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后病毒自然清除和持续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11-01-2013-10在沧州市中心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 302例不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其以上级别的妇...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后病毒自然清除和持续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11-01-2013-10在沧州市中心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 302例不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其以上级别的妇女,进行阴道镜检查及HPV检测,其中784例高危HPV阳性,完成随访603例,观察高危HPV感染患者病毒自然清除,分析年龄、病毒基因分型、单一及多重感染与病毒自然消除及持续性感染的关系。结果不同高危HPV感染的持续性感染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617,P〈0.05);多重高危HPV感染与单一高危HPV感染相比,持续感染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902,P〈0.05);持续感染率位于前3位分别是HPV16、HPV18、HPV31。603例HR-HPV感染患者平均病毒清除时间为13.695个月,中位消退时间9个月。不同亚型HPV自然清除时间不同,清除时间最长的前3位分别是HPV16、HPV56、HPV35,清除时间最短的是HPV59、HPV68。多重高危感染者病毒清除时间延长(χ^2=16.600,P〈0.05)。不同年龄组HR-HPV清除的平均时间及中位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HPV感染后病毒自然清除和持续感染受型别、单一或多重感染影响。相比于单一高危HPV感染,多重高危HPV持续感染率高,感染病毒自然清除时间长。展开更多
背景与目的:鞘外解剖法最早由日本学者Takasaki率先提出并且用于开腹肝切除,随着微创理念深入人心,外科手术逐渐步入微创时代,肝胆外科医生将鞘外解剖法灵活运用于腹腔镜肝切除术。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腹腔镜下鞘外解剖法和鞘内...背景与目的:鞘外解剖法最早由日本学者Takasaki率先提出并且用于开腹肝切除,随着微创理念深入人心,外科手术逐渐步入微创时代,肝胆外科医生将鞘外解剖法灵活运用于腹腔镜肝切除术。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腹腔镜下鞘外解剖法和鞘内解剖法处理右肝后叶肝蒂在解剖性右肝后叶切除的手术安全性以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9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行腹腔镜右肝后叶切除患者4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9例采用鞘外法处理右肝后叶肝蒂(鞘外组),14例采用鞘内法处理右肝后叶肝蒂(鞘内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术后第3天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凝血酶原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及疾病构成(均以原发性肝细胞癌为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鞘外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鞘内组(191.72 min vs. 231.54 min,P=0.001),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第3天肝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住院时间、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鞘外法与鞘内法在腹腔镜解剖性右肝后叶切除应用中安全性相当。但术前应该有充分的影像学资料以及对肝内管道解剖结构和变异情况充分了解。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腹腔镜手术操作熟练的前提下运用鞘外法能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后病毒自然清除和持续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11-01-2013-10在沧州市中心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 302例不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其以上级别的妇女,进行阴道镜检查及HPV检测,其中784例高危HPV阳性,完成随访603例,观察高危HPV感染患者病毒自然清除,分析年龄、病毒基因分型、单一及多重感染与病毒自然消除及持续性感染的关系。结果不同高危HPV感染的持续性感染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617,P〈0.05);多重高危HPV感染与单一高危HPV感染相比,持续感染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902,P〈0.05);持续感染率位于前3位分别是HPV16、HPV18、HPV31。603例HR-HPV感染患者平均病毒清除时间为13.695个月,中位消退时间9个月。不同亚型HPV自然清除时间不同,清除时间最长的前3位分别是HPV16、HPV56、HPV35,清除时间最短的是HPV59、HPV68。多重高危感染者病毒清除时间延长(χ^2=16.600,P〈0.05)。不同年龄组HR-HPV清除的平均时间及中位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HPV感染后病毒自然清除和持续感染受型别、单一或多重感染影响。相比于单一高危HPV感染,多重高危HPV持续感染率高,感染病毒自然清除时间长。
文摘背景与目的:鞘外解剖法最早由日本学者Takasaki率先提出并且用于开腹肝切除,随着微创理念深入人心,外科手术逐渐步入微创时代,肝胆外科医生将鞘外解剖法灵活运用于腹腔镜肝切除术。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腹腔镜下鞘外解剖法和鞘内解剖法处理右肝后叶肝蒂在解剖性右肝后叶切除的手术安全性以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9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行腹腔镜右肝后叶切除患者4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9例采用鞘外法处理右肝后叶肝蒂(鞘外组),14例采用鞘内法处理右肝后叶肝蒂(鞘内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术后第3天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凝血酶原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及疾病构成(均以原发性肝细胞癌为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鞘外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鞘内组(191.72 min vs. 231.54 min,P=0.001),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第3天肝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住院时间、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鞘外法与鞘内法在腹腔镜解剖性右肝后叶切除应用中安全性相当。但术前应该有充分的影像学资料以及对肝内管道解剖结构和变异情况充分了解。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腹腔镜手术操作熟练的前提下运用鞘外法能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