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红毛藻多糖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
13
1
作者
宋
田源
陈艳红
+5 位作者
倪辉
朱艳冰
杜希萍
蔡薇
蔡慧农
姜泽东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5期24-30,共7页
采用热水抽提和乙醇沉淀的方法对红毛藻(Bangia fusco-purpurea)粗多糖组分进行提取分离,利用Sephadex G75凝胶柱层析和DEAE Cellulose 52阴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后,分析其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活性的...
采用热水抽提和乙醇沉淀的方法对红毛藻(Bangia fusco-purpurea)粗多糖组分进行提取分离,利用Sephadex G75凝胶柱层析和DEAE Cellulose 52阴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后,分析其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活性的抑制作用,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离子色谱等方法,分析活性片段的组成特征,利用酶动力学研究红毛藻多糖活性片段对ACE活力的抑制类型。结果表明,经提取和分离纯化后,得到3个多糖片段P1、P2和P3。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多糖组分P1对ACE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抑制作用呈现多糖浓度依赖性,其IC50为0.34 g/L。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离子色谱法对P1的单糖组分和硫酸基团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1主要由阿拉伯糖(88.07%)、葡萄糖(4.55%)和糖醛酸(6.67%)组成,硫酸根质量分数为0.02%。酶促动力学和Lineweaver-Burk作图分析结果表明,P1对ACE的抑制类型为可逆非竞争性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藻多糖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抑制作用
降血压
酶动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毛藻多糖的化学组成及其体外免疫诱导活性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余刚
蔡薇
+3 位作者
宋
田源
姜泽东
倪辉
刘光明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7-47,共11页
目的:对红毛藻中多糖组分进行提取、分离纯化,分析其化学组成和体外免疫诱导活性,阐明红毛藻具有提高免疫力食药用功效机制,为红毛藻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水提醇沉法从红毛藻中提取红毛藻粗多糖,经阳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p...
目的:对红毛藻中多糖组分进行提取、分离纯化,分析其化学组成和体外免疫诱导活性,阐明红毛藻具有提高免疫力食药用功效机制,为红毛藻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水提醇沉法从红毛藻中提取红毛藻粗多糖,经阳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phadex G75柱层析纯化得到红毛藻多糖(BFP),再用DEAE-cellulose52柱层析对BFP进行分级纯化得到3个多糖组分F1、F2和F3;采用PMP柱前衍生、HPLC及化学方法分析其单糖组成和化学成分;通过RAW264.7细胞模型分析BFP、F1、F2和F3的体外免疫诱导活性和其相关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结果:组成分析结果表明BFP、F1、F2和F3均为杂多糖且单糖组成存在较大差异。细胞模型结果表明,BFP、F1、F2和F3在所测定质量浓度范围(0~100μg/mL)均显著诱导RAW264.7细胞活化,释放NO和分泌TNF-α,而不诱导ROS的产生。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试验结果表明BFP具有体外免疫诱导活性与细胞的NF-κB、JNK MAPK、ERK MAPK和p38 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F1与细胞的NF-κB、JNK MAPK、ERK MAPK和p38 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而F2和F3作用机制相似,分别与细胞的NF-κB、JNK MAPK和ERK 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结论:红毛藻多糖具有显著的体外免疫诱导活性,其中分级纯化多糖组分F1和F2是BFP中主要的免疫诱导活性组分;BFP、F1、F2和F3诱导RAW264.7细胞活化释放NO的共同的信号传导通路主要有两条:即NF-κB和JNK MAPK信号途径;而诱导RAW264.7细胞分泌TNF-α的共同信号通路主要是JNK MAPK和ERK MAPK信号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藻
多糖
分离纯化
化学组成
免疫诱导活性
细胞信号通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酶活力模型和细胞模型分析红毛藻多糖降血脂活性
被引量:
4
3
作者
詹慧
宋
田源
+5 位作者
余刚
姜泽东
杜希萍
朱艳冰
倪辉
李清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2-148,共7页
目的:对红毛藻(Bangia fusco-purpurea)中多糖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分析多糖组分的体外降血脂活性,阐明红毛藻的降血脂活性功效机理,为红毛藻的精深加工和高值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法从红毛藻中提取粗多糖;除去...
目的:对红毛藻(Bangia fusco-purpurea)中多糖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分析多糖组分的体外降血脂活性,阐明红毛藻的降血脂活性功效机理,为红毛藻的精深加工和高值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法从红毛藻中提取粗多糖;除去蛋白质后,通过Sephadex G75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纯化后得到红毛藻多糖(B. fusco-purpurea polysaccharide,BFP);采用DEAE-cellulose 52柱层析对BFP进一步分级纯化得到3个多糖组分F1、F2和F3;通过酶动力学分析各组分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采用噻唑蓝法测定BFP组分F1、F2和F3对HepG2细胞和Caco-2细胞活力的影响;通过高血脂/高胆固醇HepG2细胞模型、油酸诱导Caco-2细胞模型分析BFP组分F1、F2和F3的体外降血脂活性。结果:酶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BFP组分F3显著抑制了胰脂肪酶活性,且为可逆竞争性抑制;细胞模型结果表明,F1、F2和F3在质量浓度0~500 mg/mL范围内对所试细胞均无显著毒性作用;F1显著抑制Caco-2细胞对游离脂肪酸的吸收;F3对高血脂HepG2细胞模型中甘油三酯的合成和高胆固醇HepG2细胞模型中脂类的合成均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BFP组分可有效抑制胰脂肪酶活性和细胞对游离脂肪酸的吸收、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合成,具有潜在的降血脂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藻多糖
胰脂肪酶
抑制作用
降血脂活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毛藻多糖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
13
1
作者
宋
田源
陈艳红
倪辉
朱艳冰
杜希萍
蔡薇
蔡慧农
姜泽东
机构
集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福建省食品微生物与酶工程重点实验室
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海藻资源化利用与深加工重点实验室
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5期24-3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01441)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J01140)
集美大学科研基金项目(ZC2014008)
文摘
采用热水抽提和乙醇沉淀的方法对红毛藻(Bangia fusco-purpurea)粗多糖组分进行提取分离,利用Sephadex G75凝胶柱层析和DEAE Cellulose 52阴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后,分析其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活性的抑制作用,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离子色谱等方法,分析活性片段的组成特征,利用酶动力学研究红毛藻多糖活性片段对ACE活力的抑制类型。结果表明,经提取和分离纯化后,得到3个多糖片段P1、P2和P3。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多糖组分P1对ACE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抑制作用呈现多糖浓度依赖性,其IC50为0.34 g/L。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离子色谱法对P1的单糖组分和硫酸基团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1主要由阿拉伯糖(88.07%)、葡萄糖(4.55%)和糖醛酸(6.67%)组成,硫酸根质量分数为0.02%。酶促动力学和Lineweaver-Burk作图分析结果表明,P1对ACE的抑制类型为可逆非竞争性抑制。
关键词
红毛藻多糖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抑制作用
降血压
酶动力学
Keywords
Bangia fusco-purpurea polysaccharide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ion effect
hypo-tensive
enzyme kinetic
分类号
TS201.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毛藻多糖的化学组成及其体外免疫诱导活性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余刚
蔡薇
宋
田源
姜泽东
倪辉
刘光明
机构
集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福建省食品微生物与酶工程重点实验室
厦门市海洋功能食品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7-47,共11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J0114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01441)。
文摘
目的:对红毛藻中多糖组分进行提取、分离纯化,分析其化学组成和体外免疫诱导活性,阐明红毛藻具有提高免疫力食药用功效机制,为红毛藻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水提醇沉法从红毛藻中提取红毛藻粗多糖,经阳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phadex G75柱层析纯化得到红毛藻多糖(BFP),再用DEAE-cellulose52柱层析对BFP进行分级纯化得到3个多糖组分F1、F2和F3;采用PMP柱前衍生、HPLC及化学方法分析其单糖组成和化学成分;通过RAW264.7细胞模型分析BFP、F1、F2和F3的体外免疫诱导活性和其相关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结果:组成分析结果表明BFP、F1、F2和F3均为杂多糖且单糖组成存在较大差异。细胞模型结果表明,BFP、F1、F2和F3在所测定质量浓度范围(0~100μg/mL)均显著诱导RAW264.7细胞活化,释放NO和分泌TNF-α,而不诱导ROS的产生。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试验结果表明BFP具有体外免疫诱导活性与细胞的NF-κB、JNK MAPK、ERK MAPK和p38 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F1与细胞的NF-κB、JNK MAPK、ERK MAPK和p38 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而F2和F3作用机制相似,分别与细胞的NF-κB、JNK MAPK和ERK 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相关。结论:红毛藻多糖具有显著的体外免疫诱导活性,其中分级纯化多糖组分F1和F2是BFP中主要的免疫诱导活性组分;BFP、F1、F2和F3诱导RAW264.7细胞活化释放NO的共同的信号传导通路主要有两条:即NF-κB和JNK MAPK信号途径;而诱导RAW264.7细胞分泌TNF-α的共同信号通路主要是JNK MAPK和ERK MAPK信号途径。
关键词
红毛藻
多糖
分离纯化
化学组成
免疫诱导活性
细胞信号通路
Keywords
Bangia fusco-purpurea
polysaccharid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chemical composition
immune-induced activity
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酶活力模型和细胞模型分析红毛藻多糖降血脂活性
被引量:
4
3
作者
詹慧
宋
田源
余刚
姜泽东
杜希萍
朱艳冰
倪辉
李清彪
机构
集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福建省食品微生物与酶工程重点实验室
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经济海藻资源化利用与深加工重点实验室
厦门市食品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2-14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972081)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8N0019)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9J01697)。
文摘
目的:对红毛藻(Bangia fusco-purpurea)中多糖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分析多糖组分的体外降血脂活性,阐明红毛藻的降血脂活性功效机理,为红毛藻的精深加工和高值化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法从红毛藻中提取粗多糖;除去蛋白质后,通过Sephadex G75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纯化后得到红毛藻多糖(B. fusco-purpurea polysaccharide,BFP);采用DEAE-cellulose 52柱层析对BFP进一步分级纯化得到3个多糖组分F1、F2和F3;通过酶动力学分析各组分对胰脂肪酶活性的影响;采用噻唑蓝法测定BFP组分F1、F2和F3对HepG2细胞和Caco-2细胞活力的影响;通过高血脂/高胆固醇HepG2细胞模型、油酸诱导Caco-2细胞模型分析BFP组分F1、F2和F3的体外降血脂活性。结果:酶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BFP组分F3显著抑制了胰脂肪酶活性,且为可逆竞争性抑制;细胞模型结果表明,F1、F2和F3在质量浓度0~500 mg/mL范围内对所试细胞均无显著毒性作用;F1显著抑制Caco-2细胞对游离脂肪酸的吸收;F3对高血脂HepG2细胞模型中甘油三酯的合成和高胆固醇HepG2细胞模型中脂类的合成均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BFP组分可有效抑制胰脂肪酶活性和细胞对游离脂肪酸的吸收、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合成,具有潜在的降血脂活性。
关键词
红毛藻多糖
胰脂肪酶
抑制作用
降血脂活性
Keywords
Bangia fusco-purpurea polysaccharide
pancreatic lipase
inhibitory effect
hypolipidemic activity
分类号
TS201.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红毛藻多糖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宋
田源
陈艳红
倪辉
朱艳冰
杜希萍
蔡薇
蔡慧农
姜泽东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红毛藻多糖的化学组成及其体外免疫诱导活性研究
余刚
蔡薇
宋
田源
姜泽东
倪辉
刘光明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酶活力模型和细胞模型分析红毛藻多糖降血脂活性
詹慧
宋
田源
余刚
姜泽东
杜希萍
朱艳冰
倪辉
李清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