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进行”的语法作用
被引量:
25
1
作者
宋玉
珂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2年第1期59-64,46,共7页
在近几十年来,尤其是解放后,“进行”一词被广泛地使用,以至于滥。它的含义本很笼统,并没有很具体的意思。如“进行研究”比“研究”并不增添更多的意思。这样的动词还有几个,以“进行”最为典型,我们把它叫做“无色动词”。
关键词
动词谓语句
进行
双音
军事
语法作用
无色
研究
矛盾
主语
句式
原文传递
程度副词“最”和“很”的用法
被引量:
2
2
作者
宋玉
珂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112-120,共9页
程度副词,尤其是“很”,往往被人们用来作为区分形容词和动词的手段。其实它们不只可以和形容词结合,也可以和动词结合,甚至有的也能和名词结合。只是各自结合的范围大小不同,条件不同罢了。但都有范围和限制,没有哪一类词能毫无...
程度副词,尤其是“很”,往往被人们用来作为区分形容词和动词的手段。其实它们不只可以和形容词结合,也可以和动词结合,甚至有的也能和名词结合。只是各自结合的范围大小不同,条件不同罢了。但都有范围和限制,没有哪一类词能毫无限制地和它们自由结合。区分词类,应该在这个范围和限制上去研究。今就表比较的程度副词“最”,和一般程度副词“很”两个词,把它们运用的情况,作一个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词“很”
程度副词
“最”
用法
形容词
动词
名词
词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汉语“有”的代词用法
被引量:
3
3
作者
宋玉
珂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3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古汉语“莫,无”等字有代词用法,是早被人们发现了的。但是,“有”有代词用法,训“有的,有人”,却一直还未被人注意。如(1)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
关键词
代词用法
“有”
古汉语
指代词
墨子
左传
孟子
庄子
孔子
句式意义
原文传递
古汉语动词的为动用法
被引量:
2
4
作者
宋玉
珂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188-191,共4页
古汉语动词用法,除使动和意动外,还有为动用法。所谓为动就是说动词和宾语之间是一种目的关系。如“臣死君,君死社稷”,意思是臣为君死,君为社稷死。“死”和“君”“社稷”之间是目的关系,这种宾语是目的宾语。古汉语的这种为动用法,...
古汉语动词用法,除使动和意动外,还有为动用法。所谓为动就是说动词和宾语之间是一种目的关系。如“臣死君,君死社稷”,意思是臣为君死,君为社稷死。“死”和“君”“社稷”之间是目的关系,这种宾语是目的宾语。古汉语的这种为动用法,汉唐以来的注疏家们都明确地认识到,只是他们那时还没有语法学,不能从语法角度去解释,但他们在注解语句时,都能恰当地用目的介词“为”或目的连词“以”什么的,把为动这一层关系解释清楚。(例见下文)今天我们如果再从语法上讲清道理,这就可以使我们在阅读古文,翻译白话的时候,能从语法上有意识地运用与目的关系有关的恰当语词去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动用法
受事宾语
古汉语
左传
介词
外动
白话
“以”
社稷
动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汉语用“孰”“与”组成的选择比较问句——兼论一些译法
被引量:
1
5
作者
宋玉
珂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0年第3期148-157,共10页
古汉语“孰”和“与”组成的选择问句,根据谓语是动词还是形容词,性质有所不同。动词谓语句只表选择,形容词谓语句既表选择,又有着浓重的比较意味。试对比下面的例:1.公日:“姜(与)赢其孰兴?”(《国语·郑语》)*
关键词
“与”
动词谓语句
“孰”
主语
古汉语
形容词谓语句
史记
句子形式
选择问句
句式
原文传递
现代汉语动词表示长时的几种形式
6
作者
宋玉
珂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6年第1期58-65,共8页
现代汉语重叠,表示动作的短暂,如“打打,停停”,这是大家所熟悉的,也是一般语法书都会讲到的。但是汉语动词也还有表示动作的长时形式,一般语法书却不曾讲到,如“跑啊跑啊,跑得筋疲力尽”,“讲啊讲啊,讲得口干舌燥”。
关键词
动词重叠
时态形式
语调
动作
汉语动词
表示
重复
“着”
读音
连读
原文传递
现代汉语的对立式
被引量:
2
7
作者
宋玉
珂
《天津师大学报》
1983年第3期82-87,共6页
现代汉语的反义语素,不论在构词法,还是造句法里,都可构成一种表达手段,用来表示一定的意义。如“反正,好歹,横竖,死活”等副词,都是由两个反义语素组成的对立式的词,表示无论如何的意思。这个无论如何的意思又是从反义语素放在一起表...
现代汉语的反义语素,不论在构词法,还是造句法里,都可构成一种表达手段,用来表示一定的意义。如“反正,好歹,横竖,死活”等副词,都是由两个反义语素组成的对立式的词,表示无论如何的意思。这个无论如何的意思又是从反义语素放在一起表示一切的意思引申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词
反义语素
现代汉语
立式
构词法
语法意义
语法手段
造句法
长时间
表达手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说“所于”
被引量:
2
8
作者
宋玉
珂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5期51-59,共9页
(一)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就“所”后加不加介词说,“其实上古汉语的所字本来就可以直接用在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或动宾词组的前面,指代上述与行为有关的各个方面,并不需要介词表示”,并且举了许多例,其中首先举的是“所”指代处...
(一)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就“所”后加不加介词说,“其实上古汉语的所字本来就可以直接用在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或动宾词组的前面,指代上述与行为有关的各个方面,并不需要介词表示”,并且举了许多例,其中首先举的是“所”指代处所的。其例是:1.冀北之土,马之所生,无兴国焉。(左传、昭公四年)2.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3.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及物动词
左传
介词
带宾语
上古汉语
古代汉语
文王
庄子
先秦古籍
省略形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什么”的用法
被引量:
2
9
作者
宋玉
珂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2年第2期120-126,共7页
“什么”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一个时刻也离不开的词。就是由于用得频繁,它的用法也极为复杂。概括起来,有三大类:一是表询问,二是表指代,三是表否定、贬斥、惊讶。在这三大类里,又有着各种各样的用法和特殊结构。为了逐一说明,条分缕析...
“什么”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一个时刻也离不开的词。就是由于用得频繁,它的用法也极为复杂。概括起来,有三大类:一是表询问,二是表指代,三是表否定、贬斥、惊讶。在这三大类里,又有着各种各样的用法和特殊结构。为了逐一说明,条分缕析于下。 (一)表 询 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指
用法
表虚
宾语
主语
分句
表语
名词性质
谓语
独词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髌脚不是削膝盖
被引量:
1
10
作者
宋玉
珂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8-50,共3页
髌脚不是削膝盖宋玉珂古汉语教材,大都把司马迁《报任安书》和邹阳《狱中上粱王书》中的“髌脚”一语,解释为削去膝盖,这是不对的。先秦的刑法,髌即刖,为足刑。因此,在先秦古籍中有髌脚一语,如《荀子·正论》“署侮搏,捶笞...
髌脚不是削膝盖宋玉珂古汉语教材,大都把司马迁《报任安书》和邹阳《狱中上粱王书》中的“髌脚”一语,解释为削去膝盖,这是不对的。先秦的刑法,髌即刖,为足刑。因此,在先秦古籍中有髌脚一语,如《荀子·正论》“署侮搏,捶笞髌脚,斩断枯磔,藉靡舌,是辱之由外至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书·刑法志》
《一切经音义》
《庄子·德充符》
《经典释文》
刖刑
《说文》
断足
《韩非子》
先秦古籍
《报任安书》
原文传递
《说“所于”》四续
11
作者
宋玉
珂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5-156,共2页
在《〈说"所于"〉三续》里,笔者曾举出《吕氏春秋.去尤》篇"尤乎爱"的三种变化形式,即"尤乎爱"、"所乎尤"、"所尤"。也曾说其中"所乎尤"包括两步变化:一步是"乎"提到动词"尤"之前,一步是"乎"提前后再加"所"才形成...
在《〈说"所于"〉三续》里,笔者曾举出《吕氏春秋.去尤》篇"尤乎爱"的三种变化形式,即"尤乎爱"、"所乎尤"、"所尤"。也曾说其中"所乎尤"包括两步变化:一步是"乎"提到动词"尤"之前,一步是"乎"提前后再加"所"才形成"所乎尤"。所以连同"尤乎爱"和"所尤"共为四步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所于"》
《吕氏春秋·去尤》
吕不韦
递变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释“羹”
12
作者
宋玉
珂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2-24,共3页
什么是羹?(1)《尔雅·释器》“肉谓之羹。”《穆天子传》卷6郭璞注“羹,肉也。”这明白说羹是肉。《广韵》“膳(即羹),熟肉。”《仪礼·乡饮酒礼》,又《乡射礼》,又《公食大夫札》皆有“羹定”之文,郑玄并注:“肉谓之羹,定犹熟...
什么是羹?(1)《尔雅·释器》“肉谓之羹。”《穆天子传》卷6郭璞注“羹,肉也。”这明白说羹是肉。《广韵》“膳(即羹),熟肉。”《仪礼·乡饮酒礼》,又《乡射礼》,又《公食大夫札》皆有“羹定”之文,郑玄并注:“肉谓之羹,定犹熟也。”《仪礼·特牲馈食礼》有“羹饪”之文,郑注:“肉谓之羹。饪,熟也。”这又明白说羹是熟肉,因此叫羹定,羹饪。(2)《仪礼·士昏礼》释文引晋吕忱《字林》“羹,肉有汁也。《太平御览》卷861引《尔雅》旧注“肉有汁曰羹”。《释名·释饮食》“羹,汪也。汁汪郎也。”王先谦注“羹,多汁者也,故曰汁汪郎。”这又明白说羹不只是肉,并且有汤汁,汤汁还很多。(3)《广雅·释器》“(?),谓之(月立)。”王念孙疏证“(月立)之言汁也。字亦作湆。”《左传·桓公二年》“大羹不致”,杜预注“大羹,肉汁也。”这又明白说羹是肉汁。就古书古注所见对羹的解释有这样三种。它们彼此不同。其实,羹是一个总名。它有各种不同做法,用各种不同材料,因而有各种不同的羹。有的是肉,有的是菜,有的既有肉又有菜,有的是汤,可是肉菜里也都有汤,只是多少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材料
太平御览
左传
尔雅
肉汁
汤汁
郑注
穆天子
郑玄注
王念孙
原文传递
语法对校勘之一助
13
作者
宋玉
珂
《语文研究》
1985年第3期45-46,共2页
《汉书·赵充国传》“武帝亲见视其创”一语,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第十二》“亲见视”条,谓“见”为衍文。按,“见”为强调指示宾语受事的虚字。先秦两汉古籍中“主—动—宾”句式动词前加“见”的并非一二见。如: ②其君见...
《汉书·赵充国传》“武帝亲见视其创”一语,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第十二》“亲见视”条,谓“见”为衍文。按,“见”为强调指示宾语受事的虚字。先秦两汉古籍中“主—动—宾”句式动词前加“见”的并非一二见。如: ②其君见好岩穴之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③秦大国也,韩小国也。韩甚疏秦,然而见亲秦,计之,非金无以也。(战国策·韩策三) ④后日吏还谒霸,霸见迎劳之。(汉书·黄霸传) ⑤时长安令杨兴以材能幸,常称誉堪。上欲以为助,乃见问兴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宾语
校勘
汉书
韩非子
先秦两汉
语法
衍文
读书杂志
句式
动词
原文传递
“有以”“无以”解
被引量:
1
14
作者
宋玉
珂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有以”
“无以”
文字解析
语法分析
原文传递
无恙
15
作者
宋玉
珂
《文史知识》
1981年第6期27-27,共1页
古人相见或通信,问安说'无恙',也说'不恙'。《礼记·曲礼上》郑玄注'客自外来,宜问其安否无恙'。恙,《风俗通》说,是一种善食人心的虫子。上古时,草居露宿。
关键词
礼记·曲礼
风俗通
郑玄注
《战国策》
《尔雅》
赵威后
洛川
布帆无恙
霜露
三口
原文传递
题名
“进行”的语法作用
被引量:
25
1
作者
宋玉
珂
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2年第1期59-64,46,共7页
文摘
在近几十年来,尤其是解放后,“进行”一词被广泛地使用,以至于滥。它的含义本很笼统,并没有很具体的意思。如“进行研究”比“研究”并不增添更多的意思。这样的动词还有几个,以“进行”最为典型,我们把它叫做“无色动词”。
关键词
动词谓语句
进行
双音
军事
语法作用
无色
研究
矛盾
主语
句式
分类号
H195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程度副词“最”和“很”的用法
被引量:
2
2
作者
宋玉
珂
出处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112-120,共9页
文摘
程度副词,尤其是“很”,往往被人们用来作为区分形容词和动词的手段。其实它们不只可以和形容词结合,也可以和动词结合,甚至有的也能和名词结合。只是各自结合的范围大小不同,条件不同罢了。但都有范围和限制,没有哪一类词能毫无限制地和它们自由结合。区分词类,应该在这个范围和限制上去研究。今就表比较的程度副词“最”,和一般程度副词“很”两个词,把它们运用的情况,作一个分析。
关键词
副词“很”
程度副词
“最”
用法
形容词
动词
名词
词类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汉语“有”的代词用法
被引量:
3
3
作者
宋玉
珂
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3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文摘
古汉语“莫,无”等字有代词用法,是早被人们发现了的。但是,“有”有代词用法,训“有的,有人”,却一直还未被人注意。如(1)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
关键词
代词用法
“有”
古汉语
指代词
墨子
左传
孟子
庄子
孔子
句式意义
分类号
H195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古汉语动词的为动用法
被引量:
2
4
作者
宋玉
珂
出处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188-191,共4页
文摘
古汉语动词用法,除使动和意动外,还有为动用法。所谓为动就是说动词和宾语之间是一种目的关系。如“臣死君,君死社稷”,意思是臣为君死,君为社稷死。“死”和“君”“社稷”之间是目的关系,这种宾语是目的宾语。古汉语的这种为动用法,汉唐以来的注疏家们都明确地认识到,只是他们那时还没有语法学,不能从语法角度去解释,但他们在注解语句时,都能恰当地用目的介词“为”或目的连词“以”什么的,把为动这一层关系解释清楚。(例见下文)今天我们如果再从语法上讲清道理,这就可以使我们在阅读古文,翻译白话的时候,能从语法上有意识地运用与目的关系有关的恰当语词去解释。
关键词
为动用法
受事宾语
古汉语
左传
介词
外动
白话
“以”
社稷
动宾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汉语用“孰”“与”组成的选择比较问句——兼论一些译法
被引量:
1
5
作者
宋玉
珂
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0年第3期148-157,共10页
文摘
古汉语“孰”和“与”组成的选择问句,根据谓语是动词还是形容词,性质有所不同。动词谓语句只表选择,形容词谓语句既表选择,又有着浓重的比较意味。试对比下面的例:1.公日:“姜(与)赢其孰兴?”(《国语·郑语》)*
关键词
“与”
动词谓语句
“孰”
主语
古汉语
形容词谓语句
史记
句子形式
选择问句
句式
分类号
H195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现代汉语动词表示长时的几种形式
6
作者
宋玉
珂
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6年第1期58-65,共8页
文摘
现代汉语重叠,表示动作的短暂,如“打打,停停”,这是大家所熟悉的,也是一般语法书都会讲到的。但是汉语动词也还有表示动作的长时形式,一般语法书却不曾讲到,如“跑啊跑啊,跑得筋疲力尽”,“讲啊讲啊,讲得口干舌燥”。
关键词
动词重叠
时态形式
语调
动作
汉语动词
表示
重复
“着”
读音
连读
分类号
H195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现代汉语的对立式
被引量:
2
7
作者
宋玉
珂
出处
《天津师大学报》
1983年第3期82-87,共6页
文摘
现代汉语的反义语素,不论在构词法,还是造句法里,都可构成一种表达手段,用来表示一定的意义。如“反正,好歹,横竖,死活”等副词,都是由两个反义语素组成的对立式的词,表示无论如何的意思。这个无论如何的意思又是从反义语素放在一起表示一切的意思引申出来的。
关键词
反义词
反义语素
现代汉语
立式
构词法
语法意义
语法手段
造句法
长时间
表达手段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说“所于”
被引量:
2
8
作者
宋玉
珂
出处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5期51-59,共9页
文摘
(一)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就“所”后加不加介词说,“其实上古汉语的所字本来就可以直接用在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或动宾词组的前面,指代上述与行为有关的各个方面,并不需要介词表示”,并且举了许多例,其中首先举的是“所”指代处所的。其例是:1.冀北之土,马之所生,无兴国焉。(左传、昭公四年)2.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3.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
关键词
不及物动词
左传
介词
带宾语
上古汉语
古代汉语
文王
庄子
先秦古籍
省略形式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什么”的用法
被引量:
2
9
作者
宋玉
珂
出处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2年第2期120-126,共7页
文摘
“什么”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一个时刻也离不开的词。就是由于用得频繁,它的用法也极为复杂。概括起来,有三大类:一是表询问,二是表指代,三是表否定、贬斥、惊讶。在这三大类里,又有着各种各样的用法和特殊结构。为了逐一说明,条分缕析于下。 (一)表 询 问
关键词
虚指
用法
表虚
宾语
主语
分句
表语
名词性质
谓语
独词句
分类号
C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髌脚不是削膝盖
被引量:
1
10
作者
宋玉
珂
出处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8-50,共3页
文摘
髌脚不是削膝盖宋玉珂古汉语教材,大都把司马迁《报任安书》和邹阳《狱中上粱王书》中的“髌脚”一语,解释为削去膝盖,这是不对的。先秦的刑法,髌即刖,为足刑。因此,在先秦古籍中有髌脚一语,如《荀子·正论》“署侮搏,捶笞髌脚,斩断枯磔,藉靡舌,是辱之由外至者...
关键词
《汉书·刑法志》
《一切经音义》
《庄子·德充符》
《经典释文》
刖刑
《说文》
断足
《韩非子》
先秦古籍
《报任安书》
分类号
H159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说“所于”》四续
11
作者
宋玉
珂
机构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教授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5-156,共2页
文摘
在《〈说"所于"〉三续》里,笔者曾举出《吕氏春秋.去尤》篇"尤乎爱"的三种变化形式,即"尤乎爱"、"所乎尤"、"所尤"。也曾说其中"所乎尤"包括两步变化:一步是"乎"提到动词"尤"之前,一步是"乎"提前后再加"所"才形成"所乎尤"。所以连同"尤乎爱"和"所尤"共为四步变化。
关键词
《说"所于"》
《吕氏春秋·去尤》
吕不韦
递变关系
分类号
B229.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释“羹”
12
作者
宋玉
珂
出处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2-24,共3页
文摘
什么是羹?(1)《尔雅·释器》“肉谓之羹。”《穆天子传》卷6郭璞注“羹,肉也。”这明白说羹是肉。《广韵》“膳(即羹),熟肉。”《仪礼·乡饮酒礼》,又《乡射礼》,又《公食大夫札》皆有“羹定”之文,郑玄并注:“肉谓之羹,定犹熟也。”《仪礼·特牲馈食礼》有“羹饪”之文,郑注:“肉谓之羹。饪,熟也。”这又明白说羹是熟肉,因此叫羹定,羹饪。(2)《仪礼·士昏礼》释文引晋吕忱《字林》“羹,肉有汁也。《太平御览》卷861引《尔雅》旧注“肉有汁曰羹”。《释名·释饮食》“羹,汪也。汁汪郎也。”王先谦注“羹,多汁者也,故曰汁汪郎。”这又明白说羹不只是肉,并且有汤汁,汤汁还很多。(3)《广雅·释器》“(?),谓之(月立)。”王念孙疏证“(月立)之言汁也。字亦作湆。”《左传·桓公二年》“大羹不致”,杜预注“大羹,肉汁也。”这又明白说羹是肉汁。就古书古注所见对羹的解释有这样三种。它们彼此不同。其实,羹是一个总名。它有各种不同做法,用各种不同材料,因而有各种不同的羹。有的是肉,有的是菜,有的既有肉又有菜,有的是汤,可是肉菜里也都有汤,只是多少不同。
关键词
不同材料
太平御览
左传
尔雅
肉汁
汤汁
郑注
穆天子
郑玄注
王念孙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语法对校勘之一助
13
作者
宋玉
珂
出处
《语文研究》
1985年第3期45-46,共2页
文摘
《汉书·赵充国传》“武帝亲见视其创”一语,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第十二》“亲见视”条,谓“见”为衍文。按,“见”为强调指示宾语受事的虚字。先秦两汉古籍中“主—动—宾”句式动词前加“见”的并非一二见。如: ②其君见好岩穴之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③秦大国也,韩小国也。韩甚疏秦,然而见亲秦,计之,非金无以也。(战国策·韩策三) ④后日吏还谒霸,霸见迎劳之。(汉书·黄霸传) ⑤时长安令杨兴以材能幸,常称誉堪。上欲以为助,乃见问兴曰:“
关键词
宾语
校勘
汉书
韩非子
先秦两汉
语法
衍文
读书杂志
句式
动词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有以”“无以”解
被引量:
1
14
作者
宋玉
珂
机构
北京电大
出处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有以”
“无以”
文字解析
语法分析
分类号
H136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无恙
15
作者
宋玉
珂
出处
《文史知识》
1981年第6期27-27,共1页
文摘
古人相见或通信,问安说'无恙',也说'不恙'。《礼记·曲礼上》郑玄注'客自外来,宜问其安否无恙'。恙,《风俗通》说,是一种善食人心的虫子。上古时,草居露宿。
关键词
礼记·曲礼
风俗通
郑玄注
《战国策》
《尔雅》
赵威后
洛川
布帆无恙
霜露
三口
分类号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进行”的语法作用
宋玉
珂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2
25
原文传递
2
程度副词“最”和“很”的用法
宋玉
珂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古汉语“有”的代词用法
宋玉
珂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3
3
原文传递
4
古汉语动词的为动用法
宋玉
珂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古汉语用“孰”“与”组成的选择比较问句——兼论一些译法
宋玉
珂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0
1
原文传递
6
现代汉语动词表示长时的几种形式
宋玉
珂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6
0
原文传递
7
现代汉语的对立式
宋玉
珂
《天津师大学报》
198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说“所于”
宋玉
珂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什么”的用法
宋玉
珂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髌脚不是削膝盖
宋玉
珂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1
原文传递
11
《说“所于”》四续
宋玉
珂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释“羹”
宋玉
珂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0
原文传递
13
语法对校勘之一助
宋玉
珂
《语文研究》
1985
0
原文传递
14
“有以”“无以”解
宋玉
珂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1
原文传递
15
无恙
宋玉
珂
《文史知识》
198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