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性粉状白钨酸与十聚、六聚及其他多聚钨酸盐的联系和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顾翼东 朱思三 +2 位作者 邵翠琪 金松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7,共7页
本文扼要总结了作者近年来关于活性粉状白钨酸与十聚、六聚钨酸的工作,包括它们的制备、分离及相互转化。聚钨酸有机铵盐的光敏性,活性粉状白钨酸用于合成众多新化合物,对三价钨的簇合物以及从WO_4^(2-)转变到黄钨酸系列过程的推测等也... 本文扼要总结了作者近年来关于活性粉状白钨酸与十聚、六聚钨酸的工作,包括它们的制备、分离及相互转化。聚钨酸有机铵盐的光敏性,活性粉状白钨酸用于合成众多新化合物,对三价钨的簇合物以及从WO_4^(2-)转变到黄钨酸系列过程的推测等也给予了相应的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白钨酸 多聚钨酸盐 光敏化合物
下载PDF
某些有机胺十聚钨酸盐在溶液中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岳斌 朱思三 +2 位作者 王其兰 顾翼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9期1153-1156,共4页
研究了3种有机胺十聚钨酸盐在某些有机溶剂及水中的稳定性,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紫外吸收光谱对转化产物进行了鉴定,以期有助于对其光致变色性质作较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有机胺 十聚钨酸盐 溶液 稳定性
下载PDF
酰代呲唑酮作为金属元素萃取剂的研究(Ⅱ)——不同基团取代的呲唑酮对于铈(Ⅲ)的萃取及其与二辛基亚砜的协同萃取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顾翼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1年第2期139-147,共9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基团取代的酰代吡唑酮对铈(Ⅲ)的萃取。采用斜率法和同位素示踪技术,测得它们在HCl和HNO_(3)体系中的萃合物组成和萃取平衡常数;还研究了它们与二辛基亚砜对铈(Ⅲ)的协同萃取。研究过程中,以HTTA作为对照。
关键词 协同萃取 亚砜 同位素示踪技术 金属元素 铈(Ⅲ) 斜率法 吡唑酮 (Ⅱ)
下载PDF
粉状白钨酸的研究(Ⅻ)——某些聚钨酸有机铵盐的合成和性质 被引量:1
4
作者 马佩莲 顾翼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8年第11期1100-1103,共4页
以粉状白钨酸和三种有机铵——乙二胺、乙醇胺和异丙胺为原料,分别合成了偏钨酸盐和仲钨酸盐。通过紫外,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以及极谱测定,研究了三种不同类型有机胺聚钨酸盐的组成与性质,发现乙醇胺和异丙胺的偏钨酸盐具有光敏性。
关键词 粉状白钨酸 有机铵盐 偏钨酸盐 聚钨酸盐
下载PDF
四价镨化合物的研究(Ⅰ)--铈镨杂多核氧化物的制备及四价镨在不同溶液中的稳定性
5
作者 顾翼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0年第2期1-13,共13页
在常温常压下,从近中性的混合铈、镨硝酸盐水溶液中,采用臭氧(或氧气)氧化,制得了红棕色的四价铈镨杂多核氧化物,这种在铈的存在下镨的氧化,拟称为“带同氧化”。通过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以及与二氧化锰作用的研究,证明了杂多核... 在常温常压下,从近中性的混合铈、镨硝酸盐水溶液中,采用臭氧(或氧气)氧化,制得了红棕色的四价铈镨杂多核氧化物,这种在铈的存在下镨的氧化,拟称为“带同氧化”。通过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以及与二氧化锰作用的研究,证明了杂多核氧化物中四价镨的存在。该杂多核氧化物溶于浓硝酸、浓盐酸和冰醋酸中,生成血红色的溶液。通过颜色的变化和紫外可见光谱的研究,考察了四价镨在这些溶液中的稳定性。四价镨在冰醋酸中相当稳定,浓硝酸中一小时内逐渐消失,浓盐酸和硫酸(1:1)中则极不稳定。含四价镨的浓硝酸和冰醋酸溶液的吸收光谱,分别在460nm和440nm处呈现宽带特征吸收峰。通过与不含四价镨的纯铈(Ⅳ)、纯错(Ⅲ)及铈钕混合氧化物等光谱的比较,初步认为这两个特征吸收峰与四价镨的存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醋酸溶液 特征吸收峰 混合氧化物 四价 红棕色 浓硝酸 常温常压 物相分析
下载PDF
粉状白钨酸的研究(Ⅱ)——从粉状白钨酸制备偏钨酸盐
6
作者 顾翼东 +1 位作者 朱思三 鲍倓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4年第1期116-118,共3页
偏钨酸盐类,尤其是偏钨酸铵(AMT),由于水溶性特别大,近年来对于它们的制备及应用,正在引起各方面的注意。有关AMT的制备研究,已有悠久的历史.近时期以来,专利报导又相当多。除用氢型离子交换树脂酸化仲钨酸铵(APT)外,主要是用APT加热控... 偏钨酸盐类,尤其是偏钨酸铵(AMT),由于水溶性特别大,近年来对于它们的制备及应用,正在引起各方面的注意。有关AMT的制备研究,已有悠久的历史.近时期以来,专利报导又相当多。除用氢型离子交换树脂酸化仲钨酸铵(APT)外,主要是用APT加热控制脱氨法以及APT溶液的电解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控制 AMT APT (Ⅱ) 偏钨酸铵 离子交换树脂 电解法
下载PDF
粉状白钨酸的研究(Ⅳ)——偏钨酸铵的制备及多晶X光衍射图谱的指标化
7
作者 顾翼东 陈民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6年第5期383-386,共4页
本文由粉状白钨酸制备了偏钨酸铵,该化合物容易自澄清溶液中以削角正八面体形状结晶,晶体分子式为(NH_(4))_(6)[H_(2)(W_(3)O_(10))_(4)]·20H_(2)O。由多晶X光衍射方法确定它属立方晶系,经粉末衍射图谱的指标化求得晶胞参数α=18.... 本文由粉状白钨酸制备了偏钨酸铵,该化合物容易自澄清溶液中以削角正八面体形状结晶,晶体分子式为(NH_(4))_(6)[H_(2)(W_(3)O_(10))_(4)]·20H_(2)O。由多晶X光衍射方法确定它属立方晶系,经粉末衍射图谱的指标化求得晶胞参数α=18.08,晶胞内含4个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标化 参数α 粉状白钨酸 晶胞 X光衍射 正八面体 偏钨酸铵 衍射图谱
下载PDF
酰代吡唑酮作为金属元素萃取剂的研究(Ⅲ)——HAPZ-8113F与一系列有机亚砜对于铈(Ⅲ)的协同萃取及固体络合物的制备
8
作者 顾翼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2年第S01期14-20,共7页
本文比较了1-苯基,3-甲基,4-三氟乙酰吡唑酮(5)(代号为HAPZ-8113F,以HA表示)与多种多碳亚砜和双亚砜(以S表示)对于三价铈的协同萃取效应,以二辛基亚砜的协萃能力为最高。并进一步研究了以二辛基亚砜为中性萃取剂,在硝酸和盐酸体系申,和H... 本文比较了1-苯基,3-甲基,4-三氟乙酰吡唑酮(5)(代号为HAPZ-8113F,以HA表示)与多种多碳亚砜和双亚砜(以S表示)对于三价铈的协同萃取效应,以二辛基亚砜的协萃能力为最高。并进一步研究了以二辛基亚砜为中性萃取剂,在硝酸和盐酸体系申,和HAPZ-8113F协同萃取Ce(Ⅲ)时的混合萃合物组成。它们分别是:CeAs和CeA_(3)·NO_(3)·S以及CeA_(2)·Cl·HA和CeA_(3)·Cl·S。从归一化标绘图中推算了各有关的平衡常数。还制得了HAPZ-8113F与钕的固体萃合物及HAPZ-8113F、二甲基亚砜与钕的固体协车合物。它们的组成分别为NdA_(3)·HA和NdA_(3)·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萃取 吡唑酮 亚砜 平衡常数 中性萃取剂 金属元素 萃合物 (Ⅲ)
下载PDF
PHOTOCHROMISM OF PIPERIDINE METATUNGSTATE
9
作者 顾翼东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0年第2期172-173,共2页
In the course of our study on the preparation of metatungstates, we have observed that the white products preoared from the weak acidic solution turned readily to blue on exposure to sunlight. Then, we prepared variou... In the course of our study on the preparation of metatungstates, we have observed that the white products preoared from the weak acidic solution turned readily to blue on exposure to sunlight. Then, we prepared various organic ammonium metatungstates 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MONIUM ACIDIC exposure readily turned REVERSIBLE tungsten TITRATION visible accelerated
原文传递
我国4岁以下儿童看电视行为对睡眠质量影响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董叔梅 +3 位作者 姜艳蕊 孙莞绮 王燕 江帆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07-912,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4岁以下儿童看电视现状并探讨其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省-市-县-医院”的抽样技术路线,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抽取来自中国8个省或A治区1046名4~48月龄足月、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 目的了解我国4岁以下儿童看电视现状并探讨其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省-市-县-医院”的抽样技术路线,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抽取来自中国8个省或A治区1046名4~48月龄足月、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家长填写“儿童个人及家庭社会环境问卷”收集儿童看电视情况、个人及家庭基本信息;利用简明婴儿睡眠问卷(BISQ)和简明儿童睡眠问卷(BCSQ)分别评估3岁以下婴幼儿及3岁以上学龄前儿童睡眠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儿童看电视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人选儿童平均(20±13)月龄,其中男孩558人,占总数的53.3%;4岁以下儿童看电视率为70.3%(735/1046),其中2岁以下婴幼儿看电视率为58.7%(408/695),≥2岁儿童中看电视时间≥2h/d的占19.9%(70/351),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看电视率逐渐增高。不同性别、城乡、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成员结构之间儿童看电视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然而,卧室内有电视(x^2=13.682,P=0.001)以及母亲全职工作(x^2=15.053,P=0.005)的儿童电视使用时间明显偏高;在校正了儿童年龄、性别、母亲教育程度、母亲工作状况等因素后,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与不看电视的儿童相比,看电视时间≥1h/d儿童的就寝时间更晚(t=5.49,P〈0.001),入睡潜伏期更长(t=2.63,P=0.009),夜间睡眠时间更短(t=-3.49,P=0.001)。结论我国4岁以下儿童看电视比例较高,且很多婴儿6个月以下就暴露在电视环境中;卧室内有电视以及母亲全职工作的儿童看电视的比例明显偏高。在年幼儿中,看电视已经可以使其就寝时间延迟、入睡潜伏期延长、夜间睡眠时间缩短,需要引起家长及儿科医生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电视 睡眠
原文传递
婴儿睡眠发展模式及其相关因素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董叔梅 林青敏 +5 位作者 朱丽霞 姜艳蕊 孙莞绮 王广海 江帆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21-727,共7页
目的:通过队列追踪研究探索我国婴儿睡眠模式发展轨迹并评估常见不良入睡习惯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在上海浦东新区仁济医院按照入组标准共招募262例健康新生儿,其中男孩132例,女孩130例。在婴儿42天以及3、6、9、12月龄时进行追踪... 目的:通过队列追踪研究探索我国婴儿睡眠模式发展轨迹并评估常见不良入睡习惯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在上海浦东新区仁济医院按照入组标准共招募262例健康新生儿,其中男孩132例,女孩130例。在婴儿42天以及3、6、9、12月龄时进行追踪随访,使用国际通用简明婴儿睡眠问卷-加长版(BISQ-E)评估婴儿睡眠及睡眠习惯。结果:婴儿白天睡眠时间在42天、3月龄6月龄变化显著,从42天的(6.6±2.8)h逐渐减少到6月龄的(3.7±1.5)h;夜间睡眠时间在42天及3月龄变化显著,从42天的(7.6±2.3)h逐渐上升到3月龄的(8.7±2.0)h;夜间觉醒次数从42天的平均(2.4±0.8)次减少为3月龄的(1.6±0.8)次,6、9月龄婴儿的觉醒次数有轻度的反弹,分别为(1.7±1.1)和(1.6±1.0)次,到12月龄左右,觉醒次数再次下降到(1.2±0.8)次;婴儿不良入睡方式在各随访点所占比例分别为96.1%、96.1%、92.2%、84.0%和78.5%;婴儿夜间觉醒次数与奶睡(含乳头或奶瓶入睡)以及奶睡加抱睡(拍抱或摇晃入睡)入睡方式呈正相关(标准化β=0.31~0.40;均P〈0.05)。结论:婴儿睡眠模式在出生后6个月内变化显著,6~12个月变化趋于平稳。不良入睡方式与婴儿夜间觉醒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睡眠 睡眠习惯 队列研究
下载PDF
办公建筑人员工作效率室内环境影响因素及经济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兰丽 连之伟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35-139,共5页
对上海市两处代表性办公建筑进行实地调研。采用主观问卷调查了建筑内人员对室内环境的总体感觉,各项人的因素及室内环境质量因素对人员工作效率的影响程度,病态建筑综合症症状等,并客观调查了空调系统运行能源消耗费用及人员薪酬等支... 对上海市两处代表性办公建筑进行实地调研。采用主观问卷调查了建筑内人员对室内环境的总体感觉,各项人的因素及室内环境质量因素对人员工作效率的影响程度,病态建筑综合症症状等,并客观调查了空调系统运行能源消耗费用及人员薪酬等支出情况,同时对室内的空气温度、湿度、风速、噪声、甲醛和二氧化碳浓度等物理参数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尽管建筑室内各项物理参数都在标准范围内,接近50%的人员抱怨有病态建筑综合症,且大多数人希望增加室内新风量,(尤其是开放式办公室)降低室内噪音水平。热环境、空气品质和噪音是影响人员工作效率的主要环境质量因素。因此,办公建筑可优先考虑改善这些环境质量因素以提高人员的健康舒适水平和工作效率。在调查的两幢建筑中,人员薪酬与建筑运行能耗(电费)支出之比也达到100倍之多。这表明在中国,尤其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的办公建筑中,提高人员工作效率有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效率 经济分析 室内环境 现场调查
下载PDF
婴幼儿就寝习惯与睡眠时间及质量的剂量依赖性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杨芳 林青敏 +9 位作者 王广海 姜艳蕊 董叔梅 孙莞琦 邓玉娇 王燕 徐晓娟 朱绮 江帆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39-444,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婴幼儿就寝习惯现状,并探索其与睡眠时间及质量的剂量依赖关系。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于2012至2013年按照“省→市→县→医院”的抽样技术路线,抽取全国8个省市0~35月龄足月、健康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家长填... 目的了解我国婴幼儿就寝习惯现状,并探索其与睡眠时间及质量的剂量依赖关系。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于2012至2013年按照“省→市→县→医院”的抽样技术路线,抽取全国8个省市0~35月龄足月、健康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家长填写“简明婴儿睡眠问卷”评估婴幼儿睡眠情况;同时家长完成“儿童个人及家庭社会环境问卷”了解儿童详细的背景资料。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就寝习惯对婴幼儿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入选1304名婴幼儿平均(12±lO)月龄,其中男689名,占总人数52.8%。48.5%(632/1304)的家长报告婴幼儿没有形成每晚规律就寝习惯。就寝习惯与夜间睡眠时间及所有睡眠质量相关指标存在显著剂量依赖关系(P均〈0.05)。就寝习惯越规律,夜间睡眠时间越长、就寝时间越早、入睡潜伏期越短、夜醒次数越少以及夜醒持续时间越短,如每晚保持规律就寝的婴幼儿夜间睡眠时间明显长于无任何一天规律就寝婴幼儿[9.5(95%C1:9.4~9.6)比8.9(95%CI:8.6~9.3)h,t=3.345,P=0.001,CI:可信区间]。每晚规律就寝组与每晚从不规律就寝组比较,夜醒次数少[1.3(95%CI:1.2~1.4)比2.4(95%CI:2.0-2.9)次,t=3.182,P=0.001],且夜醒持续时间也少[16.6(95%CI:14.6~18.8)比59.2(95%CI:47.0~72.7)rain,t=6.383,P〈0.01]。结论我国婴幼儿规律就寝习惯比例较低。规律就寝习惯与婴幼儿良好的睡眠结果尤其是睡眠质量密切相关,并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就寝习惯越规律,婴幼儿睡眠质量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儿童 睡眠 就寝习惯
原文传递
夜醒与婴幼儿认知发育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爱萍 孙莞绮 +9 位作者 骆晓萍 黄芳 陈晓英 姜艳蕊 王燕 徐小娟 朱绮 章依文 江帆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64-1068,共5页
目的了解影响婴幼儿夜醒的环境因素,探讨婴幼儿夜醒与认知发育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2月-2013年2月义乌市城区和乡镇各1个点作为项目点,共抽取2~30个月婴幼儿116名。以问卷形式对儿童及其家长进行调查,了解儿童出生及家庭... 目的了解影响婴幼儿夜醒的环境因素,探讨婴幼儿夜醒与认知发育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2月-2013年2月义乌市城区和乡镇各1个点作为项目点,共抽取2~30个月婴幼儿116名。以问卷形式对儿童及其家长进行调查,了解儿童出生及家庭社会经济的相关情况;采用简易婴儿睡眠问卷(BISQ)收集儿童夜醒次数及时间等相关睡眠情况;同时采用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进行婴幼儿认知发育评估。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12.99±8.55)月(2~30个月),男孩占50.86%(59/116)。〈1岁婴儿,偶尔夜醒仅占5.26%,夜醒1次占29.82%,夜醒多次占64.91%;91岁幼儿则分别为32.20%、45.76%和22.03%。〈1岁婴儿和≥1岁幼儿夜醒次数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岁婴儿平均夜醒时间为(0.49±0.31)h,≥1岁幼儿为(0.31±0.4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5,P〈0.001)。31岁幼儿随着夜醒次数增加,智力发育指数(MDI)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8,P=0.024);夜醒时间与MDI呈显著负相关(r=-0.26,P=0.035)。〈1岁婴儿的夜醒次数和夜醒时间与MDI无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证实夜醒次数及时间是≥1岁幼)LMDI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对持续夜醒婴幼儿应引起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醒睡眠 婴幼儿 认知发育
下载PDF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血压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燕 姜艳蕊 +5 位作者 孙莞绮 董叔梅 殷勇 陈洁 江帆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3期161-166,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血压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以睡眠打鼾为主诉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睡眠障碍诊治中心就诊的3~18岁儿童青少年,行整夜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并测量睡前收缩压(SBP)和舒... 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血压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以睡眠打鼾为主诉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睡眠障碍诊治中心就诊的3~18岁儿童青少年,行整夜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并测量睡前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根据PSG监测结果分为非OSAHS组和OSAHS组,OSAHS组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和最低血氧饱和度分为OSAHS轻、中和重度亚组。依据2010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血压参照标准诊断高血压。计算收缩压指数(SBPI)和舒张压指数(DBPI)。分析不同程度的OSAHS与血压的相关性。结果 385例研究对象进入分析,平均年龄(5.5±2.3)岁,男262例,女123例。SBP(100.6±10.4)mmHg,DBP(63.2±8.5)mmHg,符合高血压诊断122例(31.7%),其中严重高血压42例(10.9%)。非OSAHS组261例(67.8%);OSAHS组124例,其中轻、中和重度亚组分别有54、43和27例。BMI、BMI-Z评分、颈围、超重及肥胖患病率指标OSAHS组显著高于非OSAHS组。①OSAHS组SBP显著高于非OSAHS组,但调整年龄、性别和BMI-Z评分后SBP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SAHS轻、中和重度亚组SBP和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BP:F=3.46,P=0.034;DBP:F=4.27,P=0.016),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和BMI-Z评分后SBP和DBP的组间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非OSAHS组和OSAHS组SBPI和DB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SAHS轻、中和重度亚组SBPI和DB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BPI:F=2.54,P=0.046;DBPI:F=3.25,P=0.042)。③OSAHS轻、中和重度亚组高血压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整了年龄、性别以及BMI-Z评分后,OSAHS重度亚组严重高血压的风险显著高于轻度亚组,OR=5.79(95%CI:1.45~23.11)。结论鼾症患儿高血压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其中重度OSAHS患儿高血压及严重高血压的发生风险最高,提示应密切监测睡眠相关呼吸障碍患儿的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障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高血压 多导睡眠监测 儿童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睡眠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姜艳蕊 +2 位作者 孙莞绮 王燕 江帆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1-593,596,共4页
目的探究学龄前儿童睡眠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虹口区随机抽取11所幼儿园,对其5~7岁儿童进行调查。采用个人及家庭社会环境问卷,中文版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hildren'Sleep Habits Questionnaire,CSH... 目的探究学龄前儿童睡眠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虹口区随机抽取11所幼儿园,对其5~7岁儿童进行调查。采用个人及家庭社会环境问卷,中文版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hildren'Sleep Habits Questionnaire,CSHQ)、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系列中普适性核心量表(4.0)(The Pediat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Measurement Models,PedsQL)评估儿童个人基本信息、睡眠情况及儿童生活质量。结果入组儿童共836名,男生占49.9%。相比睡眠时间短(〈-1s)的儿童,睡眠时间长(〉+1s)的儿童有较高的总体生活质量、生理功能及情感功能。而睡眠节律模式较早(〈-1s)的儿童也比睡眠节律较晚(〉+1s)的儿童有较好的总体生活质量、生理功能、情感功能及在幼儿园的表现。结论学龄前儿童睡眠时间及睡眠节律模式与生活质量均显著相关。家长及教师应更加关注儿童的睡眠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睡眠时间 睡眠节律模式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水分胁迫期间及胁迫解除后幼年桃树光合产物的分配 被引量:7
17
作者 柴成林 李绍华 +1 位作者 徐迎春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4-578,共5页
采用14 CO2 示踪技术 ,研究了盆栽‘京春’桃 (PrunuspersicaL .)树在水分胁迫期间和胁迫解除后光合产物在各器官间的分配。水分胁迫抑制源叶中同化产物的向外输出 ,并且在水分胁迫解除后仍对同化产物的输出具有后效作用。水分胁迫显著... 采用14 CO2 示踪技术 ,研究了盆栽‘京春’桃 (PrunuspersicaL .)树在水分胁迫期间和胁迫解除后光合产物在各器官间的分配。水分胁迫抑制源叶中同化产物的向外输出 ,并且在水分胁迫解除后仍对同化产物的输出具有后效作用。水分胁迫显著降低了幼年桃树幼叶 +梢尖的库活力 (14 C -光合产物分配系数K)和14 C -光合产物相对分配量 (R) ,但导致砧木韧皮部和细根K值和R值的显著增加。在水分胁迫解除后 11d ,幼叶 +梢尖K和R值获得较大程度的恢复 ,尽管仍低于对照 ,但显著高于正处于胁迫状态的植株 ,砧木韧皮部的K和R值降低到对照的水平 ,而细根的K值和R值仍维持在显著高于对照的水平上。对水分胁迫对器官碳素营养的影响与其生长的反应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胁迫解除 幼年桃树 光合产物分配
下载PDF
脐带血维生素D水平与新生儿生长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9
18
作者 叶秀霞 +4 位作者 姜艳蕊 林建华 张宇 贝斐 江帆 《临床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30-434,共5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脐带血维生素D水平现况,探讨脐带血维生素D水平与新生儿生长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223对足月单胎母子。问卷法收集母亲孕期信息;测量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头围和身长指标;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新生儿脐带血和母亲孕晚期血2... 目的了解新生儿脐带血维生素D水平现况,探讨脐带血维生素D水平与新生儿生长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223对足月单胎母子。问卷法收集母亲孕期信息;测量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头围和身长指标;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新生儿脐带血和母亲孕晚期血25(OH)D浓度。结果脐带血25(OH)D平均浓度为20.7 nmol/L,维生素D缺乏率达82.1%,其中严重缺乏率为12.1%(<10 nmol/L)。子代与母亲孕晚期25(OH)D浓度基本一致。脐带血不同25(OH)D浓度新生儿的出生季节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nmol/L组冬春季节所占比例较高。脐带血25(OH)D浓度与低出生体质量(LBW)和小于胎龄(SGA)新生儿的发生率均无显著相关(P>0.05)。控制性别、胎龄、出生季节等变量后,脐带血不同25(OH)D浓度组间的出生体质量和头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新生儿脐带血25(OH)D浓度普遍低,维生素D缺乏状态与其母亲孕晚期维生素D状况基本一致。脐带血25(OH)D浓度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和头围存在一定相关性,其具体规律尚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血 25(OH)D 生长指标 新生儿
下载PDF
2014年上海市小学生青春期性征发育状况调查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瑶 张云婷 +4 位作者 陈畅 姜艳蕊 刘世建 江帆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71-975,共5页
目的调查上海市小学生青春期性征发育现状。方法于2014年6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小学一年级至五年级学生共17571名。调查女生乳房及阴毛发育Tanner分期,男生睾丸容积及阴毛发育Tanner分期,女生月经、男生遗精是否发生... 目的调查上海市小学生青春期性征发育现状。方法于2014年6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小学一年级至五年级学生共17571名。调查女生乳房及阴毛发育Tanner分期,男生睾丸容积及阴毛发育Tanner分期,女生月经、男生遗精是否发生及初次发生时间。计算女生及男生性早熟检出率,6—7岁女生乳房发育≥B2及阴毛发育≥PH2检出率,6~9岁女生月经初潮检出率,6-8岁男生睾丸容积≥4ml及阴毛发育≥PH2检出率,并采用逆概率加权法对数据进行抽样权重调整。结果最后纳入16197名6~11岁小学生进行分析。进行权重调整后,女生6—7岁出现乳房发育≥B2的检出率为17.2%,6-7岁出现阴毛发育》PH2的检出率为2.5%,6~9岁已发生月经初潮的检出率为0.3%,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女生已发生月经初潮的检出率为4.7%;按目前性早熟界定方法,6—7岁女生性早熟检出率为19.0%。男生6~8岁睾丸容积≥4ml的检出率为1.7%,6-8岁阴毛发育≥PH2的检出率为0.6%,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男生已发生遗精的检出率为0.1%;按目前性早熟界定方法,6-8岁男生性早熟检出率为2.3%。结论上海小学生尤其是女生普遍存在青春期性征发育提前情况,在小学阶段针对性开展青春期教育及性教育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发育 青春期发育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婴幼儿乳房发育的全国多中心研究初探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燕 王爱萍 +10 位作者 孔莉芳 李洁 李素月 刘芸 张丽 张瑞芳 班彩霞 姜艳蕊 孙莞绮 江帆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初步了解中国婴幼儿乳房发育的发生率,同时探索其发生的高危因素,以及婴幼儿乳房发育对其体格生长、神经认知发育和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选取来自中国8个省1510名0—48月龄足月、健... 目的初步了解中国婴幼儿乳房发育的发生率,同时探索其发生的高危因素,以及婴幼儿乳房发育对其体格生长、神经认知发育和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选取来自中国8个省1510名0—48月龄足月、健康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身长(高)、体重、乳房发育情况、神经发育水平进行测试,同时家长完成儿童个人及家庭社会环境问卷。结果研究发现乳房发育发生率为1.6%(23/1475),其中男童1.0%(8/780),女童2.2%(15/695),均发生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控制了年龄、性别后,父亲受教育程度低(OR=3.632,95%CI=1.565~8.432)以及母亲吸烟(OR=18.960,95%CI=1.590—226.304)均与婴幼儿乳房发育相关。乳房发育阳性组比阴性组儿童身高偏矮(性别、年龄别身高z值-0.602±1.042vs.0.008±0.986,P〈0.05),体重偏轻(性别、年龄别体重Z值-0.479±0.648vs.0.005±0.987,P〈0.05),控制年龄、性别和父亲受教育程度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乳房发育的发生与否与婴幼儿的神经认知发育(t=-0.082,P〉0.05)和运动发育(t=1.054,P〉0.05)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我国婴幼儿乳房发育发生率与国外报道相近。0~48月婴幼儿中父亲受教育程度及母亲吸烟情况与乳房发育发生率具有相关性,同时乳房发育状况与体格生长显著相关,而与神经认知发育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 儿童发育 认知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