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体新鲜脊柱椎间盘样本拉伸蠕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高巍巍 李殿宁 +1 位作者 丁月东 《中医药导报》 2011年第1期25-26,29,共3页
目的:阐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生物力学机理,提供生物力学参数,以指导临床正确牵引施术。方法:对8例人体新鲜脊柱椎间盘样本材料,进行了拉伸蠕变生物力学测试。测试以杠杆引伸仪拉伸,传感器固定于测试椎间盘L3-L4之间,砝码加载,尼... 目的:阐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生物力学机理,提供生物力学参数,以指导临床正确牵引施术。方法:对8例人体新鲜脊柱椎间盘样本材料,进行了拉伸蠕变生物力学测试。测试以杠杆引伸仪拉伸,传感器固定于测试椎间盘L3-L4之间,砝码加载,尼龙带扎头传递荷载,分度值为0.001 mm千分表测量位移。测初始荷载15 kg时位移;以5 kg砝码递增加载,测位移变化;15 min加载至40 kg,令此时间T=0',取时间增量T=5',测随T值增加的位移变化及达到拉伸蠕变极限的平衡时间。结果:显示腰椎间盘具有生物力学拉伸蠕变特性,并且正常椎间盘样本,随着拉伸荷载增加,其拉伸位移量比退变椎间盘大,正常椎间盘蠕变极限时间比退变椎间盘短。结论: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为腰椎间盘具有生物力学拉伸蠕变特性;并且提出临床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应以40 kg加载,持续52 min为较佳牵引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腰椎间盘 拉伸蠕变实验 牵引
下载PDF
局部应力对颅盖内、外板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姜文跃 林元问 +3 位作者 张郢华 罗映晖 姜亚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71-174,共4页
应用电测法研究了颅盖额、颞、枕部在局部应力作用下,其内、外板上的应力场之分布概况.应力从外板经板障传到内板后,主应力方向发生偏转,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也出现变化,表明应力场有了新的分布.本研究为临床上诊断和分析颅盖骨折的... 应用电测法研究了颅盖额、颞、枕部在局部应力作用下,其内、外板上的应力场之分布概况.应力从外板经板障传到内板后,主应力方向发生偏转,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也出现变化,表明应力场有了新的分布.本研究为临床上诊断和分析颅盖骨折的类型、部位及骨折线的方向等提供了生物力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盖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对朱维新讨论稿的答复 被引量:1
3
作者 俞仲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11-112,共2页
铺设土工织物加固软土堤基,已在深圳赤湾港防波堤、秦山核电站海堤、北仑港电厂灰坝和青岛前湾港防波堤等工程中成功地应用过。根据实践,铺设土工织物的加固效果比原先设想的要好得多。例如,北仑港电厂灰坝(坝高6m)地基为淤泥质亚粘土,... 铺设土工织物加固软土堤基,已在深圳赤湾港防波堤、秦山核电站海堤、北仑港电厂灰坝和青岛前湾港防波堤等工程中成功地应用过。根据实践,铺设土工织物的加固效果比原先设想的要好得多。例如,北仑港电厂灰坝(坝高6m)地基为淤泥质亚粘土,厚20.5—31.0m,计算的最终沉降量为1.09m,实测沉降量为70—80cm,但是根据离心模型试验,测得的沉降量大大地超过计算值,显然这是不够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维新 土工织物 加固 堤基
下载PDF
小儿肱骨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4
作者 李殿宁 《江苏力学》 1990年第6期71-71,70,共2页
关键词 肱骨 力学特性 试验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