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速度正向单摇跳绳地面反作用力与下肢关节角度的变化特征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宗学 井兰香 《湖北体育科技》 2020年第4期331-335,共5页
目的测试不同速正向单摇跳绳支撑期动力学及运动学参数,分析地面反作用力特征与下肢关节角度变化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10名专业跳绳运动员进行慢速、中速、快速的连续跳绳测试。采集动作过程中支撑期垂直地面反作用力(VGRF)值,计算运动... 目的测试不同速正向单摇跳绳支撑期动力学及运动学参数,分析地面反作用力特征与下肢关节角度变化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10名专业跳绳运动员进行慢速、中速、快速的连续跳绳测试。采集动作过程中支撑期垂直地面反作用力(VGRF)值,计算运动中下肢动力学参数,同步采集动作中的运动学参数。结果中速跳绳支撑期VGRF值、爆发力、落地阶段膝关节角度均显著大于慢速跳绳和快速跳绳(p<0.05);快速跳绳下肢关节活动范围均小于慢速跳绳和中速跳绳(p<0.05);慢、中、快速跳绳运动腿刚度由小到大为中速跳绳<慢速跳绳<快速跳绳。结论快速跳绳可以作为专项练习的辅助手段发展踝关节力量;快速跳绳可以锻炼膝关节和髋关节稳定性。中速跳绳可以练习踝关节、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和爆发力且出现损伤的风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绳 垂直地面反作用力(VGRF) 爆发力 下肢关节角度 刚度
下载PDF
等张训练对不良姿态大学生体型及颈肩部活动的改善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井兰香 尹兆友 +1 位作者 高婧 宗学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2-306,共5页
目的分析2种训练方法对低体力活动伴不良身体姿态大学生的健康促进效果,为不良姿态大学生选择适宜的体育锻炼方式提供参考。方法经评估后将秦皇岛市某高校30名久坐伴有典型上交叉综合征特征者随机分成无负荷等张训练组(IT)、等张阻力训... 目的分析2种训练方法对低体力活动伴不良身体姿态大学生的健康促进效果,为不良姿态大学生选择适宜的体育锻炼方式提供参考。方法经评估后将秦皇岛市某高校30名久坐伴有典型上交叉综合征特征者随机分成无负荷等张训练组(IT)、等张阻力训练组(RIT)、健康教育对照组(C),对实验组实施12周的等张训练。于训练前、后测试两组受试者的Heath-Carter体型、颈椎夹角、颈椎伸展、肩胛骨内收幅度、颈肩肌表面肌电信号数据。结果训练后IT、RIT、C组Heath-Carter的体型内、中、外3因子分别为[(3.68±1.01)(5.68±1.05)(3.17±0.54),(2.84±0.84)(5.87±1.45)(1.34±0.10),(3.82±0.18)(4.83±1.03)(3.30±0.22)],两实验组的中胚层增加,内、外胚层减小。训练后IT、RIT、C组的颈椎夹角分别为(32.70±9.20)(20.78±2.24)(11.24±3.21)°,颈椎伸展角度分别为(3.21±1.82)(2.24±0.60)(1.24±0.01)°,肩胛骨内收幅度分别为(3.44±1.28)(3.08±1.35)(6.08±1.57)cm,两实验组的3个指标均明显提高(F值分别为8.43,7.29,8.04,P值均<0.05)。训练后IT、RIT、C组的颈、肩部拮抗肌共激活比值分别为(0.11±0.01)和(0.34±0.02)(0.31±0.01)和(0.56±0.03)(0.36±0.11)和(0.69±0.04),两实验组的共激活比值均降低(F值分别为27.39,5.85,P值均<0.05)。颈肩部肌-骨系统活动特征以IT组的变化更为显著(P<0.05)。结论等张阻力训练增加肌-骨系统体积和减脂的效果更明显,无负荷等张训练对改善和纠正上交叉综合征姿势效果要优于等张阻力训练。久坐伴有不良姿态的大学生可优先选择无负荷等张训练,提高肌肉力量及协调性后再增加训练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和训练 体型 生长和发育 学生
原文传递
跳绳正三摇上肢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3
作者 梁思宇 井兰香 +2 位作者 孙涛 宗学 吴方 《福建体育科技》 2023年第1期93-96,共4页
目的:测试正三摇期间不同阶段(起跳、腾空、落地)上肢主要环节运动学参数,分析上肢及上肢主要关节运动生物力学特征变化规律。方法:选取15名健康男性专业跳绳运动员每人完成若干次正三摇跳绳动作,采集完整正三摇动作时上肢肩、肘、腕关... 目的:测试正三摇期间不同阶段(起跳、腾空、落地)上肢主要环节运动学参数,分析上肢及上肢主要关节运动生物力学特征变化规律。方法:选取15名健康男性专业跳绳运动员每人完成若干次正三摇跳绳动作,采集完整正三摇动作时上肢肩、肘、腕关节运动学数据,计算其他相关运动学参数。结果和结论:正三摇跳绳起跳阶段上肢各关节角度变化肩小于肘小于腕,左臂角度变化大于右臂(除右肘);正三摇跳绳腾空阶段上肢各关节角度变化更为平滑,但在加速度曲线上频频出现问题;正三摇跳绳落地阶段上肢各关节角度变化幅度较小,加速度曲线左臂相对稳定,右臂腕关节出现大幅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绳 上肢 角度
下载PDF
不同足轴角和步速对膝关节载荷的影响
4
作者 宗学 李建军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6-36,共1页
目的探讨不同足轴角度(正常步态、外八字步态)与步行速度(常速走、快步走)对膝关节生物力学的影响,为科学的健身提供客观的理论参考。方法招募14名健康青年男性在校大学生,着统一品牌运动鞋完成正常足轴角步态和外八字步态常速走和快步... 目的探讨不同足轴角度(正常步态、外八字步态)与步行速度(常速走、快步走)对膝关节生物力学的影响,为科学的健身提供客观的理论参考。方法招募14名健康青年男性在校大学生,着统一品牌运动鞋完成正常足轴角步态和外八字步态常速走和快步走时的步态测试,采用Qualisys三维动作捕捉系统和kisler三维测力台实时采集步态过程中膝关节运动学参数及地面反作用力参数,计算膝关节载荷参数,采用重复测量双因素(2不同步态×2步行速度)方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相对常速走,快步行走时足底压力中心(center of pressure,COP)向外偏移、额状面膝关节力臂及负载率均较大,但膝关节内收力矩和额状面膝关节冲量矩小;相对于外八字步态,正常步态时足底COP向内偏移、膝关节额状面力臂、膝关节内收力矩、胫股接触力较大,但负载率和额状面膝关节冲量矩小。结论为降低膝关节内收力矩和额状面膝关节冲量矩减少患膝骨关节炎的风险,建议以外八字步态进行快步走锻炼;为降低负载率和减少步行中膝关节过用损伤的风险,建议以正常步态进行常速行走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行速度 额状面 快步走 正常步态 膝骨关节炎 负载率 重复测量 轴角
下载PDF
不同运动年限跳绳运动员正向双摇跳绳支撑期地面反作用力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宋浩瀚 宗学 井兰香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32-132,共1页
目的测试不同运动年限跳绳运动员连续双摇跳绳支撑期动力学及运动学参数,计算不同运动年限跳绳运动员双摇跳绳支撑期地面反作用力特征和下肢关节角度的变化特征,以及蹬地阶段下肢各关节做功分配方式以及缓冲阶段的下肢能量吸收贡献度。... 目的测试不同运动年限跳绳运动员连续双摇跳绳支撑期动力学及运动学参数,计算不同运动年限跳绳运动员双摇跳绳支撑期地面反作用力特征和下肢关节角度的变化特征,以及蹬地阶段下肢各关节做功分配方式以及缓冲阶段的下肢能量吸收贡献度。方法选取3组(每组各10人)不同训练年限(1、2、3年)的跳绳运动员尽自身最大努力完成30 s连续双摇跳绳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年限 地面反作用力 训练年限 双摇跳 运动学参数 跳绳 能量吸收 运动员
下载PDF
超等长阻力训练对跳绳运动员下肢动力学及肌肉贡献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宗学 井兰香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75-475,共1页
目的测试超等长阻力训练前后跳绳运动员原地垂直纵跳动作下肢运动学、动力学、肌肉活性数据,分析超等长阻力训练对跳绳运动员下肢及下肢各关节动力学参数、下肢各关节周围主要肌肉贡献度的影响。方法将18名健康男性青年高级花样跳绳运... 目的测试超等长阻力训练前后跳绳运动员原地垂直纵跳动作下肢运动学、动力学、肌肉活性数据,分析超等长阻力训练对跳绳运动员下肢及下肢各关节动力学参数、下肢各关节周围主要肌肉贡献度的影响。方法将18名健康男性青年高级花样跳绳运动员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受试者实施8周的下肢肌超等长训练。训练前、后采集受试者纵跳过程运动学数据,同步采集动力学数据,计算关节力矩、下肢/关节刚度、关节做功。同步采集下肢肌表面肌电数据,计算肌肉贡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等长训练 动力学数据 下肢肌 表面肌电 同步采集 关节力矩 跳绳 下肢运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