caroli病的CT诊断(附7例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四海 傅森林 +3 位作者 曾令国 李丛福 杨禹 王余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1期1133-1135,共3页
目的 探讨Caroli病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7例Caroli病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 Caroli病Ⅰ型 1例 ,CT表现为肝右叶近肝门区肝内胆管呈囊状扩张 ,伴肝内胆管多发结石 ,无肝硬化、脾肿大和门脉高压。Caroli病Ⅱ型 6例 ,CT... 目的 探讨Caroli病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7例Caroli病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 Caroli病Ⅰ型 1例 ,CT表现为肝右叶近肝门区肝内胆管呈囊状扩张 ,伴肝内胆管多发结石 ,无肝硬化、脾肿大和门脉高压。Caroli病Ⅱ型 6例 ,CT均表现为肝内多发低密度影 ,增强扫描后无强化 ,可以清晰显示扩张的肝内胆管 ,呈囊状或柱状扩张 ,并沿胆管走行分布 ;均合并有肝硬化、脾肿大及门静脉侧支循环开放 ,合并胆管结石 5例、肝脓肿 1例、腹水 1例。结论 CT对Caroli病的诊断及明确病变范围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诊断 CAROLI病 CT表现
下载PDF
急性视神经炎的MRI和扩散张量成像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四海 肖新兰 +1 位作者 张雪林 潘璜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MR DTI对急性视神经炎诊断的敏感度及其应用价值。方法16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视神经炎的患者和16名正常健康志愿者,分别行视神经常规MRI和DTI,分析其影像表现,计算DTI定量参数视神经的各向片性分数(FA)、平均扩散率(MD)、... 目的探讨MR DTI对急性视神经炎诊断的敏感度及其应用价值。方法16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视神经炎的患者和16名正常健康志愿者,分别行视神经常规MRI和DTI,分析其影像表现,计算DTI定量参数视神经的各向片性分数(FA)、平均扩散率(MD)、本征值,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视神经炎在T1WT为等信号,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T2WI和脂肪抑制序列可表现为高信号,似敏感度较低,分别为37.9%(11/29)、51.7%(15/29)和58.6%(17/29)。而DTI对其非常敏感,在FA图和方向编码彩色(DEC)图上均表现为低信号,敏感度达100%(29/29)。患侧视神经的FA值(0.34±0.05)明显降低,MD值[(1.46±0.18)×10^-3mm^2/s]和λ∥值[(2.33±0.16)×10^-3mm^2/s]、λ⊥值[(1.37±0.13)×10^-3mm^2/s]均明渺升高,与健侧[分别为0.59±0.01、(0.92±0.17)×10^-3mm^2/s、(2.02±0.09)×10^-3mm^2/s、(0.71±0.13)×10^-3mm^2/s]和对照组[分别为0.59±0.07、(0.94±0.10)×10^-3mm^2/s、(1.93±0.19)×10^-3mm^/s、(0.67±0.10)×10^-3mm^2/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总义(F值分别为162.106、152.693、39.897、291.591,P值均〈0.01)。结论DTI对急性视神经炎非常敏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炎 磁共振成像 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婴儿维生素B_1缺乏性脑病的CT诊断 被引量:2
19
作者 四海 孟群 《九江医学》 2002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 :提高婴儿维生素B1缺乏性脑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15例经临床证实的婴儿维生素B1缺乏性脑病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 :15例脑CT扫描均显示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影 ,均伴有双侧额、颞叶脑沟回增宽及侧裂池、前纵裂... 目的 :提高婴儿维生素B1缺乏性脑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15例经临床证实的婴儿维生素B1缺乏性脑病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 :15例脑CT扫描均显示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低密度影 ,均伴有双侧额、颞叶脑沟回增宽及侧裂池、前纵裂池增宽。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缺乏性脑病 婴儿 基底神经节 断层摄影术 CT 诊断
下载PDF
健康成人视神经MR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四海 肖新兰 +1 位作者 尹建华 张雪林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8期862-864,共3页
目的:探索成人视神经MR扩散张量成像的特点。方法:采用单次激发ZOOM自旋回波平面成像序列,对30例成人健康志愿者的视神经行MR扩散张量成像(DTI)研究。将DTI原始数据输入个人计算机,应用Volume-one1.72软件进行后处理。结果:双侧视神经... 目的:探索成人视神经MR扩散张量成像的特点。方法:采用单次激发ZOOM自旋回波平面成像序列,对30例成人健康志愿者的视神经行MR扩散张量成像(DTI)研究。将DTI原始数据输入个人计算机,应用Volume-one1.72软件进行后处理。结果:双侧视神经在部分各向异性图(FA图)呈高信号,在方向编码彩色图(DEC图)为绿色高信号,图像清晰,无明显伪影和扭曲变形,视神经周围脑脊液及眶内脂肪被抑制,呈无信号。本研究初步获得了成人视神经的部分各向异性和平均扩散率的参数值。测得视神经的部分各向异性(FA)值分别为左侧0.595±0.067、右侧0.589±0.066,平均扩散率(MD)值分别为左侧(0.948±0.112)×10-3mm2/s,右侧(0.932±0.088)×10-3mm2/s,双侧视神经的FA值及MD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R-DTI检测视神经非常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成像 视神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