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褐藻叉开网翼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范晓 +4 位作者 徐秀丽 王素娟 李帅 杨永春 石建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对网地藻科褐藻叉开网翼藻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实验。方法: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HPLC及重结晶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借助IR,MS及NMR鉴定结构;通过改良的MTT法对单体化合... 目的:对网地藻科褐藻叉开网翼藻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实验。方法: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HPLC及重结晶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借助IR,MS及NMR鉴定结构;通过改良的MTT法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实验。结果:从叉开网翼藻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orreyol(Ⅰ),4β,5-αdihydroxycubenol(Ⅱ),3-farnesyl--phydroxybenzioc acid(Ⅲ),chromazonarol(Ⅳ),岩藻甾醇(Ⅴ),苯乙酰胺(Ⅵ),4-羟基苯甲酸(Ⅶ)和正十六酸(Ⅷ)。结论:化合物Ⅱ和Ⅳ系首次从该海藻中发现;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网地藻科海藻中分离得到。细胞毒活性试验结果显示所有化合物均无明显活性(IC50>10μ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 叉开网翼藻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列精海鞘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徐秀丽 +1 位作者 范晓 石建功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632-2633,共2页
目的研究列精海鞘Amaroucium sp.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分离技术对列精海鞘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数据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结构鉴定为尿嘧啶、胸腺嘧啶、尿嘧啶核苷、尿嘧啶脱氧核... 目的研究列精海鞘Amaroucium sp.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分离技术对列精海鞘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数据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结构鉴定为尿嘧啶、胸腺嘧啶、尿嘧啶核苷、尿嘧啶脱氧核苷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结论以上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海洋动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鞘 列精海鞘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锌离子对肽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焦念志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4-65,共2页
采用样板荧光底物法测定了锌离子对肽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锌离子对两种酶活性均有双重作用。锌离子浓度小于3.75μg/L时 ,能增加肽酶活性 ,锌离子浓度大于3.75μg/L时 ,抑制肽酶活性 ;锌离子浓度小于2.5μg/时 ,能增... 采用样板荧光底物法测定了锌离子对肽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锌离子对两种酶活性均有双重作用。锌离子浓度小于3.75μg/L时 ,能增加肽酶活性 ,锌离子浓度大于3.75μg/L时 ,抑制肽酶活性 ;锌离子浓度小于2.5μg/时 ,能增加碱性磷酸酶活性 ,锌离子浓度大于2.5μg/L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离子 肽酶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苔海绵Tedania sp.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范晓 +1 位作者 徐秀丽 石建功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1-14,共4页
采用反相中压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正相硅胶柱色谱等分离技术,从采自青岛海域的苔海绵Tedaniasp.醋酸乙酯相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过~1H NMR,^(13)C NMR,IR以及MS等波谱技术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胸腺嘧啶,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尿嘧啶脱... 采用反相中压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正相硅胶柱色谱等分离技术,从采自青岛海域的苔海绵Tedaniasp.醋酸乙酯相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过~1H NMR,^(13)C NMR,IR以及MS等波谱技术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胸腺嘧啶,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尿嘧啶脱氧核苷,对羟基苯甲酸,苯乙酰胺和正十六碳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海绵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褐藻小粘膜藻中的溴酚化合物 被引量:3
5
作者 徐秀丽 范晓 +1 位作者 石建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 :对褐藻小粘膜藻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 ,SephadexLH 2 0柱色谱、反相HPLC及重结晶等分离手段和IR ,MS及NMR等结构鉴定方法。结果 :从小粘膜藻中分离鉴定了 6个溴酚类化合物 ,分别为 2 ,2′ ,3,3′ 四溴 4 ,4... 目的 :对褐藻小粘膜藻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 ,SephadexLH 2 0柱色谱、反相HPLC及重结晶等分离手段和IR ,MS及NMR等结构鉴定方法。结果 :从小粘膜藻中分离鉴定了 6个溴酚类化合物 ,分别为 2 ,2′ ,3,3′ 四溴 4 ,4′,5 ,5′ 四羟基二苯甲烷 (1) ,2 ,2′,3 三溴 3′ ,4 ,4′ ,5 四羟基 6′ 乙氧甲基二苯甲烷 (2 ) ,2 ,3 二溴 4 ,5 二羟基苯甲醇 (3) ,2 ,3 二溴 4 ,5 二羟基苯甲基甲醚 (4) ,3 溴 4 羟基苯甲酸 (5 )及 2 溴 4 ,5 二羟基苯甲醛 (6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膜 褐藻 硅胶柱色谱 首次 LH 结构鉴定 MS 二羟基 甲基 二苯甲烷
下载PDF
细菌胞外酶活性的调控因素 被引量:5
6
作者 焦念志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细菌 胞外酶活性 调控因素
下载PDF
分离自贵州腊肉表面霉菌的三个中国新记录种
7
作者 王静静 +1 位作者 徐秀丽 王龙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0-163,共14页
从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西六盘水市农家自制腊肉表面分离得到的霉菌经形态学和基于钙调蛋白基因(calmodulin gene,Ca M)、RNA多聚酶Ⅱ第二大亚基基因(D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Ⅱsecond largest subunit gene,Rpb2)和rDNA I... 从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西六盘水市农家自制腊肉表面分离得到的霉菌经形态学和基于钙调蛋白基因(calmodulin gene,Ca M)、RNA多聚酶Ⅱ第二大亚基基因(D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Ⅱsecond largest subunit gene,Rpb2)和rDNA ITS1-5.8S-ITS2(ITS)序列的分析,鉴定出曲霉Aspergillus 8种和青霉Penicillium 1种,即堆积曲霉A.cumulatus、黄曲霉A.flavus、灰绿曲霉A.glaucus、詹森曲霉A.jensenii、多育曲霉A.proliferans、伪灰绿曲霉A.pseudoglaucus、田纳西曲霉A.tennesseensis、产毒曲霉A.venenatus和橘紫青霉P.aurantioviolaceum。其中A.cumulatus、A.venenatus和P.aurantioviolaceum为中国3个新记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分类学 发酵肉类 青霉 曲霉 嗜干真菌
原文传递
构建高质量微生物天然产物库研究策略 被引量:4
8
作者 边疆 张立新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32-1137,共6页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历来是天然药物的重要来源,过去曾被称为"生物沙漠"的海洋,由于从中分离到大量新的微生物、基因及生物活性化合物,被重新认识逆转而成为一种"生物多样化的热带雨林"。构建一个高质量微生物库及... 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历来是天然药物的重要来源,过去曾被称为"生物沙漠"的海洋,由于从中分离到大量新的微生物、基因及生物活性化合物,被重新认识逆转而成为一种"生物多样化的热带雨林"。构建一个高质量微生物库及其天然产物库是保证药物和其他筛选成功的前提和关键。但如何高效建立高质量微生物天然产物库仍面临很多瓶颈问题。我们拟从:(1)扩大可培养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去重复化;(2)扩大基因资源多样性及去重复化;(3)扩大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多样性及去重复化;(4)寻找崭新次级代谢产物的新技术新方法,特别是针对多靶位药物的高通量互动筛选方面提出应对的研究策略。利用上述化学微生物学策略分离生物活性化合物不仅在生物技术和制药学应用中显现重要性,也增加了我们对微生物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和应用生物学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天然产物库 化学微生物学 宏基因组技术 去重复化 高通量互动筛选
下载PDF
海洋褐藻叉开网翼藻中的单萜成分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徐秀丽 印丽媛 +2 位作者 范晓 石建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1-84,共4页
为了研究中国沿海海藻中的活性化学成分,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HPLC及重结晶等手段,从采自青岛的褐藻叉开网翼藻(Dictyopteris divaricata Okam.)中首次分离得到了6个单萜类化合物,经红外波谱(IR),质谱(MS)及... 为了研究中国沿海海藻中的活性化学成分,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HPLC及重结晶等手段,从采自青岛的褐藻叉开网翼藻(Dictyopteris divaricata Okam.)中首次分离得到了6个单萜类化合物,经红外波谱(IR),质谱(MS)及核磁共振波谱(1H NMR、13C NMR)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为loliolide(1),isololiolide(2),3β-hydroxy-5α,6α-epoxy-7-megastigmen-9-one(3),dehydrovomifo-liol(4),(3R)-4-[(2R,4S)-2-hydroxy-2,6,6-trimethylcyclohexylidene]-3-buten-2-oneiol(5),(3R)-4-[(2R,4S)-4-acetoxy-2-hydroxy-2,6,6-trimethylcyclohexylidene]-3-buten-2-one(6)。并通过MTT法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通过比色法进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开网翼藻(Dictyopteris divaricata Okam ) 化学成分 单萜 结构鉴定 活性筛选
下载PDF
微粉化对淫羊藿叶中淫羊藿苷提取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秀丽 张明春 +3 位作者 张旭 任时 丁宏远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029-3030,共2页
目的考察微粉化对淫羊藿叶中淫羊藿苷提取率的影响。方法以淫羊藿叶为原料,传统的锤式粉碎为对照,通过正交设计,考察QM-ISP12行星式球磨微粉机的磨球配置、时间和转速对其中有效成分淫羊藿苷提取率的影响。其中淫羊藿苷的含量采用高效... 目的考察微粉化对淫羊藿叶中淫羊藿苷提取率的影响。方法以淫羊藿叶为原料,传统的锤式粉碎为对照,通过正交设计,考察QM-ISP12行星式球磨微粉机的磨球配置、时间和转速对其中有效成分淫羊藿苷提取率的影响。其中淫羊藿苷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锤式对照中淫羊藿苷的提取率为0.78%,而正交实验微粉碎技术中最高的提取率为1.12%。通过分析正交设计得出,磨球配置为φ6 mm的钢珠800个,φ10 mm的钢珠100个,φ20 mm的钢珠6个,时间为1 h,转速为350 r/min为最佳工艺,实际提取率为1.25%,高于锤式对照。结论通过行星式球磨机微粉化后可以提高淫羊藿叶中淫羊藿苷的提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叶 淫羊藿苷 微粉技术 正交设计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具几丁质降解活性雪灵芝内生菌的筛选与鉴定
11
作者 廖会君 王瑞红 +3 位作者 崔月 王贵双 张新军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75-580,共6页
昆虫是危害农林作物的主要害虫,利用微生物防治有害昆虫是减少农林作物损失的有效途径之一。植物内生菌是生防菌的重要来源。以家蚕蛹外皮几丁质为筛选培养基主要成分,从西藏垫状雪灵芝(Arenaria pulvinata Edgew.)内生菌中筛选产高活... 昆虫是危害农林作物的主要害虫,利用微生物防治有害昆虫是减少农林作物损失的有效途径之一。植物内生菌是生防菌的重要来源。以家蚕蛹外皮几丁质为筛选培养基主要成分,从西藏垫状雪灵芝(Arenaria pulvinata Edgew.)内生菌中筛选产高活性几丁质酶的菌株。透明圈法与DNS法酶活性测定相结合,筛选出一株降解几丁质能力较强、酶活性较高的菌株ZLB-158,根据形态学特征与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初步将该菌株归属为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该菌株在蚕蛹胶体几丁质平皿上培养48 h形成的降解圈与菌落直径比为2.6,初始发酵条件下酶活力为0.404 U/mL。ZLB-158菌株产几丁质酶活性较高,在昆虫害虫防治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蛹 胶体几丁质 垫状雪灵芝 内生菌 几丁质降解菌
下载PDF
包材对常温奶感官及风味品质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郗燕梅 王娟 +3 位作者 潘明慧 孙宝国 艾娜丝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39,共8页
以3种不同包装材料(利乐砖、利乐枕和百利包)的常温牛奶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 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对3种不同包材的常温奶进行挥发性风味物质测定,比较不同包材的常温奶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异。... 以3种不同包装材料(利乐砖、利乐枕和百利包)的常温牛奶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 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对3种不同包材的常温奶进行挥发性风味物质测定,比较不同包材的常温奶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百利包材样品中检出最多的脂肪二级氧化产物醛、酮、醇,其中酮-醇化合物占比最大,占总挥发性化合物的73.9%。在描述性感官评价中,气味和饱满度的评分结果由高到低依次是利乐枕、利乐砖、百利包;所有感官评价人员对百利包样品的气味和饱满度(P<0.05)评分最低,而异味评分最高(P<0.05);可能与其无菌复合膜材料的氧气透过率较高有关,较高氧气透过率包材使牛奶中含有较多的溶解氧,易引起牛奶中的乳脂肪氧化而产生大量的酮-醇化合物,从而导致牛奶的风味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SPME-GC-MS 感官评价 包装材料
下载PDF
粗枝软骨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秀丽 张明春 +1 位作者 范晓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4-46,共3页
为了研究中国沿海海藻中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和凝胶Sephadex LH-20色谱,从采自青岛的粗枝软骨藻(Chondria crasscaulis)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经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光谱(1H NMR、13C NMR)以及质谱(MS)等现代波谱... 为了研究中国沿海海藻中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和凝胶Sephadex LH-20色谱,从采自青岛的粗枝软骨藻(Chondria crasscaulis)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经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光谱(1H NMR、13C NMR)以及质谱(MS)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为loliolide(1),2-羟基苯甲醛(2),4-羟基苯甲醛(3),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4)和4-羟基苯甲酸(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藻 粗枝软骨藻(Chondria crasscaulis)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褐藻小粘膜藻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秀丽 范晓 +3 位作者 杨永春 韩丽君 石建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23,共6页
应用正相硅胶、生物胶BioBeads、凝胶SephadexLH20柱色谱和反相HPLC等层析方法,从小粘膜藻(Leathesianana)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IR、MS、1D和2DNMR等波谱技术鉴定为4羟基苯甲酸(1)、3羟乙酰基吲哚(2)、2,3二溴4,5二羟基苯甲醛(3)、3... 应用正相硅胶、生物胶BioBeads、凝胶SephadexLH20柱色谱和反相HPLC等层析方法,从小粘膜藻(Leathesianana)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IR、MS、1D和2DNMR等波谱技术鉴定为4羟基苯甲酸(1)、3羟乙酰基吲哚(2)、2,3二溴4,5二羟基苯甲醛(3)、3溴4,5二羟基苯甲醛(4)、2,3二溴4,5二羟基苯甲基乙醚(5)、双(2,3二溴4,5二羟基卞基)醚(6)和3溴4(2,3二溴4,5二羟基苯甲基)5甲氧甲基苯二酚(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 小粘膜藻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深海真菌Aspergillus sp.20220129的次级代谢产物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怡飞 徐秀丽 +5 位作者 张新婉 徐巍 杨金鹏 郭梦捷 张楷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94-500,共7页
目的研究西太平洋海域深海沉积物来源真菌Aspergillus sp.20220129的次级代谢产物及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柱层析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菌株Aspergillus sp.20220129的大米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 目的研究西太平洋海域深海沉积物来源真菌Aspergillus sp.20220129的次级代谢产物及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柱层析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菌株Aspergillus sp.20220129的大米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微量梯度稀释法对化合物开展抑菌活性评价。结果共分离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terretonin(1)、terretonin A(2)、methyl dichloroasterrate(3)、methyl asterrate(4)、methyl 6-acetyl-5,7,8-trihydroxy-4-methoxy-2-naphthalenecarboxylate(5)、territremB(6)、alantrypinone(7)、butyrolactoneI(8)和versicolactoneB(9)。化合物5、8和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化合物5和8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00μg/mL,化合物9为50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真菌 曲霉 次级代谢产物 抑菌活性
下载PDF
篮状菌属二个中国新记录种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剑秋 张楷 +1 位作者 王龙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080-4089,共10页
【背景】调查我国滩涂土壤可培养真菌物种多样性,丰富我国真菌物种资源。【目的】报道我国篮状菌属2个产子囊孢子的新记录种。【方法】采用形态学和基于β-微管蛋白基因部分序列和rDNA ITS1-5.8S-ITS2序列系统学的多相分类学方法。【结... 【背景】调查我国滩涂土壤可培养真菌物种多样性,丰富我国真菌物种资源。【目的】报道我国篮状菌属2个产子囊孢子的新记录种。【方法】采用形态学和基于β-微管蛋白基因部分序列和rDNA ITS1-5.8S-ITS2序列系统学的多相分类学方法。【结果】分离鉴定出3种有性型篮状菌,即阿根廷篮状菌Talaromyces argentinensis(ZZ2-7-1h=CGMCC 3.16171)、巴塞篮状菌Talaromyces barcinensis(ZZ2-1-1=CGMCC 3.16172)和乌克兰篮状菌Talaromyces ucrainicus(JS11-5=CGMCC 3.16173),其中前2种为我国新记录种。阿根廷篮状菌在25℃生长适度,在37℃生长局限,形成絮状兼绳状菌落,其菌丝体白色夹杂浅粉色,产生稀少的橙黄色裸囊壳和壁具细密小刺的椭球形子囊孢子。巴塞篮状菌在25℃生长适度,在37℃不生长,形成绒状菌落,其菌丝体为白色兼黄色,裸囊壳稀少,较小,呈皮黄色,子囊孢子椭球形,壁具稀疏小刺。【结论】参考我国迄今已报道的篮状菌物种,确定阿根廷篮状菌和巴塞篮状菌为我国篮状菌属的新记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 青霉 滩涂真菌 子囊果
原文传递
Berberine reverses multidrug resistance in Candida albicans by hijacking the drug efflux pump Mdr1p 被引量:2
17
作者 Yaojun Tong Jingyu Zhang +24 位作者 Nuo Sun Xiang-Ming Wang Qi Wei Yu Zhang Ren Huang Yingying Pu Huanqin Dai Biao Ren Gang Pei Fuhang Song Guoliang Zhu Xinye Wang Xuekui Xia Xiangyin Chen Lan Jiang Shenlin Wang Liming Ouyang Ning Xie Buchang Zhang Yuanying Jiang Xueting Liu Richard Calderone Fan Bai Lixin Zhang Gil Alterovitzk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SCD 2021年第18期1895-1905,M0004,共12页
Clinical use of antimicrobials faces great challenges from the emergence of multidrug-resistant pathogens. The overexpression of drug efflux pumps is one of the major contributors to multidrug resistance(MDR). Reversi... Clinical use of antimicrobials faces great challenges from the emergence of multidrug-resistant pathogens. The overexpression of drug efflux pumps is one of the major contributors to multidrug resistance(MDR). Reversing the function of drug efflux pumps is a promising approach to overcome MDR. In the life-threatening fungal pathogen Candida albicans, the 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MFS) transporter Mdr1p can excrete many structurally unrelated antifungals, leading to MDR. Here we report a counterintuitive case of reversing MDR in C. albicans by using a natural product berberine to hijack the overexpressed Mdr1p for its own importation. Moreover, we illustrate that the imported berberine accumulates in mitochondria and compromises the mitochondrial function by impairing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and mitochondrial Complex I. This results in the selective elimination of Mdr1 p overexpressed C. albicans cells. Furthermore, we show that berberine treatment can prolong the mean survival time of mice with blood-borne dissemination of Mdr1p overexpressed multidrug-resistant candidiasis. This study provides a potential direction of novel anti-MDR drug discovery by screening for multidrug efflux pump conver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dida albicans BERBERINE MULTIDRUG-RESISTANCE Drug excretion transporter MITOCHONDRIA
原文传递
小粘膜藻4种化合物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18
作者 徐秀丽 范晓 +1 位作者 石建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0-43,共4页
利用正相硅胶、生物胶Bio -beads、SephadexLH -20柱色谱、反相HPLC及重结晶等分离手段 ,从小粘膜藻(Leathesianana)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 ,通过IR、MS、1D和2DNMR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结构为 :吲哚 -3 -甲酸(1)、3,5 -二羟基 -4 -甲氧基... 利用正相硅胶、生物胶Bio -beads、SephadexLH -20柱色谱、反相HPLC及重结晶等分离手段 ,从小粘膜藻(Leathesianana)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 ,通过IR、MS、1D和2DNMR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结构为 :吲哚 -3 -甲酸(1)、3,5 -二羟基 -4 -甲氧基苯甲醇(2)、1 -O -十六烷酰基甘油酯(3)和岩藻甾醇(4)。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海藻中分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粘膜藻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分离 生物活性物质 褐藻门
下载PDF
交链孢酚和交链孢酚单甲醚生物合成调控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李红花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28-334,共7页
交链孢酚和交链孢酚单甲醚是由丝状真菌链格孢属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谷物、水果和蔬菜中,是食品和饲料生产、加工、运输及储存过程中最普遍和不可避免的污染物。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威胁人类健康。测定交链孢酚和... 交链孢酚和交链孢酚单甲醚是由丝状真菌链格孢属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谷物、水果和蔬菜中,是食品和饲料生产、加工、运输及储存过程中最普遍和不可避免的污染物。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威胁人类健康。测定交链孢酚和交链孢酚单甲醚的含量,对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极其重要。标准物质是保证食品中毒素分析检测数据准确、可靠的基础,对毒素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交链孢酚和交链孢酚单甲醚产量低,国内外均无大量制备,进而导致标准物质缺乏,难以满足应用需求。针对这一现状,提高菌株中毒素的产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这2种毒素的生物合成途径虽已鉴定,但对毒素生物合成过程的调控机制知之甚少。本文概述了交链孢酚和交链孢酚单甲醚生物合成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交链孢霉菌株的改造提供借鉴,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储备交链孢毒素,为食品安全及质量控制提供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链孢酚 交链孢酚单甲醚 生物合成 调控机制
下载PDF
中国经济海藻提取物生物活性 被引量:47
20
作者 徐秀丽 范晓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5-63,共9页
分别采用MTT法、双碟法、酶标法、光度法和增重法测定了广西涠洲岛、广东硇洲岛、山东青岛和威海沿岸具有代表性的大型海藻提取物的抗肿瘤、抗菌、免疫、抗炎、抑制α 葡萄糖苷酶和抗氧化的活性。结果表明 ,鸭毛藻、松节藻、小粘膜藻和... 分别采用MTT法、双碟法、酶标法、光度法和增重法测定了广西涠洲岛、广东硇洲岛、山东青岛和威海沿岸具有代表性的大型海藻提取物的抗肿瘤、抗菌、免疫、抗炎、抑制α 葡萄糖苷酶和抗氧化的活性。结果表明 ,鸭毛藻、松节藻、小粘膜藻和点叶藻的甲醇提取物具有选择性细胞毒活性 ;酸藻水相、鸭毛藻的乙酸乙酯相有较强的抗菌活性 ;金膜藻、网地藻、石莼和萱藻的甲醇提取物有较好的免疫抑制活性 ;三叉仙菜、龙须菜、海萝、绳藻和小粘膜藻的甲醇提取物有较好的免疫增强活性 ;细枝软骨藻、粗枝软骨藻和绳藻的甲醇提取物有显著的抗炎活性 ;松节藻、肠浒苔和扁江蓠的脂溶性提取物能有效地抑制α 葡萄糖苷酶的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 提取物 活性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