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肺复苏仪胸外心脏按压对心肺复苏成功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原平 胡凤林 +2 位作者 陈雪珍 官道 王桂英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3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仪胸外心脏按压对心肺复苏成功的影响。方法:将42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随机分为徒手胸外心脏按压组(A组)和心肺复苏仪胸外心脏按压组(B组)。二组均进行无创动脉血压、心电、经皮氧饱和度sPO2等监测。结果:B组的自主循环...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仪胸外心脏按压对心肺复苏成功的影响。方法:将42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随机分为徒手胸外心脏按压组(A组)和心肺复苏仪胸外心脏按压组(B组)。二组均进行无创动脉血压、心电、经皮氧饱和度sPO2等监测。结果:B组的自主循环恢复率和24小时存活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5和P<0.01),但二组的出院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B组的经皮氧饱和度明显高于A组(P<0.05),而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则明显短于后者(P<0.01);二组的平均动脉压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心肺复苏仪胸外心脏按压在提高自主循环率,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改善患者生存机会等方面明显优于徒手胸外心脏按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仪 胸外心脏按压 CPR 临床资料 急诊心脏停搏 CA
下载PDF
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患者左心功能的超声心动图评价
2
作者 官道 陈发明 何小乔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461-463,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患者左心功能的价值。方法 对 80例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PBMV)患者手术前后左心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PBMV术后 1周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EDV)、心输出量 (CO)、每搏输出量 (SV)和射血分数 (EF)均...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患者左心功能的价值。方法 对 80例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PBMV)患者手术前后左心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PBMV术后 1周左室舒张末期容积 (EDV)、心输出量 (CO)、每搏输出量 (SV)和射血分数 (EF)均明显增高 (P <0 0 1) ,而左室收缩末期容积 (ESV)却无明是改变 (P >0 0 5 ) ;EF随二尖瓣瓣口面积 (MVA)扩大而显著增高 ,但不随二尖瓣舒张末期平均跨瓣压差 (PG)减低而变化 ;PBMV术 3个月后左心功能无进一步改善。结论 大部分患者的左心功能在扩瓣前处在代偿期 ,PBMV术后MVA扩大 ,EDV增高 ,左心功能得以改善 ,尤以早期更为显著。MVA是使左心功能改变的重要因素 ,而扩瓣后的PG改变与左心功能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超声心动图 左心功能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基层医院2653例心电图临床分析
3
作者 陈发明 官道 《现代医院》 2004年第8期14-16,共3页
目的 充分了解现代基层医院心电图 (ECG)异常分布情况及处理结果。方法 对 10年来2 6 5 3例临床ECG和主要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6 5 3例ECG中 ,正常及大致正常占总数 6 2 5 %(16 5 7例 ) ,异常ECG发生率占总数 37 5 % (... 目的 充分了解现代基层医院心电图 (ECG)异常分布情况及处理结果。方法 对 10年来2 6 5 3例临床ECG和主要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6 5 3例ECG中 ,正常及大致正常占总数 6 2 5 %(16 5 7例 ) ,异常ECG发生率占总数 37 5 % (996例 )。其中缓慢型心律占异常ECG的 6 4 % (6 4例 ) ,快速型心律占异常 12 4 % (12 4例 )。发生率最高为电解质异常 ,占 37 7% (375例 ) ;其次为室性期前收缩 (VPB) ,占2 2 % (2 2 0例 ) ;第 3位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CRBBB) ,占 19 7% (196例 ) ;第 4位为快速型心房纤颤 (Af) ,占18 4 % (183例 ) ;而急性心肌梗死 (AMI)占 8 3% (83例 ) ;少数为罕见病例如可疑Brugada综合征占异常 0 2 %(2例 )。结论 电解质异常 (尤其低钾 )是本地发生心电异常的最常见原因 ,VPB、CRBBB和快速型Af在基层医院住院病人有较高比率 ,AMI有上升趋势 ,先心病、心肌炎 (MCD)、房室肥大病例相对减少。随着医学的发展 ,少数罕见病例已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心电图 电解质异常 室性期前收缩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